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薛丁格的猹
這兩天,「國民閨女」楊紫又成了爭議焦點,首先便是狀告「黑粉」侵害名譽權、偽造證據,讓黑粉被罰10萬告終。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再是楊紫代言的產品「呂Ryo」舉辦應援活動,三天僅賣出了329份。連官博都忍不住出來催銷量了。
一時間,關於楊紫的質疑聲又四起,很多人認為楊紫所謂人氣和國民度被誇大了,事實上根本沒有多少真粉絲,也帶不動貨。
但馬上有粉絲進行了闢謠,原來這只是包括了小程序的銷量,大頭都在京東淘寶,所以還是我們誤會了楊紫!是別有用心之人在挑事!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粉絲為明星刷單、衝銷量這種違背正常商業邏輯的行為反而成了常態,而楊紫這樣不搞這一套的明星反而成為了「異類」。
而要說起針對楊紫的這麼多無端質疑聲究竟從何而來?那就說來話長了!其背後可以說折射出了當下內娛的一種「病態」。
因顏值差點被勸退,努力擺脫「小雪」標籤
「孩子你長成這樣,勸你別演了。這個圈子太亂了。咱長得也不是那麼漂亮,還不如去好好學習,要不然以後可能會很傷心的。」
當宋丹丹說出這番看似苦口婆心的忠告之時,楊紫正在面臨人生中的艱難選擇。
彼時的楊紫,已經憑藉《家有兒女》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國民閨女」。
然而在競爭激烈的娛樂圈,最不缺的便是美女。宋丹丹作為過來人,自然知曉其中的殘酷。
年輕時的宋丹丹也算得上是面容姣好,然而之後的演藝道路卻越來越窄。為了生存,只能不停地去演小品,演藝形象也逐漸被固化。本質上,娛樂圈還是典型的「男權社會」,對那些不夠漂亮、不夠年輕的女演員,始終不太友好。
顯然,宋丹丹對楊紫說出這番話,並不是為了打擊楊紫,而是真的把楊紫當成乾女兒般關心她的前途。而以楊紫的外形條件,想在演藝圈混出頭來,註定會非常地艱難。
然而,楊紫已經堅定了未來要從事演藝道路的決心,還是義無反顧地考入了北影。
但顯而易見的是,童星的出身對於楊紫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小雪」這一角色在給楊紫帶來同齡段女演員無法比擬的「國民度」時,同樣也給她貼上了難以擺脫的固化標籤。
當長大成人的楊紫剛開始嘗試其他類型角色之時,媒體都會以「小雪來了」、「小雪長大了」之類的噱頭來博眼球。
直到《戰長沙》中的胡湘湘一角,才讓楊紫在小雪之後終於又有了出圈的作品。人們感覺到「小雪」長大了!
流量時代來臨,一度無戲可演,無奈之下走上流量道路
此時,對於「根正苗紅」,要走「青衣」路線的楊紫來說,她的演藝之路似乎正要起步。
然而就在這時,一切都變了天——流量時代來臨了!
對於進入流量時代的內娛市場來說,人們最關心的不再是演員的演技——顏值、粉絲、話題度成為了一切。
很長一段時間,楊紫幾乎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她似乎特正要和那些大部分過氣的童星一般,逐漸被人遺忘....
不過好在,楊紫沒有就此沉淪,2016年,隨著《青雲志》的熱播,楊紫再度強勢歸來,此時,「楊紫」的名號終於蓋過了「小雪」。
然而伴隨著楊紫再次走紅,各種質疑聲也迎面而來。
首先,人們「驚奇地」發現:楊紫的臉好像變得不一樣了...
