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獲史賽克提私有化創生控股暴漲四成
億港元收購創生全部股份,並全部以現金支付,上周五創生控股暴漲四成,報收7.25港元。 創生控股是骨科產品生產商,主要從事設計、製造及銷售多種創傷及脊柱骨科植入物,以及相關手術工具。創生控股股東Luna Group已承諾接受史賽克的要約收購,將其持有的61.72%創生控股股份出售給史賽克。創生控股主席及執行長錢福卿及副總裁錢曉錦已與史賽克籤署三年服務條約,承諾於收購完成後繼續留任協助日常運作。
-
武進區:世界500強企業—美國史賽克集團入駐創生醫療
4月2日,世界500強企業——美國史賽克集團正式入駐創生醫療有限公司,這也標誌著史賽克完成了對創生醫療的收購。常州市、武進區領導方國強、周斌、臧建中、凌光耀、薛建忠參與見證。 創生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是中國領先的骨科產品生產商,集團正式始建於2002年12月,是中國骨科市場的首批進入者之一。
-
醫療巨頭史賽克溢價45%收購創生控股100%股權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骨科產品生產商創生控股(0325)宣布,國際醫療技術公司史賽克 (Stryker)以總代價約59億元(港元,下同)收購創生全部股份,每股股普通股作價7.5元,相等於創生1月8日停牌前收市價5.16元溢價45.3%。Stryker將全部以現金支付收購。預計交易可於2013年第二季內完成。收購完成後,將撤銷公司股份在聯交所的上市地位。
-
從製造到智造,創生醫療器械「高研值」是如何煉成的?
在位於江蘇常州的創生醫療器械公司,這已成現實。 創生醫療器械(中國)有限公司始建於1986年,主要從事多種創傷、脊柱骨科植入物及相關手術工具的設計、製造和銷售。2013年,加入全球領先的骨科及醫療科技公司-美國史賽克公司。
-
美敦力、史賽克、邁瑞等全球醫療器械巨頭併購之路!
其次,醫療器械市場擁有30餘個細分領域,前5大細分領各自規模不到500億美元,其餘細分在200億美元以下,天花板明顯。巨頭需要進行跨賽道布局以突破行業天花板,如美敦力收購柯惠醫療。 另外,巨頭還會增加新興市場的布局以抬升天花板,如史賽克收購創生醫療。我們認為,產品的技術更替以及細分領域的天花板是醫械巨頭進行併購的主要動因。
-
費高雲拜訪美國新澤西州的史賽克公司生產研發基地
史賽克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骨科及醫療科技公司之一。2013年,史賽克公司以約59億港元收購常州企業--創生醫療,並積極向創生醫療(中國)公司導入集團高端人才和技術,著力開拓中國市場。 市長費高雲在與史賽克公司高層會談時表示,當前常州正在緊扣"中國製造2025"發展要求,打造高端製造業基地。史賽克公司收購創生醫療,對於常州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創生醫療所處的西太湖科技產業園,正在全力發展機器人產業和健康服務業,希望史賽克公司加大對創生醫療的投資力度。
-
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趨勢與變革高峰論壇暨交大安泰EMBA走進校友企業
2015年3月14-15日,由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EMBA項目(以下簡稱「交大安泰EMBA」)和美國史賽克創生醫療主辦的「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趨勢與變革高峰論壇暨交大安泰EMBA走進校友企業」活動在常州舉行。
-
2018年全球10大骨科醫療器械公司:史賽克居榜首
醫療器械行業網站Medical Design & Outsourcing近日發布了《2018年全球10大骨科醫療器械公司》榜單,並列舉了相關公司的近期進展。以下是具體詳情:1、史賽克2018年收入:136億美元史賽克(Stryker)是全球最大的骨科醫療器械公司,2018年利潤增長2倍多,達到了36億美元;銷售增長了9.3%,達到136億美元。
-
史賽克竟然還是生物醫用材料大佬?
前言很少有人知道骨科巨頭史賽克還有另一副面孔——生物醫用材料行業的大佬。但一說起骨科佔生物醫用材料38%的用途,就不難以理解史賽克的多面性。據了解,生物醫用材料現已成為整個醫療器械產業的重要基礎,其產品約佔醫療器械市場的四至五成。而且生物醫用材料還是世界經濟中最有生機的朝陽產業。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52期:史賽克取栓支架被I級召回,Garmin...
