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表示,2016至2019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251.8萬人,回國201.3萬人,學成回國佔比達八成(79.9%)。同時,據《2020中國留學白皮書》統計,海歸學歷優勢明顯,就業領域廣泛,僱主認可海歸優勢。
1.留學的優勢
留學是為了找到自己,塑造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觀並從事有價值的事。
在國內上大學和出國有什麼異同呢?(見下圖)
相對而言,國外的教育理念更加體系化。
比如美國本科剛開始會給學生充足的資源讓學生隨心所欲學習,但是中國是一開始就定下專業,這就是國外教育的優勢之一。
2.海歸回國發展的優勢
2018年,59%的受訪者表示「具有國際視野」是海歸最主要的優勢之一,2019年該佔比更是直接增加至68%。
緊隨其後的就是「語言溝通能力強」。
排在第三、第四的優勢分別是「更加獨立」(32%)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強」(29%)。
3.海歸就業領域廣泛
《2020中國留學白皮書》的調研中,61%的受訪者表示選擇回國就業,5%選擇在國內創業,餘下的約1/3人群選擇其它,包括求職、繼續深造、空檔期等狀態。
海歸畢業生的就業選擇海歸回國後從事的就業領域也非常廣泛。在受訪者中,最多海歸從事的行業是IT/通信/電子/網際網路,其中最受海歸歡迎的十大行業如下:
海歸就業數據顯示,企業海歸崗位平均薪酬的大概是10996元,比全國招聘的崗位平均薪酬高出2500元,海歸整體的薪酬優勢依然明顯。
而受訪海歸最近一份工作的平均月薪為11794元,比起海歸收入中位數高出近3000元左右,這代表著海歸個體收入差距不小。
由此可見,海歸薪資優勢依舊明顯。
4. 海歸就業優勢獲僱主認可
在海歸求職群體中,本科學歷佔比排在第一位,達到55%, 碩士學歷佔比以43%的比例排在第二位,博士學歷佔比1%。
在碩士層面,海歸碩士的人數超過用人單位對碩士的需求,因此海歸在就業時,學歷的優勢比較明顯。
隨著國內高校教育的發展,也培養出了外語能力不錯的畢業生,海歸的語言優勢相對下降,而國際視野帶來的優勢則是隨著我國全球化發展的日益深入而不斷提高的。
同時,國內僱主也建議留學畢業生對於國內的就業形勢和企業需求進一步了解。
5. 留學生落戶政策
01上海
學歷條件
海歸學士
1. 國外本科,國外高校世界排名前500名,累計學習時間1年以上
2. 國內外聯合培養本科,需獲得國內外兩張證書
海歸碩士
1. 國內本科/研究生「211」高校,國外研究生高校無學校排名限制
2. 國內本科/研究生非「211」高校,國外研究生高校世界排名前500名
3. 國外高校本科+研究生
海歸博士:無學校排名限制
進修訪學:國內研究生/副高級及以上職務,國外進修/訪學1年以上。
02 北京
基本條件
申請人工作單位必須在留學生服務中心立戶,並提供留學生落戶北京相應指標;
在國內高校畢業後直接出國留學的人員,在國外學成後回國工作的;
或者出國前已經辦理了辭職、離職等解除公職手續的留學回國人員;
在國外取得碩士以上學位(含碩士);
出國留學一年以上(具體參照護照出入境時間,累計境外停留時間要滿360天);
學業結束回國兩年內就業並提出申請。具體時間參照學業、進修、境外工作結束時間、駐外使(領)館教育處(組)出具的留學回國人員證明上的學業結束時間以及護照出入境記錄。學習結束後在國、境外工作者還另需提供國、境外工作證明(包括合同、工資單、稅單或者機構負責人籤字的工作證明等);
在京用人單位已依法與留學回國人員建立勞動人事關係,籤訂一年期以上(含一年)的聘用合同或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和留學回國人員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繳納社會保險費。
以上條件必須同時具備,才能通過用人單位在留學服務中心進行落戶申請。
03 成都
基本條件
在國外留學取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學歷學位
在國內取得中級以上職稱或學士及其以上學位並在海外學習或進修1年以上,到我市工作的回國人員;
符合入戶條件的留學回國人員可將戶口落在合法固定住所處;不具備合法固定住所的,可將戶口落在工作單位集體戶;工作單位沒有集體戶的,到五城區及高新區行政區劃範圍內工作的可將戶口落省人事廳人才交流中心集體戶或外商投資企業中方僱員事務所集體戶,到郊區市縣工作的可將戶口落各區(市)縣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集體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