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故事#
人生中遇到的每個人、每件事,都是註定的,不要把它當成折磨,當成是對自己的一種磨練吧。無論你的童年怎樣,無論你是不是得到父母的關愛和寵溺,都依然要相信這個世界是美好的,人間是值得的。
《歡樂頌》裡樊勝美有一句經典臺詞「一個人的家庭就是一個人的宿命」,言下之意,你再怎麼努力,仍可能逃不原生家庭的牢籠。
樊勝美,精明能幹,貌美如花。是外資公司資深HR,可偏偏這樣的她卻沒有存款,是五美中唯一還需要為溫飽問題奔波的人。
因為她需要負擔無底洞的家庭,除了贍養中風癱瘓的父親,還要一直養著哥哥一家三口——出錢買房,養孩子,還時不時要為惹事生非的哥哥收拾殘局,哥哥的賭債她要還,哥嫂滿大街貼涉黃小廣告被抓她也得管。哥哥沒錢花,母親要求樊勝美找同事借錢都要接濟他。
今天我們講述的主人公與樊勝美有著相似的經歷,小花大學畢業,去了上海工作,那是的她三餐溫飽都有問題,每天都在找工作的人潮中。
剛來上海的那三年是小花覺得最苦的三年,她幹過前臺,發過傳單,做過通訊員,也因沒錢交八百塊房租被惡毒的房東趕出來過。被趕出來的小花只剩一塊錢,饑寒交迫,她不好意思地想去買一個兩塊錢的烤紅薯取取暖,沒想到老闆還掰了一半,她不知所措的拿著一塊錢買來的烤紅薯,已經淚流滿面。
她哭的是自己,哭的是自己的不幸。原來小花有個比自己小十歲的弟弟,弟弟是她母親在四十出頭的時候高齡產子生下來一個小弟弟,看到自家香火終於傳承下來了,她的父母恨不得敲鑼打鼓去宣傳自家終於生了一個帶把的了。
這個來之不易的小弟弟成了父母的心肝寶貝,原來對小花還算不錯的父母此刻就變了個人似的,看小花不順眼起來了,母親還好點,最多罵罵她們,說她是個賠錢貨,而父親開始動不動就對她們拳打腳踢。還說就是生了小花把家裡弄窮了。
在小花看來,女孩子長大真的是沒有家的。而被嬌生慣養的弟弟在父母的縱容下,從兩三歲起就開始對小花呼來喚去,像指使傭人一樣,因為有父母為他撐腰啊,總之,弟弟越大對小花態度越不好。而脾氣暴躁的父親就更別提了。
小花大學學費都是自己掙得,家裡沒給一分錢,大學畢業後來到上海後,父母仍要求小花每個月給家裡寄三千塊錢,在父母的逼迫下,小花每個月發下工資的第一時間總是先給父母寄過去,母親跟一個鬧鐘似得,每個月都給小花打電話,一開口就是跟小花要錢,或者是要讓小花儘快寄錢,說要給弟弟買東西之類的…
弟弟雖被父母看成金蛋蛋,但是讀書不行,初中還沒畢業就死活不讀了,現在20出頭還天天在網吧打遊戲,他父母還到處吹噓自己兒子人長得好,電腦操作得好,小花聽父母這樣說真是無語了,
由於母親從小溺愛弟弟,慣的弟弟一身臭毛病,喝酒打牌,逛夜店 沒錢就和媽要,媽沒錢就和小花要 。
小花29歲時碰到了張先生,張先生是搞經融的,小花大學學的也是經濟學,小花在張先生的帶領下順利地翻了身,兩年下來小花已經有了不菲的收入,也擁有了一輛屬於自己的車,這是小花之前夢寐以求的東西。
就當小花覺得一帆風順時,母親找上門了,原來是同村人知道小花現在生活過得不錯,告訴母親,母親便來找小花,母親來了第一句話不是噓寒問暖,而且質問小花說:「閨女,你弟娶不起媳婦,你好意思天天住洋房開豪車?」
小花微微一笑說:「怎麼我之前一個月給你三千塊,我吃不上飯也要給你打這個錢。這兩年我一個月給你打五千塊,你還不夠嗎?五千塊都不夠你兒子一個月敗的嗎?你和我爸的退休金現在一個月也能領七八千吧,再說了我是給你養老,不是給你兒子養老」
母親看著小花這樣,竟動起來手,小時候父母對小花拳打腳踢,弟弟對小花拳打腳踢,現在還為了錢對她動手,她也是她們的孩子,可這差距怎麼這麼大呢?小花看著氣急敗壞的母親,說了一句:「活該,他活該娶不上媳婦」
中國文化裡重男輕女的思想比較嚴重和普遍。在多子女家庭裡面,很多父母對子女疏於照顧、愛和關懷,當一個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這對他們來說是非常痛苦的。
童年的愛,如同最原始的生命養分。幼兒如果連在最親的父母身上都感受不到愛,怎會有存在的意義呢?如果人在早期極度缺乏愛,會在心裡形成一個深深的黑洞。沒有意識到其存在的人們往往會被其驅使,窮盡一生,只為填補這個莫能明狀亦深不可測的黑洞,無論多麼絕望和無助,也執意要完成。
今日話題:
你怎麼看待父母寵溺孩子?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