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搜尋引擎中輸入「婚姻」二字,會看到諸如「好婆婆的過度付出瓦解了我的婚姻」、「婚姻有意義嗎?」、「女人需要明白的婚姻潛規則」等諸如此類的負能量問答。
婚姻真的這麼令人心生畏懼嗎?那為什麼選擇不結婚的人,依舊不能輕易被理解呢?當代年輕人逃避婚姻,本質究竟是在逃避什麼?
近日,由韓庚和王曉晨主演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還沒愛夠》讓不少觀眾一邊與故事共鳴,一邊不得不「被迫」直面自我。看過《還沒愛夠》,很多人開始思考,我們的心值得被怎樣對待?
當恐婚成為常態
我們的愛情怎麼了?
《還沒愛夠》開篇由女主姜小汐(王曉晨飾)的夢境引入,陽光、海灘、穿著潔白的婚紗挽起心愛人的手……這一幕,是每個女孩的內心嚮往,也點明了整個故事的主題—婚姻。
但現實生活中,面對愛情,一腔熱情容易失了分寸。一顆真心,越美越易碎。不知有多少女孩像姜小汐一樣曾被傷害,怕再被辜負,從此收起了真心,把身穿白紗的童話夢深埋了。
《還沒愛夠》將現實生活中的愛情通過藝術手段進行具象化、浪漫化,它聚焦於人們平淡且真實的感情日常,解讀每段親密關係背後產生的無限可能。開篇起起落落的情節,埋下不少伏筆,也引發了觀眾對於愛情、婚姻的思考。
男主陳炯(韓庚飾)作為解聘師,負責英提斯國際貿易股份有限公司的裁員工作,女主姜小汐(王曉晨飾)作為被裁員公司網絡策劃部的員工,因為一場離職糾紛,分手五年後的他們就這樣尷尬地再次相遇了。
面對曾經深愛的人,姜小汐用驕傲的姿態把自己保護起來,陳炯一句:「好久不見,最近過的好嗎?」難掩牽掛之情,拉起觀眾好奇心的同時,也將兩個人的故事,重新拉開帷幕。
面對感情,當局者迷。身邊人的追問往往能直指當事人不願面對的核心感情問題。同事丁子和陳炯在健身房的一段對話幾乎是當下許多年輕人心態的真實還原,面對同事的「催婚」。陳炯直懟:「現在我是事業的上升期,不想因為婚姻的事讓我分心。」感情與事業的天平兩端,誰更被偏愛?不少網友深感共鳴。
然而,看似合理的說辭之外,陳炯是否還有他自己都不願面對的逃婚理由?他是否仍然放不下姜小汐?五年前,兩人之間到底有怎樣的糾葛?《還沒愛夠》開篇第一集吊足了觀眾的胃口。
另一邊,面對與前男友的意外重逢,姜小汐約見閨蜜甘粹(陳米麒飾),表面輕描淡寫一句:「就把這個人徹徹底底,從我的人生當中消除,我就大吉大利了。」卻被閨蜜提起了五年前姜小汐因為陳炯落魄成「落單新娘」的往事。
「為什麼結婚就要生孩子?」
「那誰規定的,三十就要結婚?」
事實上,姜小汐和閨蜜的對話在都市的角落裡每天都有上演。陳炯這個在愛情道路上不斷躊躇的個體,他的猶豫與焦慮讓眾多網友產生共鳴。與陳炯相似的年輕人並不在少數,「恐婚」二字已經成為了都市白領中的常態,隨著劇情的推進,《還沒愛夠》似乎給了我們一個揭開真相的機會——「恐婚」,究竟「恐」的是什麼?
不夠愛,也許是正解。
愛情有多種模樣
幸福的婚姻卻只有一種?
