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彈專家2》無疑是今年年末能帶給你最佳視聽娛樂的華語商業片。不過只把它當成商業片看就太浪費了,它有太多值得解讀的內容,整部電影看下來,幾乎每一個人物、情節和設定,都能找到導演邱禮濤獨特的內在表達。
所有關於職業的悲歡離合,在電視劇和電影的取材範圍內,只有警察的故事,來了去,去了來,反反覆覆。這些年多見真英雄的主旋律警匪片,邱禮濤導演從拆彈專家入手,創造了一個不一樣的警匪故事。
雖然片名是《拆彈專家2》,但是沒看過第一部,完全不影響這部電影的觀感,兩部電影在劇情上並沒有延展性,屬於獨立故事。
一個失去了一條腿的拆彈專家,意外的失憶,是巧合還是刻意安排,從一開始就做好了懸念,等待觀眾去挖線索了。特殊的身份,讓他不得對身份的變化有所選擇。
電影立意讓人眼前一亮,讓觀眾對英雄,有了另外一個角度的思考。影片第一個鏡頭很快就吸引了觀眾,開場便介紹了核彈的威力,世界上最小的核彈之一,採用倒敘的手法,製造層層懸念,讓觀眾從一開始沉浸在電影緊張的氛圍中。
緊接著男主直接黑化,劇情逐漸撲朔迷離,可以看出導演邱禮濤和監製劉德華都對劇本進行了非常細緻的打磨。亦正亦邪的潘乘風,劉德華在二者之間,演技切換自如。
視覺衝擊的質感來得簡潔迅猛,開場宏大逼真的爆炸CG效果,帶給觀眾震撼,視效和音效維持了拆彈系列應有的專業水準。
多重身份的存在,讓潘乘風不得比隨時變化自身的角色。如果帶著一份同理心,從潘乘風這個角色的視角出發,失去了左側的小腿、最熱愛的工作、朋友無能為力、女友不甚理解,這種天塌下來的絕望壓在他的身上,可謂窒息。
其次,《拆彈專家2》最吸引人和最精彩的部分是它使用了極震撼的視聽語言來描寫拆彈的艱難。單論危機事件設定與呈現,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所有邱禮濤作品裡搞的最大的一部,甚至也是近十年港片中整得最大的一部。
轟塌國金中心,炸毀青馬大橋,核平赤鱲角人工島,場面宏大,特效壯觀,好多爆炸現場的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爆炸的低音震得座椅發顫,轟炸嘭嘭作響。六場重點爆炸戲,算得上是從頭炸到尾。
然而這部影片所實現的野心遠不止此,它要完成的表達,是「港式警匪動作片」這個標籤完全壓不住的。導演邱禮濤擅長大場面,香港機場、青馬大橋、國際金融中心都安排了爆炸的鏡頭。
劉德華扮演殘疾人的格鬥場面、各式爆炸的烈焰飛石、警匪槍戰的血霧飛濺,以及最後核彈爆炸的衝擊場面,都是國產電影裡面的上乘之作,正片的觀感比預告更驚喜哦
無論是以男性視角,還是女性審美,劉德華都太帥了。即使因為事故失去了一條腿,打鬥起來卻絲毫不含糊。一句「有病的是這個世界」,把潘乘風的自信、驕傲、偏執和黑化都演繹出來,這種對男主心理層面複雜程度的把握,可謂精準。
其中一段馬路上的逃跑戲,男主跳樓,跳車,跳天橋,華仔無一不是高度完成,行雲流水。
潘乘風無疑是幸運的,有一個好兄弟,一個喜歡他的女人。正是他們的存在,才讓他迷途知返。兩大男主演劉德華和劉青雲互飆演技,在傳統的警匪片之上,探討了罪惡和救贖,愛與欺騙的命題。
香港電影的警匪題材裡,角色的對手戲暗流湧動真的非常有魅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他們對於角色的把控更加嫻熟。劉青雲的表演,更能找到普通人做英雄的樣子。董卓文和潘乘風曾舉槍對峙,但在最終生與死的選擇中,兩人都想讓對方「生」。
龐玲這個角色也是一位非常勇敢、獨立、睿智的女性,對於影片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她與影片中的內核元素「記憶」有著至關重要的關係,在戲中作為特警隊督察也有大量的槍戰打鬥戲,最後在控制中心的打鬥可謂十分精彩。
失憶、臥底、利用、懷疑、犯罪、懸疑、動作等多種類型混雜,給人以非常爽快的觀影體驗。劇情反轉出乎意料,震耳欲聾的爆炸聲、槍聲、追車聲、驚慌失措的喊叫聲,爆炸才能讓無處安放的憤怒得到釋放,這種簡單粗暴發洩憤怒的方式,讓電影觀感上升到了新高度。
電影結束之後還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看不夠的心情一直揮之不去。這種意猶未盡反而讓觀眾更加真實地感受到拆彈英雄們的不易,更加尊重他們的犧牲與奉獻!敬佩那些維護市民安全的人,向所有拆彈專家們致敬。
2020年是個極其特殊的年份,各行各業經此一「疫」,都深受重創。
年末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電影,感受《拆彈專家2》的魅力,感受人情的溫暖,享受屬於你我的電影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