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是《紅樓夢》中極具悲劇色彩的人物,她的一生,幾乎都在多愁善感中度過,從小寄人籬下,使她嘗到了人間的苦澀。「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正是對她最好的詮釋。
林黛玉
《枉凝眉》開頭的兩句詩,「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便寫盡了林黛玉與賈寶玉的結局。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兩人的結局何其相似?林黛玉的結局甚至比賈寶玉好上許多。
林黛玉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短短八個字,道出林黛玉的大好年華會如流水般逝去。林黛玉是仙界的一棵絳珠草,賈寶玉前世是一個頑石,是神瑛侍者,常給絳珠草澆灌露水,後來神瑛侍者下凡歷練,絳珠草為報答恩情,便隨他一同來到人世間。
林黛玉
緣起緣滅,淚水流過多少個夏冬春秋。「凡心易動,在劫難逃」。絳珠草在仙界所受的福澤,在人世間林黛玉悉數還給賈寶玉了。「水流花謝兩無情」,他兩人的愛情糾葛是這樣的嗎?不然,只落得「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
林黛玉降臨在書香門第,賈寶玉出生在官宦世家,鐘鳴鼎食。門當戶對,本應成全一段好的姻緣,奈何造化弄人,兩人漸行漸遠。林黛玉前世今生皆是個悲劇,前世只是一顆絳珠草,依附於別人的澆灌才能存活,只是比凡間的花草多了一份靈智。今生是一個家道中落的女子,依附於賈府,寄人籬下生活。
林黛玉賈寶玉
林黛玉寄人籬下,又體弱多病,雖然她性子倔強,也得看人眼色行事,她的苦又有誰人知?更多的時候只能對賈寶玉耍耍小性子,不能釋放真實的自我。在賈府中,看似人人都對她很尊重,和賈府的姐妹們交好。夜深人靜,她獨自一人,更顯得落寞冷清。
在林黛玉和賈寶玉年幼的時候,兩人都是賈母手心的掌上明珠,兩人享受同等的待遇,兩小無猜,同時同寢,這是林黛玉最快樂的一段時光,無憂無慮,因為沒有太多的煩惱,就連病痛也減少了許多。
林黛玉
後來,林黛玉逐漸長大,心智開始成熟,加上賈府中又來了更多的新人,林黛玉的性格變得孤僻多疑,只要別人說話的語氣稍重,她就能暗自神傷,默默流淚。剛開始的時候,丫環小廝們見到她落淚,都心疼不得了,時間久了,便已習慣,在林黛玉哭的時候,也很淡然了。
賈寶玉
自古以來「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薛寶釵的到來,將林黛玉僅存的溫暖都分割了,賈府上下,除了賈母寶玉等人,都更加喜歡薛寶釵些。薛寶釵與林黛玉性格截然不同,她大方溫婉,顧忌周全,不會隨意生氣,行事風格甚得家族長輩的歡喜,反而林黛玉就有些小家子氣,無理取鬧了。
林黛玉的病情一年比一年加重,後來賈寶玉娶薛寶釵的時候,這無疑是對她最大的打擊,最後的一根救命草也沒有了,在兩人大婚時含恨離世。人們都認為林黛玉是死於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常年的抑鬱掏空了她的身體,真的只是這樣嗎?
林黛玉
命運使賈寶玉與林黛玉連在一起,開頭就介紹了,林黛玉是絳珠草,賈寶玉是神瑛侍者,她是為了報答神瑛侍者的恩情才來到人間的。林黛玉陪伴賈寶玉數十載,在心中早已認定了賈寶玉是她的夫君。
林黛玉賈寶玉
而最終賈寶玉卻迎娶了薛寶釵,她的內心該有多麼地憤恨,用淚水報答,卻是為別人做了嫁衣。正是應了《枉凝眉》那首詩,她用眼淚報答了恩情,在賈寶玉另娶她人時。兩人的緣分盡了,而她也淚盡而亡。兩人的悲劇不過是冥冥之中早已安排好了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