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用聲色影像,照亮煙火人間
無論是看「醫療」還是看「劇」,
它們都擔得起「好看」二字。
晚安。
文/鏘鏘匠
4月17日開播的《外科風雲》,並沒有收穫預想中的高分評價。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正午陽光其他劇作珠玉在前,還是預告片把大夥的胃口吊得太高,目前的評價是吐槽多過點讚。
很多人擔心開播前爆出的女主角白百合疑似出軌會影響收視率,現在看來,這個鍋還真不能都讓她一個人背。
《外科風雲》被吐槽比較多的,是劇情和人設的不合理,對醫生工作狀態呈現Bug太多,不夠專業。
比如白百合穿著10公分+的高跟鞋在醫院救死扶傷也就罷了,跑去救咳血病人的路上還能一屁股坐在醫院地板上給孩子拼樂高也是醉了。
比如李佳航喝了5瓶啤酒還神志清醒,竟然誇張到要用生理鹽水配納洛酮解酒。
還有主治醫師不僅可以帶著主任副主任查房,還能安排副主任「都忙去吧」;護士一路小跑奔向急診室;還有手術室裡Bug滿滿的操作手法,等等……
當然還有演員表現。白百合扮演的陸晨曦延續了她的一貫風格,你可以把她看成是醫學院畢業後的黃小仙,但是打嘴炮看多了會覺得這種模式還是更適合婚禮策劃而不是主治醫生。
不夠專業是很多行業劇的通病,畢竟,在藝術呈現和現實生活之間,還有很多技術問題要破冰。有人說《外科風雲》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醫療行業劇,而是醫療行業背景下的都市愛情劇。
不過,無論醫療劇是看「醫療」還是看「劇」,重要的不都是「好看」二字麼?什麼樣的醫療劇算好看,這10部豆瓣8分以上的經典醫療劇可以告訴你。
以下排名,分數由低到高。
2012年,中國大陸,豆瓣評分7.9
雖然《心術》的評分不到8分,但作為內地現象級的醫療劇,還是很值得破格列席的。
《心術》講述了江州市雲山醫院神經外科一群醫護人員的故事。在醫生與一個個病人發生的故事中,隱藏著人生百態和悲歡離合。
這部劇與現實生活很貼近,滲透在病例中的那些醫患關係、醫鬧、房價、食品安全、養老等很多現實問題,讓觀眾很有共鳴。
編劇六六一直以寫家庭劇見長,這也讓《心術》少了些高大上,讓生離死別裡多了些溫情。醫療劇總難避免人性的光輝balabala,《心術》在嬉笑怒罵之間淡化了這種刻意,雖然感覺沒那麼「正經」,卻也更加真實。
《心術》播出時,媒體上醫患矛盾的社會新聞多發,有觀眾批評劇中描述的情節太過美好,脫離了真正的現實。但在現行醫療體制下,一個劇本可以承載沉痾之重,也可以寄託希冀之輕,《心術》選擇了後者。
2006年,中國臺灣,豆瓣評分:8.2
在醫院這座白色巨塔上,每個人都在登塔。有的人被推到了塔頂,有的人被狠狠摔下,有的人堅守了自己,有的人選擇了離開。
臺灣聯大醫院外科主任蘇怡華是個正直善良的年輕醫生,老院長即將退休之際,外科內科兩大主任開始為升遷明爭暗鬥,白色衣袍下的人性角力,講盡了現實社會的殘酷真相。
臺版《白色巨塔》中,有戴立忍、吳孟達這樣的老戲骨,也有言承旭、張鈞甯的俊男靚女搭配,還有費翔的友情出演。
我印象最深的是戴立忍扮演的邱慶成,他現實世故,但深愛女兒,有盔甲,也會屈膝於軟肋,就像我們自己身邊的某一個人,儘管他犯了錯,我們卻沒法恨他。
劇終貌似給了溫暖的結局,但其實臺版《白色巨塔》裡充滿悲劇色彩:人生不過是一場騙局,到最後你就會發現,原來以為最重要的東西,會變得一文不值。
藍又時演唱的主題曲《曾經太年輕》非常好聽,插播進來送給你們。
1998年,中國香港,豆瓣評分:8.4
