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原泉】
據觀察者網10月22日報導,路透社獨家披露,中國和梵蒂岡的代表將於月底在羅馬會晤,並在主教任命問題上達成最終協議。
眾所周知,中國與梵蒂岡關係正常化的最大障礙在於神職人員的任命特別是主教任命問題。梵蒂岡在這個問題上和中國討價還價多年,自教皇方濟各即位以來,中梵關係重大進展頻現,因此這條消息並不十分令人意外。
然而其中有一個容易被外人忽略的「勁爆」內容:教廷將承認馬英林、郭金才、嶽福生、塗世華四位由中國獨立任命的主教的合法身份。在筆者看來,這可以說是在主教任命問題上取得的重大進展。
跟教廷「結下梁子」的四位主教
只要對中梵關係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隨著改革開放以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進一步貫徹,以及中梵之間其他交往渠道的開通,中國自行任命的主教獲得梵蒂岡當局的承認並不是什麼反常的事情。但是,相比其他人來說,這四位主教卻很是不一般。
馬英林是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團長,昆明教區主教。2006年1月經昆明神長教友推選,以全票當選昆明教區主教,彼時中梵正常化的談判正在一個關鍵點上,馬英林的任命表明中國仍然掌握了神職人員任命的主動權,這對梵蒂岡而言不啻是對教廷「權威」的又一次「蔑視」。
更加令梵蒂岡難以接受的是,馬英林在就任之後高調履職,不僅大量祝聖少數民族神父,代表中國天主教徒出國訪問交流,會見外國天主教和基督教其他教派的宗教領袖,更於2010年在中國天主教第八次全國代表會議上當選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團長,2011年當選中國天主教神哲學院院長。
於是長期以來,教廷和親教廷的地下教會對馬主教不斷地詆毀以及攻擊,尤其是在他當選中國主教團團長之後,梵蒂岡發表了看似「哀痛」實則恐嚇的聲明,宣稱不能接受一名教廷認為「非法」的主教來擔任主教團團長的職務,對馬主教的攻擊和羞辱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馬英林主教(前排左二)和十一世班禪(前排中)2015年為世界和平祈福
郭金才是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中國天主教主教團秘書長。嶽福生是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黑龍江省人大常委。他們二人一位是2010年新成立的承德教區主教,一位是黑龍江教區主教。而梵蒂岡當局至今連這兩個教區的合法地位都拒絕承認,對這兩位主教的待遇就可想而知了。
郭主教在2010年祝聖時,梵蒂岡發表了措辭嚴厲的譴責,一方面恐嚇教徒不要去參加郭主教的祝聖禮,另一方面又誣陷中國政府強迫教徒去參加郭主教的祝聖禮「破壞信仰自由」。
郭金才主教祝聖后主持彌撒
在地下教會勢力比較大的黑龍江,嶽福生主教在2012年祝聖之後,教廷甚至對他處以「自科絕罰」(自動開除出天主教會)。而地下教會頭目,所謂的「哈爾濱宗座署理」更是上躥下跳,不僅拿剛恆毅、蔡寧這些早已不在的歷史人物給自己拉大旗扯虎皮,還妄圖以「殉道精神」煽動教友與政府對抗,破壞正常的宗教和社會秩序。嶽主教陷入了教廷和地下教會兩面夾擊的境地。
嶽福生主教在2012年祝聖
這三位主教遭到教廷和地下教會的詆毀和攻擊,仍然堅持履行職責,而中國天主教「一會一團」顧問、愛國會原副主席、蒲圻教區主教、97歲高齡的塗世華,更是主動反抗梵蒂岡反華政策,堅定走自選自聖道路的先驅。
塗主教出生在舊社會,親身經歷了帝國主義反動派對中國人民的壓迫和外國傳教士對中國教徒的歧視。新中國的成立,不僅使中國人民翻身做主,也使以他為代表的中國教徒擺脫了受壓迫和歧視的地位。翻身的喜悅使得他以極大的熱忱投入到中國天主教的「三自」愛國運動,1959年,他被祝聖,成為漢陽教區首位自選自聖主教。塗主教理論功底深厚,知識素養高,他在任期間積極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神學發展道路,嚴厲批判過去天主教神學當中為剝削階級辯護的各種理論,弘揚天主教神學當中濟貧救困,關懷被壓迫人民的積極因素,努力使天主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可貴的是,即使在文革時期,面對自己所受的不公正待遇,塗主教不僅堅持信仰不改變,而且支持共產黨的立場也毫不動搖。在改革開放之後,塗主教不顧年邁,積極出訪,向全世界介紹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中國天主教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的方針,在海內外引起很大反響和共鳴。當然,這樣的人也是不受梵蒂岡歡迎的。
