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說天下:順治出家還是得天花而死?(圖)

2021-02-13 文裁縫

節選自《老梁說天下4》,中國工人出版社

  我們現在看到的一些有關歷史題材的電視劇,非常願意把一些野史的內容糅到電視劇情裡頭。比方說,關於清朝開國皇帝的事跡,總願意把一個事混到裡頭,就是說這順治皇帝沒死,而是到五臺山出家了。那麼,本節我們就來說說清朝歷史上一個著名的疑案——順治帝到底有沒有在五臺山出家。

  「順治出家」這個傳說是怎麼回事兒呢?其實挺簡單——順治皇帝信佛。1644 年,也就是大明崇禎十七年,清軍入關,清朝徹底建立了。這個時候,據說有個淮南名妓姓董叫小宛,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人也長得特漂亮。當時有官員對皇上溜須拍馬,就把這董小宛給送到宮裡去了。結果順治一見到她喜歡得不得了,兩個人一見鍾情,如膠似漆就好上了。可是皇上如此沉迷於酒色,不理朝政,這也不是回事兒啊!據說孝莊皇后一看到自己兒子這麼不爭氣,來氣了,就把這董小宛給殺了。

  這會兒董小宛已經被順治封為董鄂妃了,這董鄂妃一死順治帝是茶不思、飯不想,什麼也不幹了,天天躲在屋裡念佛經。後來,有一天晚上做夢,董鄂妃給他託夢,說她沒死,而是在五臺山呢!第二天早晨,順治帝醒後,心想:得了,這皇上我也不做了,既然是董鄂妃託夢說她的魂魄在五臺山,我就乾脆到山西五臺山清涼寺出家為僧。順治帝說到做到,還真就拋棄皇位不幹了,跑到五臺山出家了。大家看《鹿鼎記》,康熙繼位之後派韋小寶去五臺山看他父親順治,後來還有人說康熙曾經6 次離開皇宮,有5 次都到五臺山去了,因此後人就說這不明擺著是去看順治去了嗎?要不然能5 次出宮到那兒去嗎?

  那麼,這個有關「順治出家」的歷史傳說可不可靠呢?凡是傳說都是由來已久的,空穴來風,多少有點兒根,這根兒從哪來呢?

  首先,順治為什麼要出家呢?這多多少少跟他信佛有關。順治打小就信佛。從中國歷史皇上即位和執政的角度看,順治是一個活得挺憋屈的角色——「生得偉大活得憋屈」,很窩囊。怎麼窩囊呢?本來這皇位落不到他身上,他是在夾縫當中揀了便宜上來的。於是開始信佛,也通過這個躲開了這些親王對他的詬病,同時又保住了自身。這是當時想的一個非常聰明的辦法,就這麼著皇太極的第九子順治繼位了。我們可以想見,他這皇上當得多難受!朝政大權在多爾袞手裡攥著,他就是個小傀儡。而這個時候這個多爾袞對他還防著,就怕這皇上學會的東西多了,精明強幹,主持朝綱之後,沒有自己好果子吃。這個時候,順治整天在宮裡待著,學不著東西,而且自個兒母親周圍的人都唉聲嘆氣的,順治在這種苦悶的環境下跟著自己家人信佛了。因為他的爺爺努爾哈赤就信佛,他的母親孝莊是從蒙古那邊來的,從小家裡就信佛,而且皇太極死了孝莊年紀輕輕的就守寡了,精神要找寄託,更加崇信佛教。結果在這種環境下,順治跟著就信了。其實人都是這樣,要是環境苦悶,他總得有個精神支柱,要不這人就散了架。

