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點擊「文旅e時代」快速關注
隨著疫情形勢逐漸好轉,國內長期停滯的各行各業逐漸甦醒,全國部分景區陸續對外開放,目前國內超過300家景區已開園,自2月20日起,全國各大景區也陸續恢復開放,其中不乏著名的杭州西湖、無錫黿頭渚、北京香山、安徽黃山、麗江古城等地,3月初,將有千餘家景區開門迎客。
全國目前已開放景區相比一周前增加了10倍以上,平臺門票預訂量每天以100%的速度增長。部分未開業景區開始提前預售為開業做準備,提供低至5折優惠、3到5個月內有效、可「隨時退」等服務。
陸續開園的形勢怎樣?
「香山遊覽線路遇堵車」、「西湖景區迎來客流」、「武功山遊客爆滿」等頻繁登上熱搜榜單。2月22日,最早宣布恢復開放的杭州西湖,迎來景區封閉後的首個周末,當天下午4點,斷橋遊客量便已達到5100人次。隨後,杭州多地發布緊急通告:疫情尚未解除,別忘佩戴口罩。位於北側的北京香山景區外街道,也被大量排隊上山的車輛擠得水洩不通。雖然隨後知道香山擁堵由於要對車輛進行體溫檢測,但景區內聚集的人員數量仍然讓人擔心。而根據數據統計,無錫上個周末開放景區的人數約為1萬5千人。
杭州西湖水域逐步恢復船舶經營 王剛 攝
江西武功山風景區發布恢復開放的公告,並宣布景區將於2月20日至3月31日對江西遊客免票,一時間引來眾多遊客,出現索道下山排隊人員密集的情況。2月23日,景區緊急發布通告:根據景區防疫防控要求,為確保遊客的舒適度和健康安全,從即時起停售當日景區門票、索道票;2月24日起,景區限流人數從5000人下調至3000人,關閉線下售票窗口。當天晚上景區提醒所有進景區人員均須在網上填寫個人真實信息,生成電子通行證。同時,景區實行實名制分時段網上購票,遊客需購買2元/人的景區保險票,憑保險電子票和本人身份證進入景區。
當然,也並非所有景區在恢復開放的這個周末被人流淹沒。在經歷了27天的閉園後,2月21日,黃山風景區正式恢復對外開放,直到中午12點,黃山才迎來當天景區的唯一遊客。2月22日,長白山景區恢復開放北景區和西景區,正式開放第一天,甚至沒有遊客入園。
據不完全統計,廣州珠江公園、杭州西湖、濟南千佛山、紹興魯迅故裡、南京中山陵等44家知名景區於2月開園,另外還有一批景區將陸續開放。
桂林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21日下發通知,全市82個A級旅遊景區從當天開始有序向國內外疫情防控低風險地區遊客開放。西安市室外開放式景區及戶外公園也從21日起全部開放,首批開放的景區包括大雁塔南北廣場、小雁塔景區、大唐不夜城、曲江池遺址公園、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免費區)等10餘處。數據表示,3月初將有更多景區集中開放,包括浙江雲上草原、安吉靈溪山、杭州大明山等多家景區或在3月初迎來開放。
景區復工是否有必要?
在沉寂了一個長假之後,多處旅遊市場逐漸復工復產,自然是值得慶幸的消息,一系列信號都意味著疫情結束的曙光正在到來,無疑為旅遊企業和旅遊從業者注入一劑強心劑。
中國未來研究會旅遊分會副會長劉思敏表示,鑑於疫情不確定的未來走向,全國各地客觀上也存在巨大的差異性,客觀存在防疫過度和防疫不足的兩難選擇。因此,目前國內部分景區恢復開放,可以理解。當然,景區可以逐步「解封」,但疫情防控工作仍需重視,應該針對每個景區的防疫工作做好具體工作。
針對疫情和景區開放的問題,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提到:「開放景區我是覺得很必要,景區本來就是個開闊的地方、新鮮空氣的地方,開放景區對人們的健康心理都有好的作用」。
圖源:央視網
同時,鍾南山也提醒,景區和餐飲部門還是要積極採取措施,避免出現人群密集,在人數較多的地方需要做好防護。
「對旅遊景區開放條件和必要性進行全面地評估,不宜搞『一刀切』。」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管理司司長劉克智就各省市景區開放的問題作了回應。
2月25日,文化和旅遊部官網發布了資源開發司印發《旅遊景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下稱「指南」),指導各地旅遊景區穩步做好恢復開放的工作。同樣表示旅遊景區的恢復開放,應當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堅持分區分級的原則,根據疫情防控的總要求,對旅遊景區開放條件和必要性進行全面地評估,不宜搞「一刀切」。疫情高風險地區旅遊景區暫緩開放,疫情中風險和低風險地區景區開放由當地黨委政府決定。發現疑似症狀員工或病例的景區,要立即採取隔離措施,暫時關閉景區。
鳳凰網文旅智庫專家周鳴歧認為,在不同類別景區中,傳統知名景區多為國有,背靠大樹,再加上這些景區本身只是靠山吃山,關門歇業後日常運維支出較低,只需靜待春暖花開時。而大規模的人造景區,比如新建「古鎮」、主題公園、度假綜合體等,大多為開發商營建,本就是地產的配套,並不指望它賺錢。所以從景區行業整體來看,除了一部分舉債開發的項目外,大部分景區可以安然扛過這個「嚴冬「。
就目前來看,各地堅持依照《旅遊景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進行針對性評估,對於疫情低風險地區,景區在嚴格執行防控限流的情況下,可以逐步「解封」。而疫情中風險地區,則要更加具體地制定開放計劃,一旦出現問題即刻關閉。至於疫情高風險地區,只能耐心等待疫情過去,以安全優美的姿態迎接來客。
麗江旅遊行業恢復營業 圖源:梨視頻
疫情下的安全出遊
既然已有景區恢復開放,那麼各個旅遊地分別採取了哪些防控措施,實地的旅遊體驗跟以前有何不同?
