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皮影參加「迎十四運·慶新春」西安市優秀非遺項目作品展

2020-12-28 汪氏皮影

近日,在西安市群眾藝術館舉辦了「迎十四運·慶新春」作品主題展,通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展覽、展示,帶領市民走進傳統文化之旅,共同迎接十四運。碑林區汪氏皮影雕刻技藝參加了此次展演。豐富多彩的皮影作品無不展現著歷史的精華與民族的智慧。

皮影雕刻技藝傳承人:汪海燕

汪海燕從小跟隨父親汪天穩先生學習皮影雕刻技藝工藝,繼承了「推皮走刀」技法及24道主要工序,在20餘年的藝術生涯中,對皮影執著的追求,加上自己的勤奮努力,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特點:刀法洗鍊;雕鏤縝密;造型流暢;敷色明快。

汪氏皮影展覽作品是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吉祥物,此次非遺展,就是要讓更多的市民、遊客和這些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零距離接觸,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燃起他們心中的文化火炬,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對非遺保護和傳承的隊伍之中。

相關焦點

  • 皮影魯藝行 非遺長至歸·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年度成果展
    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項目進入第三個年頭,在過去兩年工作卓有成效的基礎上,今年我們進一步嘗試挑戰自身的智慧和能力,2020年的非遺保護項目我們選擇了陝西皮影。皮影戲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因為它不再僅僅是傳統的工藝美術。這次的工作除了關注造型、皮革處理以及雕飾工藝之外,與之相關的表演藝術在其中也擔當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比如傳統說唱技藝和皮影表演的操控技術。
  • 春秋繼 秦腔續 影歸去 戲來兮 丨 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年度成果展——皮影實驗劇《長至歸》公演
    但工業革命以來,皮影的祛魅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因為黑暗是皮影戲存在的原生母體,電燈對黑暗的驅離開啟了其衰退的歷史,電影的具體性、電視的日常性更是對皮影戲展開了「無情追殺」。於是我們眼見著這歷經數千年風雨飄搖的文藝形式,如今正在緩緩退出歷史舞臺。然而,這連根拔起的過程是痛苦的,因為它根深蒂固。
  • 延安: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年度成果展在延安舉行
    12月19日,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文化之美·影戲人間」年度成果展在延安魯藝文化園區舉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光遠出席活動並致辭。本次年度成果展展示了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教育基金會在非遺領域項目的重要研究成果——皮影實驗劇《長至歸》,現場發布了基金項目學術成果《弦板腔皮影戲史話》《陝西皮影項目白皮書》,並將《陝西皮影項目白皮書》捐贈給延安魯藝文化園區。
  • 陝西非遺花樣跳繩隊傳藝到西安市惠安小學
    陝西非遺花樣跳繩隊傳藝到西安市惠安小學「中華跳繩王」胡安民介紹花樣跳繩發展歷程西部網訊(記者 肖陽熠)近日,「中華跳繩王」胡安民帶領陝西非遺花樣跳繩隊6名教練員來到西安市惠安小學,為1600多名師生傳授花樣跳繩技藝。
  • 免費看展、旅遊推介,讓非遺「火」起來~
    巧奪天工的「鐘鼓樓」、細膩逼真的「大熊貓」、造型精緻的戲劇盔帽、會動的泥塑手辦……12月15日,在西安市群眾藝術館內,一場展現西安非遺魅力的主題作品展開展啦~「非遺+旅遊」「非遺+研學」開啟文旅融合新起點為營造西安市「十四運會」良好氛圍,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歡喜賀歲迎新春,由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西安市群眾藝術館、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承辦,各區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協辦的「迎十四運·慶新春」西安市優秀非遺項目作品展暨西安市第一批非遺體驗工坊主題旅遊推介會在西安市群眾藝術館正式開展
  • 非遺博覽會的濟南元素:皮影戲、魯繡、泥塑等5項非遺項目亮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濟南皮影戲、泥塑兔子王、賈家窪村傀儡戲等5個非遺項目參加了本屆博覽會線下展覽。據了解,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採用「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邀廣大人民群眾線下線上共享精彩。其中,線下展共有「感悟習近平總書記的非遺情緣」展、黃河流域非遺展、非遺助力精準扶貧成果展三個主題展。
  • 免費觀展 | 非遺之美,品光影百年江漢平原皮影藝術
    唱腔以漢腔、楚腔、秦腔和川腔為主也含江漢平原民間小調稱為彈戲皮影明末清初時在江漢平原的腹地潛江、仙桃、天門一帶唱皮影稱為藝人謀生的重要手段嚴老師擺弄手中皮影,講著雞鳴腔起名掌故。在許多老一輩的記憶裡看電影是件奢侈的事放幾場皮影戲熱鬧熱鬧已經很不錯了所以,對於老底子的人來說關於皮影戲的記憶遠比電影來得深刻
  • 皮影醒獅手作活動等你來參加
    皮影醒獅手作活動等你來參加 2021-01-14 19: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汪氏皮影雕刻工具
    在皮影雕刻中這樣的尖刀通常要備3把,尖刀的熟練使用是皮影成功的關鍵,不能精準掌握尖刀會造成皮影線條的澀滯,製作不出好作品。尖刀刻長線最考驗刻線人的耐性與功力,刀工好的刻得直而有勁。平刀有寬有窄,若沒有專門的異形刀,也可用來代替異形刀刻花型,像雪花、萬字、人字等紋飾,以及刻字、龜板、魚鱗等圖案,都可通過平刀的多次扎切完成,平刀也用來切斷皮影的粘連,非常實用。