其中明確指出,試點期間醫療器械電子註冊證與紙質醫療器械註冊證同步發放,二者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此次試點是按照國家電子證照技術標準較早實現全功能落地的應用,上線後企業可第一時間在網上查看下載醫療器械電子註冊證,無需等待郵寄。
-
創生醫療器械3D列印研發中心成立
原標題:創生醫療器械3D列印研發中心成立 科技日報訊 (吳寧軼 魯亞萍 記者丁秀玉)9月25日,位於武進國家高新區的創生醫療器械(中國)有限公司3D列印研發中心正式成立。 新成立的3D列印研發中心引進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在我國骨科領域唯一使用的材料是金屬粉末而非常見的塑料聚合物的3D印表機,並將把3D列印的高端骨骼假體產品首次引入國內市場。創生公司根據中國市場進行本土化改造,自主研發了新一代骨骼多孔結構以及中國唯一的3D骨科數位化設計平臺——人體虛擬骨資料庫。
-
淺談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現狀
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 中國佔全球醫療器械市場約14%市場份額,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具有價格優勢的常規產品,包括中小型器械及耗材類產品,僅有部分產品具備了和進口醫療器械分庭抗禮的實力,例如監護儀、麻醉機、血液細胞分析儀、彩超和生化分析儀等。
-
2020版全球健康產業100強企業榜發布
總體看,亞洲具有競爭力的藥企和醫療器械企業數量極少,只有武田製藥在2019年完成收購夏爾進軍罕見藥領域後,才成為首名衝進全球藥企前十強的亞洲製藥公司。行業構成方面,全球100強中,製藥企業52家,醫療器械企業29家,醫藥流通商、保險服務和醫療服務提供商19家,製藥企業超過了50%。
-
食藥監局:召回強生、史賽克等10款醫療器械
(健康時報網記者 黃奇存)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方網站連續發文,召回包括強生、羅氏及飛利浦等企業生產的10款醫療器械。但其中有9款產品未在中國銷售,而飛利浦醫療(蘇州)有限公司生產的X射線計算機斷層攝影設備,雖在中國有售,但至今無傷害事件報告。
-
CFDA發布羅氏、史賽克、強生等醫療器械產品召回信息
史賽克(北京)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報告,該公司代理的骨動力系統(註冊證編號:國食藥監械(進)字2012第2104407號),由於磨頭可能出現鏽蝕或腐蝕現象,其生產商Stryker Instruments對該產品進行主動召回。
-
最新排名出爐:2019全球頂級醫療企業TOP10
商業世界也是這樣, 全球TOP5的醫療公司都完成了換帥,正式開啟了下一代領導人的競爭。而手術機器人、醫療數位化、新興技術將成為醫療器械領域發展愈發重要的布局和驅動。2019年,全球前10醫療企業營收,除強生醫療均實現正增長。
-
2020-2026年中國植入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但是對於高技術含量的植入醫療器械,國內企業總體生產水平只相當於發達國家**年前的水平,市場規模還較小。據統計,截至**年末,全國共有規模以上植入醫療器械企業52家,實現銷售收入71.83億元,利潤總額為16.44億元。
-
新光維醫療攜手全球醫療科技巨頭 加速國產內窺鏡「賣全球」
對照最高標準、配置最優資源,蘇州工業園區全力推動自主創新企業開拓全球市場。今天(12月23日),轄區企業蘇州新光維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與美敦力(上海)管理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今後,雙方將在內窺鏡創新產品研發和商業化推廣等領域規劃建立全方位合作,通過推動技術創新和生產服務,為中國醫療機構提供世界領先的醫用內窺鏡產品與服務。新光維醫療於2016年落戶園區,是一家致力於光學診療、多維影像、高性能材料及精密製造等領域的高科技醫療器械企業。公司專注於醫學內窺鏡領域前沿技術的研究及產品化,是國內首個取得國家藥監局批准3D/4K等系列產品上市許可的企業。
-
帶量採購企業公布:強生、BD、史賽克……
採購數量極其龐大日前,福建省醫保局發布通知:根據該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工作安排,經省醫保局同意,現將符合報價條件企業名單予以公布,請相關企業做好申報報價準備工作。4類耗材帶量採購詳情見下圖:眾多知名企業參加據賽柏藍器械觀察,上述4類耗材的約定採購量,均根據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全省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總用量的70%確定。在本月15日至16日召開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宣講會,部分企業參加。
-
首批醫療器械集採公布入圍者名單,7000億元市場誰主沉浮
波士頓諮詢公司(BCG)曾預測,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將突破7000億元。興業證券也在一份研報中指出,醫療器械集採將帶來兩個變化,其一,相關耗材價格降低;其二,國產耗材替代國外產品的進程加速。興業證券的預判,是基於藥品集採的結果導向。大健康板塊,細分行業複雜,若簡單區分,可分為藥品、醫療器械、服務等三大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