上世紀90年代,美版《急診室故事》被明珠臺引進香港,備受歡迎,TVB於是決定開拍港版《急診室故事》,就是《妙手仁心》。
即便是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妙手仁心》的拍攝也是非常考究的。拍攝地就在醫院,醫療器材和病例圖片都是真的,拍攝現場的搶救動作都有醫療顧問指導。和另一部經典劇《壹號法庭》一樣,《妙手仁心》讓港片裡的行業劇更加大放異彩,醫生們下班後聚在熟悉的酒吧裡聊天的「happy hour」已經成為港劇的標配橋段。
「情與理」是港劇特別喜歡討論的話題,《妙手仁心》也是如此。這裡面的每一個角色,都有世俗愛恨的一面,但在白袍之下,他們也是堅守職責、至真至善的醫生。
《妙手仁心》裡沒有同時段港片的無釐頭,有的是對真實生活的映射和關懷。這部劇1998年上映,香港回歸的第二年,很多人是通過它認識了香港。
因為劇迷的喜愛,《妙手仁心》又拍攝了第二部和第三部,但都不能超越第一部。20年過去,它仍然是香港醫療劇的巔峰,無人可以超越。
因為出演《妙手仁心》,吳啟華徹底從三級片陰影中翻身轉型成斯文師奶殺手,林保怡和陳慧珊打造了TVB的一對經典情侶,短髮蔡少芬的甜笑裡是滿滿的回憶殺,還有馬浚偉、蘇永康、張家輝、陳芷菁……都已經成為TVB的經典面孔。
今年3月,50歲的蘇永康喜得貴子,初為人父,在《妙手仁心》中出演陳慧珊的弟弟時,他只有30多歲。巧的是,最近,TVB在零點檔重播《妙手仁心》,恐怕又要勾起一票劇迷的回憶了。
2014年,韓國,豆瓣評分8.5
《沒關係,是愛情啊》是韓國SBS電視臺2014年7月開播的水木劇,也是韓劇裡的第一部精神醫學劇。
趙寅成扮演的著名推理小說家張載烈,因為幼年時誤殺了虐待母親和自己的繼父而患上精神分裂症,在幻想中分裂出一個同樣被虐待的少年韓江宇。
孔孝真扮演的女主角池海秀,是因為目睹母親背著腦癱的父親與情人親吻而得上親密恐懼症的精神科醫生,兩個都有精神疾病的男女在特殊機緣下陷入愛情,卻不得不面對疾病的殘酷現實。
和前半段的浪漫不同,孔孝真在得知趙寅成患有精神分裂症有可能會自殺之後,劇情走向非常催淚,趙寅成被關進精神病醫院後被鎖住手腳,哀求孔孝真救他出去的時候,演技爆炸到令人飆淚。
韓劇的出身,註定《沒關係,是愛情啊》不會有《白色巨塔》那樣直指人心的拷問,也不會有《急診室故事》那種直面生死的真實,但它用浪漫的愛情包裹著一個真理:
大街上那些人來人往的紅男綠女,有誰知道誰的心裡藏著一份什麼樣的傷呢? 每個人都要面對內心深處的那個病灶,等待時間慢慢將它消化、治癒。
這一點,國產偽醫療劇真言情劇們真的可以好好學學。
2006年,日本,豆瓣評分:8.8
「對於外科醫生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
「技術、經驗、判斷力?」
「是膽怯的程度。」
這是《醫龍》中一段對白。
醫術成神的男主角朝田被醫院排擠在體制之外,窮困潦倒。特殊機緣下,他被邀回到大學醫院挑戰心臟外科難度最大的手術,組建了自己的醫療小隊「醫龍」,在拯救病患的道路上也完成了對醫療體制腐敗的衝擊。
作為由漫畫改編的醫療劇,《醫龍》註定是熱血體質,即便是一場手術也能拍得驚心動魄。和《白色巨塔》主要描寫醫院內部的權利鬥爭不同,《醫龍》將批判的觸角指向了醫療制度的不完善和黑暗之處。
日劇的製作精良在《醫龍》中得到完美體現,真實的手術場面和精準的醫學知識,堪稱醫療劇中的良心之作。鮮明的人物、懸念、情節設置,配上氣勢恢宏的高水準配樂,讓《醫龍》充滿了夢幻色彩。
對了,去年因《東京女子圖鑑》大紅的水川麻美,在《醫龍》中扮演的是一個護士。
2005年,美國,豆瓣評分:8.8
