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少雄《全城高考》獲華表 香港文化融合內地電影

2021-02-08 網易娛樂

第十五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於2013年12月27日落下帷幕,香港著名導演鍾少雄憑藉電影《全城高考》獲得本屆華表獎優秀影片獎。對於本次鍾少雄導演在首次執導內地該類型影片並獲得重要獎項,引起業內廣泛關注,並由此引發對於香港電影人北上內地的文化差異碰撞的連鎖討論。

獲獎很意外 鍾少雄坦言創作時很忐忑

「我當初在接這部電影的時候,我身邊很多人都不看好,說我是拍動作片出身的導演,而且主要在香港發展,現在卻接拍了一部內地關於高考題材的電影,大家都一直勸我不要拍,甚至在我拍攝的時候都還有人勸我退出。」鍾少雄說,「其實我覺得香港也有 高考 啊,只不過名稱不同而已,對於這樣的 高考 我也經歷過,我覺得這樣一種考試的方式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很多人對高考的結果有哭有笑,我很有興趣去探尋這種時代制度下的眾生百態,為了這部電影我特地在內地跟幾十位高三和大一的學生朋友們開座談會,我來問他們面對高考時的心態,我用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來談,這些後來都成為了我執導並創作的素材,也成了劇本中四個年輕人的原型,其實他們就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鍾少雄導演認為,做電影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有創新意識,吸納多元文化,而非固步自封,尤其是對於逐漸進入內地與當地同行合作的香港電影人來說,學習內地的文化、了解內地的社會生活以及適應內地的工作節奏,是創作一部好作品的動因。

鍾少雄坦承:我是個有歷史使命感的人

一直以來,內地很多觀眾對於香港電影人的作品印象大多停留在商業片裡天馬行空的故事和風趣幽默的搞怪無釐頭上,而對於香港電影人,尤其是香港導演的認知度始終不高,因為歷史原因,香港電影人無論從拍攝方式和創作立意,甚至於工作時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與內地同行不同,為此甚至一度有人認為,香港電影人無法融入到內地電影的特有文化氛圍內。而現實的情況卻是,隨著電影全球化市場的形成,美國好萊塢電影對中國市場的衝擊與滲透,很多有識之士逐漸形成共識,在理解與合作的基礎上開始相互學習並借鑑對方的優點,逐步形成一個富有中國電影文化特色的創作氛圍。

對此,鍾少雄導演在與記者溝通時說:「我以前學的是歷史和中國文學,這在回歸前的香港可以說很冷門,但是我可以告訴你,我1982年就到內地來了,我去過很多地方,比如北京、西安等擁有濃厚歷史底蘊的城市,當我站在那些古蹟面前的時候,我會覺得整個歷史畫面都呈現在我的面前,如何呈現中國歷史的文化,是我曾經在香港時就在考慮的問題,但那個時候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如願,現在我有機會進入內地,跟許多優秀的內地電影人合作,我覺得我自己有種使命感和責任感,我可以為中國電影乃至中國的文化做一些事情。」

鍾少雄:我拍電影沒有壓力

鍾少雄導演認為,通過考生反映民生,將電影裡主人公的青春夢和自己的電影夢結合起來,講述一個故事才有意思,對內地的文化了解才更透徹深刻。

「很多內地同行拍電影,喜歡講故事的時候娓娓道來,而我喜歡把所有情節拆開再重組,我不想用批判的眼光去給一個故事下定論,而是從旁觀者的角度來講一個有趣的故事,然後把結局呈現出來,留給觀眾去思考,去評價。」鍾少雄導演說,「就像這次我拍《全城高考》,我答應過那些學生朋友們不辜負他們的期望,把最貼近他們生活的故事講給觀眾,讓許多家長和孩子都知道,一個人處在人生的轉折點時那種心情和忐忑,我覺得那樣才是最真實的,我拍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想過把自己放在他們的對立面或者是某種高度,我拿那些學生當朋友,我覺得拍出來的故事就會引起很多人的共鳴。」

