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詞:項俊偉 範真權 李松安
作曲:董湘卿
演唱:何沂航 周歆果
混音:葛詠
創作感言
2020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也是第109個國際護士節。12年前的今天,四川發生芮氏8.0級地震。台州公安先後組建交警、特警援川警隊,橫跨三省,急行軍3天2夜,火速援助重災區青川。這段歷經風霜,艱苦卓絕的歲月,值得被我們緬懷和紀念。十二年地支一輪迴,庚子多艱,合家團圓之際,新冠病毒肆虐中華大地。全國醫護人員白衣執甲,逆行而上;公安民警誓死不退,全力承擔秩序維護、治安管控等一系列重要任務,有效維護了社會安定,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罷了!」我們有幸成長在這個最好的時代,大災、大疫情面前,我們的國家有著最敬業、最勇敢的醫護工作者和最忠誠、最無畏的公安戰士。這些用生命堅守在火線上、誓死不退的「前浪」和「後浪」們,都應該被我們永遠銘記。
原創歌曲《台州公安援川行》是一首「公安味、台州味」十足的古風歌曲,歌詞由當年經歷此事件的項俊偉、範真權、李松安等三位公安民警創作,經由臨海市外國語學校董湘卿老師譜曲,臨海市文化館周歆果、何沂航演唱而成。作此歌曲,既是對當時援川警隊感人事跡的回憶,也藉此對本次新冠抗疫中一往無前的公安和醫護英雄們的致敬。
詞作者寄言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地裂山崩,修我甲冑。與子偕往。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天行大疫,棄汝紅妝。與君同抗。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歲月荏苒,一曲悠揚。祝爾安康。
2020年,中華鏗鏘,山河無恙,只是歲月荏苒,親愛的戰友、執甲的袍澤,你們是否都還好?無論在何地,我們都懷念同一個遠方,聽著同一首歌,願這一曲悠揚伴你平安喜樂、幸福安康,願我們都能迎來更好的自己!
《援川行》歌詞
地動萬裡山陷,劫過千裡援川 [1],
看那山河城關的破敗,借月色打馬前 [2]。
疾行三江六岸,借警輝作旗幡 [3],
任星光絢爛了衣衫,愁緒灑落四野。
警民懇談入川,訪民情保民安[4],
白龍湖救釣叟倖免,問銀魚幾兩錢[5]。
蜀中大雨延綿,熊貓逃遁荒野[6],
我的笑像一汪清泉,安定了它心弦。
泥石崩若等閒,這餘震急又險[7],
待我夢醒時分睜眼,窗外天地崩裂。
生死只隔一線,故鄉近似天邊[8]。
不知何人燉的湯麵,溫暖了我心弦。
警民懇談入川,訪民情保民安,
白龍湖救釣叟倖免,問銀魚幾兩錢。
蜀中大雨延綿,熊貓逃遁荒野,
我的笑像一汪清泉,安定了它心弦。
青門折柳相送,辛酋西風正寒[9],
謝絕家書十二轉,想為民暖帽氈[10]。
走巷間吃湯麵,笑看紅顏飛雪,
取腰間佩槍鳴山闕[11],願亭亭梨花前。
走巷間吃湯麵,笑看紅顏飛雪,
取腰間佩槍鳴山闕,願亭亭梨花前[12]。
1
地動萬裡山陷,劫過千裡援川 :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震,危難之際,台州先後組建交警、特警援川隊,前往四川救援,譜寫「警民懇談花開青川、援川民警白龍湖救人、援川警隊千裡救助野生熊貓」等一系列感人篇章。三位詞作者為當年台州援川警隊的宣傳報導員和文秘人員,《援川行》既是對當時援川警隊事跡的回憶,也藉此致敬本次新冠抗疫中一往無前的英雄們。
2
借月色打馬前:首批援川交警接到任務後夙夜不怠,急行軍300公裡赴重災區廣元青川救助,及時趕到指定地點開展救災任務。援川特警11月14日抵川,與交警援川隊勝利會師接力。11月17日,指揮長曹建勇擔任浙江省援川警隊總指揮,統籌協調各警隊後續救援事宜。
3
借警輝作旗幡:「敢打硬仗、能打勝仗」是台州公安的光榮傳統,援川警隊成立了臨時黨、團支部,統一思想認識,誓死捍衛人民警察榮譽,絕不辜負家鄉領導和人民的重託。
4
警民懇談入川,訪民情保民安:為更好的了解和解決群眾困難,援川警隊把台州警民懇談帶入青川,並配合當地警方開展打擊犯罪、守備救災物資、道路管控疏導、消防滅火、執勤保護等工作。新華社、平安時報、浙江法制報以「警民懇談花開青川」為題對事跡作了宣傳和報導,青川人民也深切感受到了來自台州的溫暖,警民關係融洽。
5
白龍湖救釣叟倖免,問銀魚幾兩錢:援川交警指揮長尹紹輝、副指揮長林賢玉執勤途中,在廣元白龍湖邊救助了一個落水的村民,村民以白龍湖特產銀魚相贈被他們婉拒。
6
熊貓逃遁荒野:地震後,青川的野生熊貓受傷出來覓食,被村民發現捕獲,因考慮當地沒有救助條件,需送雅安熊貓自然保護區救助。援川交警當夜派3名隊員輪流開警車,急行500餘公裡安全護送國寶到雅安。經檢測,該野生熊貓的基因和圈養熊貓基因序列不同,豐富了我國熊貓種族基因庫,新華社、環球時報等媒體對此事作了報導。
7
泥石崩若等閒,這餘震急又險:援川隊員在巡邏途中時常受到泥石流、餘震的威脅。10月24日05:56,青川發生4.0級餘震,隊員們從夢中驚醒。
8
故鄉近似天邊:青川是抗震救災隊員的第二故鄉,麻辣味的熱湯麵已成為隊員們難以忘懷的一份情感。
9
青門折柳相送,辛酋西風正寒:唱詞取自唐白居易的《青門柳》的「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援川隊員完成任務回歸建制,西風凌冽,當地群眾折柳相送,傷感之色溢於言表。
10
謝絕家書十二轉,想為民暖帽氈:台州各界關心援川隊員,時常慰問和關心援川警員,表示如家裡有困難、或身體不適的可以替換隊員。但所有隊員均一致回答:「感謝家鄉領導和人民的關心,保證完成任務,台州公安,誓死不退!」
11
取腰間佩槍鳴山闕:援川隊完成援助任務返鄉,受到當地群眾錦旗、鮮花相贈,鑼鼓、掌聲響徹山林,佩槍鳴謝是警隊最高的感謝和致敬,歌曲這樣描述表達了台州和青川的難捨情緣。
12
願亭亭梨花前:唱詞取明朝中期散文家歸有光(號「震川先生」)《項脊軒志》之「庭有枇杷樹,今已亭亭如蓋矣。」春天到來,梨花盛開,美好的背後是無數英雄默默無聞的犧牲和付出。「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衷心地祝願抗疫、抗震歸來的英雄們和受災的人民平安喜樂、生活安康!祝公安的袍澤兄弟們一切安好!
原標題:《十二年前的台州公安「前浪」援川歌,致敬在災害面前勇往無前的逆行者》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