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收紅包即可被處分並暫停執業!南寧的醫生患者這樣說

2021-01-19 廣西電臺私家車930

醫患雙方不收、不送「紅包」家屬稱讚

韋女士的孩子因為患有「腎病症候群」,去年12月31日從柳州一家醫院轉到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繼續治療。由於孩子的前期治療效果不佳,韋女士心裡非常著急,剛轉院時,她曾經萌生要給科主任或主管醫生送「紅包」的念頭。但是入院時,一份《醫患雙方不收和不送「紅包」協議書》鄭重地擺在了她的面前。

「當時我籤的時候我就有點很吃驚,就覺得怎麼不需要紅包,也可以享受這麼好的待遇。」

即使籤了協議,被告知了監督投訴電話,但是,韋女士一家還是心有疑慮,覺得籤協議就是走個形式,直到經過10多天的住院治療,韋女士才終於打消了送紅包的念頭。

「我覺得醫生的熱情、細心還有耐心,打消了我所有的念頭,因為當時很著急嘛,我們都會問醫生我們小孩應該怎麼怎麼樣,問很多問題,醫生都會很細心很耐心跟我們講解。」

醫生收回扣2000元即可處分並暫停執業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監督電話公布

這樣一份協議書的出現,源自去年自治區衛健委、自治區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醫療衛生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廉潔從業規定》。規定裡對全區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提出廉潔從業「十嚴禁」要求,處罰收受「紅包」、回扣等違規行為6項措施,其中明確規定醫生收回扣2000元即可處分並暫停執業,該規定自2021年1月起施行。

1月14日下午,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舉行了創建「無紅包醫院」活動啟動動員大會,該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韋金儒帶領與會全體醫務人員,向社會作出了鄭重的承諾。

一、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為「無紅包」醫院,醫院的一切醫療服務活動不需要「紅包」。

二、所有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不收受病員及家屬送予的「紅包」、禮品和有價證券等財物。

三、特殊情況下,一時無法拒收的錢物,必須在2個工作日內退還,或上交醫院紀檢監察部門登記處理。

四、對違反規定收受「紅包」、禮品和有價證券等財物的,一經查實,將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嚴肅處理。

以上承諾,敬請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予以配合,並嚴格監督。

監督電話:0771-2636282(紀檢監察室)

0771-2636267(醫德醫風監督組)

據了解,為進一步加強醫院醫德醫風建設,抵制行業不正之風,提高醫護人員道德修養,規範廉潔從業行為,營造健康向上的醫院文化氛圍,構建良好和諧的醫患關係,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決定利用一年時間開展「無紅包醫院」創建活動。

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陳波表示,「紅包」問題直接關係到醫務人員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是構建良好和諧的醫患關係的問題。國家三申五令規定醫務人員在「紅包」問題上絕不能伸手。最近出臺的廣西醫療衛生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廉潔從業規定,更是明確提出了「十嚴禁」。醫院是治病救人的前線,同時也處於被媒體審視、大眾熱議的風眼,是「紅包」、回扣、商業賄賂易發的廉政高風險行業。創建「無紅包醫院」,既要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又要久久為功、常抓不懈,做到糾建並舉,形成長效機制。同時要內外兼顧,形成「患者不送、醫生不收」的廉潔共識,營造醫院「無紅包」的濃厚氛圍。

南寧市衛健委黨組成員、市紀委監委駐市衛健委紀檢監察組組長舒松源表示,創建活動只有起點,沒有終點,下一步,南寧市衛健委將在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開展「無紅包醫院」創建活動並取得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以點帶面,逐步在市屬醫療衛生機構推廣「無紅包醫院」創建活動,大力弘揚「崇德敬業、守信篤行」的「無紅包」精神,併集體掛牌亮相,擦亮「無紅包醫院」品牌,達到「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效果,以創建「無紅包醫院」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樹立起為民擔當、廉潔行醫的良好形象。