  順治14 歲那年親政了,說這下好了吧!還不行,因為順治這個皇帝很難當,雖然多爾袞是死了,順治帝手中也有權力了,但是,當時的天下亂得很。而且清兵剛剛入關,許多漢族人都不服滿族人,整個一副天下未定的亂象。在這之後又足足折騰了18 年,這些事才差不多折騰完。順治在位的時間不過區區10 年,就是說他在位的時候這些事都沒定下來,等於順治是在焦頭爛額地忙活。再加上順治小時候由於多爾袞的關係沒受過良好教育,他在親政以後有些奏章都看不懂,不得不天天「惡補」。一開始,順治信佛可不是想出家,他想積極做個好皇帝,但是面臨的困難實在是太多了,所以他一點點對自己喪失信心了,這人也就消沉了。而且不光朝政大事他做不了主,就連自己的婚姻大事他也做不了主,怎麼做不了主呢?他到大婚年齡的時候該選自己的皇后,這事他做不了主,是孝莊給他做的主,當時盛行滿蒙聯姻,這是政治聯姻。但順治看這個皇后是怎麼看都彆扭,就是看不上她,甚至到最後一怒之下把皇后直接降成貴妃,然後另冊立皇后。可是,另冊立皇后他還是做不了主,還是得由他母親孝莊做主,孝莊就把自己侄兒的女兒長一輩嫁給了順治。這皇后看著比較笨,順治也不喜歡,就在這非常苦悶的日子當中,順治碰到了自己喜歡的女人,就是我們前面說的董鄂妃。

  董鄂妃歷史上確有其人。但有一種說法是什麼呢?董鄂妃其實是襄昭親王博穆博果爾的福晉。順治帝自從見過她一面後,就對她魂牽夢繞,經常打發下人到自個兒弟弟府上找她,宣她進宮。這麼一來二去的,博穆博果爾就生氣了。大家想想,自個兒媳婦兒總被自己哥哥宣進宮去,而且一待挺晚才回來,這正常男人都會想到這裡頭有事。一想到這個他心裡頭能不憋屈嗎?哪個男的遇到這事能好受,對著鏡子一看就覺得自己頭皮有點兒發綠,心裡頭不舒服。於是,有一天董鄂妃回家後,這個博穆博果爾就急了,跟自己媳婦兒發脾氣了。後來董鄂妃進宮把這事向皇上哭訴,順治帝也確實夠混的,馬上宣自己弟弟進宮,二話沒說,就噼裡啪啦打自己弟弟幾個嘴巴。據說這兩嘴巴打完了,博穆博果爾回到家裡頭越琢磨越是來氣,覺得窩囊就上吊了。當然還有一種說法,說後來順治有意派他到前方平叛,死到前方了。但是,不管怎麼說,自個兒兄弟死了,這下順治樂了,馬上把董鄂妃宣進宮來冊封為妃子。

  那么正史中關於董鄂妃是怎麼記載的呢?董鄂氏,世稱董鄂妃,出生於1639 年,去世於1660 年9 月23 日,滿洲正白旗人,內大臣鄂碩之女,費揚古大將軍之姊,順治帝貞妃的族姐。

  董鄂妃順治十三年(1656 年)入宮,同年八月二十五日被冊為「賢妃」。一個月後,順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晉封她為皇貴妃,還為董鄂妃舉行了十分隆重的冊妃典禮。這樣的升遷速度,歷史上很罕見。並頒詔天下曰:

  諮爾董鄂氏、敏慧夙成。謙恭有度。椒塗敷秀。弘昭四德之修。蘭殿承芬。允佐二南之化。茲仰承懿命立爾為皇貴妃。

  董鄂妃進宮後,三千寵愛集於一身,順治帝把董鄂妃當成寶了。董鄂妃也確實很愛順治,兩個人在一塊兒不長時間,這董鄂妃就給皇上生了一個皇子。可是,董鄂妃這邊順暢了,宮裡頭就有很多人看不慣她了,就覺得這皇上有點兒不務正業。尤其是孝莊太后,覺得自己兒子怎麼這樣呢,迷上這麼一個狐媚女人。因此,孝莊太后不給董鄂妃好臉色,其他妃子也不待見她。董鄂妃是一個處事很積極的人,大伙兒不給她好臉不要緊,她決定用自己的一腔熱忱化解各位胸中之冰雪,很努力地維持人際關係。

  本來,董鄂妃生完孩子身子骨就不好,一聽說孝莊太后偶感風寒,就跑到孝莊跟前伺候去,伺候了孝莊十天半個月,晚上都不睡覺地在旁邊伺候,就想跟孝莊把關係搞好。結果這麼一弄,她身子就弱了,而孩子也倒了黴,出生之後沒三個月就染上了天花。那時候天花是不治之症,這孩子就死了。這可把順治疼壞了,順治是準備把這孩子立為太子的,死了都給追封為和碩親王。董鄂妃受這打擊,再加上董鄂妃跟孩子近,也染上天花了,當時就一病不起,病情日漸嚴重。

