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成為下一屆美國總統?

2021-03-05 澤平宏觀


文:恆大研究院  任澤平  馬家進  華炎雪  範城愷  李曉桐

11月3日美國大選投票日臨近,「誰會成為下一屆美國總統」?仍謎團重重。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為川普連任蒙下陰影,拜登在民調中持續領先,但2016年川普最後時刻翻盤逆襲。這兩屆總統大選淋漓盡致地展現了美國日益加重的社會撕裂和政治極化,以及由此催生的民粹主義、逆全球化等思潮。

過去四年,川普帶領美國「再次偉大」,抑或是「帝國餘暉」,各方莫衷一是。美國總統對其國內和國際局勢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川普和拜登誰將當選?會帶來什麼影響?

1  目前誰的贏面更大?

1.1  拜登民調暫時領先

全國民調顯示,拜登支持率始終高於川普。10月初,由於川普第一次總統候選人辯論失利以及確診新冠,導致支持率大幅下滑,一度從43.3%下滑至41.6%,與拜登差距最高達10.3個百分點,創2020年以來新高。10月中旬,川普痊癒並陸續參加公共活動,其支持率逐漸回升,與拜登的差距逐漸縮小。截至10月31日,拜登和川普支持率分別為51.3%和43.5%,相差7.8個百分點。

博彩結果顯示,認為拜登當選的民眾較多。9月川普和拜登的賠率仍十分膠著,但10月以來,川普和拜登的差距逐漸拉大。9月29日第一次總統候選人辯論是重要節點,川普和拜登的差距從9.5個百分點一度擴大到34.7個百分點。截至10月31日,拜登和川普的博彩支持率分別為64.8%和34.5%,相差30個百分點。

各州民調顯示,拜登獲得較多選舉人票的可能性遠高於川普。截至10月31日,拜登和川普基本可確定的選舉人票分別為216和125票,差距較大。以此推算,拜登距離當選僅差54票。從搖擺州看,當前有14個州197張選舉人票不確定性較高;其中,拜登支持率高的有9個州135票,川普支持率高的2個州44票;支持率持平的俄亥俄州(18票)。拜登獲勝概率較大。

六個選舉人票較多的州值得重點關注。1)膠著狀態:佛羅裡達州(29)、俄亥俄州(18)和喬治亞州(16),拜登支持率略高,但和川普支持率相差在2個百分點以內。2)拜登領先:賓夕法尼亞州(20)和密西根州(16),拜登領先川普4.1和7.3個百分點,但近期出現差距縮小的趨勢。3)川普領先:德克薩斯州(38票),川普領先拜登2.3個百分點,近期同樣出現差距縮小趨勢。

但是民調結果存在一定誤差,未必就是最終結果。美國大選民調數據的誤差保守估計在5個百分點左右。從全國民調來看,拜登領先川普已超過誤差範圍。從各州民調來看,有13個搖擺州,拜登與川普的支持率差距在5%以內。2016年美國大選,民調顯示希拉蕊領先,但最終川普依靠在部分翻轉州的微弱優勢獲勝。

1.2  郵寄投票帶來不確定性

美國大選的投票方式,從地點看,分為現場投票和郵寄投票,從時間看,分為提前投票、大選日投票和延期投票。其中,現場投票,要求選民出現在各自州的指定地點進行投票,且必須於大選當日或大選日前進行。郵寄投票,一般要求選民向各自州政府申請,並按各州規定的填寫方式以及時間投寄選票,否則記為無效票。

受疫情影響,2020年美國大選投票方式與往屆有所差異。第一,郵寄投票申請限制弱化。有10個州的選民可以不通過申請,直接郵寄選票,35個州的選民可以無理由申請郵寄選票。大大提高選民參與選舉的熱情。第二,延期投票增加。延期投票的目的主要在於避免郵寄投票激增帶來的統計誤差,當前美國已有25個州確認延期。

