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伊琍首談離婚經歷:承認自己力不從心,我才開始活得鬆弛

2021-02-07 遇見張小嫻

馬伊琍因為一個烏龍事件上了熱搜。

 

有人宣稱女性題材電視劇《四十正好》已經官宣演員陣容,主演之一為馬伊琍。

 

雖然消息很快被闢謠,卻也說明了馬伊琍在大眾心中,幾乎等同於獨立自強的女性代名詞。

 

但馬伊琍在新劇《旗袍美探》中,出人意料地扮演了一個「小作精」。

 

戲中的馬伊琍不再沉穩知性,而是眼角眉梢寫滿風情,語氣神態中帶著小女兒的嬌與嗲,有了更多女性的靈動,能夠演好這個角色,與她離婚之後的狀態不無關係。

 

馬伊琍最近在訪談中說,去年離婚之後,自己一度非常低能量,但身邊人卻覺得她變得更加柔軟與真實了,她說:

「我想了很久為什麼,可能就是你承認我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反而就變得鬆弛了,所以我其實還是挺感恩去年的那個階段的,沒必要永遠都那麼好吧」。

回看馬伊琍和文章的婚姻,其實是馬伊琍的內在成長史:一個要強的女人,終於學會了對自己的人生際遇服軟。

用心經營,並不等同於擁有完美婚姻

 

2010年,馬伊琍與文章剛剛結婚兩年,對自己的婚姻狀況有種盡在掌握的自信:

 

「我一直覺得婚姻是個沉重的話題,它是需要去經營的,彼此相愛是不夠的。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或許反而更懂得去溝通吧。」

她在採訪中提到自己家的一戶老鄰居,全家四個兄弟姐妹都相繼離婚,認為他們一定是非常自私而導致不懂得經營婚姻。

自己與文章常常進行長時間的深度溝通,從不逃避解決問題。

 

但婚姻的複雜性,如何能用「自私而不懂經營婚姻」來判定,彼時的馬伊琍雖然對維持婚姻做出了許多努力,卻對婚姻顯然還缺乏真正的認知。

 

這種「事在人為」的想法,十分符合馬伊琍獨立要強的性格。

馬伊琍演繹的眾多角色都帶有她的特質:

 

她在《還珠三》中出演的紫薇外柔內剛,與林心如版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她說,「我將完結篇的紫薇演得比以往更個性,面對生活變故更有自己的獨立判斷和處理能力。」

自稱《奮鬥》中自信主動的夏琳幾乎就是她自己,認為「我心目中的好女人應該是獨立而堅強的。」

近些年《在遠方》中喜歡佔據主導權的路曉歐,人物劇設直接依照馬伊琍的性格特質為藍本。

 

有些角色的行為方式如果不符合她的價值觀,就會與導演據理力爭,直到改為內心具有力量的女性,拒絕呈現軟弱的角色。

 

在育兒方面,馬伊琍對自己也十分嚴苛。


婚後她並未隱退,基本每年拍一部新劇,卻不願請保姆帶孩子,凡事親力親為,接戲的條件是每晚必須讓她回家陪孩子睡覺。

 

為了堅持母乳餵養,即使三次乳腺炎發高燒,也要用針頭自己放掉血水繼續擠奶,直到文章心疼她,和她爭吵,才最終說服她放棄。

 

曾自述在同一時期拍戲、裝修、陪孩子睡覺三不誤的經歷,認為女人完全可以平衡事業和家庭:

 

「我可以一邊工作一邊哺乳,所以我覺得有很多媽媽,你還有什麼理由說,因為我要工作,所以我沒時間帶孩子。其實很多東西都是自己給自己找了一個藉口。我相信每一個女人真的都可以做到。」

這種倔強的要強成就了她的事業,讓她與角色之間相輔相成,也讓她足以勝任製片人的職位,成為文章的賢內助。

 

文章導演電視劇《小爸爸》時說,馬伊琍作為製片人能夠事無巨細地處理工作瑣事,掌控現場,讓他的拍攝進度更加順暢。

 