  這時候順治更沒心理朝政了,心想大清愛怎麼著就怎麼著,他也不管了,一心只想讓他的愛妃身體好起來。順治帝信佛,他就找精神寄託。這時候有個有名的和尚叫玉林通琇,被順治帝給請進宮裡來了。這玉林通琇帶倆徒弟,一個叫茹溪森,一個叫木成明。這名字怎麼有木字,這個玉林通琇名字裡有兩個木,茹溪森有三個木,木成明有一個木,這一拔跟著木字都有關係。玉林通琇帶著倆徒弟進了宮,就這麼著三個和尚天天圍在順治帝身邊講佛法,然後在董鄂妃面前念經。順治帝在這個時候更加迷戀佛法了,自己甚至披上袈裟跟著念經。但是,實事求是地說,念經是治不好病的,因此,沒過多長時間,董鄂妃就死了。這個時候順治萬念俱灰,覺得塵世間沒什麼可依戀了,就想出家。出家時順治帝讓茹溪森給他剃度,茹溪森要給他剃度的時候,消息傳到孝莊耳朵裡去了。

  孝莊一看這可不行,皇上剃度出家,那天下不得大亂啊!所以她趕緊把這玉林通琇給找來,就是茹溪森的師父,孝莊讓玉林通琇收拾自己這惡徒,不能讓他勸皇上出家。

  玉林通琇來了之後,就把自己的不孝弟子架到一個柴火堆上,說要把這惡僧燒死。許多書裡面都說茹溪森被燒死了,電視裡也是這麼演的,實際上並沒有被燒死。原來,順治一聽茹溪森師父因為給他剃度的事情要被他母親孝莊太后燒死,覺得這不行,於是就跟孝莊說「上天有好生之德」,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何況這是大師,答應孝莊不剃度,不出家了,來換回茹溪森一命。所以說歷史上真實的順治沒出家——他是打算出家,但是沒出成功。

  董鄂妃去世後第三天,即八月二十一日,順治帝諭禮部:皇貴妃董鄂氏於八月十九日薨逝,奉聖母皇太后諭旨:「皇貴妃佐理內政有年,淑德彰聞,宮闈式化。倏爾薨逝,予心深為痛悼,宜追封為皇后,以示褒崇。」朕仰承慈諭,特用追封,加之諡號,諡曰「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其應行典禮,爾部詳察,速議具奏。

  也就是說,董鄂妃去世後,被順治帝追封為「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此外,順治還因董鄂妃去世而輟朝四個月。按照禮制,皇后去世,應輟朝五天,而輟朝四個月這樣的禮儀在整個清朝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同時,順治帝還命大學士金之俊撰寫《董鄂氏傳》,令內閣學士胡兆龍、王熙編寫《董鄂氏語錄》。他自己還親自動筆撰寫了《孝獻皇后行狀》,以為追悼。

  可以說,董鄂妃的去世,對順治帝是一個沉重打擊。轉過年,也就是董鄂妃死後第二年,順治也染上天花沒治好,去世了,年僅24 歲。有人會說,你說順治帝是得天花去世的,有證據嗎?《清世祖實錄》中的記載異常簡短:

  丁巳,夜,子刻,上崩於養心殿。

  這十來個字記錄這事太簡單了,於是大家就懷疑怎麼會是這麼回事兒呢?而且順治帝死後,奇怪的是並沒有土葬,而是由茹溪森和玉林通琇師徒倆給他念經,火葬了。這個可奇怪了,為什麼?歷代皇帝按祖制沒有火葬的——火葬在過去往往是有特殊情況才實行,大多數都是土葬,得有棺材保持全屍,一把火燒了這麼做的往往是番外之人。所以有人說順治雖然沒出家,其實是按出家人的待遇來的。

  又有人問這順治是得天花而死,有什麼證據?有的大臣留下了這方面的文字資料,當時清廷發出詔令來,不讓北京城裡人提什麼點燈、炒豆子,什麼燒水這些,這都是得了天花人家裡特忌諱的,所以當時有人通過這些蛛絲馬跡斷定順治可能是得天花死的。而且他火化的這一段,在玉林通琇和茹溪森留下來的文字記錄裡頭有,所以說,順治是死於天花更加令人信服。

