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華盛頓11月6日電 題:解碼美國2020大選:開票「馬拉松」背後藏民意
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在過去7天中,以11月3日美國大選日為中點,前三天是圍繞「搖擺州」激烈的選戰,後三天是「搖擺州」跌宕的選情。
2020年美國大選,在開票統計3天後,美國總統川普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之間的爭奪仍未見分曉。拜登的領先優勢在擴大,但由於兩人票數差距極小,以至於不到所有選票清點完畢,難以確定勝者。
資料圖:當地時間11月3日,美國迎來2020年大選投票日。圖為當天首都華盛頓唐人街一處商鋪。
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攝
截至6日22時,賓夕法尼亞、內華達、喬治亞、北卡羅來納、亞利桑那5個「搖擺州」仍在繼續選票清點工作。拜登在4州保持領先,其中賓州領先0.4%,喬治亞領先0.1%。川普只在北卡領先1.4個百分點。
「最有可能決定總統寶座的幾個州,選票統計速度慢得像在爬行。」《紐約時報》6日如是形容「搖擺州」的開票速度。《華盛頓郵報》早前就曾預測,由於郵寄選票大幅增加,美國需要「做好準備迎接大選月,而不是大選夜」。
據「美國選舉計劃」網站統計,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美國有超過1.01億人在大選日之前提前投出了自己的選票。其中,郵寄選票超過6500萬張。
郵寄選票陡增,不僅拖慢了大選結果的開票速度,而且在客觀上增加了選情的「戲劇性」。
最先開票的是大選日當天的現場投票。美國總統川普在3日晚的選情保持領先,並順利拿下佛羅裡達、德克薩斯等幾大「票倉」。但隨著各州人口稠密的都會區陸續開票,拜登從4日開始選情穩步上行,並在3天內先後將威斯康星、密西根、喬治亞和賓夕法尼亞「翻藍」。
據美國媒體梳理發現,目前尚在計票的多是大城市的郵寄選票,而這部分選票以民主黨選民居多。以賓州為例,據該州官方發布的統計顯示,本屆大選收到的郵寄選票和缺席選票(同樣需要郵寄)中,民主黨選民近170萬張,而共和黨選民只有62萬張。
如果點開美國選舉地域圖,人們會發現支持共和黨的紅色板塊遠遠大於藍色板塊。但一旦換成人口分布圖來看選情,以大城市為圓心的區域多為支持民主黨的藍色,紅色則是星星點點分布在廣袤的中西部地帶。
美國社會在2020年大選中展現的政治分歧是全方位的。從城鄉分化到族群差異,大到經濟、抗疫等政策主張,小到現場投票還是郵寄選票的投票方式選擇,美國選民都展現出了鮮明的「紅藍對比」。
《華盛頓郵報》指出,2020年大選的初步結果體現了美國城市和鄉村之間明顯的兩極分化。這種分歧凸顯了美國人在應對新冠疫情、振興經濟、氣候變化等議題上存在根本分歧。
「如果說過去一周預示了什麼的話,那就是這個國家在『美國到底是什麼以及應該朝哪兒走』的問題上存在著痛苦的分歧。」《今日美國報》如是評論。
《華爾街日報》指出,總統大選的確切結果尚不確定,但有一點是明確的:經過一年的激烈辯論和全國反思,以及一場具有宣洩作用的總統選舉,任何認為美國政治前景將會大不相同的想法似乎正在逐漸消失。
就在人們翹首等待大選結果的同時,美國的新冠疫情連日來再次出現大幅反彈。可以預見,無論誰當選,新一任美國總統都將在不斷擴大的社會分歧中應對多重挑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