可惜獨立要強地做好自己並不等同於足以維持長久的恩愛,親密關係中更多需要考慮彼此的感受。

 

文章出軌後,很多人質疑大女主人設馬伊琍為何會選擇原諒,實際上,這也是另一種要強。

那時的她,顯然還抱著婚姻中的任何問題都可以被修復解決的想法,想要再次試著主導自己的婚姻和人生走向。

 

馬伊琍將自己的要強性格用於費力維持親密關係,反而消耗了自身的能量,深陷於一段關係難以自拔,和依賴於婚姻生存的傳統女性遭遇了同樣的困境。

 

付出從不應成為索取的條件

 

馬伊琍婚後雖然並未隱退,但重心基本圍繞著家庭,而文章工作行程繁忙,很難兼顧家庭,便對馬伊琍的付出投桃報李,直接以小男人自居,家中事務都由馬伊琍主導。

馬伊琍曾開玩笑說「文章的優點就是很聽話」,這些言論初看甜蜜,卻潛藏著失衡的夫妻關係。

 

馬伊琍的好友劉芸曾經在節目中爆料,文章想買一把電吉他也需要馬伊琍批准,馬伊琍解釋是文章的興趣來得快去得快,而且練習電吉他會吵到孩子。

 

文章上《快樂大本營》假裝要養狗,馬伊琍吐槽文章怕狗,接而引申到文章連哪天坐飛機都會忘記,更不可能照顧好狗,始終不同意。

 

這些言論雖然並沒有外界傳言般強勢,卻是以母親的心態自居,不像對待一個有自我判斷能力的成年人。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兩人也頗多摩擦。

文章與馬伊琍都在棍棒教育下長大,在教育第一個女兒愛馬時,馬伊琍延續父輩的教育方式,總是十分嚴厲地給孩子立規矩,並且要求文章與她一起唱紅臉。

而文章生性細膩敏感,面對女兒常常心軟。馬伊琍懲罰哭泣的女兒時,他不敢勸阻馬伊琍,只能強迫自己轉頭看向別處。

 

在得知馬伊琍打女兒手心的時候,害怕女兒重蹈自己的童年,趕忙打電話回家勸阻,還因此落淚。

 

後來在《圓桌派》中,馬伊琍承認第二個孩子讓她意識到自己的教育方式過於刻板,在試著從嚴母轉變為慈母,嘗試著更加理解孩子的行為。

 

回顧馬伊琍與文章的相處方式,並非要替文章的出軌行為找藉口,而是呈現馬伊琍和文章在婚姻中的權利拉鋸。

 

馬伊琍去年離婚之後在節目中說,她認為男女關係都有可能分崩離析,因為對彼此有要求,有控制和佔有欲。

 

馬伊琍和文章在生活方面的矛盾,固然和生活喜好、觀念不同有關,也是他們通過家庭事務進行話語權的爭奪。

 

要強的馬伊琍用對家庭的過度付出換取了更高的家庭地位,文章出軌也讓馬伊琍站在道德制高點上。

 

但這種付出對馬伊琍來說,一方面自己要兼顧事業和育兒十分辛苦,卻無人可以依靠,活得異常緊繃。

 

另一方面,因為伴侶的個人意志總是受到她的打壓,馬伊琍的付出就成為了變相的索取,從而逐漸不願意去體諒她的辛苦,關係間的裂痕越發明顯。

 

前十年,社會所提倡的「女性當自強」雖無立場錯誤,在實際生活中卻造成了很多女性在關係中不自覺越過了主動付出與過度犧牲之間的界線,卻又無法得到伴侶相應的理解和支持,怨女由此產生。

 

柔軟是成熟姐姐的智慧

 

我們總是強調女性必須獨立自強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但擁有這種品質並不代表女性為自己而活。

 

舊社會的女性受制於社會制度無法實現經濟獨立,但也不乏一些獨立要強的佼佼者。

《大宅門》中的白文氏是典型的舊時代大女主,她憑藉遠見與謀略,多次為家族力挽狂瀾,成為了家族掌舵人,獲得了男性的尊重。

 

