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不好花木蘭,都怪劉亦菲這張臉?

2021-01-21 桃紅梨白

桃紅梨白:媒體人、專欄作家葛怡然和好友們的分享平臺。公眾號:geyiran666。



在「劉亦菲×花木蘭」捆綁銷售了N久之後,一切戛然而止。



除了迪士尼的2.9億投資打了水漂,最失望的還是中國影迷。



劉亦菲不是第一個演花木蘭的,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今天我們想聊聊:




中間傳出一版女主角人選:混血女星劉承羽(《唐人街探案 2》裡的陳警官)。



劉亦菲是從全球1000多名候選人中選出來的,導演不吝讚美:聰明、堅強、溫柔。





邪門兒的是,電影首映後,美國影評網站IMDb上的得分從2.3跌到1.9,爛番茄乾脆沒開放評分。



反差為什麼如此之大,目前還沒法到電影裡找答案。但我們不妨看看,劉亦菲到底適不適合。劉亦菲出道時間早,有舞蹈功底,在《神鵰俠侶》中的一字馬,都是硬橋硬馬真功夫。





從《金粉世家》裡的白秀珠,到《天龍八部》的王語嫣、《神鵰俠侶》的小龍女……出道伊始的幾部代表作,劉亦菲就跟「冷美人」劃上了等號。只要造型是一襲白衣,主要出沒於公館、古墓,臺詞少一點,表情收斂一點,離人間煙火遠一點,她不用怎麼費力去演,就能把「仙氣」做足全套。



「仙氣」這東西很難具體形容,但同樣演小龍女,劉亦菲把陳妍希降維打擊成了小籠包,差別還是很明顯的。她的封號「神仙姐姐」「天仙」,主打的也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帶著淡淡疏離感的氣質。一旦需要劉亦菲展現激烈的情感,就會像《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這樣,成了表情包。


 

《二代妖精》裡面硬槓郭京飛,尷尬得讓人想制止她:姑娘,請你放尊重些。

 

而花木蘭是什麼人?馳騁疆場的女戰士,號令八方的女將領,隱藏在男人堆裡的女孩。



這個射箭的動圖,體態是緊繃的,但無意中露出的蘭花指,更像是個射擊愛好者。



跨在戰馬上,能感受到怒目圓睜,但沒到目眥欲裂的程度,殺氣頓時少了一大截。



 



她演女兒身的花木蘭沒問題,演花將軍,略顯捉襟見肘。

花木蘭是一個不靠背景、男人和婚嫁,建立起事業的大女主。身處男性世界,放棄性別紅利,選擇不示弱,去戰鬥,強硬外殼包裹下的是深邃的靈魂。大小銀幕上,深入人心一點的花木蘭,是趙薇的電影版和袁詠儀的劇版。

從外形上看,無論是趙薇還是袁詠儀的版本,花木蘭都是圓圓的杏核眼、雙眼皮,英氣的長相,符合一般人對女將軍的設想。


趙薇版花木蘭每一個選擇都是為了責任,為了家人,為了知己。貫穿全片的不過三個字「不得已」,由一種犧牲精神開始,又以犧牲精神結束。花家是軍戶,國家有難,花老爹有病在身,花木蘭只能自己投軍。來到戰場,花木蘭步步退後,是文泰鼓勵甚至逼迫她步步前進。



恰逢柔然襲擊,花木蘭為了救援文泰,中了敵人的調虎離山之計,損失慘重。為了讓花木蘭發揮將才,文泰將計就計裝作已戰死沙場。從此木蘭沒了依靠,才真正擔起責任,大殺四方,立下戰功無數。這一版花木蘭,奮鬥道路上始終有大哥哥欣賞她,鼓勵她,為她鋪平道路,最終亮出王子身份——比迪士尼還要迪士尼。



如果木蘭所有的出發點都是來源於一個男人,她自己的野心和欲望呢?她的布陣才華和領兵能力從何而來?她在其中又經歷了怎樣的成長?



主題曲《木蘭星》裡唱:讓我把回憶當晚餐,吞下這許多年的酸,愛恨是掌心的沙漠,故事被點了穴遺忘。像一個女高管打破性別天花板多年後的內心獨白,但少了大將之風。



不像女將軍,卻像個傻大姐,殘酷無情的戰爭在她這裡更像是「升級打怪」。這部劇拍攝於1998年,邏輯其實有BUG,還加入了灶神王母蟠桃……但長處是從日常生活中以小見大,節奏歡樂。劇中的木蘭非常樂觀,世界對她來說像一個遊樂場,這個明亮的底色,讓花木蘭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木蘭搖頭晃腦地跟孫興飾演的灶神蘇吉說,「你是不是發現,做凡人也很好玩呢?」完全沒有因為戰爭變成一個女強人。但女孩子如果太過不拘小節,瀟灑不羈,好像整個世界都會有意見。



