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大家都以為這只是個網絡段子。
初版網傳陣容
後來,越來越來越多號出來爆料,我們也只是將信將疑。
直到各位姐姐機場出圖了,大家才真的沸騰了。
恩,說的就是《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芒果TV的新綜藝,簡直勾起大家最強好奇心與觀賞欲,目前已是年度大爆綜藝預定。
《乘風破浪的姐姐》定位是成熟女藝人的女團選秀,網上有聲音指責創意抄襲自韓國綜藝《姐姐們的slam dunk》,雖然芒果有抄襲韓綜的黑歷史,但畢竟賽制和具體流程都未官宣,到底是抄襲還是借鑑創意,目前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三大平臺選秀扎堆的當下,這節目參賽者平均年齡35+,事前除了網絡爆料,沒有任何宣傳預熱,至今也沒有給出關於出道福利的官宣,怎麼就能讓吃瓜群眾興奮至此?
因為這明晃晃在臉上寫著「搞事情」三個字的陣容啊。
網傳真實陣容,基本已被開工圖認證
拋開芒果關係戶吳昕,這陣容裡的大多數,都不是沒有故事的女同學,個人經歷精彩絕倫不說,彼此的排列組合還有無數條娛樂圈故事線可以講,即使不在江湖活躍,江湖也要時不時回味她們的傳說。
更何況還擁有寧靜、張雨綺這兩位一言不合就是懟的大姐頭選手,擁有一位在「油膩」和「笨拙」間反覆橫跳的發起人,黃曉明。
這三位,能擁有一個是節目之福,兩個簡直邀天之倖,三個簡直讓人戰慄。這節目要剪不出「手拿菜刀砍電線、一路火花帶閃電」的效果,絕對是導演組之恥。
整個吃瓜圈因此洋溢著一股不太正常的有大熱鬧要看的興奮勁兒。
接機圖都是小意思,姐姐們的站姐出圖質量老高了。
雲策劃也是一個賽一個的精彩。
有整體策劃:
來自微博@ba哥專用
有關於主持人:
有關於衍生節目生態鏈:
大量關於細節:
應援讓不擅長這套的姐姐粉絲們傷透了腦筋
以上來自豆瓣踩組總結的萬茜粉絲應援大賞
拉cp的也已經摩拳擦掌地亂燉了起來,cp名都安排好了
姐姐各自玩梗po圖發微博,各種刷存在感
段子也永不缺席,我已經哈哈哈好幾天了。
甚至連邊角料都那麼有趣。
最逗的是《鬼吹燈》劇粉,為了能讓張雨綺趕緊去拍《雲南蟲谷》,許願發誓求她一輪遊。
但是,容我掃個興剎個車,陣容再好,關鍵還在於製作團隊。
在《花少1+2》成為中國綜藝撕X史如史詩一般的存在後,換了導演的《花少3》就偃旗息鼓了。
目前網傳《乘風破浪的姐姐》製作團隊是吳夢知團隊,聞訊我眼前一黑。
吳女士是傑出文案不假,但她主導的《花少3》(導演)和《妻子們的浪漫旅行》(總製片人),委實過於peace & love,與這個搞事情的陣容不太匹配。
讓人搓手期待的,難道是大姐姐聊心事溫暖彼此嗎??那有《妻子的浪漫旅行》還不夠?
不,我們期待的明明是能讓各位姐姐真實表達情緒的環節設置。
看芒果選秀這麼多年,誰還不期待這個場面再現呢?
在一片癲狂般的興奮中,有一種聲音持反對意見,覺得為什麼就盼著看姐姐撕X,她們明明是在努力練歌練舞,應該尊重她們的努力啊。
甚至還有人說:為啥男藝人聚堆的節目就不盼著看撕X,你們這是不是潛意識裡歧視女性的直男癌思想?
看到這樣的說法,我還真的深刻反省了自己是不是陷入娛樂至死的誤區,但思考過後,我覺得不至於。
喜歡一片祥和的真善美和溫馨的家長裡短,有那麼多慢綜藝可供選擇。這些年以芒果為首的平臺開發了覆蓋所有角度的慢綜藝,從單身男女一路觀察到妻子旅行老公做家務,從假裝談戀愛到婚禮籌備乃至婚後生活,從開餐廳到開民宿再到嚮往的生活,要看什麼沒有?
而這,是一個比賽。
比賽往往能給人帶來積極向上的熱血正能量,但沒有人看比賽是為了尋找peace & love。大家要看的是拼、是搶,是競技意識。想看姐姐在競爭的過程中keep real,這跟尊重她們的努力認真並不矛盾。
再說,這不是一個PK演技\臺詞的比賽,這是一個女團比賽,起碼名義上是。
除了幾個女團出身的藝人,餘下的姐姐,無論唱、跳還是唱跳,都不是專業的。之所以拉她們出來比賽這些,從出發點上,就是為了她們互相競爭的話題度,這一點,大家心知肚明。
我當然尊重每個願意在唱跳上下功夫的姐姐的努力,實際上,參加這種節目,努力練習唱跳,是基本的敬業精神。
但恕我直言,這些技能都是需要時間與汗水澆灌的,沒理由你練一兩個月,就能達到真正專業的成團標準,看努力看汗水看專業唱跳,隔壁婧和創不香嗎?我們看姐姐是為了這個嗎?
