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攻王頒獎禮上打敗林夕黃偉文的他 叫陳詠謙

2021-02-20 勁歌王musicking

先摁下播放按鈕,再聽我說下去。


用頹廢的男低音,翻唱吳雨霏主唱,自己填詞的《告白》,唱出一種無助同時只有逃避現實的無力感。

在商臺的2013年度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禮上,打敗林夕黃偉文,陳詠謙獲得「叱吒樂壇填詞人大獎」,有說,這是意味香港詞壇林夕、黃偉文時代的終結。隨後,2014年度叱吒樂壇流行榜頒奬典禮上,他再次獲得叱吒樂壇填詞人大奬。

「愈望愈無望 未來沒有我 

在斷崖下 盡頭吧 樂園未有過

仿佛天一黑天一光揮發了一句再回 只見人下墮」

24歲就結過婚並離婚的他,不知道是否情感經歷豐富的人,會更加容易用文字表達自己的靈魂。在數月銀行卡幾乎零進帳的情況下,填出了這首歌。

 

    香港填詞人,畢業於九龍華仁書院。自小加入香港兒童合唱團,前組合The Vega成員,專唱classical pop。曾與李克勤、陳奕迅、張敬軒、側田、楊千嬅、吳雨霏、Swing、Twins等人合作。

「寫歌詞系將自己靈魂切出來賣!」

   陳詠謙說:「陳奕迅永遠不改人歌詞,他最好的地方是你給什麼詞他,他只負責想怎麼把他唱好,他是那種除了對你的尊重之外,不會將責任推在你身上的人;周柏豪需要在自己音樂上擔當主導角色,他看完詞會說:『陳詠謙,這份歌詞知道你為什麼這樣寫,但你想一下如果是我唱,你又會怎麼寫?』我就說行、明白,那我動一點點改一點點,有時他說這個字眼不想唱,我就說想試一下新的東西,佢話這句不明白是什麼意思,我叫他唱一下先,歌發行了大家會明白的,我們之間就有這種互信。而《字花》是第一次跟薛凱琪合作,寫了四份稿,最後用回第一份稿,那時候我寫得很慢,交了歌詞,歌手說可以再好一點,我:『哦哦哦』,唯唯諾諾,她看完稿後,叫我解釋給她聽,她聽完問為什麼不一早告訴她呢。」