提前投票數破歷史記錄,選民熱情高漲,民主黨選民佔比遠高於共和黨。截至11月1日,美國全部州已啟動投票,提前投票選民達9203萬人,遠超2016年的5800萬,佔2016年總選票的66.8%。從各州看,民主黨選民佔比45.7%,遠高於共和黨的30.3%。佛羅裡達州的民主黨和共和黨投票佔比分別為39.5%和38.1%;賓夕法尼亞州民主黨和共和黨郵寄投票佔比分別為62.8%和25.4%。

郵寄投票數破歷史記錄,或更利於民主黨。截至11月1日,郵寄選票申請9120萬張,按2016年總選票數推算,佔比高達66%,而往年佔比基本處於20%以下。關鍵搖擺州佛羅裡達州、俄亥俄州、賓夕法尼亞州、和喬治亞州佔比分別為62.7%、55.9%、50.2%和42.8%。數據表明,民主黨偏好郵寄投票,共和黨偏好現場投票。民主黨和共和黨申請郵寄投票佔比分別為44.1%和26.2%,已返回郵寄投票佔比49.0%和26.5%,現場投票佔比分別為35.7%和41.9%。

但是,郵寄投票因程序繁雜可能帶來較大誤差。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郵寄選票對選民有格式和時間上的嚴格要求。美國的選舉與投票調查表示,籤名不符和錯過截止日是造成無效票的最常見原因。2016年有31.5萬無效票,佔總郵寄投票近10%。第二,郵寄選票對計票人有更高的專業性要求。計票人不僅需要對寄回選票進行分類統計工作,還需要對信封、紙張、籤名等進行核查。此外,郵寄投票也提升了州政府的計票成本,對資金量不夠充裕的州產生影響。因此,雖然拜登民調領先,但是由於其支持者多選擇郵寄投票,部分選票被判無效可能會影響結果。

2  大選結果能否如期順利公布?

2.1  大選結果可能推遲揭曉

各州紛紛延長計票截止日期至11月3日之後,最終結果或將晚於往屆公布。據往年經驗,美國大選結果通常於投票日當晚或次日凌晨揭曉。2016年大選投票日是11月8日,美國東部時間9日凌晨2:30左右川普鎖定勝局並收到希拉蕊致電「祝賀」。但本次大選,由於郵寄選票數量激增,加大了計票難度,疊加美國郵政系統運行效率較低,部分州政府選擇適當延後計票日期,目前有25個選區已將「要求送達」日期設置在投票日之後。在六大搖擺州中,僅佛羅裡達和威斯康辛的計票截止日仍為11月3日,賓夕法尼亞、艾奧瓦、俄亥俄和密西根的計票截止日已分別延至11月6日、9日、13日和17日。假如二人選情膠著,最終結果很可能需要等到最後幾個州的郵寄選票清點完畢才能確定。

假如票數差距小,還可能經歷「修正」無效票、重新計票等流程,大選結果可能再被延遲。郵寄選票的認定過程較複雜,需要確認每一張選票的籤名、地址等信息。對於真偽存疑的選票,往年大部分州將直接視其為無效票。但今年基於郵寄選票的重要性,目前約30個州都出臺了新政策,給予選民一次「修正」的機會證明選票的真實性。此外,美國歷史上亦出現過重新計票的情況,即2000年戈爾與小布希在佛羅裡達州的爭議,當時重新計票多花了3天,且後來又因「人工計票」爭議訴諸法律而多花了一個月。不過重新計票觸發條件較極端,例如該州選票必須差距很小、且該州結果能直接影響大選結果。

假如票數差距大,公眾仍可期待於投票日當晚知曉結果。大選結果並非需要所有州的所有票數統計完畢才能揭曉。雖然部分選區計票日期有所延長,但均鼓勵選民儘量提前郵寄選票,選票到達後將被統計,不需要等到最後一天。且根據大選規則,任何一方率先鎖定270票後即可勝出,各州選票基本遵循「贏者通吃」規則,且「得搖擺州者得天下」(參見《美國大選:拜登vs川普》)。如果二人選票差距懸殊,或者關鍵州的選情比較明朗,可能在投票日當晚就能確定結果。

2.2  川普能否幹預美國大選結果?