前任之間該如何相處?是老死不相往來,還是愛過之後依舊能做朋友?前任之間該保持怎樣的底線?《還沒愛夠》將愛情的多面性白描式地展現在觀眾面前,現實主義基礎濃厚。
在劇中,姜小汐就不得不面對來自男友汪聰(葉祖新飾)「前任」的糟心事。劇中,姜小汐男友的前任韓婧(王藝嘉飾)因為失業又沒錢,要求住進姜小汐男友家裡。這個情節引發了網友的激烈討論。有人主張「不反對為前任提供幫助,但必須有分寸」,而更有「激進派」表示:「要敢住進來,腿給他打斷。」
網友們的高參與度恰恰說明了《還沒愛夠》具備現實基礎,能喚起飲食男女們對生活和感情的思考。許多人表示,他們在劇中的幾組感情範本中「看到了過去的自己」。
比如有一幕,姜小汐被男友的前任攪和了泰國二人旅行,深夜抱著ipad,一邊看電影流眼淚,一邊不斷往嘴裡塞薯片,那樣子像極了現實生活中孤單的都市青年。他們往往傷心又倔強,一覺醒來卻又得裝作前一晚什麼都沒發生,繼續在都市的鋼筋水泥中打拼。
陰差陽錯地錯過彼此,是很多人都擁有過的真實感情經歷,《還沒愛夠》的故事表面是在製造戲劇衝突,事實上前幾集更想探討的,是如何處理與前任的關係。雖然這是個不存在標準答案的開放式命題,但看過劇中主人公的經歷後,許多人認為「與感情中的自己和解」未必不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還沒愛夠》中許多看似生活態的情節,卻隱藏著值得深挖的思考。深夜小雨(馬瑞飾)為男友陳炯煮麵,隨即提起結婚話題,面對男友以工作為由的推辭,小雨無疑是失望的。兩個人在一起,一方拒絕感情同步,另一方註定陷於感情羈絆。這樣的感情是不是該儘早「離場+止跌」?
泰國海邊,不同語言、不同民族的當地人在舉行典禮。在小雨眼裡,這一刻無比美好、神聖,陳炯卻擔心著錯過晚餐預定時間,不停地催促她。《還沒愛夠》試圖向觀眾展示的,是不同性別視角,不同心裡狀態的情侶在旅行中發生矛盾的本質原因,這處細節無比真實。
終於,陳炯向小雨坦誠自己的逃婚歷史,表明自己對婚姻的恐懼。小雨決心再給這份感情一次機會,表示:「期限之後,如果你還不能跟我結婚,我們就分手」。這是小雨的妥協,是一個女人在愛人與自愛之間,內心進行的博弈。
《還沒愛夠》道出了當代年輕人內心的焦慮,聚焦80後、90後年輕人討論熱度最高的「恐婚」話題,引發關於親密關係的思考。多數人都贊同工作和生活需要智慧,卻認為「愛情只要有一片真心就好」,然而,傾其所有的愛法不一定是幸福的通道,感情的付出與回報更難成正比。《還沒愛夠》告訴我們,愛情有悲有喜,有多種美好的模樣。婚姻卻沒有太多試錯的機會,需要虛心經營。
愛中人的自我重塑
我們需要怎樣的「愛的教育」?
率性坦蕩的姜小汐事業、愛情深陷兩難,知性有分寸感的小雨面對愛情亦步亦趨卻難圓夢?兩次面對真心,陳炯為何在愛情面前卻始終猶豫不決?不少觀眾表示,《還沒愛夠》劇中人物個個鮮明,故事也因為細膩真實讓人看得越發揪心,因為他們像極了生活中的我們。
觀眾對劇中人物擁有完美結局的期待,正是對現實美好愛情嚮往的印證。有觀眾一邊盼著姜小汐和陳炯能有情人終成眷屬,卻也心疼小雨,堅信她值得一份更好的愛情。
《還沒愛夠》高度契合現下市場的需求,抓準年輕人生活中的痛點,建立正能量的婚姻觀。共鳴之外,也在呼籲愛情中的理解與責任、試圖解讀婚姻與溝通的關係。
2019年來,世紀華納製作出品的《幸福還會來敲門》、《夢在海這邊》、《人民的正義》到《還沒愛夠》均為基於現實主義題材的原創劇本,直擊現實問題,題材縱深細化,不唯流量主導,引發不少媒體和業內人士的共鳴。
有人認為,愛情是一門迷人的「玄學」,當代年輕人的愛更是。時代在變,愛情的本質始終沒變。繁忙的都市人面對愛情的出發點是儘量避免傷痛,而不是盡力去接近愛,一時間,「為愛勇敢」仿佛成了一件可笑的傻事。
《還沒愛夠》借用幾個鮮活的人物去觸碰觀眾的內心深處,也試圖喚起年輕觀眾心底的真情,願用心動情的人都被尊重。有期待、懂經營是幸福的捷徑。
《還沒愛夠》中有你在愛情裡所有走過的彎路,以旁觀者審視感情中的自我,是否更通透了呢?姜小汐被男友汪聰放鴿子,旅行結束後二人關係如何?前女友的頻頻出招,姜小汐如何應對?姜小汐與陳炯五年後再度相遇,兩人今後又將如何發展?想揭開愛情的真面目,不妨繼續聚焦《還沒愛夠》接下來的發展,江蘇衛視、浙江衛視每晚19:30更新2集,每周六1集。芒果TV全網獨播,每晚22:00更新,會員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