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母嬰育兒寶原創,擁有全部版權,歡迎轉載
提到中國的小品喜劇,「趙本山」三個字,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他曾經是中國小品界公認的「頭把交椅」,號稱「小品王」。
甚至說,提到喜劇和小品,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趙本山」,他幾乎成了小品的代言人。
正是廣大觀眾的支持,使他從「春晚專業戶」變成「春晚釘子戶」,甚至有人說,春晚如果沒有趙本山的作品,也就沒啥意思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趙本山雖然逐漸退出了春晚舞臺,但是卻在影視方面再放異彩。
其主導拍攝的《鄉村愛情》系列,也是叫好聲一片,即便是在今天年輕人的圈子裡,也是頗有口碑。
趙本山的奮鬥史,就是一部草根崛起史。
他生於東北農村,幼年母親病逝,父親因為與人爭執矛盾,遠走他鄉。無奈之下,他只能跟自己的盲人二叔學藝,這才有了他日後輝煌的基礎。
許多人都知道,趙本山有兩段婚史,這也是他最讓人詬病的地方。
趙本山先後育有兩子兩女,與前妻所生次子幼年因病夭折,如今成人的子女,尚有前妻長女,現妻的一子一女。
趙本山在中國文藝界的名聲地位實在是很大,因此,他與現任妻子的兩個子女,也一直受到不少網友的關注,尤其是小女兒趙一涵,又稱「球球」,做起了網絡直播。
趙本山疼愛小女兒,也是經常被愛女拉到直播間,著實為小姑娘積攢了不少人氣。
年初,趙本山還把一對子女拉到了《鄉村愛情12》參演客串,戲份雖然不多,但也算是過了一把癮。
在前段時間的直播中,趙一涵更是大放豪言,表示自己要在年底貸款提一輛豪車,評論區自然是一片咂舌羨慕,但同樣,非議也不少。
與高調外向的小女兒相比,趙本山的大女兒趙玉芳實在是低調的太多,甚至沒有多少人聽說過趙本山還有個大女兒。
10月8日,網上有人曝出了趙本山長女的視頻。
視頻中年已40的趙玉芳一身黑衣,簡單扎了個長馬尾,穿戴打扮十分樸素平常,外貌有著中年人共有的富態,精神氣色看起來很不錯。
據相關知情人士透露,趙玉芳夫婦此來是為了接在劉老根大舞臺演出結束的兒子回家。
趙本山對自己的這個外孫也可以說是十分的關懷提攜了,一直領著他在劇場演戲,趙玉芳夫似乎也是比較支持兒子的選擇。
與自己同父異母,堪稱是「蜜罐子」裡長大的妹妹相比,趙玉芳的成長曆程相對而言,確實要辛苦不少,這也許正是導致姐妹二人如今性格不同的原因吧。
1. 溺愛型成長環境的影響
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獨生子女家庭。因為孩子的日常生活,就是在家人的驕縱寵溺的背景下成長,甚至是到了「叫天天應,叫地地靈」的地步。
於是,孩子許多本該自己動手做的事情,紛紛被家人包辦,自己幾乎沒有動手的機會,由於家人無原則的遷就與包容,最終會讓孩子養成自私、膽怯、任性的性格。
這種性格,到了社會上如果還是無法改變的話,那麼在和人相處時就會顯得很困難,別人也不願意和一個只顧自己,不管其他的人相處。
2. 專制型成長環境的影響
由於在成長過程中,父母對孩子嚴密的掌控安排,以及從不考慮孩子的意見。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基本上分兩種性格。
其一,性格比較軟弱、內向,無法如實的向外部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情感,沒有自己的主見。
因為在家庭中,每當與自己父母的意見不同時,稍稍向外表達,就會迎來父母的當頭呵斥。
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懶得表達自己的想法意願了,甚至學會了逆來順受,父母怎麼說,自己就怎麼做,不再主動思考 。
因為在家庭中無法得到尊重,走向社會後也會變得自卑,在與人交往時,顯得畏畏縮縮,而且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難時,常常是畏難情緒佔上風。
其二,性格比較偏激、暴躁。因為成長過程中,父母的獨斷專行引起自己的不滿,於是經常以各種較為激烈的形式反抗,表達自己的不滿,經常和父母爆發矛盾。
長此以往形成習慣後,就極易容易被情緒所控制,並且顯得多疑和敏感,在與人交往時,往往不容易與人發生爭執甚至是爆發衝突,很容易讓別人敬而遠之。
3. 包容民主型成長環境的影響
這種成長環境,也可以稱之為理想型成長環境。在這個環境中成長的孩子,父母是溫和理智的,他們能給予孩子尊嚴、呵護以及理解、包容。
他們願意傾聽孩子訴說自己的意見和情感,能夠和孩子保持良好、和諧的溝通,在這樣的環境中,父母與孩子的地位在某些方面更加平等。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三觀不會偏斜,性格與精神也會更加積極向上、陽光成熟,人際關係也會更加廣闊健康。
孩子的成長環境並非被動的,不可改變的,這其中,家長的主觀能動性十分重要。
1. 讓孩子的童年沒有陰霾
許多孩子的童年都少不了家長的指責、打罵、忽視,這種環境下,孩子又怎麼可能有一個陽光快樂的童年,更不會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成長。
因此在孩子的童年中,家長必須給自己有一個定位,即自己是孩子的呵護者。
要像對待剛結花蕾的鮮花一樣去對待孩子,多一些溝通、包容,多一些陽光雨露,少一些陰霾烏雲。
2. 要理性看待孩子的成長
父母必須正視孩子的優點和不足,不能不顧實際的一廂情願,給孩子定下一些不實際的目標;或者給孩子「一刀切」。
畢竟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鮮明的個性,任何為了盲目的攀比和虛榮心引起的揠苗助長,都是不可取的。
3. 學會做一名引導者
父母應當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以此為切入點,然後慢慢引領著孩子的成長。
不要做掌控者,要學會因材施教,所謂「淮南為橘,淮北為枳」,孩子的興趣,往往是他成就的開端。
性格的不同,導致孩子的未來也不同。孩子性格的養成,一直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環境的影響無時無刻不在,家長要做的,就是儘自己的力量,優化這個環境。
親愛的寶爸寶媽們,你們家的孩子是怎樣的性格呢?可以在下方評論區分享哦~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轉發、評論,你的喜歡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