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香港小姐》真是看得我心都痛。
我沒有誇張,《香港小姐》曾幾何時(十年前都應該還是)不少香港甚至是華人社會女孩子羨慕的尊貴名銜,「美貌與智慧並重」是不少女孩子的目標,個個香港小姐都為不少男孩女孩定了標準,完美女人應當如此。「靚過香港小姐」、「咁靚女,去選香港小姐啦」是一代甚至是幾代人的口頭禪,但看完這屆《香港小姐》,真是嘆句此情只待成追憶。
沒能看內涵只能看外表
在今年決賽之前,候選佳麗的芳蹤近乎絕跡翡翠臺,只有一個依靠「撒嬌 Mall 姐」餘威的臺灣特輯,其他所有宣傳都被扔去 Big Big Channel。
對這屆《香港小姐》節目打了個折扣,觀眾接觸不到各位佳麗,自然不了解她們的性格和內涵,到兩個小時的決賽之時,就只可以單憑她們的外表去評分。
老實講,我覺得歷屆港姐冠軍很多都不是最漂亮那個,要不哪需要「最上鏡小姐」?大家又怎麼會用「大方得體」來形容港姐冠軍?
是因為以前在「總決賽」之前,會有「半總決賽」甚至是「準決賽」,再加上頻頻現身在不同的節目,觀眾可以看清楚各位佳麗的外表和內涵,而不是好像這幾年,只是用兩個小時,膚淺地去看一班佳麗的外表。
剛剛出爐的冠軍雷莊被觀眾批評到體無完膚,全部都是攻擊她的外表。不是為她說話,也都很難為她講好話,因為除了外表,我真是看不到她的內在美。她內涵可能很優秀呢?但沒辦法,節目舞臺沒能給她發揮。
剛出爐的冠軍雷莊被人批評到體無完膚(資料圖片/黃國立攝
珊姐,不要管那麼多啦
兩個小時的節目,有一半時間都是為了推廣 Big Big Channel。綜藝節目和 Big Big Channel 兩邊都是珊姐說了算,自己幫自己天經地義,但真是做得很「肉酸」,如果自己能力有限,就放手給其他人。
首先是那個「Big Big Channel 最受歡迎香港小姐大獎」,本身是不會出事的,因為她都只是才藝表演環節。不過轉為全民投票形式,以前用「TVB fun」,現在就在 Big Big Channel 給心型投票。
慘就慘在那個布景實在太寒酸了,為求表達到 Big Big Channel 是直播平臺,就真是照著直播平臺的布景來用,沒想過襯不襯港姐的格調。
網上直播時不停擺姿勢和吃東西騙反應的橋段,居然可以照擺上港姐節目,我真是為這些佳麗尷尬。其實可以繼續推廣 Big Big Channel 直播,但是換一個高貴點的布景已經完全不同。
還有港姐競選必備的大型歌舞環節,今年的主角好明顯是 Big Big Channel 的各位小朋友 KOL 和吉祥物「大明猩」。兩小時的節目時間根本不多,還要在這個環節分給 Big Big Channel,佳麗們在自己的節目居然淪為配角,鵲巢鳩佔,情何以堪?
大型歌舞環節的主角很明顯是吉祥物「大明猩」。(資料圖片/黃國立攝)
評審機制出事Do姐成箭靶
另外一個讓這屆香港小姐進一步崩壞的地方,是評審機制。由全民公投選三甲,縮水為由評審自己投明票,已經是大倒退。不是講民不民主,是觀眾的投入度就大大減退,香港小姐的認受性也都大大降低。這屆還沒了會計師去核實 Big Big Channel 的心型數量,公信力更加低。
退一步講,評審投票選出三甲還可行,但問題是那個機制太多講不通的地方。首先是各位評審各自都有自己的「學生」,那麼評審一定幫自己學生,到投決定一票時,就算自己學生不太好,都可能會因為「師徒關係」而投她一票(你看最後草蜢捆綁投票就知)。
Do姐身為「校長」可以在打和時投決定性的一票,她就更加不應該有學生,但她還要有兩個。
另外,校長要投關鍵一票,之前普通投票時就最好不能投,保持中立,現在有兩票,還要在同一班候選人那裡投,就連立法會功能組都不是這樣玩啦,想出這個機制的人,真是「天才」。
現在真是應驗了梅菲定律,最後真是要 Do 姐用了校長額外那一票去投冠軍出來,有網民嘲弄這屆是「Do姐小姐選舉」,矛頭直指 Do姐。我希望大家看完整件事,Do姐這次明顯是被人「擺上檯」。
Do姐這次明顯是被人「擺上檯」(資料圖片/黃國立攝)
三大show徹底崩壞
不過怎麼都不夠《香港小姐》這個昔日金漆招牌慘。有觀眾說很久都沒看大臺,但《香港小姐競選》就一定看,因為是情意結。
這幾年這樣做,和觀眾的關係越來越疏離、香港小姐的認受性越來越低,這個招牌不止沒了金漆,我簡直聽到它撕裂的聲音。
三大自家制節目《香港小姐競選》、《勁歌金曲總選》、《萬千星輝賀臺慶》是不少電視迷心目中的經典節目,近年做得多差大家都有眼看。連大臺鐵粉都含淚叫他「收檔」:「不如不要再搞」,希望保住這個招牌,真是慘絕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