  • 「文化之美·影戲人間」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2020年度成果...
    為了守護文化傳承,保護非遺之美,2020年雪花秀別出機杼,將目光定格於陝西皮影,攜手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蘇丹教授,非遺技藝傳承人薛宏權先生和愛茉莉太平洋中國總裁高祥欽先生拍攝項目年度宣傳片,以「文化之美·影戲人間」為年度主題,開啟這段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旅程,探索民族瑰寶,共創中華文化價值。
  • ​非遺般的雕琢,創意皮影「解鎖」新潮舞步
    於是在去哪兒旅行的邀請下,西瓜前往渭南拜訪陝西省級非遺傳承人、渭南市皮影協會主席李天社,去感受另一種「舞蹈」的魅力,這就是皮影。(非遺般的雕琢-皮影解鎖新舞步)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 手繪世界非遺作品展開幕
    寶安日報訊(記者 趙盼盼 通訊員 任雨辰 文/圖)手繪世界非遺(中國項目)作品展開近日在福永街道OAO創意空間順利舉行。據悉,本次展覽由寶安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深圳市一點一豎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承辦。展覽將持續到12月25日。
  • 閃耀歐洲,《夢幻西遊》電腦版助力非遺文化出海
    1月14日,「匠心傳承,築夢非遺」中意傳統文化交流暨中國傳統文化佛羅倫斯作品展(下稱為作品展)在詩特洛奇別墅開啟為期3天的作品展。在此次作品展中,《夢幻西遊》電腦版將遊戲與非遺文化進行了完美結合,讓海外媒體和藝術節能通過遊戲,了解具有中國特色的非遺作品和相關技藝,進而感受中國獨到的東方美學。
  • 「全國少兒美術優秀作品匯報展」在京開幕
    2016年6月12日,由中國美協少兒美術藝委會主辦的「為了孩子 為了美術——全國少兒美術優秀作品匯報展」在中國文藝家之家展覽館成功開幕。 這一行動,旨在促進教育公平,讓農村和民族地區的孩子同樣享有優質的美術教育權利,促進優秀民族民間藝術的傳承,培養邊遠和農村地區的美術教師。至今持續了13年,涉及湖南、貴州、雲南、四川、西藏、廣東、江西、江蘇、陝西、內蒙、吉林等省區。2.建立了「中國少兒美術教育學術展」大型學術平臺,這一平臺具有綜合性,由兒童作品展、教師作品展、教學課例設計展和學術報告會組成。
  • 非遺文化 |皮影——兩千多年前,古人就已經有「電影」可看了
    到了明代,由於航海業的快速發展,皮影藝術得到更好的傳播,鄭成功進入臺灣後,皮影從潮州傳到臺灣並迅速發展。明代時期,皮影仍然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青睞和尊重。更重要的隨著明代皮影藝術在全國進一步發展和傳播,皮影開始呈現出不同的地方風格。
  • 侯建川:孝義皮影傳人的苦樂年華
    演員出身的他很快喜歡上了最具濃鬱地方特色的孝義皮影戲,看著風光了800多年的文化瑰寶面臨失傳的危險,他痛心疾首,發誓一定要儘自己最大努力將孝義皮影傳承和保護下來。2004年,在孝義市文化局的大力扶持下,成立了孝義市皮影戲傳承保護中心。以老字號皮影班社「二義元」的戲箱做班底,從孝義市藝術學校首屆畢業生中挑選了一批優秀學生,學習皮影戲技巧、音樂唱腔。
  • 陝西藝術職業學院「非遺進校園」活動周盛大啟動
    陝西藝術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楊孝龍,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肖幸海,黨委委員、副院長羅斌,黨委委員、幹部人事處處長劉豔萍、美術系主任時振營、直屬黨支部書記馬愛軍;特邀嘉賓非遺研究保護專家、原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修建橋先生,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書記孫清潮,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華縣皮影戲)代表性傳承人汪天穩,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秦派內畫創始人張鐵山
  • 一把剪刀剪出紅色鳳袍 霸氣剪紙亮相2020西安城牆非遺傳承活動
    今天(12月5日)下午,西安唐皇城牆含光門遺址博物館內,參加2020西安城牆非遺文化傳承活動的觀眾圍著西安剪紙非遺傳承人楊彩霞剪出來的紅色鳳袍拍照留念。2020西安城牆非遺文化傳承活動在含光門遺址博物館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刺繡、花燈、皮影、剪紙、布糊畫、木版年畫六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構成的「非遺文化藝術迴廊」亮相含光門遺址博物館,吸引了來往市民遊客的目光。
  • 吸引企業26萬年薪攬才,寧大科院優秀畢業作品展綻放「雲端」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陳素萍 通訊員 宋超「畢業作品展是學院每年最具社會影響力的活動之一,也是我們學子經過四年磨礪提交的學習成果的集中展示。今年受疫情影響,原本線下的展覽不得已轉移到了線上,沒想到反而引起了更多的關注。這種全新的展覽形式也帶給了我們意外的驚喜。」
  • 凌源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唱響 非遺四部曲」,開啟非遺新時代
    2020年,凌源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唱響「四部曲」,紮實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為非遺保護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一是唱響「建設」曲,完成非遺規範年活動。成立了凌源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為全省唯一一家縣級非遺保護協會,標誌著凌源市非遺工作進入到一個新的裡程碑;召開全市首屆非遺大會,明確非遺發展的總體思路和目標,出臺了一批管理和考核文件,推動非遺工作走向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道路,標誌著凌源非遺事業進入了發展的新時代。 二是唱響「著作」曲,推進非遺專著編纂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