但她的一生都在為家族利益而活,強勢的她與丈夫不和,頻頻介入兒子的婚戀,阻止兒子納青樓出身的楊九紅為小妾,抱走了楊九紅生的女兒,造成這個苦命女人一生的悲劇,自己也過得苦悶。

 

獨立要強的性格無法讓女性跳脫時代觀念的限制,女性只有將自己的能量用於鍛造自我價值,豐富自己的人生體驗,才能掙脫犧牲精神。

 

馬伊說,「我20歲的時候為父母活著,30歲為孩子活著,40歲以後我是為自己活著的。因為最終你自己活得高興,你身邊的人才會高興。」

 

現在的馬伊琍,放下了舊觀念強行賦予女性的責任,承認女性無法平衡事業與家庭,「我們一定是犧牲了自己,才能達到表面的平衡。」

她反思自己性格強勢其實是一種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所以必須將事情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

 

開始學著示弱,適應柔軟的自己,逐漸活得輕盈自在。

 

更多地為女性的權益發聲,既是與女性群體產生了更多共情,也是向內關注自我需求與感受的表現。

 

很多人替馬伊琍的付出感到不值,也有人利用馬伊琍的強勢為文章辯解,但對馬伊琍來說,她與文章之間地認真愛過,對錯是非並不是最重要的。

 

她認為「你曾經有多少歡樂,就有多少眼淚。如果你害怕流眼淚,都不去付出愛,怎麼能體會到愛是什麼?人生難道付出不是一種樂趣嗎?」

女性無需將維持關係視為第一要事,學會接受情感有豐沛之時,也有衰竭的一天,來來去去都是尋常。

 

現在的馬伊琍開啟了事業第二春,既正視人生而孤獨的本質,也敢於期待下一次與愛情相遇,她的人生下半場,依舊有無限可能。

 