如果大選結果不利於川普,其必然會採用各種手段試圖「翻盤」,焦點將集中於郵寄選票的有效性上。

由於郵寄選票更利好拜登,因此投票日之前川普便持續質疑郵寄投票的可信度,聲稱郵寄投票將導致大規模舞弊。但事實上,眾多學術研究已充分證明,郵寄投票的造假極少,幾乎可忽略不計。

川普能否幹預大選結果完全取決於選情的膠著程度。如果差距很大,那麼再怎麼掙扎也是回天乏術。但如果差距很小,則還有操作空間。川普在任內任命了三位保守派大法官,使得最高法院中保守派與自由派大法官的比例變成了6:3。如果最後出現爭議,要由最高法院進行判決的話,結果很可能會偏向於川普。

至於其他一些極端情形,發生的可能性不大。雙方候選人都要在規則內行事,川普的權力並非毫無限制,拜登和民主黨一方也不會坐視不管且並非豪無還手之力。

3  雙方上臺將帶來什麼影響?

3.1  雙方政策主張對比

川普和拜登分別於9月29日和10月22日進行了兩場總統候選人辯論,原定於10月15日的第二次辯論因川普感染新冠後雙方未達成一致而被取消,彭斯和哈裡斯則於10月7日進行了一場副總統候選人辯論。雙方就疫情、經濟、國家安全、種族、氣候、中美關係等議題展開了激烈交鋒。

川普與拜登在辯論中的闡述與其競選綱領基本一致。具體來看,1)抗擊新冠疫情方面,川普試圖迴避疫情議題,堅持工作重點在重啟經濟;拜登抨擊川普政府抗疫不力,強調推出全國性的感染者追蹤計劃。2)經濟與就業方面,川普宣揚執政期間的經濟政策與成就,包括全面減稅、鼓勵製造業回流和就業等,承諾為企業提供稅費減免,創造1千萬個就業崗位;拜登則計劃提高對高收入人群的稅收、提升最低工資,加大公共服務投資。3)國家安全方面,川普堅持重塑軍事力量、維護美朝關係,強調「美國優先」,在貿易上打擊其他國家;拜登批評單邊主義外交政策,希望重塑盟友關係,計劃打擊幹預大選的國家。4)中美關係方面,川普繼續堅持對進行「不公平傾銷和補貼」的國家徵收懲罰性關稅;而拜登不支持使用關稅武器,但也關注「不正當競爭」問題,傾向於通過團結盟友向中國等「貿易政策濫用者」施壓。

副總統候選人辯論中,彭斯堅持維護川普政府在抗擊疫情、促進經濟和就業方面的努力;哈裡斯不斷就新冠疫情、經濟和外交關係等議題指責川普政府,強調川普政府是「歷屆政府執政期間的最大敗筆」。

3.2  雙方上臺的影響

川普和拜登的不同政策主張將會對美國國內、資本市場以及中美關係等造成深遠影響。例如,拜登更有可能防控疫情、緩和美國的貧富分化和種族衝突;川普對股指的格外重視更有利於美股行情,對傳統能源的支持更有利於相關企業……

有分析人士認為,拜登上臺後將糾正川普的極端舉措,中美關係或緩和向好。這種想法有些過於天真,在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爆發初期,我們鮮明地提出三大判斷,與市場流行觀點不同但被後續形勢演化所不斷驗證:「中美貿易摩擦具有長期性和日益嚴峻性」,「這是打著貿易保護主義旗號的遏制」,「我方最好的應對是以更大決心更大勇氣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對此,我們要保持清醒冷靜和戰略定力」。

美國兩黨已達成對華強硬共識,與誰當選美國總統無關。2020年5月20日,白宮發布《美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戰略方針》,明確中美關係的性質是大國競爭。7月21日公布的民主黨綱領強調,「民主黨將會對中國以及任何試圖削弱美國製造業的國家採取積極行動,我們將抵制中國竊取美國智慧財產權以及要求中國停止對美國企業的網絡間諜行為。」「民主黨將與盟國一道,發動世界上超過一半的經濟體對抗中國,並儘可能從最強有力的位置進行談判。」「民主黨人對中國的態度將以美國的國家利益和盟國的利益為指導,並利用美國社會開放、經濟活力以及同盟力量來塑造反映我們價值觀的國際準則。」「我們相信,歐洲是我們與中國競爭的天然夥伴。」

