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意亂》2018.10.1觀影筆記

2020-10-12 魚♡染

*《女人的地位》裡面也有小賣部。

*沒有想過再嫁的女子。在日本戰後的背景中,因戰爭而死的丈夫,尤其多,而且和戰後的經濟、住房等問題相關,寡婦不再出嫁,並且住在婆家,不再是被人稱頌的美德,反而成為一種累贅。相比而言,《東京物語》裡的原節子,因為她是一個人獨立住在東京的,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她對死去丈夫的愛,對於婆婆公公的關懷,就顯得更加純粹簡單(雖然她說的是只是因為暫時的)。

*戰後經濟的復甦,物質至上的時代風潮。酒吧裡比賽吃雞蛋的女子,看上去荒唐可笑,就跟餵豬一樣。這種經濟復甦,原本應該是好事,卻也在另個方面,打擊了一部分人,甚至「殺死」了小賣部的老闆。「超級市場」這個詞語在日文中也是supermarket,經濟的復甦來源於外來的衝擊,也必然衝擊到本國人的生活。成瀨在電影裡實際上是進行到了反思。並且這種反思是雙面的,日本人的逃避和推卸,認為顧客早晚也會付出代價的,再玩一個通宵,這樣的麻痺之下必然導致自殺。戰爭之前因為絕望,覺得每天都是最後一天,從而倉促結婚的事情,歷史書上不會寫;戰爭之後,經濟發展背後令人絕望的故事,同樣不會被歷史書記錄。

*在這種時代的大風潮下,同時還滋生起一批徹底嚮往新世界的人,想要做船上的侍應,最低端的工作卻可以環遊世界;沒有任何禮貌,叫人請她在茶館裡喝咖啡的女子,有很多boyfriend——實際上,男主角幸司也在這一列中,算是頹敗迷惘的一代人,整日醉酒,打麻將,玩彈珠機器,以對嫂子的愛情作為放蕩的理由,實際上是難以面對生活本身。所以這樣的人,在結尾的地方必須要死掉。

*但實際上,作為愛情故事來看,這樣的結尾又顯得很不自然,是比不上《亂雲》的。

*禮子對幸司的「愛情」。和《亂雲》一樣,《情迷意亂》講的也是在人情世故裡本不應該相戀的愛情故事。幸司的愛似乎是比較容易理解,一方面出於熟悉,另一方面也是為禮子的認真所感動。(那次禮子從警察局接幸司出來之後,又給了他錢,告訴他和家裡人說的託詞就走了,幸司望著她的背影,那種神態實際上就是男人看女人的目光,類似在說「這個女人真好啊」。)但禮子對幸司的愛,成瀨在設計的時候,比較千迴百轉,但我個人感覺有點前後矛盾。在幸司跟她表白之後,電影中插入了幾個靜物的空鏡頭,然後禮子接到幸司打來的電話,用一種長輩寬容小輩的語氣說話——導演實際上是把禮子的內心情感和靜物相比擬,達到的效果是一種安靜的、物化的寬容,是沒有真正動感情的,也是自我封閉的。禮子的美德我們都看到了,但實際上她也是這個時代的犧牲品,她沒有認識到自己要為自己而活,也沒有放下心裡的丈夫(將心比心一下,一個因為婆婆喜歡而在戰前倉促結婚的男人,很快就入伍戰死,甚至沒有留下孩子,正常來說是很難有發乎內在的愛戀的,更多的應該是自己給自己的束縛和催眠),當幸司與她爭辯的時候,禮子所表現出來的,甚至有點像精神扭曲的人。

我相信愛被說出來之後,會有神奇的效果,讓禮子也意識到了久違的被愛的感覺,也更加注意到這個聲稱愛她的男子,最終產生出對幸司的表白。但是,這份愛情未必有過深思熟慮,而是在情緒的混亂之中產生的。結尾處,禮子跌跌撞撞跑出去追幸司的屍體,這裡面並非情迷意亂的感情,並非是追不回的愛情,而是一種恍然醒來。

*另外還想說,這部電影中我最喜歡的是漫漫回家的火車。除了我們都注意到的,幸司越坐越近之外,這一段我覺得最好的是對溫度的表現。幸司畢竟還是年輕人,他很能吃,總是買吃的,還在車站上吃熱乎乎的湯麵——隔著火車的玻璃,禮子望向他,他們互相聽不到聲音,就只能用略微誇張的表情和手勢交流。玻璃所帶來的溫差,在這一段裡很真實。禮子的內心有多少淚,卻坐在暖和的車廂裡從來沒有動,幸司有著熱情的心,所以在外面寒冷的空氣裡,就著熱湯,呼出暖氣。幸司吃飽了還不困,就在夜晚的列車上看雜誌,那一刻的禮子,應該是覺得,有這樣的人陪著回去,即便是這樣的回家,也不算太悲慘了。而清晨的時候,幸司睡著的臉龐,一方面讓年紀已經大了的禮子覺得可愛,另一方面,因為對方的睡去而終於意識到,自己是要一個人面對今後的人生了。那種清晨的寒意,也一下子透過屏幕,讓我感受到了。這是一部有溫度的電影。