對女人而言,無論是單身、結婚還是離婚,碰上任何的際遇,能夠越活越通透,意識到經歷無法定義自我,前方還有更遼闊的人生之路,就是一種好運氣。

相關焦點

  • 馬伊琍首談離婚經歷:承認自己力不從心,我才開始活得鬆弛
    馬伊琍最近在訪談中說,去年離婚之後,自己一度非常低能量,但身邊人卻覺得她變得更加柔軟與真實了,她說:「我想了很久為什麼,可能就是你承認我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反而就變得鬆弛了,所以我其實還是挺感恩去年的那個階段的,沒必要永遠都那麼好吧」。
  • 馬伊琍離婚後首談文章:被罵二手貨,女強人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
    導語:馬伊琍離婚後首談文章:被罵二手貨,女強人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我是娛樂8卦街,關注我,每天帶你帶精彩的娛樂資訊婚姻真的是為了結婚生子,傳宗接代嗎?卻在結婚之後各種吵鬧,最後也只能以離婚收場。近日,馬伊琍在《女人30+》的節目中,首次談及了文章。
  • 馬伊琍稱離婚後狀態很糟糕、力不從心,女兒讓她找個帥且寵的老公
    跟文章離婚一年後,馬伊琍已經到了44歲的年齡。在世俗看來,年紀這麼大又離了婚的女性,很難能再度擁有愛情,但重新回歸單身生活的馬伊琍似乎活得更瀟灑了,甚至還疑似有了新歡,在《女人30+》節目中,馬伊琍也表示,她每一天都活得很好。
  • 馬伊琍離婚後首談文章:他罵我二手貨,每天搞到力不從心爬不起床
    去年馬伊琍宣布和文章離婚:「你我深愛過,努力過。兩人離婚的熱搜一直居高不下,而當初插足他們家庭的姚笛也再次被扯出來。我猜姚笛心情一定很複雜吧。專心的搞拍戲,近日她上了一個《女人30+》的節目,首談自己的感情婚姻!
  • 馬伊琍首談前夫: 力不從心爬不起床! 被罵二手貨, 每次都強顏歡笑
    近日,女神馬伊琍參與錄製了一檔訪談類節目。在節目中,馬伊琍首次談到了前夫文章。對於2019年低谷期的自己,馬伊琍也是直言:「力不從心,爬不起床」。因為管虎和自己閨蜜在一起,所以馬伊琍選擇了離開。經歷了一段失敗的戀情,自然在文章和姚笛出現問題後,馬伊琍還是選擇了妥協。
  • 馬伊琍離婚後首談婚姻觀,婚姻失敗後曾爬不起床,為何卻變得可愛
    可馬伊琍卻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女性可以不用害怕改變。兩個可愛女兒支持母親尋找新的愛情也讓她很是欣慰。她承認了自己起初的狀態非常不好,「就是我狀態最糟糕的時候,這是人生當中狀態最低、最低、最低,低到特別無力的時候。
  • 馬伊琍首談離婚後狀態,還曾找心理醫生傾訴?粉絲直呼不值得
    馬伊琍首談離婚後狀態,還曾找心理醫生傾訴?粉絲直呼不值得想必說起馬伊琍,大家都非常熟悉。馬伊琍從出道以來就主演過多部影視劇,觀眾最喜歡的女演員當中就有馬伊琍,可以說是人氣頗高。近日馬伊琍首次談起離婚後狀態,還曾找心理醫生傾訴?粉絲直呼不值得!
  • 離婚13個月,馬伊琍首談婚姻觀,稱任何年齡都有愛的權利
    近日,馬伊琍參加了一檔訪談類節目《女人30+》,節目中,她首次的談到了自己的婚姻觀,和她離婚灰暗的生活。因為最終,你自己活的高興,你的父母才會高興,你的孩子才會高興,在一個頒獎會上,馬伊琍說了她離婚之後才發現,現在的成年人都把自己安排的太緊,他們想著我的孩子要去讀名校,接下來要怎樣怎樣,反而少了那些柔軟的東西。馬伊琍稱:我們在任何年齡都有權利去追求愛情,都有權利談自己的欲望。
  • 馬伊琍首談離婚:「 這一年,是我最糟糕的時候.」
    因為柔軟下來的馬伊琍,變得更真實可愛了。「有點感謝去年那個力不從心的階段,沒必要人一直這麼要強著。」馬伊琍去年主演了一部叫《在遠方》的電視劇,裡面的一句話,用來形容她現在的狀態特別合適:「女人學會示弱,並不是因為她真的弱。而是因為她放過了自己,也放過來身邊的人。」
  • 44歲馬伊琍首談離婚後生活:離婚後有權追求幸福,更要活得通透
    這個決定,意味著她想重新做回自己,並且,在離婚後,她也活得更灑脫,更有魅力了。正如她說的「我20歲的時候會是為父母活著,30歲的時候,我會覺得我為孩子活著,40歲以後我是為我自己活著。因為最終你自己活得高興,你的父母才會高興,你的孩子才會高興,你身邊的人才會高興。」她活成了一個純粹、坦率、自信的馬伊琍。
