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再忙,內心也要平靜。
生活不易,心中常想一二。
吉祥天母,為佛教主施福德的護法神。在藏傳佛教中,她是各教派都能供奉的女相護法神,因此在藏傳佛教中地位很高,備受尊崇,是屬於出世間的護法。 她常騎一頭騾子,騾臀上生有一隻眼,故也稱騾子天王。
吉祥天母常見的形象有兩種:憤怒型和寂靜型,寂靜型的便是白拉姆。她膚色潔白,頭上有高聳的髮髻和花冠,耳朵上附著大環,三隻細長的眼睛流露出和善的目光, 嘴微微張開,身披白色大衣,內著大紅袍,腳下著紅靴,坐於蓮座上。右手拿一支白杆的長羽箭,左手端一隻盛滿珠寶的碗。
她的憤怒型相傳是綠度母的憤怒化身,這是一種膚色青藍的兇神。頭上的紅色猥發豎立,上面飾有五個骷髏,頭髮頂有半月和孔雀毛。
腰間掛著帳簿,那是專門記錄人們所做壞事的檔案,作惡的人將來要受剝皮處置。她左手拿的骷髏棒是專門對付惡鬼和阿修羅的,右手端著盛滿鮮血的骷髏碗。
她騎在黃騾背上,騾韁繩是毒蛇,騾腳下是洶湧血海,象徵她過了三界(天、地、海);在騾鞍前端下方有兩個紅白骰子,紅的主殺,白的主教化。鞍子後有一個荷包袋,裡面盛著疫 病毒菌,她也是主管生死、病瘟、善惡的神。騾的臀部還長著一顆眼睛,據說是被她 父親追趕時用箭所射,拔出箭後長成的。
吉祥天母的來歷很複雜和充滿傳奇色彩,據說她是古印度神話中的人物,梵語稱 「拉吉代米」。
她是天神和天神的仇敵阿修羅攪動乳海時誕生的。後來婆羅門教和印度教把她塑造成一個有血有肉的女神,為她取名「功德天」(又稱吉祥天)。也有一說認為 她是毗溼奴的妃子,愛神之母,財神毗沙門之妹,主司命運和財富。後來她被金剛手 菩薩降伏,成了佛教的重要護法神。
釋迦牟尼佛為使佛法在佛滅度後能流傳後世,使眾生有聽聞佛法的機緣,囑咐十六羅漢永住世間,分局各地弘揚佛法,利益眾生。佛教傳到中國後,十六羅漢成為藝術家創作的題材,後來演變成為十八羅漢。
羅漢又稱阿羅漢,指能斷除一切煩惱,達到涅盤境界,不再受生死輪迴之苦,修行圓滿又具有引導眾生向善的德行,堪受人天供養的聖者。
在藏密宗中,吉祥天母頗受崇奉,影響深遠。相傳在7世紀時,藏王松贊幹布 在拉薩建大昭寺時,請她作大昭寺的護法。大昭寺的神殿裡至今還供奉著她的神像。
後來她又升格為拉薩城的保護神。由於她護法有功,拉薩地區還形成了專門紀念她的 節日——白拉日珠節(意為吉祥天母遊幻節)。這個一年一度的節日在農曆十月十五日 舉行。屆時,喇嘛們從大昭寺抬出吉祥天母像,遊巡市中,當來到南城時,總要將神像轉身與拉薩河南岸的赤尊贊廟遙遙相視一會兒。
據說赤尊贊原是吉祥天母的丈夫, 開始也住在大昭寺,後被她趕出,住在拉薩河南岸,做了地方保護神。他們每年相會 一次,以表思念和好之意。神的情懷似乎有些俗氣,但我們還是能體會到佛教化幹戈 為玉帛的宗教和平思想。如今這個節日已經演化成青年男女祈求幸福愛情的特殊節日。
在繁忙的工作與生活之中,用心感覺風的溫度,看雲在空中怎樣飄過,傾聽雨聲,聞聞葉子的味道。
讓我們走進唐卡的世界,帶你遠離喧囂的世界,安守簡單純樸的生活。
一幅唐卡,一份緣分,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