  既然是這樣,有人奇怪了,為什麼還流傳順治出家五臺山的傳說?康熙在位的時候怎麼5 次去五臺山呢?這裡頭有些有意思的地方,首先康熙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才去的五臺山。要是順治帝真在那兒出家他早就去了,何必那時候才去呢?而且他去五臺山有明確的政治目的,是和西藏、蒙古那邊修好。另外一點,之所以前面我們說董鄂妃的孩子、董鄂妃,再加上順治三個人都是得天花死的,這是有證據的。這證據就是康熙繼位。眾所周知,康熙是三阿哥,他前面有個二阿哥,身體很健康,怎麼能輪到他當皇帝呢?這是因為天花是傳染的,這不那小孩兒傳染給董鄂妃,董鄂妃傳染給順治,結果造成一連串的死亡。孝莊作為主事之人就琢磨了,他們離得這麼近,萬一宮裡頭有人得天花很可能每個人都被傳染上,傳染之後就得死!別人也就罷了,皇上傳染之後皇上死,隔三岔五就換個皇上,這不是要天下大亂了嗎?所以首先得保證皇上沒染上天花,或者說有抵抗力,這麼一想,康熙就嶄露頭角了。愛新覺羅·玄燁小的時候得過天花,而且居然沒死,這在當時是小概率事件。因為康熙得過天花沒死,他有抵抗力,就不會再因為得上天花而死亡。在清代的時候大家已經有這個醫學常識了。孝莊一看這些活著的皇子除了康熙誰都沒得過天花——只要傳染上就得死,於是就欽定康熙為繼承人。這是其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

  總而言之,順治其實是沒有出家的。有人說這能當史實聽嗎?我就是這麼一說,大家也就這麼一聽。因為歷史發生的事現代人想把它完全弄清楚是很難的,我們只能根據歷史的蛛絲馬跡,結合常識推測得出結論。大家不要拿它來當史實聽,可也不能完全當故事聽。按這個思路,我們在學習歷史的時候可能就會多出很多樂趣——因為推演歷史本身也是在大家的頭腦裡頭加深歷史印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這一節就當給大家講了一種結合常識推演歷史的方法。


關注文裁縫微信號:文裁縫,閱讀下列文章:

長篇連載曾國藩成功的秘密

盤點皇帝出生時的靈異事件

歷數盜墓史上的挖祖墳事件

揭秘史上的十二大風水先生

文裁縫點評末世預言七宗罪

梁宏達所有點評富二代文章

更多閱讀,請點擊:


相關焦點

  • 順治皇帝到底是出家了,還是得了天花?答案終於解開了!
    這位皇帝就是順治帝,雖說皇太極死的也有點突然,可在朝堂之上皇太極還是略勝順治一籌的,因為當年皇太極即位的時候,並沒有什麼人能夠在背後控制他,而反觀順治就不一樣了,年僅6歲的時候就被母親孝莊強行扶上了一國之君,可他這個皇帝當的可以說相當窩囊,多爾袞臨朝聽政十幾年,他只有一個皇帝的名號,卻沒有以一個皇帝的實權。
  • 清世祖順治最後到底是出家還是駕崩了?
    皇太極死的太突然,以至於遺言還沒有留,引起宮內八旗劍拔弩張。其中一方是睿親王多爾袞,另一邊是肅親王豪格。兩人手掌大權,麥尖對針芒。Δ董鄂妃關於董鄂妃來歷的說明,眾說紛紜。有人說董鄂妃是來自漢族民女董小宛,是下面的人進獻給順治。
  • 柯嵐:賈寶玉與順治出家
    順治十六年,福臨正式拜出自禪宗臨濟宗的南方高僧玉林琇為師,並要玉林琇給自己起個法號,要求用「醜一些的字眼」,玉林琇寫了十幾個字讓他挑,最後他挑了痴字,法號「行痴」。此後,順治潛心佛學,遁入禪關。寧波天童寺的主持釋道忞博學多才,深得順治器重,曾經在宮中陪伴順治9個月之久。道忞很會說話迎合小皇帝,總說他是禪師轉世為帝,稱頌他是「佛心天子」。
  • 順治真的出家了嗎?
    眾所周知這位皇帝英年早逝,23歲就過世了。但是民間也有傳說,順治帝並沒有死,而是為了董鄂妃出家當了和尚……這些傳說是真的嗎?按常規,皇帝只有在冊立皇后的大禮上,才會頒布詔書公告天下。董鄂妃享受到這種特殊禮遇,表明她得到了順治不同尋常的寵愛。
  • 深愛著董鄂妃的情種順治,在董鄂妃死後,到底是出家還是病死?
    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43年即位,1644年改元順治,史稱順治皇帝。時年只有6歲。朝政由叔父多爾袞處理。7年後,長到13歲,多爾袞死了,才親自執政。順治十三年(1656年),19歲的順治皇帝舉行大婚禮,伴娘是內大臣鄂碩的女兒。
  • 順治真在五臺山出家?
    順治十七年(1660年),董鄂妃生了一個男孩,順治準備立之為皇太子繼承皇位。不料,這個男孩只活了三個月便夭亡了。為此,董鄂妃傷悼成疾,於同年八月十八日,在承乾宮病逝。董鄂妃死後,順治皇帝極其傷悼,親撰《董鄂後行狀》的悼文,得情詞懇切,催人淚下。董鄂妃之死,對順治是極大刺激,他堅決落髮為僧,痴心禮佛,為其剃度的和尚名叫茆溪森。
  • 順治皇帝出家了還是病死?真實情況到底怎樣?
    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順治帝最後的結局,是死亡,還是出家當和尚? 應該是清初宮廷疑案之一。自順治帝離開皇帝寶座、康熙帝即位後,就傳出順治帝的下落的疑問,具體說,他沒有死,而是去了山西五臺山,出家當了和尚。
  • 老梁說天下:揭秘孝莊的三角情史(圖)
  • 順治出家與董小宛入宮之謎,有結論了?
    坊間傳言,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1661)因摯愛董妃之死看破紅塵,出家五臺山,而董妃就是秦淮名妓、冒闢疆的妾室董小宛(董白,字小宛,一字青蓮,1624-1660)。關於順治出家,歷史學家孟森、陳垣、鄧之誠等均做過研究,基本結論是順治曾有意出家,但出家未遂;而董小宛是否曾入清宮,迄今沒有定論。
  • 於中華|順治出家因緣(戲說)
    順治出家因緣(戲說)世間風雲多變通,陰晴冷暖難測評。明朝末年一老僧,結廬隱居峨眉峰。太極九子繼皇位,福臨順治稱世宗。徒弟雲遊十秋冬,走遍天下尋師影,一直沒見有端倪,滿腹疑惑心不定。順治恍然頓大悟:自己前世為聖僧,峨嵋靜修伴青燈。難怪總有出家意,不戀紅塵兒女情!順治從此萌佛心,不理朝政心意冷。
  • 出家當和尚?大清「十大謎案」之首,順治皇帝究竟是死亡還是出家
    順治帝最後的結局,是死亡,還是出家當和尚? 應該是清初宮廷疑案之一。自順治帝離開皇帝寶座、康熙帝即位後,就傳出順治帝的下落的疑問,具體說,他沒有死,而是去了山西五臺山,出家當了和尚。「出家說」堅持認為,康熙帝幾度赴五臺山進香,實際是拜訪他的皇父順治帝。
  • 順治死因真相終於被揭開 專家:並非出家,而是被鄭成功炮轟而死
    ,再比如康熙皇帝之死,就涉及到了雍正是否篡位的問題,有人認為康熙被胤禛毒殺,也有人認為康熙是自然死亡,如今我們也不得而知,再比如嘉慶皇帝之死,竟然傳出嘉慶被雷劈死的傳言。可見清朝皇帝之死的謎團重重,今天小編就要為大家介紹一下順治皇帝的死因真相。一、順治皇帝死因謎團:出家?患天花?
  • 《順治皇帝出家詩》娛樂考
