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源於「浙江日報」,作者 祝梅,36氪經授權轉載。
時值深秋,但對義烏市聖淳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雁閣來說,季節早已不是影響生意淡旺季的重點。他告訴記者,如今企業有近七成的訂單從線上來,更可貴的是,前來詢盤洽談的大都是新客戶。
在海外首個eWTP共建國家馬來西亞,3位當地創業者正與團隊密集籌備年內要開出的Goloco天貓旗艦店。受益於eWTP共建協議,2019年4月中旬,這3位年輕人來到杭州參加數位化人才培訓和交流項目,這是Goloco誕生的原點,也是馬來西亞企業加速擁抱數位化全球市場的開始。
eWTP(世界電子貿易平臺)全稱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由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於2016年首倡、並被寫入G20杭州峰會公報。eWTP旨在探索和建立適合數字經濟時代的全球貿易規則,通過在全球範圍內布局數字貿易樞紐,與合作夥伴在貿易、旅遊、技術、培訓等方面深入對話,打造全球化的跨境貿易基礎設施,讓全球中小企業共享數位化紅利,實現全球買、全球賣。
新的想像空間正被不斷打開。今年9月,推進eWTP全球布局被寫入國務院公布的浙江自貿試驗區擴區方案。圍繞數字貿易這一全新形態,一系列面向未來的模式創新和探索將從浙江起步,通過互聯互通賦能eWTP在全球範圍內的布局,打造「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全球數字貿易樞紐。
訂單一個接一個。「我們的工廠一天可以生產2萬多條沙灘巾。」黃雁閣告訴記者,最近企業剛剛交付來自南美的訂單,正抓緊生產澳大利亞、北美客戶的定製產品,馬上又將迎來歐洲市場的銷售旺季。
今年跟往年不同。受疫情影響,往年聖淳紡織品必「打卡」的專業展會被迫擱淺,黃雁閣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線上,公司從2016年就開始投入運營的阿里巴巴國際站店鋪唱起主角。「以前只把線上當作接單的一個渠道,沒想過在線上積累生意。」黃雁閣說,接觸到eWTP的數位化「1039」通關模式後,生意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數據沉澱比什麼都重要」。
「1039」通關模式,是義烏在2013年針對當地商貿特點獨創的市場採購貿易通關模式。在該模式下,一個貨櫃內幾十種甚至上百種商品可以在1份報關單內歸併簡化申報,解決了小批量產品的出口難題。2019年6月19日,義烏成為eWTP在全球範圍內的第5個數字貿易樞紐,僅一周後,阿里巴巴國際站宣布建立義烏專區,從供給端入手,為義烏商家量身定製一整套數位化的市場採購貿易模式。
在黃雁閣看來,數位化的跨境生意最先解決的是信任問題。「我們在站點上成交的每一筆訂單都在為店鋪積累信用,這也成為國外客戶找到我們、選擇我們的重要依據。」
今年4月,聖淳紡織品通過阿里巴巴國際站拿到美國一個客戶150萬美元的大訂單,這也是今年以來企業接到的最大訂單。「這個客戶當時在國際站上同時選了好幾家,我們憑藉復工復產快的優勢提前兩天交付了測試小單,產品品質、履約效率都獲得了客戶的肯定。」黃雁閣說,不斷上升和積累的好評和交易體量,成了企業最好的一張數位化名片。
如今,越來越多的義烏商家開始擁抱數位化跨境出口新模式。來自阿里巴巴的數據顯示,共建eWTP一年間,義烏商戶在阿里巴巴國際站的線上交易額同比增長82%。「我們正在與義烏共建公共服務平臺,將為當地跨境電商中小企業提供通關、結匯、退稅等一站式貿易便利化解決方案。」阿里巴巴全球化業務相關負責人介紹,eWTP公共服務平臺已先後在杭州、比利時兩個節點上線,未來將基於這一架構搭建跨境貿易數字服務體系,推動海內外節點互認互通,進一步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在今年9月由馬來西亞政府和阿里巴巴集團聯合主辦的「2020馬來西亞周」上,馬來西亞本土品牌推出的50年新峰肉骨茶麵在啟動儀式上首次亮相。這是自2017年eWTP樞紐落地馬來西亞以來,雙方舉辦的第三屆馬來西亞國家周,也是Goloco助推當地「老字號」品牌電商化、試水中國市場的首個案例。