「知不知我共你原著多繽紛 

相信共你的遺傳極合襯

但你總不斷恨 要繼續捏造罪名蠶食這幸運」

有說,這是意味香港詞壇林夕、黃偉文時代的終結。這句話也不是全錯的。


相關焦點

  • 聽了太多林夕與黃偉文?這些寶藏詞作人也值得你細品傾聽!
    01林夕與黃偉文說起粵語歌壇,人們首先想起的作詞人,必定是林夕與黃偉文。林夕原名梁偉文,與黃偉文也被樂壇合稱為「兩個偉文」。林夕與黃偉文留下了太多太多經典的作品,其詞作之高產、質量之高,讓人嘆服。然而近年來,林夕與黃偉文創作數量逐漸減少,許多其他作詞人也逐漸走到大眾面前,被大眾接洽。本文就來介紹三位或許你未曾注意與發現的寶藏詞作人。
  • 他憑什麼能讓林夕和黃偉文念念不忘?
    後來林夕才解釋道,是「陳輝陽」。陳輝陽?的確是有點陌生的名字。但當你翻開他的履歷:香港作曲家。代表作《暗湧》《k歌之王》《shall we talk》《少女的祈禱》《終身美麗》……我好像聽到你正同我發出一樣的驚嘆:啊~原來是他!
  • 第35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獲獎名單
    Twins獲頒全國最佳歌手獎昨晚(20日)20時,由香港電臺主辦的《第三十五屆十大中文金曲》在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匯星舉行頒獎音樂會,以下是此次頒獎音樂會的獲獎名單:優秀流行歌手大獎陳奕迅李克勤古巨基容祖兒方大同林峰
  • 他是林夕寫歌寫得最多的歌手,也是各頒獎禮上唯一贏過陳奕迅的人
    他是香港歷史上第一個且唯一一個拿到四臺頒獎禮新人獎的男歌手。他是叱吒頒獎禮歷史上拿到男歌手銀獎最多的歌手。他也是在各大頒獎禮上唯一贏過陳奕迅的男歌手。他是四大天王之後第四位拿到TVB最受歡迎男歌手獎項的歌手。這個TVB的獎項代表了歌手在香港樂壇地位的終極認可。他的實力,毋庸置疑。
  • 林夕、黃偉文把自己最好的作品都給了誰
    林夕作詞那麼多,本身性子又謙和,所以作詞三千定有些詞是用以應酬的行貨,比如那首著名的《北京歡迎你》。(同是宣傳曲,大家可以去聽聽陳詠謙的《同舟之情》,高低可見。)再例如最近給王菲填的《匆匆那年》。但是有很多歌,他是用心去寫的。這些歌詞自然就給他最喜歡的歌手(們)了。下面我簡要地講講,只是見識淺薄,若有紕漏煩請指出,不勝感激。
  • 2014年度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榜單
    專業推介叱吒十大專業推介叱吒十大 第十位歌曲:高山低谷歌手: 林奕匡作曲: 林奕匡填詞: 陳詠謙編曲:樂觀歌手: 容祖兒作曲: 五輪真弓填詞: 黃偉文編曲: 何秉舜監製: 黃偉文 / 何秉舜 / 舒文專業推介叱吒十大 第三位歌曲:一歌手: AGA作曲: AGA填詞: 林若寧編曲: Johnny Yim
  • 他和林夕並成為香港優異的填詞人,黃偉文與林夕填詞有哪些不同?
    一直以來,林夕和黃偉文都是港樂裡面優異的填詞人,他們不分先後,各有各的長處,那麼黃偉文和林夕之間有什麼關聯,他們的作詞風格上面有什麼同或者不同?一、韻腳的使用,香港三大填詞人裡面,用韻各有特色,不過林夕無疑是用得最好的一個。
  • 《第三十五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獲獎名單
    網易娛樂1月21日報導(文/粵港報導組 Mandy)由香港電臺主辦的《第三十五屆十大中文金曲》於2013年1月20日20點在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匯星舉行頒獎音樂會,以下是此次頒獎音樂會的完全獲獎名單。
  • 林夕-楊千嬅-黃偉文:她是他的一塊肉 ,她是他的《最佳損友》
    準確來說,這首歌是 黃偉文寫給楊千嬅聽的。林夕說「楊千嬅是他的一塊肉」,他對楊千嬅的偏愛是我們有目共睹的。因為《再見二丁目》寫的是林夕對黃耀明的感情。「她唱了之後,我覺得唱得很好。從此我就立定心志,我決定對這個人,我要很偏心。」
  • 經歷過最溫柔共震 | 談談林夕與黃偉文
    黃偉文的高調,以及他熱衷的時尚事業,在圈中的一大幫狗肉朋友,這些和傳統文人式的林夕統統背道而馳,但無礙他為樂壇貢獻了上千首作品,並同樣膾炙人口、獲獎無數。讓人咋舌的是,他可以把自己的作品音樂會開至紅館,一連六晚、超過50位當紅歌手為其搖旗吶喊,參演人數打破紅館紀錄,連天價亦無法動其心的卸甲歸田之彭羚亦精心梳妝一番,為他開了金口。