*最後是關於愛情,想說,愛可能不會走得那麼快,但愛的行為可能會消失得很快。

相關焦點

  • 《情迷意亂》成瀨的電影美學
    我們想起《情迷意亂》結尾處高峰秀子那張絕望迷茫的臉,那是已經被埋葬的希望再次翻起波瀾時的模樣,幸福再次離她遠去了。女人們總是忍受著,而男人們則會努力地追求幸福。但這種追求往往抵不過社會的偏見(《情迷意亂》,《亂雲》),現實的羈絆(鯡雲),渣男(女人步上樓梯時),一切終將以悲劇收場。
  • 《情迷意亂》完美的女性
    高峰秀子將主角的完美形象詮釋到了極致,這樣的女性放在任何時代都會被我們善良的心所推崇,她是完美母性的典型象徵,勤勞、善良、體貼、寬容、堅韌卻飽滿柔情,加山雄三在這樣偉大的母性光輝下,如何不情迷意亂,這是對母性本能的崇拜和仰慕,而加三雄三自我、簡單、偉岸、執著的形象也是入木三分,估計也會讓不少女性所心動,而善良賢惠的禮子也被這剛毅的愛之表達變得手足失措,沉寂十八年的愛被召喚甦醒,自我也難以抑制
  • 《情迷意亂》面紗
    看過成瀨巳喜男1964年的作品《情迷意亂》:一個單純又不單純的姐弟戀的故事。戰後的日本,同一屋簷下生活多年的小叔和寡居多年的嫂子的愛情事件。哥哥在戰爭中死去,公公早早病死,嫂子堅強地一手經營著家庭小店,養大公婆一家老小。戰後的工業化進程,連鎖超市的發展,令家庭小店的經營舉步維艱,嫂子18年為家庭的付出,也因為阻擋了其他家庭成員的私利,而被嫌棄。
  • 《情迷意亂》這部被高估的電影
    為著豆瓣高分神片的名號,我看了這部情迷意亂,再來看看影評,只有寥寥幾篇,而且都是短短的收場個人認為還是部被高估的電影,不然怎麼觀後感那麼貧乏?不可否認片中的演員非常出色,但作為喜愛生活類電影的我,在這電影裡沒有太多動容之處。
  • 7月底,情迷意亂,擁抱舊情人,3星座情緣兜兜轉轉,再度複合相愛
    7月底,情迷意亂,擁抱舊情人,情緣兜兜轉轉,再度複合相愛的摩羯座。摩羯座的人對待感情的態度,要麼是冷淡冷漠的,要麼是非常的低調且痴心到底,他們一旦愛上了對方,接下來就希望自己能夠給到對方更多的愛和守護。事實上,摩羯座雖然不善言辭,可對待愛情他們始終是真誠的,也是非常有耐心的。
  • 《情迷意亂》成瀨太令人吃驚了
    今天看了成瀨的《亂雲》,那種含蓄、莊重、激情與抑制,如此地恰到好處,一下進入心靈。看成瀨的電影,絕對可以使我們的心平靜下來,對人生多一份希望。我很驚奇,日本這樣一個好色的民族,藝伎與陪酒女遍地的國度,自尊自重的女性怎麼會表現得如此美好,一舉手,一投足,都那麼優雅有致。我似乎唯有在日本電影中才能看到如此美好的女性。
  • 《影客行》第116期:《情迷意亂》
    今天要講的電影,就是由成瀨巳喜男執導,高峰秀子、加山雄三等主演的劇情電影《情迷意亂》。影片於1964年1月15日在日本上映。禮子嫁到森田家不久,丈夫就應徵入伍死於戰場。由於婆婆年歲已高、小叔幸司正在上學,年輕的禮子為了維持森田的家業而未再嫁,全副心思都放到了「森田屋」酒店的經營管理上。
  • 《情迷意亂》是愛情麼,不,是時代的悲哀!
    僅僅98分鐘的故事,就已包含如此豐富而深刻的主題,何為影史經典,請參照《情迷意亂》!
  • 《情迷意亂》時代背景與突破天際的二十分鐘
    《情迷意亂》正是這樣的一部電影。   在二戰後的日本,在經濟轉型騰飛的時期,一方面,超級市場所代表的規模化生產衝擊著小商店這樣的個體經濟。另一方面,由於親人在戰場上死去,許多日本家庭背負著戰爭的創傷艱難生存。《情迷意亂》的故事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
  • 《情迷意亂》:混亂親密的異託邦
    作為一部小清新英劇,《情迷意亂》設定在一間廢棄醫院裡。租客向政府提出申請,從而得以作為「監護人」居住在閒置的政府資產中。
