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周杰倫的歌,是80、90青春的共同記憶。
關於青春,都融入了周杰倫的歌中。
關於打拼,不管是奮鬥艱難、打拼的孤獨、挫折的傷感,依舊堅信未來的態度,激勵著一代人的成長;
關於愛情,不管是簡單青澀的初戀,還是古典風格的愛情,中國風悽美的愛戀,不同的愛情風格詮釋,青春愛戀的美好淋漓盡致的呈現。
如果青春時期沒有聽過周杰倫的歌,感覺就缺失了一段青春。周杰倫的歌,流行音樂的底子,卻融入了嘻哈、古典、中國風元素,一次次開了先河,讓流行音樂變得不一樣。
《星晴》——青澀的青春
載著你仿佛載著陽光,無論到哪裡都是晴天
為何我們對青春如此著迷?因為青春可以肆無忌憚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雖然等長大後會覺得很傻很可笑,這就是青春的魅力了。
「麻煩給我的愛人來一杯Mojito ,我喜歡閱讀她微醺時的眼眸」這是周杰倫新歌《Mojito》 的一段歌詞。
雖然周杰倫不再年輕,但是青春氣息依舊在歌聲中傳達,尤其與昆凌結婚,沉浸在愛河的男人,連寫歌都是甜甜的。隔著屏幕是粉紅色調,絢麗多彩,反而與往昔他暗色調對比反差了許多、
畢竟殘酷的世界裡,一首《mojito》,甜美的愛情隔著屏幕呈現,讓身心的都感覺甜蜜美好。
對於新歌可能還需要一定適應階段,依舊很周杰倫的風格調性,不過在晶姐青春歌單了周杰倫《星晴》,寫這首歌的時候,周杰倫20歲。
這首歌從作詞、作曲、合身編寫還有自搭guitar及合聲都是由周杰倫獨立完成,歌曲中帶有青澀感,亦如青澀得如那時的我們,如那時的杰倫,晶姐想也正是由於這種契合,讓我們對懵懂的愛情,以及周杰倫的歌十分著迷。
「手牽手一步兩步三步四步望著天,看星星一顆兩顆三顆四顆連成線」和「載著你仿佛載著陽光,無論到哪裡都是晴天」。這兩句歌詞組合成的「星晴」,那種星空下的美好、純粹、真摯的愛戀,讓你覺得這樣的青春。
《星晴》是周杰倫第一張創作音樂專輯《JAY》中的第三首主打曲,也獲得了第24屆「十大中文金曲」優秀國語金獎。
記得杰倫寫這首歌后跟媒體說過,這就是他理想中的愛情。如今他找到了這種愛情,甜歌依舊延續也有了不同。曾經的青澀,如今雖然依舊是愛情歌,雖然含蓄,但是多了一點華麗,畢竟每一個人都在成長,對於愛情也是如此,不過那份對愛戀的甜蜜依舊保留,滿屏粉粉的世界,讓人想戀愛節奏,曾經可能更多是暗戀,而今更能明確表達自己的心意。
新歌雖然也很甜,人似乎就是這麼矛盾,依舊對老歌著迷不已,青春流逝,美好不能永存,還好在成長裡,我們學會了去愛和悲哀,青澀的愛懵懂,陷入愛情的甜蜜,是青春過往也好,是當下甜蜜也好,周杰倫的歌,就是關於青春的歌。
《夜曲》——「死去的愛情」
對你心跳的感應,還是如此溫熱親近
如果新歌《mojito》依舊延續了周杰倫嘻哈風,其實周杰倫的音樂底子有更多的古典韻味。
「流行」和「古典」很矛盾的音樂風格,但是周杰倫卻把兩者融合在一起,成就西式曲風的嘻哈或節奏藍調,無怪乎他的音樂被評論為「西方的 R&B 音樂融入特別的中國味道的一個成功典範。」
記憶最深就是《夜曲》,這首歌也是周杰倫是對蕭邦的最好致敬。就連這首歌也是蕭邦作品《夜曲》同名,也是《十一月的蕭邦》靈魂所在。
歌曲裡的愛情太令人傷感,男主角為了懷念逝去的戀人,「為你彈奏蕭邦的夜曲,紀念我死去的愛情。」在周杰倫的歌曲裡,很少描寫女主角已過世的歌曲。
旋律上帶著淡淡憂傷,為逝去的愛情,同樣採用了Rap與主旋律混搭的音樂形式,一聽到旋律的那一刻,似乎也跟著男主角感受一段悽美的愛情。