若川普連任,其2017年底發布的《國防戰略報告》已將中國定義為「戰略性競爭對手」,其2020年發布的《美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方針》進一步明確了對華遏制戰略思想,未來將延續既有態度,不斷出臺新的對華遏制舉措若拜登上任,雖有觀點認為其「溫和派」作風可能意味其對華政策不如川普激進,但自2019年6月以來其對中國態度由溫和逐步轉為強硬,認為美國「正在與中國競爭」、「需要對中國強硬」,他雖支持自由貿易、反對關稅,但也支持修改對華貿易政策,認為「中美問題不在於貿易逆差,而在於中國智慧財產權和鋼鐵傾銷問題」。民主黨新黨綱稱將在對華政策方面持「強硬立場」,拜登稱其對華政策會比川普更強硬,表示將「拉上美國的發達國家盟友」共同對抗中國。此外,在國會層面,美國兩黨議員在對華問題上態度趨於統一,涉華法案和政策多由跨黨派議員聯合發起、並大多獲全票通過。國會選舉結果亦難以改變美國對華政策取向。

面對來自美國的單方面挑釁,中國最好的應對就是做好自己,以更大決心和更大力度推動改革開放。在構建實施「雙循環」戰略中,以三大抓手為突破口。一是大力推進「新基建」,短期有助於擴大有效需求、穩增長、穩就業,長期有助於增加有效供給,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培育新經濟、新技術、新產業,推動改革創新,改善民生福利。二是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推動城市群、都市圈一體化發展。尊重產業和人口向優勢地區集聚的客觀規律;建立健全宅基地自願有償退出機制,以常住人口增量為主要標準供給城鎮用地,地隨人走,人地掛鈎;優化城鎮用地在地區和城市之間的配置,推進市場化的跨省換地和利益分享機制。三是儘快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積極構建生育支持體系和應對老齡化的制度和社會體系。人口因素變化緩慢但勢大力沉,中國少子老齡化問題已日趨嚴峻。考慮到當前各界對是否全面放開生育並鼓勵生育爭議較大,建議在「十四五」時期可從儘快放開三孩開始逐步推進並觀察效果。