  • 《情迷意亂》——叔嫂禁忌戀未滿
    這就是《情迷意亂》,一段在心底波濤洶湧而表面上甚至不敢流淚的愛情。小叔子愛上了寡居多年的嫂子,身份的差距和年齡的鴻溝讓他們隔岸相望,無鵲可依。儘管劇情上成瀨巳喜男添加了許多戰後經濟繁榮、傳統日本生活方式被迫改變的背景,然而這還是一部純粹的女性電影,或者可以說是女性心理電影。
  • 豆瓣高分經典電影之情迷意亂丨附資源
    豆瓣評分9.1你不在旁的時候
  • 《情迷意亂》暗湧的不倫之戀,平民女子刻骨的悲哀
    在那一條鬧嚷嚷的商店街裡,清水屋超級市場的小貨車大剌刺地招搖過市,沿路廣播開業一周年大減價的宣傳聲帶,為《亂れる/情迷意亂》(1964)鋪下小商店面臨資本雄厚的企業衝擊的背景。小鎮裡,一家超級市場的宣傳車四處開動,正在播放著周年慶大減價的消息,森田屋的禮子(高峰秀子飾)卻很苦惱。
  • 《情迷意亂》當你說你愛我時,我很高興
    其實講述「不倫畸戀」的電影已有很多,但像《洛麗塔》《鋼琴教師》這類更多強調的還是其中的「不倫」和「畸」,而這《情迷意亂》終於實實在在的談了「情」18年,禮子在頑固的為這個家付出自己最寶貴青春的過程中,也不自覺間在心裡種下了一顆愛(或者說「自我」)的種子,儘管努力壓制,但幸司莽撞任性的告白還是讓那顆沉睡的種子生長起來了。於是,就像禮子說的「那天之後,我就已經是另一個人了。
  • 2018.1.29釣魚筆記之黑貓白貓
    時間:2018.1.29近期俱樂部精華原創釣魚文章推薦追憶那些帶給我快樂的魚兒們(圖集)2018年同行給廣大釣魚人的一封信2018.1.24一次「尷尬」的偷驢之旅2018.1.22冬釣大棚鯉魚之垂涎三尺一個想成為釣魚高手的人的成長 · 故事2018.1.19
  • 《情迷意亂》——-細膩感人的愛之悲歌
               這部《情迷意亂》裡的她,已經四十歲,不像《浮雲》裡那樣光彩奪目,有點上年紀了,但還是那麼美。她扮演一個守寡18年的寡婦,丈夫死於戰爭,家裡留下寡母還有兩個妹妹,和才7歲的弟弟。
  • 《情迷意亂》山在虛無飄渺間
    在那一條鬧嚷嚷的商店街裡,清水屋超級市場的小貨車大剌刺地招搖過市,沿路廣播開業一周年大減價的宣傳聲帶,為《亂れる》(《情迷意亂》,一個不大貼切的譯名)鋪下小商店面臨資本雄厚的企業衝擊的背景。高峰秀子飾演的禮子,繼承著亡夫遺志,在丈夫死後十多年一直為夫家經營著一間兼做送貨的小雜貨店,但隨著超級市場開業,小市鎮似乎正在適應一種新的消費模式。
  • 比《小姐》《指匠情挑》更情迷意亂的「三集英劇」!
    她們同吃同住同睡,凱蒂表演,南茜打雜,愛情的萌芽剛剛開始,還很羞澀,不經意的撫摸和吻,讓南茜越來越情迷意亂
  • 《情迷意亂》整個戰後日本的情迷意亂
    日文名叫做「亂れる」。這種混亂感,既指男女主人公那種因無法跨越世俗而克制隱忍又難以自持的心理狀態,同時也是在影射戰後日本普遍瀰漫的一種社會氛圍——因戰爭留下的心理創傷、戰後「迷惘的一代」、開始現代化道路時帶來的碰撞衝擊。60年代的日本,經歷了戰後的百廢待興,工業飛速發展,經濟迅猛增長,可國富民不強,國民收入差距大,失業率持續攀升。在美國/資本主義的影響下,開始大力進行現代化建設。
  • 《情迷意亂》·
    1 森田:雜貨店老闆 年長 身體不好 臥床幾年後去世2 幸司:1的兒子 現年二十五歲 因為默默愛上4 不想總也見不到她 所以2大學畢業不到半年就辭掉了東京的工作 藉口喜歡自由 回到老家 之後假裝整天外出遊蕩 不照看雜貨店 只為了能在4的身邊(2偷偷搭上4回老家的火車 當4向2表露心中真實想法時 2想吻4 但被4推開了 最終喝醉了的2從懸崖墜下 死亡)3 竹之谷:1的雜貨店的老主顧4 禮子:2的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