之所以周杰倫古典風如此醇熟,周杰倫其實學過10年的古典音樂。周杰倫小時候跟著鋼琴老師甘博文學習音樂。
師生倆從蕭邦的小曲子,到迪亞貝利的四手聯彈,再彈到莫扎特的世界名曲,彈著古典音樂長大,給周杰倫種下了一顆古典音樂的種子,看電影《不能說的秘密》周杰倫出演的葉湘倫可謂是秀了一段。
葉湘倫用一隻左手就彈出將宇豪學長雙手彈奏的曲目那段真的是太精彩,周杰倫不僅唱歌有自己的想法,就連彈鋼琴都如此帥氣。
本來這個電影是向向鋼琴家利奧波德·戈多夫斯基致敬,因為「簡單」,一隻手就可以彈奏,哪知道這首曲子被公認為極難的蕭邦練習曲,用郎朗的話說,「周杰倫應該是流行歌手裡最會彈鋼琴的。」
這首歌悽美中帶著詩意,即便如今聽起來美輪美奐,「在月光下彈琴,對你心跳的感應,還是如此溫熱親近,懷念你那鮮紅的唇印……」不得不說周杰倫把古典融入流行音樂中,讓更多的人愛上了古典音樂,也感受不一樣的愛情守護。
《發如雪》中國風的絕美愛情
繁華如三千東流水 我只取一瓢愛了解
如果說周杰倫的古典風,感受到悽美的愛,而周杰倫的中國風也是開了流行音樂的先河,愛情那種純粹真摯,詩意且絕美,令無數人著迷,上學那陣超喜歡周杰倫的《發如雪》,愛情裡「我只取一瓢愛了解」,一生一代一雙人的愛情,是多少人的期許。
周杰倫作曲,方文山填詞,林邁可編曲。雖然古典風也很美,中國風又獨具韻味,尤其是意象詞「狼牙月」、「紅顏」、「銅鏡」,詩意朦朧的調調,真的是太令人為之陶醉。
狼牙月,形容月光如狼牙的顏色般,強調其景色的蕭條與蒼茫,僅僅三個字就勾勒了畫面;
「紅顏」,在古代中描繪都是自古以來美女的命運就多舛,那種絕美的愛情裡,紅顏的愛情似乎都得不到結果。
「發如雪」更是讓人一開始不了解,直到去查了關於這首歌名,「東風破」與「發如雪」似乎有點像詞牌名,而《發如雪》專輯的引言,中描繪的「發如雪":
「極凍之地,雪域有女,聲媚,膚白,眸似月,其發如雪;有詩嘆曰:千古冬蝶,萬世悽絕。」
而名字的由來居然是李白《將近酒》,「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感嘆青絲華發一夕成雪,遂有「發如雪」這個名字。
不知道為何當初這般喜歡這首歌,因為那時候感情受挫的緣故,在夜晚空蕩的操場循環公放這首曲子,只想要一份愛情,卻沒有想到被拒絕,心境不美,但是歌聲似乎有了一種無形的力量,治癒那顆受傷的心靈,如今看來自己也多少有些矯情。
青春美好的愛戀還未開始的夭折,如今更多感慨的是青春易逝,即便如此那份「只取一瓢愛了解」的心依舊不變。
多虧當初周杰倫據理力爭,勇敢把中國風《發如雪》放入《十一月蕭邦》中,和專輯的古典風格不太一樣,但是這就是周杰倫最讓人記憶深刻的一首歌。
據說而歌曲後段的「啦兒啦」段落,則是周杰倫在錄音室裡配唱的即興創作,靈感是來南拳媽媽的歌曲《牡丹江》。
這首歌之前是《東風破》、後來的《青花瓷》、《千裡之外》、《菊花臺》,比起古典音樂還有文化之間的差異,中國風的近幾年熱度空前,其實周杰倫早就走了很長的一段路,不得不說周杰倫是很敢的人,也是勇於突破的人,如今依舊在流行音樂上孜孜不倦,真的是令人佩服。
結語
成長裡的什麼最重要,陪伴最重要。
周杰倫的歌,
陪伴著我們的青蔥歲月,
周董的歌唱著就是青春與己有關的愛戀,
歌曲中抓著我們的情緒。
青澀的愛情、甜美的純愛,絕美的愛戀,悽美的愛情
……
關於愛、關於成長、關於奮鬥,周杰倫的歌,
一次次帶來不一樣的驚喜,不設定、不局限、有魄力,
所以周杰倫會大家稱為「周董」。
有一種青春,叫周杰倫!
你最喜歡周杰倫那首歌?歡迎@晶姐影享力, 跟我一起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