香港文化融入內地電影是必然趨勢

鍾少雄導演認為,香港電影人如果要有更大的作為,應該並且必須接受內地的文化特色,擺脫過去的創作習慣。「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像我這樣的香港電影人很少會到內地來,普通的香港人也很少來內地,因為他們對內地不了解,無論是政治制度還是文化氛圍,始終覺得是遙遠而神秘的,甚至在回歸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香港電影人都在嘗試逐漸融入內地電影圈,而真正接觸下來他們很多人會發現,其實內地有很多同行都非常優秀,甚至在某些方面領先香港的同行,比如劇本考究的嚴謹性和故事的描述性,之前我通常都拍動作片,現在也一樣,比如拍《賭城風雲》,我跟周潤發、謝霆鋒合作,我覺得小謝還好一點,而周潤髮長期在美國發展,回來以後在片場他是最熱鬧的,因為他在外面待的時間太長了,回來以後發現現在香港人和內地人在一起工作的整個氛圍已經不一樣了,他很親切也很好奇,整天圍著大家,我也很開心,我覺得現在中國電影在向上發展,趨勢是好的,而香港電影人要想有所建樹,勢必要融入內地市場。」

如其所說,拍攝《全城高考》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香港文化與內地文化融合的契機,而這次電影的成功獲獎,也是兩地電影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長遠發展 坦承需要深刻題材

《全城高考》片方製片人表示:「請鍾少雄導演執導這部電影時覺得一個商業片的導演是否能夠把這部冷門題材的電影拍好,我們那時也在考慮,但我們認為既然拍電影,就應該有擔當,尤其是對中國電影有擔當,我們看過鍾導的作品,他可以把一個深刻的題材拍得不苦情,甚至能打破一種主觀的意識形態,結果鍾導成了2013年內地唯一一個獲獎的香港電影導演,說明我們當初的選擇沒有錯。」而鍾少雄導演在本次華表獎獲獎後,面對採訪時同樣也表示,在未來的發展中,將逐步嘗試並擴大對不同類型題材,尤其是歷史題材的作品創作。