  • 陳奕迅:把深情給了林夕,把怪誕給了黃偉文
    在陳奕迅的歌曲中,人們應該對林夕這個作詞人不陌生,他被譽為金牌作詞人,一生作詞無數,每一首詞都是一個故事,給楊千嬅寫過歌詞,也給梅豔芳寫過歌詞,為不少香港著名歌手作過詞,當然也少不了陳奕迅。林夕曾表示很欣賞陳奕迅,因為陳奕迅總是能夠以深情唱出他想要表達的意思。當然林夕的詞也是十分優美的,他的名字,林夕,合起來就是一個夢字,何其唯美!
  • 既是天后又是影后,備受林夕和黃偉文寵愛,這樣的她又傻又勇敢
    作為和王菲一樣深受林夕「寵愛」的女人,楊千嬅的聲線很成熟,給人一種非常有力量的感覺,同時她的曲風很廣,能駕馭住各種類型的歌曲,再加上格外努力的練習,能聽出歌曲的氣息處理方面功力也增強了不少,細膩溫柔又不失大氣。林夕曾經說過,「楊千嬅是他身上的一塊肉」。
  • 《2014年度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得獎名單完整版
  • 黃偉文:林夕是神,我只是凡人
    香港樂壇素有「兩林一黃」的說法,其中一林為林夕,一黃為黃偉文。林夕可說是當今歌壇怎麼也繞不開的一個名字,名氣自不待言,而與之齊名的黃偉文,影響力則似乎大為減弱。作為一名粵語歌曲愛好者,我覺得有必要在粵語歌範疇內嘮叨一下這個穿金戴銀、通身珠光寶氣的黃胖子,因為他的歌真的曾經無數次炸裂我。
  • 香港最出名的「兩個偉文」之一的黃偉文,他填詞最經典的5首歌曲
    那我們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香港著名填詞家黃偉文。他與林夕(梁偉文)並稱為香港填詞界的「兩個偉文」。 黃偉文寫詞角度新穎,題材內容廣泛,善於玩文字遊戲,在他身上看到填詞人林振強的影子。雖然比林夕晚出道很多年,但是黃偉文卻是在香港樂壇詞作造詣上唯一能和林夕齊名的人。
  • 我叻仔我可以肥——陳詠謙
    ● ● ●如果要說到近幾年來香港填詞界崛起得最快的填詞人的話,就一定是非陳詠謙莫屬。出道短短十年,就已經連續兩年奪得叱吒樂壇填詞人大獎,能夠在還在樂壇發光發熱的黃偉文和林夕之間贏得這個獎項,就足以證明他在填詞方面的確有過人之處。
  • 林夕和黃偉文都偏愛的她,卻永遠只唱最真實的自己~
    談起楊千嬅,卻不得不說她是幸運的,林夕偏愛她,黃偉文了解她,陳奕迅疼惜她。也就是這麼一個被寵愛著的她,才能在歌壇肆意前行,隨心所欲,唱著自己的想法,走出了自己的風格~林夕把最多的自身經歷寫成了歌,放在了楊千嬅身上。從最膾炙人口的《再見二丁目》(97年),到千禧年的《如果東京不快樂》,還有09年的《原來過得很快樂》,這歷經12年的三部曲中,唱的就是林夕自己的故事。
  • 黃偉文:「將林夕看作是神一般的人物」,不願去做對比
    這第1位偉文就是梁偉文,而大家對他更加熟悉的應該是他的藝名,也就是林夕。相信已經有太多的人都曾經被林夕的詞所打動,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任何有林夕參與製作的作品都成為了未來可期的潛力股。而這第2位偉文就是黃偉文,雖然與梁偉文有著同名的尷尬,可是卻憑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在林夕的光芒之下,依舊能夠閃耀出自己的優勢。
  • 為何林夕和王偉文一直都記掛著他?
    主播 / 由小藜排版 / 淘妹在多年前的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禮上,林夕公開了自己的一個新年願望:希望「夕」和「陽」以後都無限好。「夕」,是指他自己。那這位能讓一向低調的林夕當眾致意的「陽」是誰呢?有人說是楊千嬅,後來林夕解釋道,是「陳輝陽」。陳輝陽?有點陌生的名字。但當你翻開他的履歷:香港作曲家。代表作《暗湧》《k歌之王》《shall we talk》《少女的祈禱》《終身美麗》……我好像聽到你正同我發出一樣的驚嘆:啊~原來是他!
  • K歌之王——陳奕迅
    《K歌之王》《K歌之王》是香港歌手陳奕迅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林夕陳輝陽作曲、編曲。這首歌曲有粵語、國語兩個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