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影視劇《如有歲月可回頭》,再次收割了無數人的眼淚。
倒不是劇情很煽情,而是在劇情娓娓道來的時候,很多人在這些主角的演繹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其中最深入人心的就是靳東飾演的白志勇和妻子景雅離婚的那一段,說盡了婚姻中女性的心酸。
從青蔥的校園時光走進柴米油鹽的婚姻裡,白志勇和景雅已經走過了17個年頭,而人這一生中又有多少個17年?
在白志勇眼裡,自己絕對是個「好男人」,沒出軌、沒家暴,甚至連個交好的異性都沒有;
平時除了喝喝酒、打打牌,基本上沒有其它的娛樂愛好,這樣的「好男人」,他白志勇絕對佔第一個。
所以當妻子景雅跟他攤牌離婚的時候,白志勇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為什麼離婚」,而是「這個女人又在鬧什麼」:
「你有毛病吧!」
「你又鬧什麼?」
其實,她們真的沒有在鬧什麼。
就連自己提出離婚,丈夫還是覺得她在「胡攪蠻纏」;
「我白天有苦惱,晚上睡不著,你問過一次嗎?
我心裡疼,身上疼,你了解過嗎?
我壓抑,我真的壓抑。
是你的冷漠,家庭冷暴力,逼得我不想要這個家了。」
妻子景雅的經歷又何嘗不是幾億中國妻子的經歷的呢?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不出軌、不家暴竟然成為一個好男人標誌;
更何況,這段婚姻是建立在感情的基礎上,長時間的不維繫,靠一個人苦苦支撐的婚姻,又能走到哪裡呢。
婚姻裡最怕的不是平淡,最怕的是一個人拼命想傾訴,而另一個人習慣性耳聾,然後再淡淡回一句:
心都是會死的。
何況是一個曾經那麼愛你,為了愛你,甘願放棄外面的花花世界,想要與你執手到白首的那個人呢。
當感情變成了義務,當婚姻過成了無法忍受,我想兩個人是真的走到盡頭了。
可是在此之前,兩個人明明有很多次機會去溝通、去解決問題,明明有很多次可以為婚姻生存下去創造機會;
可又是誰把這個機會割裂了呢?
屋漏了,一個人要扶著梯子,讓另一個人上去補屋頂;
而不是讓兩個人指著屋頂責怪對方:
「都是你的錯。」
婚姻,需要的從來不是指責,而是理解,是包容,是感同身受,更是對另一半的回應。
只要你願意回應,感情就能好好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