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百家號吳姐講過去,今天我們講述的是電影《巨額來電》。這部電影小編看了三次,不是因為它的拍攝手法有多麼好,也不是因為劇情有多麼震撼,而是因為它的題材很現實、很生活。這部電影讓我們對社會保持了警惕之心。我們一邊享受著科技帶給我們的便利,一遍遭受著科技帶來的損失和傷害。電影中桂綸鎂飾演的詐騙分子冒充者各種官方的身份,政府人員、大型機構負責人、警察等等,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也讓老百姓對本來敬畏、重視的機構失去了信任。
電影中桂綸鎂演技大突破,演繹了前所未有的狠,大姐大的狠厲和霸氣,身為小女人夢想落空時候的失落和絕望都入木三分。這部電影取材於真實的詐騙案件,真實的還原了電信詐騙的全貌。 劇中被騙的無外乎以下幾種情況:中獎貪小便宜的、相信天上掉餡餅的、偷稅漏稅的、包養情人的等等,看似很簡單明了的事情,但是卻不斷地有人受騙。小編覺得作為國內首部反電信詐騙題材電影,通過真實準確的數據,將這個常見卻隱秘惡產業曝的罪光,這樣的電影,除了講好一個故事之外,有了更多的擔當和責任感,值得人致敬。
電影中詐騙犯的妹妹是一個大學生,無法勸說哥哥回頭,但是她選擇「清清白白的錢」,靠自己辛苦打工終於賺夠了學費,結果卻被一個所謂的教育局的電話,騙走了九千五,最後無奈自殺。這讓我想到了轟動社會的「徐玉玉被騙案」,當初徐玉玉確實接到了教育局打來的辦理助學金手續的電話,所以之後接到騙子的電話的時候她並沒有懷疑,按照騙子的步驟把9900塊錢輸入了所謂的「教育局指定的帳戶」,其實錢進了騙子的戶頭,可能這個錢對於很多人來說沒什麼,但是是她父母省吃儉用大半年才湊到的,最終這個女孩也不幸離世。就像電影中這個大學生一樣,這個錢是她們的學費,沒了這個錢她們就沒了希望。騙子也是最喜歡對大學生下手,還未入社會,單純沒有心機,而這些人也是內心承受能力最小的。
電影開場的一段冒充公安詐騙富商的戲碼,也是取材於曾經的「8.25電信詐騙案」,15年的時候有一夥臺灣人在印度設置電信詐騙窩點,冒充銀行工作人員、公安民警、檢察官等身份撥打電話,這些都是老百姓最信任的機關單位,謊稱對方信用卡透支、個人身份信息可能被盜用等,騙取被害人信任的方式進行詐騙,以「資金核查」為由,伺機要求被害人通過網銀、銀行櫃檯或「ATM機」將資金轉入其指定的「監管帳戶」,前後騙了五千多萬。這是多少人的血汗錢,每一個詐騙成功的背後,又讓多少家庭支離破碎。小編覺得我們無法控制他人對我們的欺騙,但是我們可以控制自己被騙。我們應該時刻保持清醒,尤其是在金錢方面,我們一定要多長一個心思。
電影結尾,阿芳帶領詐騙組織上演的一場虛擬綁架案,現實誘騙大老闆的情人關閉手機,然後對大老闆實施詐騙,雖然一開始大老闆有防範意識,但是雖然撥打情人電話不同的情況下,引起了他的恐慌,最後落入了騙子的陷阱。這個案例類似於中國留學生綁架案,犯罪分子利用各種手段使離開父母遠在異地的他們,切斷了與家人朋友的聯繫,造成被綁架的假象,利用失去和孩子的聯繫之後的家屬們焦慮的心理實施詐騙。其實許多看似能夠輕易識破的騙局,但是犯罪分子卻一一得逞。在小編看來,一方面是因為現在人的防範意識比較弱,一方面是犯罪分子的手段越來越高明,他們已經形成了一個有組織的「詐騙集團」,逐級分工,層層攻破受害人的心理,最終達到詐騙的目的。
電影中桂綸鎂給新人做示範,讓我們知道了什麼是「一線」,什麼是「二線」,什麼是「水房」。甚至我們知道了還有專門賣給販子受害者信息的「菜商」。而這個菜商,他是詐騙最關鍵的一點,所有的信息都來自於他們。如今的詐騙不同於以往的盲目撥打電話詐騙,而是有受害人的詳細信息,甚至你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買了什麼藥,花了多少錢,用的什麼卡,都一清二楚。近年來,買賣公民信息的犯罪分子也越來越猖獗,可能我們每個人的信息都曾經被洩露,小到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碼,大到具體你某一天去了哪裡、做了什麼這種詳細的信息,都被不法分子以幾塊、幾十、幾百的價格賣給詐騙分子。小編相信如果能杜絕源頭,不要為了蠅頭小利去造成更大的錯誤,那受害者會大量的減少。
小編覺得這部電影如果當成科教片來看,如果能讓每個人都看一遍,相信大家的防範意識都會有所提高。對於公民提高保護隱私的意識又很積極的意義,希望大家提高安全意識,提防各種詐騙,讓騙子遠離你我他
文/百家號吳姐講過去原創,轉載請註明百家號吳姐講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