相關焦點

  • Pete Buttigieg必然打敗川普成為下一屆美國總統
    ,而他,Pete Buttigieg,亦如當年的川普一樣,是一個一開始不受重視、但卻冉冉升起的新星,最終將大家的「本以為」全盤頂翻,成為令人驚異卻不得不接受的美國總統。;最後,又在Pete Buttigieg與Andrew Yang之中,後者從默默無聞到之所以可以異軍突起,靠得就是前者這種歐巴馬式精英主義及思維模型這張牌,可見前者是正牌,後者是副牌,所以綜上所述,將由Pete Buttigieg必然打敗川普成為下一屆美國總統。
  • 美國軍火公司:誰當總統無所謂,反正美國軍費不會削減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新冠疫情、族裔矛盾、政策分歧……隨著美國族群日益分裂,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成為了各方關注的焦點。在這場舉世矚目的選舉中,美國各大軍火公司卻保持了「淡定」。 美國各大軍火公司執行長在財報會議上稱,為了研發新武器,應對「中國崛起」等威脅,無論川普和拜登誰最終當選,美國的軍費都不會有較大改變。
  • 誰是美國下一任總統?繼黑人侃爺後,又有多名歌手要競選
    現如今不管川普做出什麼舉動,大家都會聯想到美國馬上要進行的總統競選,畢竟此時他的壓力是最大的,他的每一分決定都關乎到他的前途和未來。看川普如此賣力的"工作",現在大家也真是好奇,到底誰有可能成為美國下一屆的總統呢?
  • 希拉蕊和伊萬卡之間誰最有可能成為首任美國女總統?
    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因此美國也是世界上最受大家關注的國家。經常看新聞的朋友都知道,今年美國註定會發生一件大事,那就是11月份的美國大選。雖然大選還沒開始,但局勢已經相當明朗,能夠贏得美國大選的不是現任美國總統川普,就是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大家都知道,川普是美國的第45任總統,但這45任總統每一任都是男人。
  • 川寶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遭兩次彈劾的總統
    讓我們康康吧今天早晨美國眾議院以232票贊成、197反對的結果通過了針對現任總統川普的彈劾條款,川普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遭兩次彈劾的總統。        原因肯定不必說,1月6日,在美國國會山出現了獨特的風景線,發生了和平示威活動。許多擁護川普的川粉們高舉川皇旗幟,高喊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向國會山進發。他們慷慨激昂,鬥志昂揚。
  • 小布希為何被稱為美國「最差」總統?
    可能很多人對於小布希還不是那麼陌生,他是美國第43任(第54-55屆)總統,這位總統最大的特點是「差」。一個政客總是很複雜的,但是評判他的好壞看民意總是沒錯的,他剛當總統那會兒,民眾支持率飆升到百分之九十左右,但是到了第二個任期的2006年,支持率已經跌到百分之四十左右。這個數字讓他成為美國歷史上認可度最低的總統之一。
  • 拜登可能當選美國總統?年齡大是硬傷,川普信心滿滿
    參加總統選舉,獲得民主黨的提名,意味著拜登有當選美國總統的機會,但不代表拜登100%會當選下一屆美國總統! 有了希拉蕊2016年贏得普選,最後卻敗選的慘痛教訓,就不要對美國的民選抱太大的希望,真正決定誰是下一屆美國總統的,是選舉人團制度,拜登的民調支持率再高,得不到選舉人團的認可,
  • 預言電影:賀錦麗會成為美國女總統?
    《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是美國福克斯廣播公司FOX出品的一部動畫情景喜劇,1989年12月17日首播第一季,至今已出三十季。
  • 大新聞大歷史:美國史上「非常總統交接」
    2020美國總統大選出現了巨大的爭議。雖然地球人都認為,民主黨的拜登獲得了無懈可擊的勝利,必將出任下一屆美國總統,但是,現任總統川普不肯承認自己敗選。有記者問他,如果12月中旬選舉人團把選舉人票投給拜登,你會不會離開白宮呢?川普當時很爽快地回答說,當然會,我當然會離開。拜登必定獲得多數選舉人票,這已經沒有懸念。
  • 美國史上的那些「非常總統交接」
    縱觀美國歷史,大選爭議向來不少;有的為南北戰爭埋下種子,有的引爆憲政危機。刺殺、槍擊案,8位美國總統在任期內逝世,美國總統似乎成為了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雖然地球人都認為,民主黨的拜登獲得了無懈可擊的勝利,必將出任下一屆美國總統,但是,現任總統川普不肯承認自己敗選。有記者問他,如果12月中旬選舉人團把選舉人票投給拜登,你會不會離開白宮呢?川普當時很爽快地回答說,當然會,我當然會離開。拜登必定獲得多數選舉人票,這已經沒有懸念。但是,川普真的會爽快離開白宮嗎?這就有懸念。