1980年,塗世華等赴加拿大蒙特婁參加國際神學大會,闡明自主自辦的神學基礎
這四位主教雖然出身不同,經歷各異,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堅定的走自選自聖的道路,反對梵蒂岡對中國內政的幹涉和對中國合法愛國教會的壓制,所以同教廷「結下了梁子」。正因為如此,這次教廷承認四位主教的合法身份才顯得非比尋常,對中梵關係的正常化可以說是意義重大。
地下教會被打臉,邊緣化趨勢難以避免
這樣看來,教廷此次承認這四位主教的合法地位,對中梵關係正常化的推動是不言而喻的。而幾家歡喜,自然就有幾家愁,不知道當年積極參與詆毀與羞辱這四位主教,自認為「護教有功」的地下教會神職人員及其擁躉們,看到這篇新聞會不會覺得臉很疼。
筆者在上一篇文章當中提到過,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天主教的混亂局面給了地下教會發展以可乘之機,導致中國出現了地上、地下兩套教會的局面。事實上,由於中國與梵蒂岡的長期隔離,地下教會多現自發性特徵,又因為對抗政府對宗教事務的依法管理而經常受到處理,因此地下教會辦教水平總體偏低,良莠不齊。
然而,地下教會往往保持「教大於國」,「愛教不愛國」等錯誤理念,以對教廷的「忠貞」當大力丸,拿教廷的通諭命令當「尚方寶劍」,粗暴衝擊正常的宗教秩序,並為西方反華勢力幹涉中國內政充當槍手,教廷內的反華勢力也依靠這些地下教會來為自己攫取政治資本,比如香港的陳日君就靠長期資助內地地下教會給自己「買」了個「樞機主教」的頭銜。
而教廷對這些地下教會的「忠貞」也一時「投桃報李」,不僅對地下教會的頭目們封官許願,還利用承認地上神職人員合法身份的時機,對地上神職人員進行打擊來加強地下教會的權威,如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名譽主席、上海教區主教金魯賢在尋求教廷承認時,教廷只承認他作為地下教會頭目範忠良的助理主教而非正權主教,這無疑進一步加劇了中國天主教的混亂局面。
然而,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和中國政府對宗教事務管理越發有效,地下教會越來越沒有市場,活動空間越來越小,取代合法教會變得遙遙無期。隨著梵蒂岡改善中梵關係意願的進一步加強,梵蒂岡對地下教會的支持不可避免地會減弱。一旦中梵關係實現正常化,地下教會被邊緣化乃至最終被拋棄將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在近幾年,一些看清形勢的地下教會領導通過加入愛國會等途徑成為合法神職人員的事情屢見不鮮。特別是2009年,被教廷和海外「人權人士」視作「忠貞標杆」的保定教區主教安樹新加入愛國會,不啻於是對地下教會的又一次巨大打擊。
而隨著中梵關係的改善,以前犯過錯誤的一些神職人員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比如2012年在祝聖典禮上宣布退出愛國會並引起軒然大波的原上海教區助理主教馬達欽,現在就在其博客上多次表示,愛國和擁護社會主義道路對中國天主教徒很有必要,並願意改正自己的錯誤。雖然陳日君之流仍然試圖刷存在感,雖然地下教會的水軍仍然在詆毀合法的教會和神職人員,但地下教會無論如何做,也改變不了其「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命運。
警惕梵蒂岡搞一些小動作
梵蒂岡即將承認中國的四位身份特殊的合法主教,自然是中國外交和自主自辦方針的勝利,但在大方向面前,梵蒂岡仍然有可能搞一些小動作來攫取利益,製造麻煩。希望中梵關係不要最後在陰溝裡翻了船。
目前看來,如果梵蒂岡承認了郭金才的教區主教地位,等於是承認了中國自主設立的承德教區的合法地位;而承認嶽福生的教區主教地位,不僅等於是承認了中國自主設立的黑龍江教區的合法地位,也等於是否定了黑龍江省內所謂「哈爾濱宗座署理區」和「齊齊哈爾監牧區」合法地位,這兩個「教區」的「地下主教」處境就很尷尬了;而馬英林和塗世華也沒少讓教廷難堪,所以很難想像教廷會做出如此重大的讓步。
因此,不能排除教廷會試圖用過去對待金魯賢等老一輩愛國主教的辦法,或者通過降級承認要求這些主教成為「無任所」的領銜主教,或者要求其服從教區的「地下主教」,或者要求其對教廷「表示懺悔」。這對這些愛國主教的人格和威望的貶損,對中國威望的傷害是不言而喻的。在中國對梵外交博弈取得初步勝利的情況下,更要注意教廷可能的小動作,堅持原則,保持靈活,牢牢掌握主動權,要讓中國的天主教徒知道,只有愛國,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才能為自己爭得真正的尊嚴。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