記者:劉慶

相關焦點

  • 「祝福收下了,紅包不能收!」 患者端午發來微信紅包被醫生婉拒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張輝)「祝福收下了,紅包不能收!」「再次感謝,但紅包真不能收!」端午節,一位市民為了表示感謝給曾經的主治醫生發了一個微信紅包,但被醫生溫言婉拒,這樣的微信對話截圖也溫暖了很多人。6月19日,記者聯繫到了婉拒患者紅包的醫生——秦皇島市海港醫院骨一科副主任醫師杜文徵。杜醫生介紹說,端午節發來紅包的是他曾經的一名患者,當初因車禍造成腰椎骨折,晚上11點多被送到海港醫院,他及時對患者進行治療,直至其出院。而另一個被拒收的紅包來自於另一位患者,因為擔心手術在術前要給他發紅包,「現在手術已經順利完成,患者對效果非常滿意。」
  • 醫生患者籤協議拒紅包有用嗎?(圖)
    吳志立 漫畫  記者 唐江澎 匡春林  患者、醫生雙方要籤字拒送(收)紅包!近日,衛生部就《加強公立醫院廉潔風險防控》徵求意見,其中規定「實行醫患雙方籤署協議書制度。患者入院時進行醫生不收紅包、患者不送紅包雙向籤字,協議書納入病案管理」。
  • 張文宏醫生說:「醫生紅包不能收,水果可以」,對此你怎麼看?
    好在經過治理整頓,收紅包現象越來越少了,但是要說醫院完全杜絕了收紅包的現象,有點自欺欺人。因為就算自己沒有送紅包,也聽說過別人送個紅包,且事實有理有據,這個是不容置疑的。 送紅包的目的,是為了讓醫生更好的為自己看病。其實,醫生哪有不好好為患者看病的呢?除非是假的醫生、庸醫,或者專門為了謀取利益的騙子醫生。
  • 事發三亞,手術前後醫生收紅包1600元,更意外的是醫院診療中竟這麼做……
    該患者因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到該醫院治療,手術後第4天出現呼吸、心跳驟停,經搶救無效死亡。經省衛計委聯合調查組調查,該醫院在診療過程中存在缺陷、病曆書寫存在部分信息填寫錯誤、醫務人員收受紅包等問題,並對該醫院及相關責任人做出相應處理。其中,手術前後醫生收受紅包1600元,被責令暫停執業6個月。
  • 對我們說聲「謝謝」就足夠了,順德醫生機智「婉拒」患者家屬紅包成熱點
    陳演志醫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聽到患者或其家人道一聲謝謝,是他們醫護工作者最開心的事情。近日,陳醫生拒收患者紅包並將紅包轉至患者住院費帳目一事受到廣泛關注。「當時我爸爸提出來要給陳醫生送紅包時,我就跟他說不要這樣做,醫生是不會收的,但是他就是不聽,非得要這樣做。」說起送紅包的事情,這位患者頗有些不好意思,「陳醫生之前幫了我們很多,態度也非常好,是一位好醫生。」
  • 寶雞這位醫生收了患者300塊錢的紅包
    「護士長,我家老張準備出院,結算時發現少了一張300元的住院發票,你幫我查查」, 「阿姨,您別著急,我給您查一下」,腎病內科護士長宋曉娟很快幫忙查到結果,電腦上顯示繳費金額與家屬手裡的發票,確實差了300元,護士長招呼患者家屬稍作休息,她去諮詢患者的主管醫生李姜。
  • 患者起訴醫院沒有手術資質,涉案醫生多點執業是否合法?
    點擊查看 【基本案情】患者王某因胸悶、間斷胸疼前往縣醫院進行身體檢查,後由李醫生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手術。術後王某仍留院觀察,但王某發現病情沒有得到緩解反而發展到左上肢劇痛。
  • 寶雞一患者家屬「非要」給醫生送紅包 醫生無奈給他存成住院費
    醫生心思:考慮患者心情緊張焦慮,為了安撫患者暫時收下紅包,之後會通過住院費等方式還給患者,但也希望患者不要送紅包了,他們對醫生的信任和配合,就是最好的尊重和肯定。 為了讓醫生將家人的病徹底根治,患者想送紅包以表示「意思」,被醫生多次婉拒仍堅持,醫生無奈收下了紅包。
  • 醫生面對高額紅包,怎麼做?寶雞市中醫醫院謝醫生這樣做……
    而正因為有這樣的意識存在,寶雞市中醫醫院肛腸科副主任謝軍就在這兩周接連收到了兩位患者送來的大額紅包,面對高達5000元的紅包,謝軍醫生用這樣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他一貫以來的做人行醫準則:清清白白做人,讓每一位患者放心!