  • 美國往事7:誰是死於「謀殺」第一位總統
    他告訴約瑟夫說,你哥哥將成為我們的下一屆總統。約瑟夫欲擒故縱,回答說,「這簡直太荒謬了。我哥哥對政府和民間事務一無所知,我告訴你,他跟我一樣不適合當總統,你會發現這個主意是多麼的愚蠢。」「老狐狸」威德笑而不語,知道「火候未到」。事後雙方私下裡「狗打連環」,日益親密起來。幾個月後,扎卡裡·泰勒方面突然改變主意。
  • 川普巧妙承認自己敗選:本屆政府不會封鎖,不知道下一屆會怎樣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消息,當地時間13日,川普在白宮玫瑰花園就是否會採取封鎖措施給出回應,他表示:"本屆政府不會實施封鎖
  • 威爾·史密斯會成為美國第二個黑人總統嗎?
    12歲,他和別人組成搭檔,年紀輕輕,成為了百萬富翁。23歲之前,他就是情景喜劇明星了。而他的熱門大片《絕地戰警》《獨立日》《黑衣人》也讓他成為全球最受喜愛的電影明星。《獨立日》(1996)而美國總統自然也能成為他的第四或者可能是第五項職業啦。「給我十年,我一定能成功,」史密斯說道,「前提是在這之前我能夠成為NBA總冠軍。」
  • 2021年美國總統是誰?美國總統何時交接權力?
    不過,美聯社13日稱,在美國分發疫苗進行接種之際,美國的情形比以往更加黯淡:近幾天來每天新冠肺炎死亡人數都超過3000人,比 D日當天的死亡人數(當天美軍死亡人數約2500人)要多得多。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從1月21日美國報告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到4月28日美國累計確診病例數突破100萬,用了99天。
  • 誰是美國歷史上最糟糕的總統?
    迄今為止,美國歷史上一共誕生了45位總統,在這45位總統中,誰是最糟糕的一位呢? ——沃倫·哈定。4年之後,他又成為了聯邦參議員。 這樣的履歷並不算出色,但是對於哈定來說卻非常難得,因為哈定的表現非常平庸,在整個職業生涯,他幾乎沒幹成什麼事。他唯一可以依仗的,就是出色的口才以及那副極受女性歡迎的漂亮皮囊。 1920年,美國又到了競選年。 從1913年到1920年,美國的總統是威爾遜。
  • 美國文化|美國總統的薪水多少,福利待遇怎樣?
    喬·拜登將在一月份發表就職演說,正式成為美國總統。成為美國總統就可以入住白宮,有提供7/24服務的白宮工作人員,獲得可觀的薪水。當然成為美國總統就是失去一樣對美國人來說非常重要的東西:假期。第40屆美國總統裡根的老婆就曾說過:總統是沒有假期的,只不過風景有變化而已。
  • 被脫口秀玩壞了的美國總統
    18至29歲的美國年輕人中,近一半從夜間脫口秀中獲取與選舉有關的信息,成年人中超過1/4在投票中的態度受脫口秀影響。「我將成為下一屆總統!」11月7日,喬·拜登在德拉瓦州威爾明頓向全國發表勝選演說時,自信地宣布。12個小時後,類似的橋段出現在NBC夜間脫口秀節目《周六夜現場》。
  • 誰才是美國歷史上年齡最大的總統?
    您有沒有想過美國歷史上誰才是最年長的總統?那咱們就來一起瀏覽一下下面這個名單,看看就職時最年長和最年輕的美國總統分別是誰?按就職年齡排序的美國總統美國憲法規定了成為總統的幾項基本要求,這其中就包括必須年滿35歲。而在現實中,各個總統的年齡甚至會相差幾十歲。美國總統在宣誓就職時的年齡從大到小排列如下:1.
  • 看了影視劇裡的美國總統大選,感覺編劇可以再大膽一些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可謂是跌宕起伏,反轉,反轉,再反轉,看得人目不暇接。若是此前有哪位仁兄編出這樣的戲碼,大概早就有人嗤之以鼻,認為這人是個不入流的編劇,可誰曾料到,現實總要比戲劇來得精彩。那麼這些年,美國影視劇裡的美國大選,又是怎樣一幅景象呢,不妨看下這份片單。
  • 拜登當選美國總統,成為繼甘迺迪之後信仰天主教的第2位美國總統
    自從參加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伊始,美國前副總統喬·拜登就將自己對白宮的追求,定位為「為靈魂而戰」。經過一段持續到周末的計票過程,根據美國多家主流媒體預測,拜登和他的支持者贏得了這場戰鬥,美國選民選舉他為美國第46任總統。在美國的天主教會仍然存在嚴重之際,拜登或將成為信仰天主教是第2位美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