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屆金曲獎,鄧紫棋入圍了最佳作曲人、最佳國語女歌手、年度歌曲、最佳國語專輯五項大獎提名,最終憑藉《摩天動物園》這一專輯獲得評審團獎,斬獲歌手生涯的首座金曲獎。
這是鄧紫棋「第一次」製作專輯,很多人對她的評價僅局限於一句「唱功了得」,卻沒多少人關注到,她大多數歌曲都是自己寫的。
剝離歌手這個身份,她也是一名優秀的創作人,筆下的歌詞就像是她成長經歷的縮影。
她寫:
我從小到大 凡事都要做到第一位
再艱難咬著牙 再累我不流一滴淚
鄧紫棋的母親是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畢業生,外婆教唱歌,舅父拉小提琴,外公在樂團吹薩克斯,在家人耳濡目染的薰陶下,從小就追尋起了自己的音樂夢想。
2006年,14歲的鄧紫棋參加Spice It Up學界聯校歌唱比賽,一首自作曲《睡公主》助力鄧紫棋奪得比賽冠軍,受經紀人張丹邀請籤約蜂鳥音樂。
2008年,鄧紫棋正式出道,發行首張同名EP《G.E.M》,取得香港樂壇各大頒獎禮的新人金獎,此後歌手生涯中讚譽無數:
未滿25歲便完成了100場個人演唱會;兩次入選福布斯中國百大名人權力榜;福布斯2016年「30 under 30」全球三十歲以下,最具潛質音樂人中,她是唯一在榜的亞洲音樂人;她的「光年之外」,在You Tube頻道已達到2億次的觀看次數……
張愛玲只說,出名要趁早,來的太晚,快樂也不那麼痛快。可來得太早,少女應有的痛快,也全都被壓力取代。
她寫:
我已經變得熱可炙手
但優秀還是沒有為我帶來自由
出道後,在香港音樂圈備受讚譽的鄧紫棋一度在內地無人所知。直到2014年參加《我是歌手》第二季,憑藉一首因失戀而創作的歌曲《泡沫》,紅遍大江南北,一夜成名。
隨後她改編的歌曲,一曲比一曲經典,鄧紫棋成為《歌手》歷屆以來,最大的黑馬。
鄧紫棋在23歲的年紀迎來了音樂生涯另一個巔峰,但同時,「人紅是非多」的魔咒也應驗在她身上。無論是與林宥嘉的感情糾葛,還是被媒體嘲笑的皮褲造型,亦或是子虛烏有的「豔照門」事件,都讓她痛苦不已。
而此時經紀公司蜂鳥音樂不僅從未出面,任由鄧紫棋獨自承受巨大的輿論壓力,還落井下石,要求鄧紫棋和公司續約,並稱「不籤約就不能參加《我是歌手》總決賽」,頻繁地給鄧紫棋接各種商演,包括樓盤開盤、商場慶典…… 撕毀她精心保養的羽毛,消耗她的名聲和粉絲。
而令她真正陷入至暗時刻的是《我是歌手》巔峰會換人事件,一夜之間鄧紫棋成為「忘恩負義白眼狼」的代言人,她的微博下面足足有18萬條留言,大多是在罵她,讓她滾出娛樂圈。
這年她24歲,
從萬人垂愛到千夫所指,
只隔了一年。
她寫:
終於發現世界再冷
沒有我對自己狠
一路帶著光環成長,一路也在質疑中艱難前行。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雖然恐懼過、崩潰過,但鄧紫棋從沒有放棄過。在這樣的風口浪尖上,她始終堅守初心,積極面對一切,從未停止過對於音樂的探索和追求。
她在那個艱難時期寫下的《新的心跳》,《單行軌道》、《一路逆風》等眾多歌曲,收錄在同名專輯《新的心跳》中,憑該專輯榮獲第6屆全球流行音樂金榜年度最佳女歌手獎。
她將過往經歷都化作歌詞,用歌聲做無聲的抗爭。曾經的她被逼到輕度抑鬱,她創作了一首歌曲叫做《fly away》;她覺得女孩被各種社會畸形價值觀束縛,於是寫了《差不多姑娘》;被經紀公司不公平合約壓榨,她用一首《句號》做最後的告別......
正如她在《巖石裡的花》中唱的:
倔強是不被理解的勇敢
當世界一遍遍勸我投降
我卻不曾絕望
這個90後女生,硬核得不像話。
她寫:
我是不是應該換個第三人稱
問問自己 其實想過什麼樣的人生
鄧紫棋出道時間,滿打滿算也只有12年,經歷過年少成名的快感,也經歷過被網絡暴力時的無助。然而,她還是像她的唱腔一樣有力,堅定地走過了風雨。
斬獲金曲獎後,鄧紫棋並沒有停下腳步,而是乘勝追擊發布了全新說唱作品《孤獨》。
有人在這首歌中聽出了無助,有人卻因此感受到了向上的力量,鄧紫棋的《孤獨》,讓很多人都聽出了強烈的共鳴。
在一次採訪中,她說道:「不能只是為了別人而失去了自己,犧牲不能是白白的,有時候你放下自己是可以的,如果你知道那個意義在哪裡。」
29歲的鄧紫棋逃脫了盲目從眾、違心討好的桎梏,每一步都為自己負責,越發活出了自己。
其實人生的路程大抵如此,起起落落,如果你正處於人生的低谷期,覺得孤獨迷惘,不妨聽聽鄧紫棋的歌曲,相信,從歌聲中你能得到慰藉和力量,終將用實力證明自己,絢爛綻放。
巨嗨AI點播系統,讓相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