由此,各種關於楊紫整容的傳言從未停歇,楊紫本人對此則一直沒有正面回應。不排除是別有用心之人的污衊。
另一方面,人們質疑本來應該成為「青衣」的楊紫,為何最終也踏上了「流量」的道路,去演這樣一部看起來並不高大上的仙俠劇。
同時,楊紫的外表也成為了最大的"槽點『』,那些對她表示不滿的人認為,她的顏值撐不起這樣的大美女人設。
面對質疑,楊紫無奈地表示:我沒得選!在拍《青雲志》之前我都沒有戲拍了!大環境就是這樣,你既然無法改變就只能去適應,先有戲演,才能談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而更讓楊紫苦惱的,便是「飯圈」對她的攻擊,通過《青雲志》讓她第一次認識到了「飯圈」的威力,甚至感覺到「恐怖」。
希望成為「更深一層的流量」
但她顯然沒有被那些非議所擊倒,愈挫愈勇的楊紫又通過《歡樂頌》、《香蜜》、《親愛的,熱愛的》等熱播劇,讓觀眾見識到了她更多的可能性。
然而,隨著楊紫的事業蒸蒸日上,各種針對她外表、作品、乃至戀情的攻擊甚至謾罵也是愈演愈烈..『
甚至很多人把楊紫歸為「強捧資源咖」,所謂人氣國民度都是虛的,甚至把為楊紫說話的路人粉都稱為「紫式路人」。
楊紫的任何一舉一動都被拿顯微鏡盯著,甚至微博點個讚都能被黑粉們聯想...
一時之間,似乎「黑楊紫」成為了一種「政治正確」,對於不喜歡她的來說,似乎她連呼吸都是錯的....
「我做錯什麼了?為什麼大家都在罵我?」
楊紫不明白,她始終覺得大家對自己太苛刻了!
雖然看起來滿不在乎,但她也不否認自己也會有「玻璃心、脆弱」的一面。
在當下,流量明星似乎就跟業務水平低下畫上了等號。但可以這麼說,楊紫作為一個「反流量」,不是流量和評價她是不是一個好的演員並不矛盾。
對於楊紫來說,她不介意被貼上流量的標籤,但她所在乎的顯然不是如今通常意義上的流量,而是「更深一層的流量」,比如她崇拜的章子怡、周迅那樣的「大花」,真正靠演技和作品受到認可。
在很多人看來,如今的流量時代,對於楊紫這樣少見的「根正苗紅」的專業演員來說,演技顯然才是其立足於娛樂圈的「硬通貨」。
當然,在娛樂圈這個是非地,只要你紅,就免不了各種質疑和嘲笑,對於楊紫來說,她未來的演藝生涯還會很長,更大的挑戰顯然還在後面....
由楊紫等流量明星的例子帶來的現實思考:
通過楊紫的事例我們可以看出:當前流量明星之所以和實力藝人之間涇渭分明,正是因為流量時代大大縮短了造星過程,不需要向傳統那樣通過演藝作品——大眾媒體關注——吸引受眾等步驟,而是直接可以在社交媒體裡實現精準粉絲的聚集。
所以楊超越這樣沒有實力和作品,全靠人設的流量愛豆長期霸佔熱搜,某種程度上讓更多楊紫這樣的傳統藝人一度無戲可演。
楊紫畢竟還算是少數幸運兒,而更多的傳統藝人顯然就這麼被「劣幣驅逐良幣」了。
但是,流量明星光靠販賣人設而缺少作品的路線終究走不長遠。隨著市場逐漸回歸理性,流量的泡沫正在逐漸被戳破。
在我個人看來,楊紫可以說是流量,也可以說是反流量的存在,或者說用「復古型流量」來形容更為貼切。因為流量和業務水平本來就不是矛盾體,楊紫更像是前流量時代那樣人氣和實力兼備的演員,比如章子怡和周迅那樣。只不過在當下的流量時代,楊紫主動或被動的獲得了極高的人氣和關注度,才被劃入到和其他流量明星一樣的行列。
但在這個自媒體野蠻生長的年代,對於楊紫這樣的藝人,哪怕自己不想,也難免會被迫走上流量的道路。而適度的進行營銷、炒作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歸根結底,還是要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硬實力,才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對於楊紫和流量明星,你有何看法?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