Goloco取意「Go local」,旨在助推馬來西亞本土品牌通過網際網路走向世界。2019年4月,張熹(John Zhang xi)、李炯文(Ansen Lee)、馬膨邦(Samuel Beh)3位馬來西亞創業者來到杭州,參加了阿里巴巴在eWTP框架下的培訓項目。在為期兩周的培訓中,前往臨安白牛村的行程給3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個村莊能在電商助力下實現飛躍式發展,這讓我們深受觸動。」張熹告訴記者,通過數位化工具將從全球市場獲取的信息傳遞給馬來西亞的中小企業主,幫助他們實現產品質量的提升和文化底蘊的創新表達——這是Goloco 3位創始人在完成培訓項目「畢業論文」時的想法,也是這一年半時間裡,Goloco的創業團隊堅持努力的方向。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中國消費市場越來越大,東南亞也要抓住機會,崛起成為新興市場。」張熹認為,相較泰國、印尼等東南亞國家,馬來西亞的電商化進程相對滯後。在杭州的培訓,讓他們有機會了解到如何運用數據來打造、挖掘產品,在eWTP提供的運營框架和方案支持下,Goloco希望與當地政府部門以及阿里巴巴一起,讓更多馬來西亞產品便捷地進入中國市場。
數據顯示,「2020馬來西亞周」共有260多家馬來西亞商家攜600多款特色商品參與活動,參與商家數比去年翻了一番。從「被培訓者」到成為「培訓者」,中國發展數字經濟的「種子」正蓬勃生長在馬來西亞的土壤之中。
「中國有句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希望幫助更多馬來西亞企業了解和學習如何面向全球做好自己的生意,也會在即將開出的天貓旗艦店上架更多有故事的產品。」張熹透露,Goloco正在馬來西亞培育本土網紅,希望在店鋪開張時,能讓中國消費者直觀地感知到南洋文化的魅力。
當天下單、當天生產、次日收貨,在位於杭州下沙的杭州綜合保稅區,馬來西亞品牌正典燕窩的工廠生產線上源源不斷地產出鮮燉燕窩。相關負責人介紹,從6月開始試運行至今,該工廠已通過天貓國際平臺售出70餘萬瓶即食燕窩。10月21日天貓「雙11」預售首日,正典燕窩拿下了鮮燉燕窩預售排行榜冠軍。
將海外的產品終端加工生產線「前置」到國內保稅區,這是在eWTP合作框架基礎上,杭州綜保區聯合天貓國際推出的「保稅進口+零售加工」大進口新模式。順應國內市場對進口商品的新需求,通過對跨境零售進口供應鏈的流程改造,讓企業有條件將保質期僅15天的鮮燉燕窩及時送到消費者手中。
聚焦數字商貿創新,2020年6月,阿里巴巴與義烏圍繞eWTP的合作再次升級。其中,阿里巴巴將與義烏中國小商品城集團成立合資公司。據了解,合資公司最先落地的創新項目將是位於義烏綜保區內的跨境進口商品展貿區。
這也是義烏易鐳電子商務園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芳茂眼下最期待的事。在義烏綜保區,王芳茂開出的海客來進口超市目前仍以一般貿易進口商品展銷為主。而已被提上日程的跨境進口新零售樣板間,意味著今後消費者在這裡無需通過線上下單就能完成清關、配送等一系列操作,「秒提」全球好貨。
「企業圍著市場轉,在線上賣得好的進口產品如果能擺在進口超市的貨架上展銷,肯定會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王芳茂介紹,自2019年1月義烏開通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業務以來,企業的跨境貿易業務持續增長。截至目前,企業今年的跨境業務訂單量同比增長了1302%,引入的跨境進口商品種類已達8000餘種。
「為推動義烏向進口消費品集散中心轉型,我們正與義烏合作探索創新貿易模式並啟動數字清關口岸。」阿里巴巴全球化業務相關負責人介紹。從杭州到馬來西亞、比利時、盧安達、義烏再到衣索比亞,eWTP 4年間落子如飛,在全球範圍內初步構建起面向未來的新型數字貿易模式。第三屆進博會期間,eWTP還將助力衣索比亞原產地咖啡豆首次登陸中國電商平臺,共享普惠的數位化紅利。
發現未來獨角獸,項目BP發過來!
如果你的項目足夠優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報導,參加36氪浙江的「未來獨角獸活動」,請將你的需求和BP發至36氪浙江項目徵集郵箱:zhejiang@36kr.com,我們會及時回復。
36氪浙江——讓浙江創業者先看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