而節目之所以能攢出這個陣容,是因為疫情加劇了影視寒冬,多位陣地在影視的姐姐反正也沒工開,來參加這樣的綜藝刷話題度,何樂而不為。
但影視不會永遠寒冬,人家刷完了流量,還是要回去該幹嘛幹嘛的,除了女團出身,誰會真的因為這個節目從此走女團之路?從節目組到參賽選手全員都不會這麼想。
這樣的心態下,舞臺表現上,我們看的是「哇這位姐姐還有這個技能」、「哇這位姐姐還能跳成這樣」的新鮮感,而真正的看點,還是成熟有個性的姐姐在練習與比賽中的相處和比拼,不然跟《跨界歌王》、《舞林爭霸》這樣的節目又有什麼區別呢?這些節目排了這麼多季,你們有多少人看過了呢?
至於直男癌思維就更不至於了,沒看大家把《披荊斬棘的哥哥》餅都畫上了麼?排出來的陣容不乏「死生不復相見」、「非央視不同臺」的宿敵哥哥們,這要是能組織起來,誰還不更期待呢?
當時對著初版的陣容所發感慨:我早就說過更期待男生版啊!
其實,撕不過是一個統稱,我們想看到的,是成熟女性之間真實的競爭與相處。
關係好還是不好,對其他人喜歡還是看不上,都不要鏡頭前的虛假營業,不要雞湯,不要搞什麼星空下的姐妹情深。感情到了你們互訴衷腸,沒啥交情不必強行正能量,keep real就好。
而大家如此渴望看到姐姐們keep real,是因為她們有這個資格,也有這個膽量。
近期很多人開始扒微博剛推出那幾年時明星的微博言論,發現當年把微博當朋友圈玩的明星既真實又有趣,什麼都敢說,什麼都敢懟。
比較起來,現在的明星微博已經完全淪為品牌的宣傳陣地和明星的營業場所。除了個別有搞笑標籤的明星稍微放得開些外,剩下的微博捂住配圖,簡直千人一面。
是的,輿論環境不同了。我之前提到過,哪怕是靠作品吃飯的明星,都在道德潔癖者拿著放大鏡挑刺兒的監督下噤若寒蟬,犯不上去惹動輒上綱上線的三觀黨,所以娛樂圈,確實越來越枯燥無聊了。
那麼還能指望誰露出點真性情呢?被粉絲描繪成假人一般美好高尚無懈可擊的流量嗎?
曾經在花少2裡相處如修羅場的寧靜和許晴,哪怕當時被輿論狂狙「做作」、「蠻橫」、「任性」、「老公主病」,也不耽誤人家繼續在作品裡發光發熱。
就是互相看不慣,多么正常
專業,是最好的反黑工具。
是的,這些姐姐,有人積累了深厚的事業資本,角色紅利能吃一輩子,不滿誰都可以翻白眼直懟,比如寧靜。
有人家務事雞飛狗跳上熱搜卻從不收斂,恃靚行兇,但給個適當角色就還能發光發熱,所以隨便怎麼說,老娘就這樣,比如張雨綺。
當然,也有姐姐或者專業不那麼過硬,或者多年事業沒有起色,或者隱退太久年輕人已不太知道她的傳說……
那人家起碼也有這麼多年腥風血雨捶打出來的大心臟啊。
舉個例子。第一季《演員的誕生》裡,黃聖依一戰成名,remix了歐陽娜娜的「海娃死了十年了」直接刷屏B站鬼畜區。
然後,黃聖依坦然承認演技生疏,還上《吐槽大會》說「海娃死了嗎」是自己的喜劇代表作,既娛樂觀眾,又能自我解圍大方下臺,確是這些年輿論場裡捶打出的大心臟了。
所以要看真性情,真的也只能指望這些在娛樂圈浮浮沉沉多年、心態千錘百鍊、江湖地位相對穩固、性格又很鮮明的姐姐了。
正如上面應援口號所說,「姐姐除了我們什麼都有了」。
是的,在我看來,很多姐姐正處在最好的年紀。能藉此刷一波流量話題,展現自己魅力,煥發事業第二春,那當然很理想;要是不能——害,又不損失什麼。
所以,期待這場熱鬧,不僅不是出於歧視女性的直男癌心態,反而是女性意識的崛起。
我們不再覺得只有鮮嫩的少女時期才是女性最好的年紀;我們隱隱羨慕歲月帶來的閱歷與做自己的底氣;我們渴望女性能不去迎合社會對女性溫良恭儉讓的刻板要求,活開一點;我們希望職業女性無論在什麼人生階段,當機會來臨,都能放開手腳,身披戰袍,遇神殺神,再戰江湖。
她們的人生選擇我未必贊同,她們的待人接物我未必喜歡,她們的專業水平我未必認可,但我什麼時候都支持她們,真實表達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