針對疫情發展和不同景點的特殊性,當前恢復開放的景區基本施行「保持距離的旅遊」。為保證遊客安全,多個景區將進行實時遊客量控制,日接待量不超過日最大承載量的50%,瞬間流量不超過最大瞬時流量的30%。同時添加了不少新規則,確保遊客間距能達到1.5米以上;所有旅遊景區應實名制購票和遊覽,疫情防控結束前,所有遊客必須佩戴口罩參觀遊覽,來自重點防疫區的遊客主動填寫《遊客健康狀況登記表》。
網絡實名預約購票
諸如敦煌莫高窟、八達嶺長城等景區已經開啟了網絡預約購票系統,而這場疫情下,翻看各大省市推出的疫情防控工作指南,不難發現,網絡實名預約購票成了逛遊景區的必選項。
早在2月14日,浙江省發布《浙江省新冠肺炎防控旅遊景區有序開放工作指南》要求時,便明確提出A級旅遊景區應實現實名購票、預約遊覽和無現金支付。20日,《雲南省旅遊景區協會抗擊新冠病毒旅遊景區有序開放工作指南》在「預約預售」主題下要求「所有旅遊景區應實名制購票和遊覽「、「實行預約制」,同時「積極推行散客網絡預訂模式」。24日,《貴陽市旅遊景區疫情防控有序開放工作指南》也提出實名、預約和網絡購票三大原則。
除了購票,還有不少地區要求同時在網上提前填報個人信息,拿到專屬的「健康二維碼」才能進入景區。就在剛剛過去的周末,無錫黿頭渚、靈山等景區很多老年人因為沒有「錫康碼」被勸回。對於這類「硬核」防控舉措,建議出行前查看清楚,提前為老人註冊並截圖存至手機。
疫情前後黿頭渚客流量對比 圖源:陸建華攝影
長白山北景區、西景區為了控制實時遊客量,要求遊客也要通過實名制網絡預約購票,分時分段入區,團隊遊客不得超過30人;景區內環保大巴等交通工具則採取隔位就座方式。
推進景區數據化管理
有效控制客流、測試體溫是景區開放的基礎防護措施。疫情之下,各大景區迅速建立起一整套智能體溫測試系統,除了人工用體溫槍測試之外,相繼出現了智能測溫門禁系統,還有不少景區加裝測溫人臉識別系統,即便戴上口罩也能辨明遊客身份。對入園遊客數據完成統一收集和整理,有利於管理人員進行數據匯總、追蹤、回溯和分析。
包括杭州西湖(周邊售票景區)在內的多個景區遊客入園需接受檢查,包括實名登記並測量體溫。在黃山風景區南大門外集散中心換乘點,便安裝了紅外人體表面溫度快速篩查儀,乘客須佩戴口罩、通過測溫和安檢後憑支付憑證即可候車,迅速實現「非接觸」入園檢查。中山陵景區則在通往梅花山的明孝陵3號門處安裝了2臺紅外影像測溫儀,在測量遊客體溫的同時減少人群聚集。而南京玄武湖景區在恢復開放後的第一個休息日,通過微博及時播報客流,引導錯峰遊園。
平臺公約制
此次疫情也讓不少景區聯合起來,通過統一平臺發布和推行防控公約。2月22日,在中國旅遊景區協會指導支持下,美團點評與平遙古城、天涯海角、黃鶴樓、華清宮等全國51家旅遊景區共同發布《中國旅遊景區防疫自律公約》從物資準備、設施消毒、客流分時管控、人員健康管理、無接觸入園服務、防疫信息在線公開等多個方面,幫助景區落實防疫工作。
加入該《公約》的景區可以在線上收到防疫培訓指導,也可以利用平臺已有技術實現實名制購票、分時預約、防疫工作信息化等系統建設。而遊客則可以通過平臺享受51家景區無接觸購票、實名信息登記、快速入園等服務,降低出遊路上交叉感染的機率。千島湖景區2月22日正式恢復開放,在每艘遊船上設置了應急隔離包廂,並在景區內安排了百名「安全官」,他們持有紅十字會的救護證,並經過專業防疫知識的培訓,在景區內引導遊客安全遊覽。
專家提示:近期景區重新消息發布較多,各個景區就疫情期間的入園各有政策,建議出遊旅客出行前先確認相關政策,儘量購買電子票,不僅可以隨時退改,同時也能有效的降低損失。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