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安和遺址發現4000年前母子葬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公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團隊昨天公布一具從安和遺址出土的「母與子」人骨,女性成人用左手託住嬰兒並低頭俯視,充滿慈愛;
-
史前遺址挖出「龜殼」,內含宇宙之謎,考古家:至今無人參透
事實並非如此,早在上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了對宇宙萬物的思考,即便沒有文字的記載,但在我國的考古工作中,專家還是有了很多的發現。我國雖然又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說法,但這只是我們自己認為的,在很多國家,這一說法還是有著很大的爭議。這與西方國家對文明的判定有關,他們認為,只有文字的出現,以及青銅器能夠代表文明,其餘的都不能算。
-
青海發現喇家遺址,揭開了4000年前天災,看到一對屍骨後讓人淚目
因為在人類的固定印象中,人之所以高於其他動物,是因為人有感情。因此,也有這樣的老話流傳就是"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但目前的此情此景,不得不讓人懷疑,母愛真的可以跨越種族,跨越人類目前的已知,甚至母愛還能跨越一個時代經久不衰。在我國的青海地區,有一處史前遺址,據考察應該是距今有4000年的距離,而這座遺址目前被人們命名為喇家遺址。
-
地球北緯43度以北第一個人類文明強音:孟和套格套分享哈民遺址
2010年,一個史前聚落遺址的新發現,震驚了國內外考古界,這就是著名的哈民忙哈史前聚落遺址。它位於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舍伯吐鎮境內,距通遼市區只有50公裡。經考古專家用碳14法測年,這處遺址距今5500年——5000年。正是由於科爾沁先民們的出色展現,被考古界專家們稱為:這是地球北緯43度以北線上的第一個人類文明強音。
-
遼寧挖出一座金字塔,考古發現讓人驚訝:女媧補天原來存在?
遼寧發現中國"金字塔"考古學家在做考古的時候,意外的發現了一座人類遺址,這座遺址存在的時間很長,來源於史前!這座遺址來源於遼寧的牛河梁,所以,被稱之為"牛河梁遺址"。這座遺址的挖掘讓專家們十分震驚,因為這裡不僅發現了女神廟,還發現了金字塔!
-
考古不斷挖出史前「真龍」,或揭開了真相!
1982年,在東北遼寧的查海遺址,考古專家挖出了一條石堆塑造的真龍。專家確認,這一條石龍有19.7米,龍頭部最寬處約2米,呈昂首張口、彎身弓背狀,雖然顯得粗糙,但卻和後來的龍極為相似。而且,查海遺址距今有8000年的歷史,是截至目前的「中華第一龍」。1987年,在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考古專家又有巨大發現。
-
旅途小茶館:參觀阿夫伯裡陣,最著名的史前遺址之一
與你在巨石陣看到的相反,巨石陣並不是史前巨石柱的集合。即使是巨石陣也不是石頭。這是一個人做的土堆,裡面有一個溝渠,裡面有一個很大的平頂區域。它很少出現在巨石陣的照片中,因為河岸和溝渠遠離那些引人注目的石頭。最初,這些河岸和溝渠被認為是防禦結構。但是,科學家們很快就發現,一個內部有一條深而寬的溝渠,而非外部堆積如山的堤岸。
-
山西呂梁山中段新發現史前文化遺存點97處
來源: 山西經濟日報3月22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公布呂梁山中段史前考古調查最新收穫:我省考古人員在汾河上遊古交市鎮城底鎮至河口鎮段兩岸調查時,新發現史前文化遺存點97處。其中舊石器地點95個、新石器遺址2處,該發現填補了獅子河流域史前遺存發現的空白。呂梁山中段是我國重要的第四紀黃土發育區之一,涵蓋範圍廣闊。從河流流域看,屬汾河上遊及其支流(天池河、獅子河、屯蘭河、原平河、大川河等)流經區域,地貌形態既有溝壑縱橫的黃土堆積區,也有汾河衝積形成的河谷地帶。從行政區劃上來講,囊括了太原市西部和北部區域及整個呂梁市。
-
陝西寨山遺址發現多處活人殉葬墓 殉葬人下顎骨明顯錯位曾遭刀劈
陝西寨山遺址發現多處活人殉葬墓 殉葬人下顎骨明顯錯位曾遭刀劈時間:2020-10-19 10:17 來源:@陝視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陝西寨山遺址發現多處活人殉葬墓 殉葬人下顎骨明顯錯位曾遭刀劈 @陝視新聞10月18日消息,國家文物局近日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工作會,通報了陝西石峁及寨山石城遺址
-
跟著時光慢些走,穿過這些地方,一場跨越臺中市的晃晃悠悠