    首先,我們隆重地推出下面這首流傳甚廣、引無數人感慨唏噓的《順治皇帝歸山詩》(又叫《順治皇帝出家詩》):天下從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黃金白玉非為貴,惟有袈裟披最難。據說,這是順治皇帝失去董鄂妃以後看破紅塵出家為僧時寫的詩,又或者說其實是他的贊僧詩,順治本人並未出家。實在說,詩寫得確實挺動人,怪不得流芳百代。但是,我們首先必須忍痛割愛把順治皇帝浪漫的著作權槍斃掉。為什麼呢?因為,順治當皇帝沒有當十八年。在第十八年頭上,正月初七,順治他老人家歸天去也,如何寫得出「十八年來不自由」的話?
  • 順治送心腹太監吳良輔出家,康熙剛登基,為何除之而後快
    清朝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清世祖順治帝駕崩。在清史上,順治是一位富有爭議性的帝王,特別是關於順治的「死」,目前仍有很多種說法。根據《清史稿·本紀五》記載:「丁巳,崩於養心殿,年二十四。」按照正史的說法,順治是病逝,並非出家。
  • 順治皇帝出家緣的前世今生!
    一天,老僧忽然睜開眼睛,對徒弟說:「我要走了,你好好呆在這兒,不要下山」。徒弟聞此言牽著老僧的衣服大哭,不希望師父離去。老僧勸慰說:「不要悲傷,我們師徒還有見面的一天。」老僧要徒弟珍藏師父肖像,說:「我走後,經過十二年,你就下山找我,看見人就拿出畫給他看。如果有人幫你為肖像畫上眉毛,那人就是我。」交代完,老僧就飄然而去。不久張獻忠流竄入四川,使川民血流成河。老僧的徒弟恪遵師父吩咐,沒有下山,所以性命得以保全。十二年的期限到了時,徒弟才下山,此時清兵入關後,愛新覺羅·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繼位,稱大清世祖章皇帝,年號順治。
  • 康熙王朝:順治出家後,孝莊是如何把皇位傳給康熙的?
    第29期話題:順治出家後,孝莊是如何保住皇位,教給康熙的?順治出家,丟下的不僅僅是皇位,還有至高無上的皇權。
  • 歷史上大清朝的順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嗎一名高僧說出了真相
    峨眉山上的一位老僧突然對弟子說,我要去了,二十年後你拿著這幅畫下山,如果有人給這幅畫上的和尚添上眉毛,那這個人就是我。二十年後這個弟子在都城遇到了順治,順治看完畫後說這人怎麼沒有眉毛呀,於是提筆把眉毛添上,結果第二天,順治帝就和那弟子不見了。
  • 順治出家的真相——竟是高僧轉世投胎
    一天,老僧忽然睜開眼睛,對徒弟說:「我要走了,你好好呆在這兒,不要下山」。徒弟聞此言牽著老僧的衣服大哭,不希望師父離去。老僧勸慰說:「不要悲傷,我們師徒還有見面的一天。」遂從袖中取出一幅畫軸,上面畫著老僧的形像,肖像上眼睛、耳朵、嘴巴、鼻子都有,就是沒有眉毛。
  • 清朝唯一獨立諡號的皇后,順治為她2次大赦天下,她有何過人之處
    只說孝獻皇后,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但提到她另一個稱號,那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她就是大名鼎鼎的董鄂妃。 一個月後,就被順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的理由封為皇貴妃。從一個平凡女子到皇貴妃的轉變,董鄂氏僅僅只用了幾個月就做到了,她的晉升速度堪比火箭,在中國歷史上是極為少見的。一直以來董鄂氏和少年天子順治帝福臨的愛情,都是影視劇的寵兒。不論是文學上,史學上還是影視方面,他們兩個人之間的故事,都人人稱道。順治帝對董鄂氏的喜愛,與他的父親皇太極對海蘭珠的愛戀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 董鄂妃原本順治帝的弟媳婦,她的死成為順治帝出家的導火索
    據歷史學者陳垣考證,董鄂妃在順治十年入選了秀女。董鄂妃入選秀女之後被指配給了比順治帝小三歲的同父異母的弟弟襄親王博穆博果爾。順治時,有位德國傳教士湯若望在清宮裡服務,他在自己的筆記中這樣寫到:順治皇帝對一位滿籍軍人的妻子起了一種火熱愛戀,當這位軍人用此事申斥他夫人時竟被順治聞知並打了他一耳光,這位軍人於是因憤致死。其實這位軍人就是襄親王,順治帝熱戀的是自己的弟媳婦,給自己弟弟扣了一頂綠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