這部講述一群剛畢業的醫學院學生在西雅圖聖恩醫院進行實習,成長為外科醫生的故事,至今已經播放十三季。2005年首播時,它曾在短期內打敗所有大熱劇集,成為全美收視率榜首。
不知疲倦的醫生,搶救不完的病人,讓人看了瞠目的奇怪病例和難以消化的真實手術場面——是《實習醫生格蕾》讓很多中國影迷第一次近距離接觸了醫療劇這個概念,很多人也是從這部美劇開始了解醫生。
除了手術室內外那些戳中淚點的案例,看點十足的還有令人混亂的愛(luan)情(gao)故事,一夜情、小三、離婚、絕症……這些狗血的劇情未必人人都會遇到,但它卻絕對可以讓你找到相似的情感共鳴。
《實習醫生格蕾》為我們貢獻了個性豐富的角色,他們每個人都有缺點、偏見甚至曾犯下不可饒恕的錯誤,但他們每個人,你都恨不起來。因為在他們身上,每個人都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這部陪伴劇迷13季的美劇,不僅是「格蕾們」從醫學院學生成長為醫生的職業成長史,也是她們從女孩成長為女人的個人成長史。
這就是「格蕾」的魅力。
2004年,美國,豆瓣評分:8.9
作為一部獲得過艾美獎的醫療劇,《豪斯醫生》的存在,就是粉碎你對醫生的所有美好想像。
在普林斯頓大學附屬醫院內,豪斯醫生是全美最好的診斷專家,他一次次面對那些稀奇古怪的病例,把病人從將死中拯救過來;
同時他也是最「邪惡」的醫生,衣冠不整,剛愎自用,刻薄蠻橫,無視規則,讓他感興趣的只有那些稀奇古怪的病例;
他擁有最好的友情,也感受著最大的孤獨,因為常年的病痛嗑藥,因為愛人的離去孤獨不堪。
豪斯醫生讓我不止一次想起另一個同樣嘴巴刻薄、生性多疑的男人——福爾摩斯。也許,天才都是一樣的孤獨。
這樣一位天才怪蜀黍,卻能讓劇迷們看得又愛又恨欲罷不能。
因為《豪斯醫生》中,除了可以看到憤世嫉俗的天才怪醫生KO疑難重病拯救世人,也能看到他一針見血刺破人性的偽善和自私,他的毒舌和刻薄是另一把手術刀。
豪斯是在醫人,也是在醫心。
豪斯是個混蛋,卻是個很有魅力的混蛋。
2013年,美國,豆瓣評分:9.0
在這期劇單中,《周一清晨》算是最沉重的一部,也是最短命的一部,僅僅播放了一季10集,就因為收視率過低被砍,成為很多劇迷心中的遺憾。
《周一清晨》原名《切爾西綜合醫院》,5位醫術精湛的外科醫生,在搶救病人的過程中一次次面對艱難的選擇,他們的選擇往往會決定病人的生死。
每個周一清晨,醫院會舉辦一次以「發病率、治癒率、死亡率和錯誤率」為內容的會議,針對死亡病例進行深入的探討。
《周一清晨》每一集都是個獨立的故事,難能可貴的是它沒有僅僅在講故事,而是將「救與不救」、「對與不對」這些醫學倫理和醫療道德困境進行了深刻探討。
為此,《周一清晨》成為知名的醫療劇中「致死率」最高的一部,醫生們不再是每每總能扭轉乾坤的無敵戰士,而是要沉重地面對一次次選擇帶來的生與死。
儘管只播放了一季,但在國內醫學界,《周一清晨》卻引起了巨大反響,微博名人「急診室女超人」於鶯就曾在自己的微博中大力推薦這部美劇,曾有醫院的負責人將劇集放在醫院官網上。
《周一清晨》已經成為很多醫學院探討醫學倫理的「教材」。
1994年,美國,豆瓣評分:9.3
這部美劇講述的是發生在芝加哥一家急診室的故事。川流不息的急救病人,用高超醫術挽救病人的急診醫生,生存和死亡,每天都在急診室裡不停地發生。
作為一部慢熱升溫的老劇,《急診室的故事》傳遞出的真實,甚至成為很多人醫療事業的啟蒙。曾有網友因為受到這部劇的感召進入醫學院,期待能擁有自己的「急診室的故事」。在大結局時,很多劇迷哭到泣不成聲。
《急診室的故事》1994年9月首播,2009年4月播出第15季最後一集,也是整個系列的最後一集,15季共播出331集劇集,成為美國電視史上最長壽的黃金時段醫療電視劇。