  • 這位醫生「收下」紅包卻被患者贊為好醫生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高菊通訊員許文軍鄧莉華    本報訊做手術之前,患者家屬塞給醫生一個紅包,醫生收下了紅包,最後患者卻為該醫生送來了一封感謝信,稱讚他為好醫生,這是怎麼回事呢?11月27日,洛陽讀者丁女士撥打本報新聞熱線介紹了以上情況。
  • 商丘市第四人民醫院:醫生退還患者紅包 樹立良好醫德醫風
    商丘市第四人民醫院:醫生退還患者紅包 樹立良好醫德醫風很多患者認為收紅包的醫生會在各方面更照顧自己,以此來緩解內心緊張不安的情緒。對於患者及家屬可能出現的這種心理,紅包收與不收也就成為了一門藝術。因此在拒收紅包的背後,便產生了一個又一個感人又暖心的故事。
  • 病人給醫生塞了一個千元紅包,醫生收下後把錢這樣花了出去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冰清 通訊員 汪亞傑 朱佳歡聽說住院手術都要給醫生紅包「意思意思」,長興的楊女士偷偷給婆婆的主治醫生徐宏偉塞了一個千元紅包。結果,這個紅包在病人、醫生、護士手裡兜兜轉轉幾道,最後變成了一張住院費收據。原來,徐宏偉為了讓病人放心先收下了紅包,隨後又用這個錢交了住院費。一千塊錢就這樣回到了病人手裡。
  • 患者起訴醫院沒有手術資質,涉案醫生多點執業是否合法?|醫法匯
    【基本案情】患者王某因胸悶、間斷胸疼前往縣醫院進行身體檢查,後由李醫生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手術。術後王某仍留院觀察,但王某發現病情沒有得到緩解反而發展到左上肢劇痛。後經醫生檢查發現已經形成血栓,建議王某轉上級醫院進一步明確診斷及治療。
  • 拒收患者微信紅包 桐鄉這位醫生對「感謝禮金」說不
    微信紅包作為身處網際網路時代的人群溝通、娛樂的方式之一,其便利性和一定程度的娛樂性受到不少人的喜愛。隨著微信紅包使用人群的不斷壯大,加上微信紅包的隱蔽性,利用微信紅包來表達希望醫生用心為患者治療和服務意願的患者及家屬也越來越多,也讓醫務人員堅守醫德醫風面臨新的考驗。
  • 醫生「飛刀」被舉報,是患者不講武德?還是醫生道德敗壞?
    近日,一位患者因為椎間盤突出,在永城中心醫院進行手術。醫生術前建議請專家做手術,這樣手術效果會更好,患者同意請專家。據患者稱,在手術期間,醫院要求患方支付3000元專家費,惹惱了患者家屬,於是他們向電視臺投訴了該家醫院。經河南電視臺公共頻道記者介入,醫院退還了3000元,表示這錢由科室承擔,算是幫扶患者。
  • 去醫院看病,你會給醫生送紅包嗎?
    遼寧大型醫院巡查工作開始,包括瀋陽多家醫院,重點就是嚴查醫生收紅包。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病人手術家屬都要給醫生紅包求個心安。作為護士家屬,我在媳婦生孩子手術時也未能免俗。雖然知道這樣助長歪風邪氣,可換誰都想討個心安。
  • 現金不收微信轉帳 患者家屬給醫生三番五次送紅包均被拒收
    王標 封面新聞記者 羅軒6月20日上午,達州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醫生苟潤澤的微信上突然傳來一條消息,剛剛忙完查房的苟潤澤打開微信一看,原來是一名患者家屬發來的2000元紅包。對於這名患者家屬,苟潤澤並不陌生,她的母親是苟潤澤收治的病人,他們又都住同一個小區。
  • 醫生在外院開飛刀,患者手術失敗後,將接收醫院訴至法院獲賠35萬
    法院受理此案後,A醫院和B醫院提交了答辯意見書,A 醫院辯稱:張杰醫生是在本院註冊的執業醫師,是在會診時出現醫療損害,應該由申請會診的機構承擔相關的訴訟責任,A醫院只是派出醫生前去會診,不是醫院的具體行為,所以不應該作為訴訟主體參加訴訟。
  • 醫生可以拒絕為患者治療麼?
    近期國內發生幾起醫生聲明拒絕為患者治療的情況,值得思考的是,作為醫務人員,我們可以拒絕麼?根據《執業醫師法》等相關法律規定,醫師「不得拒絕治療」的情況限於「急危患者」和「突發事件」這兩種情形。
  • 醫生多點執業的現狀與前景
    從法律上說,確實只需要衛生行政部門或者衛監管理部門備案即可。 多點執業問題不解決,中國的衛生改革,公立醫院的衛生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我們應該提高到這個高度來認識這個問題。截至14年9月,北京已經超過2500名醫生辦理了多點執業備案,其中四分之一是在基層醫療崗位,這就是非常好的醫生下沉社區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