泰國佛牌的價位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分辨它的真實價值?
泰國佛牌的價位是如何形成的?
無論是過去還是至今,小的演變規律有些變化,但大的方向所決定這尊佛牌的價值這一點沒有太大改變。
泰佛人間先談談後者,大方向決定該尊佛牌的價值有三點因素:
一是製作佛牌的師傅的知名度,在所在府乃至泰國小區域到大區域的綜合反映,師傅的知名度又是由哪些因素形成的呢?主要是個人在傳播佛教過程中所產生的影響,其次是師傅本身的素養品德,修為品行。泰國人入手一尊佛牌,是先考究這尊牌背後的師傅人品道德究竟如何,佛法基礎修養如何才會去考慮入手師傅的佛牌,這是泰國老百姓請佛牌的共識,泰國每個府基本都有一些非常受人尊崇的師傅,這些師傅所在府裡的老百姓先認可師傅本人。
需要深入了解的是,如果這個府的師傅在其他府乃至泰國全國老百姓都認可的話,這樣的師傅無疑是地位極為崇高的,也一定會在泰國佛教的宗教歷史中留下大名,這樣的師傅不少,例如阿贊多、阿姜曼、龍婆坤、龍婆添......等等。
二是師傅製作佛牌的本願,師傅們在製作佛牌時都是有目的的,這類目的大多都是向善的願景,所以師傅才會依託佛法的背景來製作佛牌。這裡我們舉例龍婆坤,國內牌友親切地稱之為坤爺,坤爺的牌如果按照數量來考評,根本無法考評具體有多少存世量,甚至以重量數噸來衡量都不為過,實在太多,但並不影響坤爺在泰國人和中國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坤爺製作佛牌,大多數的目的是因為需要募資一筆錢來解決問題,例如97年98年泰國金融風暴,索羅斯狙擊泰銖那一次,泰國政府陷入了財政困境,公務員們連工資都發不出,泰國皇室(泰國是君主立憲制)再怎麼省錢也沒法解決大的問題。坤爺出來督造佛牌了,為國家盡一份微薄之力,所結緣出去的佛牌所得善款盡數交公。又例如哪個地方鬧水災了、哪個地方學校塌了要興建、哪個地方醫院倒了要重建、哪座寺廟年久失修需要修繕......然後坤爺就出來督造佛牌了。儘管在他晚年身體受礙,連話都說不清楚了,但他一聽到哪個地方又有困狀了他都還會強打起精神,念經祈福,為國家及老百姓盡微薄之力。所督造的佛牌在當年流傳至今尊尊都是非常珍貴的,它見證了坤爺在當時督造的本願有多麼純粹,這種師傅所督造的佛牌就是屬於非常難得和好的標準,督造本願好的參考標準。
三是該尊佛牌在民間口碑流傳的速度,一尊好的佛牌在人們佩戴後有好的感受好的反饋口口相傳,自然而然也就形成該尊牌在佛牌市場流通的價位穩中有升的趨勢。佛牌一開始存在的目的其實相當存粹,這一點可以閱讀泰佛人間過往的文章有詳細的說明。佩戴過程中才是加大佛牌為人所知的因素,那就是人的因素。然後慢慢的每尊佛牌每年都在上漲價位,這個很好理解。就比方北上廣深杭的房子為什麼那麼貴?因為有貴的道理然後買的人也多了啊,以後再賣也好賣所以人們才去買,不然你覺得這幫人是圖什麼呢?最重要你不能用你的能力標準去考量別人如何選擇這個問題。這點也不單單運用在佛牌,在各行各業買賣都如此。