臺中市,臺灣五大直轄市之一,位於臺灣中部,是臺灣中部唯一的直轄市。其為臺灣中部的發展核心,並與與鄰近的彰化縣部分地區構成的臺中彰化都會區。城市格言為「文化經濟國際城」。在臺中市,不管是傳統地標還是鮮為人知的小地方,從音樂、文化、藝術、歷史到美食,你都能找到驚喜!所以,不管你想步行還是乘地鐵、公共汽車、豪華轎車和直升機遊覽臺中市,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有無數的機會。
-
石峁遺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綜述
皇城臺的修建傾注了建設者大量的精力,在其周邊調查發現有石雕人頭像、鱷魚骨板、彩繪壁畫等高等級遺存。最新考古發掘中,門址和東護牆北段上部出土的陶、骨、石、玉、銅等各類遺物數以萬計。 外城東門址周邊共發現集中埋藏人頭骨的遺蹟6處,其中外甕城外(K1)及門道處(K2)各發現埋置人頭骨24具;東門址北端石砌城牆的牆體基礎之下發現4處,埋葬頭骨數量1~16具不等。殷商時期人祭禮儀中,甲骨文有載「斬人牲首」的方式。司馬遷《史記·封禪書》中記載了戰國晚期秦德公「磔狗邑四門,以御蠱災」[17]。
-
半坡遺址:記錄6000多年前史前人類生活景象的博物館
古城西安歷史悠久,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和平原山川中有無數的歷史遺蹟存在著,所以這裡的博物館非常多,但是這眾多的博物館中有一個比較特別的,也是西安唯一的,這就是西安滻河邊上的半坡遺址博物館。半坡遺址是在1953年春被發現的,整個遺址面積有大約5萬平方米,規模也是非常大的。
-
臺澎金馬最早的「亮島人」3D複製人骨12月展出
學界多年來看法不一,隨著馬祖發現「亮島人」遺骸,為此一謎團掀開新頁。公立歷史博物館將在12月中旬展出「南島溯源八千年」為亮島人與馬祖史前文化揭秘。據報導,「亮島人」從馬祖列島中的「亮島島尾遺址群」出土,現場發現兩具人骨遺骸,其歲數分別約有8000多年和7000多年。這是臺澎金馬迄今發現最早的人骨;也是中國大陸東南沿海新石器時代早期墓葬中,少數年代久遠且保存良好的案例之一。
-
廣州黃埔沙嶺遺址發現先秦時期越人墓地
光明日報廣州11月15日電 記者吳春燕、雷愛俠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廣州黃埔沙嶺遺址發現先秦時期越人墓地。 2020年8至9月,為配合廣州橙行智動汽車科技產業園建設項目(小鵬汽車智造產業園)建設,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對項目用地涉及的沙嶺遺址東區進行調查勘探,確認有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和先秦越人墓葬分布。
-
人死後去了哪裡?12000年史前遺蹟被發掘,曾被當作「冥界入口」
在世界上,人類曾陸陸續續發現了很多的史前遺蹟 ,而每一個遺蹟的發現,都會伴隨著無數的疑問產生,在這無數的疑問背後,或許是時間長河另一端真實發生過的古老故事……哥貝克力石陣有人在今天的土耳其地區發現了一座距今已有12000年的神廟遺址,它的歷史,比埃及金字塔還要早7000年,比人類早期文明,如瑪雅文明還要久遠得多。
-
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人物造型藝術初探
然而展現在人們面前的不是什麼棺槨之類或完整的器形,而是比填土更加堅硬的動物骨渣堆積。這些骨渣內含有大量的灰燼和黏土,並經夯打過。我們將這些現象作好文字、照相等記錄後,又繼續啃這塊硬骨頭。功夫不負有心人,寶庫的最後一道大門終於打開了。
-
雲林最新景點"湖山水庫" 還可參觀史前文化遺址
▲湖山水庫在開發時,發現了兩處史前遺址。(圖/取自雲林縣政府水利處官網)雲林縣政府當初在開發水庫時,發現了兩處史前文化遺址,將其取名「古坑‧大坪頂遺址」,更規劃了遺址與生態教育的園區,想來參訪湖山水庫也不需事先預約,但還須謹記及遵守參觀事宜和路線,另外還可到湖管中心的展覽室,會有志工導覽並由專人詳細解說。
-
東京奧運主體育場迎首秀,3年建成環保球場曾挖出187具人骨
這裡將是2020年東京奧運會以及帕運會的開幕式和閉幕式舉辦地,此外一些田徑和足球賽事也將在這裡舉行。↑新國立競技場,圖據全體育傳媒整個體育場最大的特點是「風」,它使用了來自全日本46個都道府縣的木材,由地上5層地下2層組成,高47.4米,坐席數60000個,最多可以入場80000人。
-
浙江寧波餘姚發現的施岙遺址古稻田
浙江寧波餘姚發現的施岙遺址古稻田,是當今世界已發現的面積最大、年代最早、證據最充分的古稻田。施岙遺址古稻田坐落於寧波餘姚市三七市鎮相岙村施岙自然村西側山谷中。依據寧波地區考古發掘成果看來,施岙遺址古稻田所在的山前平原地帶,普遍存在古稻田層。
-
梅田竟然挖出1500具人骨
大阪居民這幾天茶餘飯後估計都在討論同一個話題:——梅田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