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正在入坑小眾香水,那麼對Le labo一定不陌生,今天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下Le labo這個品牌,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品牌·歷史|品牌·特點|值得入·香水
了解·品牌歷史
2006 年,Eddie Roschi 艾迪·羅斯基和 Fabrice Penot法布裡斯·潘特這兩個男人一起在紐約創立了這個小眾香水品牌,在此之前,他們曾一起在Armani 香水公司工作,由於厭倦了創造那些只為迎合大眾卻沒有靈魂的「營銷香水」,他們一起辭職並且決定創辦屬於自己的品牌,講自己的故事。(嗯,是一對有想法的有志青年,最幸運的是還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
創業初期總是十分艱難的,初創資金他們各拿出10萬美元,找身邊的親友借了一些,他們也從市中心的豪華住所搬出來,兩人擠在一居室裡。他們把錢主要投入在購買昂貴的純淨原料上,他們不想也根本沒錢投廣告,找投資人的計劃也失敗了,他們甚至被嘲笑,的確,他們既不量產,而且賣得也很貴,這很不符合市場上的商業盈利規律。
無論過得如何艱難,甚至是被嘲笑,他們依然堅持著自己的原則和想法,打造專屬於自我的品牌調性。幸運的是,他們的創新引得《W》雜誌給了整頁的報導,《紐約時報》也接踵而至,這讓Le labo香水實驗室在社交網站上引起了熱議,也為品牌帶來了不少的顧客。
了解·品牌特點
兩位創始人覺得香水的本質應該是味道本身,是使用者個性的延伸。用最簡易的包裝,一目了然的命名方式,這一切都只是為了突出香水本身的存在感。
最簡單、最沒有存在感的香水包裝。Le labo 不搞營銷、不投廣告,他們不希望有任何東西迫使大眾分散注意力,從而忽略香水本身。所以,一個可回收玻璃瓶、簡易銀色瓶蓋以及一張由老式打字機打出來的白底黑字標籤便組成了一瓶完整的 Le Labo 包裝。(當然,這一點也讓很多人吐槽,覺得自己花了這麼多錢得到這樣簡易的包裝覺得很不值,其實反向而言這簡易包裝也讓Le labo選擇了屬於自己的消費者 )
「Le Labo」源自法語,譯為「實驗室」。Le Labo 香水的命名方式也並不花哨,每種香水都以主調香而命名,後面會伴隨一個數字,代表了所用香料的數量。譬如 Rose 31,意思是主料為玫瑰,另外還有 30 種配料。
Le Labo 就連香水配方也十分簡單。香水的最終配方僅限於酒精+香精+水。並且在顧客購買之前,精油濃縮物與酒精也是分離的狀態,如果你去到他們的線下店鋪,可以看到那就像一個實驗室,店員會用秤盤、滴管、量杯當場調配原料,然後把成品倒入透明玻璃瓶,並且還為顧客提供了特別的「定製服務」——顧客可以大膽定義屬於自己的香水標籤,在上面放上自己的姓名以及 23 個想說的詞,這項使得香水更加獨一無二的服務也因此深受顧客喜愛。
值得入·香水
Le labo值得嘗試的5支香水29/33/10/22/13,一起來看看叭~
Le labo The Noir 29 香水實驗室 紅茶29
前調:香檸檬、無花果、月桂葉
中調:雪松、香草根、麝香
後調:乾草、菸草
前調可以聞到很明顯的香檸檬、無花果的果香甜味,雪松木的清冷搭配略帶煙燻感而又十分硬朗的香草根,女孩紙穿上實在是太酷了吧,柔中帶剛,男人穿上就是給人一種鐵漢柔情的感覺,一個一向硬朗的直男偶爾也有溫柔細膩的一面。
Le labo Santal 33 香水實驗室 檀香木33
氣味:檀香木,雪松、小豆蔻、紫羅蘭、紙莎草、皮革、琥珀、鳶尾花
這應該是Le labo最熱門的香水之一了吧,多少人入手Le labo香水時糾結幾款之中必定有它,由於它的直白,所以衝著它去的應該都是對檀香比較鍾愛的,這支香整體而言就是皮革+檀香的氣味結構,同時搭配著豆蔻的辛辣、紫羅蘭和鳶尾花的粉感花香,雪松的清冷,給人一種溫柔而又清冷的高級感,還是權志龍和山下智久同款嗷,男友香鑑定完畢哈哈!
Le labo Gaiac 10 Tokyo 香水實驗室 東京愈創木
氣味:麝香、愈創木、雪松、乳香
Le labo的城市限定——一般只有在特定城市的線下店才能買到,比如紐約限定 Tubereuse 40,巴黎限定 Vanille 44,倫敦限定 Poivre 23。
這支東京限定 Gaiac 10主打愈創木,算是整個系列裡比較清新的木質調了,主香調是愈創木。麝香,雪松,乳香融合環繞,柔和婉轉,溫暖而包容,10號裡溫和治癒的愈創木,雪松的冷冷清清,麝香的高級感,乳香的溫暖,整體給人一種溫柔和禪意的感覺,特別適合文藝青年。
Le labo Bergamote 22 香水實驗室 香檸檬22
氣味:琥珀、麝香、葡萄柚、苦橙葉、香檸檬、香草、橙花、雪松
除了Santal33,這支Bergamote 22也是Le labo裡大熱的一支香了,其實受到追捧也不是沒有道理的,香檸檬這個元素在大多數香水裡都可以見到,大多是放在前調裡,如果主打香檸檬主題的,一個不小心很容易被人理解成空氣清新劑,所以最容易也是最難的,這支檸檬做得很有層次感,酸甜的柑橘類果香、木質調溫暖的琥珀,搭配著雪松帶來的高級感,從清新的感覺調、再到溫暖的木質調,很現代很都市很自我的味道,比較符合大眾的嗅覺審美。
Le labo Anthor 13 香水實驗室 別樣13號
氣味:龍涎酮、水楊酸戊酯、麝香、龍涎香、黃葵、梨
這支由《AnOthor》雜誌與Le labo聯合出品,手工製作,號稱限量生產500瓶,它的味道很低調,很多人說近似於體香,前調是怡人的皂感,就像是剛洗完澡刷完牙的氣味,接著就是清新的木質調,很是溫暖,很日常。
其實市場上對於Le labo的評價也是呈現兩極化之態,有人認為它們賣得這麼貴,卻做得如此粗糙,覺得不值。但是我認為若你購買了他們的香水不僅是買了他們的香水,也包含了其背後的故事和蘊含的價值觀。
一個品牌的成功絕不是偶然,而Le Labo 的成功在於它足夠與眾不同。它自命不凡、敢於嘗試、創新,敢在如此快節奏、浮躁的世界裡慢下來。
最後用創始人採訪時的一句話來作為結尾吧,「Le Labo 的目的是讓生活更美好。這和香水無關,香水只是一種媒介。如果我們可以創作悅耳的音樂,我們就會成為在街頭演奏的音樂家,只是我們不知道怎麼做音樂。我們唯一擅長的就是製作香水,於是我們就以這種方式去講故事,去打動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