「我喜歡拍動作片是因為情節簡單,我能把好人壞人一目了然地呈現給觀眾,就像《賭城風雲》一樣,操刀執導這樣的影片是我的長項,而且我跟周潤發謝霆鋒合作得很愉快,小謝(謝霆鋒)就跟我講: 鍾導,十年前我給你拍《我的野蠻同學》就被打,現在再跟你拍還被打。 這就是我跟香港搭檔拍戲的情況,大家都熟了,也都習慣拍類似題材的電影了。但我以後更希望自己能拍一些題材比較深刻的反應歷史特定事件的電影,比如講述抗戰題材、比如其他不同的歷史時期內的故事,我想通過我的努力創作,向觀眾講述一個個大背景下的小人物的故事,把這些人物刻畫出來,呈現給觀眾,我覺得這同樣也是一個電影人,無論是香港還是內地同行都應該去積極嘗試的。」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香港回歸20周年,合拍電影從「香港製造」變成文化融合
    騰訊娛樂 | A萌已獲轉載授權很多觀眾可能不會知道,我們小時候刷了無數遍的82版《少林寺》是內地香港的合拍片。直到2003年,內地與香港籤署具有裡程碑意義的CEPA,這項協議給予了香港電影復甦希望的同時,也直接觸發了香港導演的「北上」潮。截止2007年,「留洋」失敗的香港導演們悉數歸來,迎頭趕上了這撥熱潮,與他們在好萊塢的境遇不同,香港電影在內地找到了新出路。
  • 示範、融合、合力——改革開放進程中的香港與內地電影發展之路
    新華社香港11月28日電 題:示範、融合、合力——改革開放進程中的香港與內地電影發展之路  新華社記者丁梓懿 洪雪華  「改革開放以來,香港電影與內地文化的關係發生了很大變化。近年來兩地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不僅讓香港電影獲得新生,還提升了中國電影的品質和內涵,讓中國電影更好地走向國際。」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會長田啟文表示。  改革開放之初,香港電影產業曾為內地文化走向開放發揮了重要影響。隨著內地電影產業化改革與轉型,又逐漸為香港電影文化帶來借鑑。兩地電影產業從單向傳播到互相交流,逐漸融合,繼而合力發展壯大。
  • 300餘部影片雲集 香港全城盡電影(圖)
    300餘部影片雲集 香港全城盡電影(圖) 2013年03月22日 09:3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其餘6個核心項目包括:3月18日舉行的第7屆亞洲電影大獎頒獎典禮;3月18日至20日舉行的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3月8日至21日舉行的第18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3月19日舉行的第6屆數字電影效果高峰論壇,以及2013亞洲流行音樂節、IFP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  香港的文化及創意產業佔生產總值的5%,電影、電視、音樂及數碼娛樂在香港文創產業中排名靠前。
  • 香港回歸20年之際,內地和香港電影融合發展成績如何?
    與此同時,20年來,眾多香港導演北上內地加入電影製作,華語電影的創作、類型、市場也因為香港影人的一步步參與,發生著深遠而巨大的改變。據文創資訊觀察,2016年內地電影票房華語片前三全被香港導演包攬,周星馳執導的《美人魚》更是成為內地首部票房超過30億元的電影。而
  • 電影密戰拍攝背後那些你想知道的故事?
    [2]2017年9月14日,諜戰動作電影《密戰》首曝預告,並正式宣布定檔11月3日。2017年10月,《密戰》曝光曝光群像海報。[3]2017年10月19日,《密戰》曝光終極預告及終極海報。[4]2017年10月,《密戰》曝光生死電臺版預告,大量隱秘戰線細節故事獲首度展示。
  • 北海教育城斬獲2020中國地產華表獎「城市地 標項目」稱號!
    近日,「2020中國地產「分化與變革」峰會暨第七屆中國地產華表獎頒獎盛典」在廣州盛大召開。在第七屆中國地產華表獎頒獎盛典上,曲江新鷗鵬獲「中國城市內容運營標杆企業」、曲江新鷗鵬·北海教育城以優異的產品競爭力,獲「城市地標項目」稱號。
  • 文化客廳|香港電影和內地電影間有著何種發展脈絡?
    8月3日,新京報文化雲客廳和北京大學出版社博雅講壇共同舉辦的「順流與逆流:重探香港電影的中國脈絡」講座中,邀請了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蘇濤和中國電影資料館策展人、電影史研究者沙丹,一起與大家談談香港電影史。
  • 火爆內地的香港茶餐廳文化怎麼說崩就崩了呢?
    香港人開始將兩者融合在一起,茶餐廳應運而生。茶餐廳,可以視為香港風味的快餐。既供應早中晚三餐,又提供廣東人愛喝的早茶、英國人愛喝的下午茶,這或許就是「茶餐廳」一名的由來。茶餐廳背後的文化衰落餐飲也是一種文化。香港學者馬家輝曾多次強調:香港文化就是茶餐廳文化。可見茶餐廳在香港飲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 香港與內地融合明顯 香港女性嫁內地男性比例激增
