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火熱開播,劇情中張小敬在追捕狼衛過程中,從宣徽院借來一隻細犬,名為阿細。正是藉助阿細靈敏的嗅覺,張小敬才找到了昌明坊的龍波據點。那麼這究竟是什麼狗呢?鼻子居然識得空氣中的九層味道!
劇中幫了張小敬大忙的細犬--阿細
全世界最珍貴的犬種--陝西細犬陝西細犬又稱秦獫 【拼音】:[xiǎn]
早在距今2500年前的《詩經•秦風》中,就有秦國太子攜細狗狩獵的佳句:「載獫犭曷犭喬,車酋車鸞轆。」的記載。
秦獫早在公元前已成為秦國的御用獵犬,名載可據。司馬遷在《史記•李斯傳》中,記有「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的場面,秦獫狩獵的出處,在這裡得到史學巨匠司馬遷的認可。
鐘鼎金文中鑄有「唯正月,既望,癸西。王狩,王令員執犬。休善。用作父甲鼎彝」的文字。透視出執犬狩獵人的尊貴地位和顯赫權利。《禮•曲禮》更將效犬上升為「禮」的最高地位:「效犬者,左牽之。」至今,在民間仍遵循著左手牽狗的習俗。甲骨文中的形象筆畫,構勒的就是這種長嘴,翹尾,前弓後蹦、身體修長的秦獫身姿。
陝西細犬可謂是中國古老犬種之一,但隨著近些年來,國外犬種大量被引進的同時,國內犬種不斷改良本土犬種,導致本土純種犬只越來越少,陝西細犬就位列其中,劇不完全統計,純種的陝西細犬目前全世界只剩下不到十隻!可以說數量極其稀少!
長安十二辰劇組也官宣陝西細犬的稀有
陝西細犬發展演化談起陝西細犬的發展歷史,要從中國細犬講起。中國細犬曾經廣泛分布在河北、山東、陝西等地。後來,就演化分成河北、山東、陝西三個不同的品種。其中以山東細犬和陝西細犬最為出名。
細犬分長短毛,山東長毛叫做番子,短毛叫滑條或者光板。陝西長毛叫做西洋番,短毛叫掐毛(現在幾乎是看不到了)。在現階段來說,陝西細犬幾乎是沒有短毛的了,很多當地人都不一定見到過,所以能見到的短毛細犬,大多是山東細犬即滑條。
三粗三細:嘴細額頭粗,脖細胸腔粗,腰細臀部粗,是滑條的顯著特徵!
但是也有細犬愛好者談到:其實「中國細犬」早就是一種古老的犬,起源於山東,所以得名「山東細犬」。據認為,神話傳說中的二郎神腳下的哮天犬,其原型就是「山東細犬」。
這裡就需要了解《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吳承恩的祖籍是江蘇淮安,距離山東細犬的發源地不是很遠,再結合周邊犬種形象,以山東細犬形象最為貼合。
動畫版《西遊記》中對哮天犬的描述最接近細犬
在《西遊記》裡有這樣一段描述:「(孫悟空)被二郎爺爺的細犬趕上,照腿肚子上咬了一口,又扯了一跤。」該犬第二次出場是第六十三回制服九頭蟲的那一段:「那怪急鎩翅,掠到邊前,要咬二郎;半腰裡才伸出一個頭來,被那頭細犬攛上去,汪的一口,把頭血淋淋的咬將下來。那怪物負痛逃生,徑投北海去。」
陝西細犬在古代社會中的地位
《長安十二辰》劇中陝西細犬,大多原是從山東流傳過去的。因陝西細犬其體型高大,氣質優雅,性情溫馴,同時善於狩獵。所以在千百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被選作皇家御用犬只。
在《園陵犬賦》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嘉彼御犬,即良且馴,蒙先朝之乃眷,向宮室而託身。生動形象的描述了唐代帝王對陝西細犬的鐘愛。
皇帝的御用犬只百姓不能養
最知名的記載,就是畫師郎世寧為康熙皇帝畫的《康熙十俊圖》,傳言該犬救過康熙皇帝的命,所以康熙皇帝對陝西細犬十分鐘愛,在郎世寧的畫作中,有九副畫的都是細犬。足以看出康熙皇帝的鐘愛之情!
本土優良犬種保護任重而道遠我們國家幅員遼闊,人們在自然勞動中培育大量優秀犬種,比如西藏藏獒、廣西矮腳犬、廣東沙皮犬等,世界上很多犬種都起源於中國,或者是有中國本土犬的血統。
發達國家直至近現代,才形成完整的培育體系,培育出世界知名的犬種。而我們國家缺乏有效保護,很多優良犬種無法得到推廣,甚至犬種瀕臨滅絕,如新疆牧羊犬、廣西矮腳犬、中華田園犬等。
因此在保護本土犬種這個問題上,任重而道遠,保護本土犬非一朝一夕,希望大家能夠有這個意識並付諸行動!
城市最佳護衛犬——暗黑騎士卡斯羅
五隻猛犬圍毆一隻野狼,太兇猛了!
刀下留人|狗狗「刑場獲救」,不幸的狗生遇到最幸運的人
忠誠衛士,終極保鏢卡斯羅!!!
八一建軍節特輯-中國軍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