  • 馬伊琍離婚後首談再婚,因袁詠琳的話哭了,女兒對未來繼父有要求
    最新一期的《女人30+》,馬伊琍離婚後首談再婚。,從文章出軌後選擇原諒,到女兒們長大後又果斷離婚,馬伊琍都在遵循自己的想法。馬伊琍說小女兒像自己,顯然馬伊琍也更希望找個寵愛自己的男人。《我的前半生》又收穫好評,跟文章離婚後事業不受影響反而越來越好,反而文章無戲可拍再也沒有重回巔峰的機會。
  • 馬伊琍離婚後首談前夫,稱倆女兒支持自己再嫁,自己仍期待愛情?
    44歲馬伊琍在離婚後給人的感覺就是狀態更好了,也不懼素顏。她談起在離婚後曾彷徨失措過,但現在自己不為父母,不為女兒活著,只為自己活出別樣的精彩。馬伊琍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女性可以不用害怕改變,勇敢做自己。
  • 馬伊琍牽手「新歡」:我也有被愛的權利!
    在這裡,她不僅首談了曾在婚姻低谷期自己的掙扎:「力不從心,爬不起床」。離婚後的馬伊琍,其實很自信:「我永遠擁有愛的權利!」也很灑脫,會直接問女兒希望自己找個什麼樣的伴侶?她沒把失敗的婚姻當做心靈的枷鎖,也很不希望別人因為她的經歷來定義自己的未來!
  • 馬伊琍離婚後首談前夫,直言文章性格敏感,倆女兒支持自己再嫁
    近日,馬伊琍參與錄製了一檔訪談類節目,提到了過往失敗的婚姻,以及未來對愛情的嚮往,頻頻為當代女性發聲,可謂是正能量滿滿,網友都大讚她活得太通透。談到這段失敗的婚姻時,馬伊琍直言2019年是自己人生最低谷的時期,甚至對生活出現了無力感,她形象比喻:「力不從心,爬不起床,就像被床封印了一樣。」
  • 馬伊琍離婚後首談前夫 直言文章性格敏感
    近日,馬伊琍參與錄製了一檔訪談類節目,提到了過往失敗的婚姻,以及未來對愛情的嚮往,頻頻為當代女性發聲,可謂是正能量滿滿,網友都大讚她活得太通透。談到這段失敗的婚姻時,馬伊琍直言2019年是自己人生最低谷的時期,甚至對生活出現了無力感,她形象比喻:「力不從心,爬不起床,就像被床封印了一樣。」
  • 官宣離婚408天後,馬伊琍首談婚姻:「那是我最糟糕的一年」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馬伊琍身上,她會選擇原諒還是離婚。我想,馬伊琍便是最好的證明。同時遭遇了家庭危機和中年危機後,馬伊琍並沒有陷入這段泥潭中無法自拔,反而不聲不響地為自己的婚姻兜底,在生活和事業上活出最美的樣子。
  • 馬伊琍:有天醒來發現自己很無力 才發覺該為自己而活了
    新世相的自製綜藝《女人30+ 》訪問了馬伊琍 ,大家都以為離婚後的她,過得很不錯。但她卻直言2019年,是她人生中狀態最低的時候,低到特別無力。她44歲了,才逐漸意識到:20歲的我,為父母而活;到了30歲,又為孩子而活。現在40多了,想為自己而活。
  • 馬伊琍牽手「新歡」:我也有被愛的權利!
    在這裡,她不僅首談了曾在婚姻低谷期自己的掙扎:「力不從心,爬不起床」。跟大家想像中單身媽媽帶孩子「艱難求存」的心態不同。離婚後的馬伊琍,其實很自信:「我永遠擁有愛的權利!」她沒把失敗的婚姻當做心靈的枷鎖,也很不希望別人因為她的經歷來定義自己的未來!「我最不喜歡的就是,大家看見哪一對情侶分手了,哪一對夫妻離婚了,就說我又不相信愛情了,看到誰又結婚說,我又相信愛情了。
  • 馬伊琍首談離婚後生活:和文章離婚一年,才醒悟的婚姻真諦
    她說,「每個人都應該活得自主,不要因為別人愛情經歷好與壞,就左右搖擺自己的感情觀。父母不應以孩子為理由,來維持不幸福的婚姻,把自己的痛苦強加在孩子身上。」這話由44歲的馬伊琍說出口,很讓人感慨。「我最不喜歡的就是,大家看見哪一對情侶分手了,哪一對夫妻離婚了,就說我又不相信愛情了,看到誰又結婚說,我又相信愛情了。怎麼可以活得這麼盲從?這麼沒有自己的想法?
  • 馬伊琍首談婚姻觀,引人深思:該為孩子將就的婚姻到底對嗎?
    馬伊琍首談婚姻觀,引人深思去年,馬伊琍和文章離婚爆上熱搜,很多人都斥責文章的渣,同時又特別支持馬伊琍離婚。生活是自己的啊,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的前半生》火了,成為年度話題,演技炸裂!,永遠的自我成長和提升才是人生的核心離婚後的馬伊琍,風光無限,各種媒體活動、影視劇,應接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