講完大的方向接著講小的演變規律,小的演變規律在近二十年尤為明顯,尤其隨著網絡的發達,很多真實以及虛假的信息同步共存,你並沒有分辨真假的能力,所以也就有了別有用心鑽空子的黑心牌商的存在,例如一些在泰國本身已名聲狼藉的人,通常都是一些民間阿贊,這些人不一定學佛,牌商把這些名聲狼藉的人的牌帶回到中國臆造虛假的文案廣告軟文來宣傳,讓不知實情的佛牌新人們入手,這類阿贊往往督造這些「牌」的原則不是立足於佛法背景為主,你很難想像一個真正學佛出身的僧人會因為要幫你得到桃花運和不義之財而去製作佛牌,但這類阿贊為了出名和撈金,不受佛法因果的約束下,是極大可能會做的,尤其國內中泰代購非常之多,有時候甚至是這類利益人士拖著這類阿贊下水來欺詐國內新人,而用來製作佛牌的材質不在受佛法約束的情況下,是否來歷有明你也不得為知,真正的正統佛牌,製作之前必須通過宗教佛教相關部門的留存備案記載的,小的演變概率其實更具體還是體現在人,更多是牌商一張嘴去改變了客觀存在的事實,這是近二十年最為明顯的亂象。
正統的佛牌必須得是滿足我上上面所說的三大因素為基礎,至於價格這個東西,每個牌商所要的利潤並不相同,泰佛人間前面的文章講過,在上海黃浦江兩邊高樓長期投射廣告賣產品的成本,跟網上在某寶某魚低價走量甚至賣假貨的最終價值是否一致呢?請佛牌有時候不單是這尊佛牌本身價值,還有附帶的長期問題,就是該牌商的專業程度和可信度給到你底氣去入手佛牌之後,還有一系列的後續疑問需要藉助牌商的。我基本上都跟很多佛牌萌新是這麼講的:「隨著網絡的發達,過去可能四十元一斤的豬肉,你可能在更多渠道對比下,能找到十元一斤的,你都敢買那你也肯定敢吃。但是如果你理解佛牌為純粹商品的話,並賦予強烈商業思維,那麼你得到的只能是冷冰冰的複製粘貼應付你的話術。」
其實不是說買家跟賣家哪邊有問題。合理利潤範圍內,賣家去付出他的專業解答幫助到買家結緣佛牌。買家不知道這尊佛牌的價值,去多問了幾家牌商,因為便宜去入手,我認為這都是人性問題,雙方都沒有錯,佛牌首先沒有所謂的市場最終流通價,因為各自牌商的成本不同。某些日常在網上東抄抄西抄抄湊合所謂普及文章的「大神」抨擊日常在各大平臺做付費推廣標新立異的「大神」,或者後者日常抹黑前者,在泰佛人間看來就是一個沒有能力的無產階級在和謀求高利潤的資本階級之間的日常互懟,或者後者日常懟前者而已。這也是中國人商業圈的亂象之一吧。
只談真牌。五百成本的牌,或許你可以在國內找到兩百以下虧本的,但不要期望這些兜售者給你太多好的態度和後續服務,五百成本的牌,你六七百入手,我覺得也差不多,但五百成本的牌,如果三五萬入手,那一定是賣家足夠耐(tao)性(lu),且買家足夠愚蠢才會有這種情況。佛牌雖是佛教衍生物,流通市場它就是商品性質,願每一個買家都能先尊重賣家,問之前不要有不好意思這種想法,因為解決買家佛牌疑問也是牌商日常工作之一,但希望每次解答後,無論牌商說得詳細還是匆短,你們都儘可能理解牌商首先是人,奢侈一點能換來你一句「謝謝」,我覺得大多數有良心的牌商對你未來還有的疑問解答起來也會更有動力。也願每一個賣家都尊重買家,賣之前要心安理得,不要把買家當成傻子,想蒙就蒙想宰就宰,好好增值自己的專業,少跟個別弄邪門歪道的牌商學習些陰損門道,那只能讓你成為陰損本身,禍及周遭。
總而言之,佛牌市場價在主流行情背景下,所形成的細節價位就是:賣往下走和買往上走、賣往上走和買往下走、賣往上走買往上走、賣往下走買往下走的最終迎合而已。
以上。
本文章轉載自原創公眾號《泰佛人間》,轉載需註明出處。更多佛牌乾貨知識請關注收藏。有佛牌問題可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