    香港與內地融合明顯 香港女性嫁內地男性比例激增 2017-12-29 10:57:5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香港武俠片的沒落,徐克失去李連杰,午馬鍾少雄成為炮灰
    那個時候的香港《古惑仔》、《黃飛鴻》等優秀作品源源不斷,這些作品一直推動香港電影走到了九十年代。從此香港電影逐漸走向了落幕。011993年上映了《倚天屠龍記》、《一刀傾城》、《英雄豪傑蘇乞兒》等一系列的武俠電影。
  • 香港上映兩周,內地禁播十年,這部經典武俠電影因尺度大而折戟
    有很多武俠電影,當年上映,票房慘敗。但時至今日看來,依舊是經典無比。若以票房衡量,的確是失敗。但以質量衡量,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徐克的《刀》,何平的《日光峽谷》、《雙旗鎮刀客》,洪金寶的《一刀傾城》,鍾少雄的《殺人者唐斬》,都是這其中的代表。每當重看這些電影,不勝唏噓感慨,生不逢時。特別是《殺人者唐斬》,我非常喜歡的一部經典武俠電影。
  • 1993年,張豐毅給張光北打電話:叫上倪大紅,來香港拍電影
    大紅大紫的鞏俐和張豐毅兩人受到追捧,這可以從側面應證《霸王別姬》這部電影有多優秀,以及兩人的演技有多紮實。但張豐毅給拒絕了!理由是:一不會粵語;二沒有拍過武俠片的經驗;三沒有熟絡的演員。鍾少雄大手一揮:香港演員你隨便挑,我們盡力去請!
  • ...支持電影文化產業 董事局成員受邀出席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2017年4月9日,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隆重舉行。受金像獎主委會邀請,中國耀盛總裁原旭霖、耀盛亞洲執行董事吳美娟、耀盛影業董事及香港電影發展局委員黃德慧出席了本次頒獎禮。耀盛影業董事、香港電影發展局委員黃德慧(圖右)出席本次頒獎禮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在國際電影業界一直佔據著重要地位,尤其成為兩岸三地全城矚目的影壇盛事。
  • 本世紀初,香港電影和內地電影的兩次「會戰」,內地電影「慘敗」
    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跟著改革開放的進程,內地電影開始迅猛發展,而這個過程中,內地電影和香港電影的交流也日趨頻繁。這段時間的香港影壇已經形成了功夫類型片、黑幫類型片、喜劇類型片、武俠類型片、警匪類型片等多種類型片並駕齊驅,百花齊放的態勢。而內地電影,也隨著張藝謀、陳凱歌等一批第五代導演的崛起,而迎來了嶄新的面貌。但是這段時期的香港電影和內地電影卻有著很大的不同。
  • 擔心高考失策,香港博雅線上教育幫助內地學生升學香港及海外名校
    在中國內地,萬千學子讀了十幾年書,就是為了高考那一刻,將高考比成無數學生人生的分水嶺並不為過,因為考生成績直接影響到學生能不能上名校,名校的標籤能成為未來就業的助推器。
  • ...電影文化產業 董事局成員受邀出席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
    耀盛影業全力支持電影文化產業 董事局成員受邀出席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 2017年4月9日,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隆重舉行。
  • 內地生可以去香港讀書嗎?有哪些方式呢?
    近幾年來,不同年齡的內地學生申請到香港升學,包括升中學、大學本科及港校研究生課程,以及住在內地的雙非兒童申請幼稚園及小學。但在香港升學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小C今天就跟大家談談,內地學生怎樣在香港攻讀本科和研究生課程。內地學生通常通過以下5種途徑來港學習:
  • 高考不能重來!這6部影視劇,讓你感受不同年代的高考人生
    ……善於扮演配角、為人捧哏的于謙老師第一次當主角,還是這部電影的製片人。通過這部笑點密集、劇情並不複雜的青春電影,讓你看到濃濃的師生情和滿滿的真情實感!《誰的青春不迷茫》電影故事改編自劉同青春類圖書,影片講述了「屬於我們自己的青春」,一場無悔的青春不過是「拼了命、不要臉、盡了興」,這也是電影傳遞的概念,打造完全屬於年輕人自己的全新青春電影。
  • 香港電影和內地電影間有著何種發展脈絡?
    香港電影有很多種闡釋方法和研究角度。蘇濤認為,對香港電影的研究應該要有內地的視角。蘇濤並沒有在香港生活的經歷,連粵語都不會講。在這樣的情況下,蘇濤只能揚長避短,從內地視角去審視香港電影,比如去研究香港電影與內地電影之間的互動。蘇濤請不同背景的撰稿人撰寫此書,也是因為有些議題是需要不同的視角的。比如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香港的電影清潔運動,就與國民政府的影響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