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陳情令》正是熱播的時候,一名五年級女孩(小菲)放學後突然跑來問我,肖戰和王一博你更喜歡哪一個?這是個陷阱問題,無論我回答選擇哪一個?都說明了我也在追劇追星,而且孩子一下子就會傳遍整個班,或許我已經成為他們的賭注。
上次有同事上當了,學生猜老師喜歡的顏色,輸了的要幫對方背書包。
如果說不知道,感覺跟學生有距離有代溝。
事實上我真的不知道他們是誰?雖然也在看電視,並沒有去注意演員的名字,及背後的故事。而小學生對演員的喜愛大多停留在顏值階段,很少去追逐背後的故事。
思考一秒鐘後,我問她:「你們是不是都想知道老師喜歡誰?」小菲點頭了。我說:「想知道答案的同學明天放學後來找我。」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做了一晚上的功課。
第二天放學後十來個孩子過來找我,小小的辦公室都擠滿了。首先我問:「你們誰知道肖戰大學學的什麼專業嗎?」結果沒一人回答上來。繼續問他們,什麼是練習生?還是沒有人回答。接下來我打開電腦,打開昨天晚上收集到的網頁和論壇言論。讓他們去了解王一博肖戰背後的故事。
主要是分享王一博當練習生時,被老師所看不起,為了儘快跟上老師進度,練累了,甚至晚上就睡在練功房的辛酸故事;分析他14歲就背井離鄉,身在異國,獨立生活,所具備的生活技能。
還有肖戰從小就喜歡畫畫,大學學的設計,一個美術生去做演員,剛學習舞蹈時多麼的艱辛,還有拍攝《陳情令》時背臺詞都翻壞了好幾個本子,那可比背書難多了。不僅要背,還得有相應的表情動作。
當他們還沒有走紅時,你們誰都不認識他們,在拍攝《陳情令》之前,他們已經有很多作品,但都默默無聞,至少沒有成為網絡紅人。當他們成為網紅時,背後還有一大堆人說他們的壞話,那時又是多麼的難過。同學們聽到這些的時候,都為他們抱不平。可是沒有用,他們還得自己去承受這些壓力。接著又找出他們兩訪談時的一些正能量語錄跟他們分享。
最後問他們:「我要更應該喜歡誰呢,你們能給我答案嗎?」同學們說都應該喜歡。是的,他們倆老師都喜歡,要是一定要挑一個,我就挑肖戰吧,並不是他顏值高,也不是比王一博有內涵,只是川渝自古是一家,他是重慶人,我為自己家鄉投一票。
這件事後,剛好有習作要求寫:「xxx,我想對你說」。那天的同學都寫了不同的演員,津津有道,不虛華不浮誇,寫出了背後的故事及演繹的精神,由單純的崇拜到成為學習的榜樣。
學生時代追劇追星,勢不可擋,作為老師和家長要做正面引導,沒有一個人生下來臉上就刻著「成功」兩個字,對演員的喜愛不能停留在顏值和演技方面,顏值是父母決定的,演技卻是用血與淚換來的。每一個明星,歌星背後都是一部活生生的辛酸史,引導孩子不要只看表面的光鮮,拍攝一部劇賺多少錢,僅僅看鏡頭前的華麗,容易浮躁。而是要去挖掘背後成長的故事,讓他們成長的故事激勵著孩子腳踏實地,堅持不懈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