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傳統文化強調「禮、孝」,孔夫子認為孝悌是做人的基礎,孝不僅是對父母的贍養,更應著重於對父母和長輩的尊重。當然《囧媽》中徐崢和黃梅瑩飾演的母子在劇尾表露出的真摯親情,著實讓我們感動了一把,但是看完電影後我們有何收穫,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和父母的關係是否與電影情節相差仿佛?
看完電影後,紅辰來談談自己的感想。觀影后,觀眾對《囧媽》好評不斷,有觀眾稱讚道:「一如既往的幽默,歡笑裡又滿是淚點。好笑又溫馨,親情、愛情都詮釋得很好!」從2013年《泰囧》的橫空出世到2015年《港囧》的重磅接力,時隔五年,徐崢再次帶著《囧媽》殺入春節檔。此次《囧媽》裡大牌雲集,諧星黃渤、沈騰、賈冰、宋小寶的幽默表演和戲劇性的橋段讓我們會心一笑,兩代實力派女演員黃梅瑩、袁泉也為影片帶來更為柔然的女性視角。徐伊萬(徐崢飾演)意外與母親盧小花(黃梅瑩飾演)一起踏上了<北京——莫斯科>的K3次列車,徐伊萬既要面對和妻子張璐(袁泉飾演)離婚所衍生而出的種種煩心事,還要應對母親過於的關心和不停地嘮叨。
1、我們常說有其母必有其子,徐伊萬對妻子和母親對他的控制欲如出一轍,假如現實中有人對我們的生活指手畫腳的時候,我們當然會產生逆反心理,哪怕是以愛為名。母親盧小花對徐伊萬和張璐的家庭生活幹預過度了,有句老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換過話來說,父母對子女的生活予以適當的關心本無可厚非,徐伊萬對母親的嘮叨所表現出的不耐煩,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這個片段帶著幽默的戲劇色彩,但又高度還原了我們與母親相處的真實生活。&34;便可概括盧小花的心理。因為兩代人之間的代溝使得很難互相溝通和理解,只能高掛「免戰牌」,遠遠地躲開,所以很多人除了過節以外,很少抽出時間去看望一下自己的爸媽。
2、看電影明白其中的大體寓意也就夠了,如果深究細節,那還是可以挑出幾個毛病的。第一點,劇情引導著我們站在子女的角度上去看去體會,從而去吐槽父母的固執和愚昧,例如不停往兒子嘴裡塞食物啊,催促生孩子啊等等,沒有從父母的角度去理解一個老人晚年生活的孤獨,可以說兒子就是她生命的支柱。第二點,劇情反轉略顯生硬,在俄羅斯碰到熊還可以理解,突然出現的熱氣球就有強行靠大場面來煽情的嫌疑。第三點,即使在最後母子關係得到了和解,徐伊萬似乎也體諒了母親這些行為背後的苦衷,但是電影對於母親的過往只是寥寥數語的介紹,至於盧小花這個愛好文藝又富有閱歷的女性,她對蘇聯的情感經歷了怎樣的變化?怎麼老了變成一個流於俗套急於抱孫子的老太太?她的丈夫去世後幾十年是怎麼過來的?這些都沒有交代清楚。
3、不得不說電影的點睛之筆就是這兩頭可愛的熊,熊的出現立刻緩解了前面長時間的壓抑,輕鬆詼諧的熊出沒也承接上了前面劇情突然出現的愛的擁抱。不管徐伊萬怎麼突然就認同了母親,熊的出現沒讓觀眾感覺到絲毫緊張的氣氛,反而覺得有趣的同時對危急關頭母子間真摯的親情感動落淚,也許徐崢導演和編劇是故意用斷崖式的感情轉變來帶給我們最大的感動呢!
《臥冰求鯉》出自《搜神記》卷十一,」王祥,字休徵,琅邪郡人。生性非常孝順。他從小死了母親,繼母朱氏不喜歡他,多次說他的壞話,由此他失去了父親的愛護。每次都叫他去打掃牛棚。父母生病,他日夜侍候,不脫衣睡覺。繼母想吃活魚,當時天寒地凍,王祥脫下衣服,準備破冰去捉魚。冰忽然自動破開,兩條鯉魚從水中跳出來,王祥拿著魚回了家。繼母想吃烤熟的黃雀肉,又有幾十隻黃雀飛進王祥的帳子裡,他又拿去侍奉母親。同鄉的人都驚奇讚嘆,認為這是王祥的孝心感動上天的結果。「
元代郭居敬輯錄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成為宣揚孝道的通俗讀物,其中臥冰求鯉故事中的主人王祥被列為24孝子之一。很多古籍中,類似的故事數不勝數。紅辰今天就《臥冰求鯉》談幾點看法,淺見薄識望大家批評指正。
據《晉書》、《三國志》、《資治通鑑》載:「王祥(184~268),字休徵,琅琊臨沂人,」「繼母朱氏遇之無道,祥愈恭謹。朱氏子王覽年數歲,每見祥被楚撻,則涕泣抱其母,母以非理使祥,覽則與祥俱往。及長娶妻,母使祥妻,覽妻亦趨而共之,母患之,為之少止。祥漸有時譽,母深疾之。」「漢末遭亂,祥隱居廬江三十餘年,不應州郡之命。母終,(魏)徐州刺史呂虔檄為別駕,委從州事,州界清靜,政化大行。時人歌曰:「臨沂之康,實賴王祥;邦國不空,別駕之功。」「祥始出任,年過五十矣。」後累遷司隸校尉、司空、太尉。
2020年疫情期間,老人一家媳婦和孫輩都在國外,64歲的兒子新型肺炎確診後,90歲的母親在醫院留觀室內陪護4天4夜,她餓了就吃點泡麵,困了就在床前眯會兒,直到醫護人員把兒子送進隔離病房才離開。正如《囧媽》中面對熊的威脅,在生死之際,盧小花毅然擋在兒子面前呼喊:&34;。我想,世界上最無私的愛無非就是母親對子女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