作為急診室題材影視劇的鼻祖,從它開始,越來越多的影視劇開始鎖定急診室。在這個生死攸關的地方,除了或感人或糾結或離奇的故事,還能看到各種社會矛盾衝突的真實場面。
但事實上,以此為名的劇集,沒有哪一部影響力能超過《急診室的故事》。它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沒有那麼多疑難雜誌、也沒有那麼多狗血劇情的老劇,為什麼會有這麼高的評分?豆瓣網友的評論可以說明一切:
「所有的人物情節都帶著體感溫度。」
2003年,日本,豆瓣評分:9.5
「每聽到片頭查房時的音樂,就有一種想立馬背出所有的書然後衝出去拯救病人的欲望。」
在劇迷心裡,儘管《白色巨塔》被翻拍了無數遍,但能拿下10分評價的,只有這部2013年的經典。
從四度翻拍中不斷修改的這版《白色巨塔》,是一部站在醫療劇食物鏈頂端的神一樣的存在。由山崎豐子所寫的同名原著被稱為日本的「國民級小說」。
作為富士臺45周年的臺慶劇,它的影響至今無人超越。豆瓣上將近3萬人的評價中,好評率接近8成。
這部劇可說的地方太多,紮實專業的劇本,殘酷現實的精準標杆,全明星陣容以過硬的演技打造的完美群像。作為最「強勢」的一部醫療劇,它對醫療劇所能承載的主題,做了近乎極限的表達。
唐澤壽明飾演的財前五郎和江口洋介飾演的裡見修二是同期的實習醫生,但因為不同的性格、追求,在命運的白色巨塔中,兩人最終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唐澤壽明的演繹讓世界各地的影迷入坑,對最終的悲劇結尾至今不能釋懷。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白色巨塔。儘管是14年前的舊劇,但放在今天,這部劇依然有著精準的呼應。
如果你只想看一部醫療劇,那你絕對不能錯過《白色巨塔》。
2016年,中國,豆瓣評分:9.6
8個攝製組,兩年的拍攝,《人間世》攝製組將攝像機搬進了上海的大小醫院。
沒錯,《人間世》不是電影電視劇,是一部紀錄片,這意味著,它拍攝的每一個鏡頭,都是曾經真實發生的。所以,很多人都「不敢看下去」。
《人間世》由上海廣播電視臺和上海市衛計委聯合策劃拍攝,10集作品中,包括重症搶救、120急救、器官捐贈、臨終關懷等主題,一次次聚焦醫患雙方對病痛、死亡時的選擇,記錄了一場場生離死別,展現出真實的人間世態。
和上面所有醫療劇都不一樣,《人間世》裡沒有明星臉的醫生護士,沒有激昂的音樂下力挽狂瀾的瀟灑片段,沒有漂亮的臺詞和精緻的走位,甚至少了醫療劇裡必備的感情配料。
雞湯和煽情在這裡都是多餘,因為它足夠真實,而真實,往往是平淡甚至倉促的。
所以,儘管從紀錄片的角度看還有瑕疵,但《人間世》貴在毫無矯飾的誠意。
攝像師隨機地從患者入門診的一瞬間開始跟拍,在海量素材裡,將哪些畫面最終納入成片,曾經歷過激烈爭論。最終的事實證明,將醫療的內核做最真實的呈現才是觀眾最想看到的。
「人生就是一種選擇,儘管取捨之間很是艱難,儘管結果往往並不如預期美好,但能選擇,就有希望。」
前不久,《人間世》英文版在海外播放,引發又一輪討論熱潮。複雜的醫患關係不會因為一部紀錄片的出現就得到徹底改善,但至少,在這條路上,它邁出了誠意的一步。
這部紀錄片,應該讓更多的人看到。
— THE END —
鏘鏘匠
一枚健康活潑的元氣婦女,
沒有甜蜜而憂傷,也不想永遠在路上,
希望自己聒噪得很有趣,八卦得有智商。
願用聲色影像,照亮煙火人間
微信公眾號:鏘鏘匠
ID:QiangQiang_Jiang
長按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