婚禮上一群兄弟們鬧洞房,讓木蘭一個個摸男賓的臉,摸到李亮才算贏,木蘭果真一個個摸過去。婆婆變臉,女眷們說三道四,只有木蘭大大咧咧:這下我們總可以洞房了吧!眼看要落進婚姻泥潭,多虧丈夫還算善良正直,看重感情,最終求天借命,才有了一個happy ending。



雖然劇情很歡樂,結局很美好,但這似乎也不是對花木蘭這個IP最好的定義。

流量小花們精緻的面孔、空洞的眼神,根本就是花木蘭的反面。



第一個想提名的,是全盛時期的李冰冰(近幾年她有意減產,已經鮮少有作品出街)。李冰冰身上有種脫離了小女兒的嬌憨、大刀闊斧的硬朗特質。把她跟周迅放進《風聲》裡,一看就是要做姐姐、罩著周迅的那個。



而花木蘭不也是敢出頭、敢面臨挑戰、敢自己上戰場換取家人周全的嗎?現在的小花們,下個冷水、吹個冷風就敢發通稿鼓吹自己能吃苦,到李冰冰差了十萬八千裡。



李冰冰的硬,是可以薪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 「鐵姑娘」的。在當時「婦女能頂半邊天」的語境下,女性根本就沒功夫把自己當成嬌小姐,而是簡單粗暴:男人能做的我們也能做,而且做得不比男人差。拍《雲水謠》的時候,李冰冰的高原反應嚴重,拍完一個鏡頭都要馬上吸氧。



都知道李冰冰怕冷、頸椎不好,但是拍攝《巨齒鯊》期間,難度都是跟男主角傑森·斯坦森看齊的。Angelababy 每次表現失準,都有萬能理由「來大姨媽了」;李冰冰呢,花了兩個月時間訓練潛水、學專業動作,傑森·斯坦森做的事,她都做了。



而且李冰冰很少顧及造型美不美,在《巔峰對決》上演圖雅,演淪陷區婦女,都做到了洗盡鉛華,看著不像女明星。



把她放在大銀幕上,跟男性稱兄道弟、帶兵打仗,我信。劉玉玲的長相,在歐美人眼裡算東方審美,在國內觀眾看來又是歐美範兒,夠混搭。自己闖蕩美國,一步步從小角色往上攀爬,到了《致命女人》已經不單是主演,還是製片人,雙手劈開生死路的強大生命力,蠻花木蘭的。



花木蘭活在古代,敢替父從軍、建功立業;如果穿越到現在,自然不會屈服於男性話語權,這同樣是一種英雄主義。女性色彩在英雄主義中從來不是原罪,女將軍可以不必是糙漢,花木蘭也不一定要是男人婆。


如果一個女人的悲劇或者喜劇,不再是男人,我們說,這個女人就活出了氣象。生命裡總要有點別的,恰恰是別的那一點什麼,才是你。在某些艱難的時刻,房子車子孩子男人都幫不了你,真正能救你的,讓你可以支撐著走出一步活棋的,也是別的那點什麼。


花木蘭如何找到自己,從一個符號變成一個女人,找到「別的那點什麼」,大概才是這個角色真正的奧義。







相關焦點

  • 劉亦菲演不好《花木蘭》,18年前就註定了
    到國內上映之日,這部《花木蘭》,除了劉亦菲粉絲和少量不怕死的觀眾,已經沒人買單。,都是花木蘭這個角色「人性光芒」的體現。 劉亦菲的這張臉,她甚至都不用演,站在那裡就有說服力了。,又演了不少古典美人: 聶小倩、虞姬、貂蟬,都有傾國傾城之貌,這本該是她擅長的路子。
  • 劉亦菲憑什麼不能演花木蘭?
    ,但一部任誰來演都很難成功的真人版《花木蘭》,真的是優質資源?最大的質疑,就是劉亦菲之前屢屢撲街的演技。但為什麼最後拿下這個角色的是劉亦菲?背後當然是一套完整的好萊塢邏輯,在這個邏輯之下,劉亦菲是唯一人選。可所有人都忽略了的一個問題是:真人版《花木蘭》真的是頂級優質資源嗎?如果這部千人搶破頭的熱門大片最終失敗,這到底是劉亦菲的失敗,還是好萊塢的失敗?
  • 劉亦菲演花木蘭,我看行
    吃瓜群眾的普遍態度是:滿意,又不是很滿意——劉亦菲夠英氣,但稍嫌仙氣太重。路人把心目中的花木蘭人選都遛了一遍,結果發現……好吧,的確只有劉亦菲是最合適人選了。肉叔今天就來分析分析,劉亦菲演花木蘭,到底靠不靠譜。打戲迪士尼對花木蘭的第一條要求,就是能打。這點觀眾還是比較放心的。
  • 迪士尼倒打一耙,單方面認為《花木蘭》票房不好是因為劉亦菲
    ,但是劉亦菲卻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大多數觀眾還是認為,是因為《花木蘭》這部影片不符合中國的國情,很多細節方面,讓人感到很無語,一部好好的電影給拍成了四不像,才是最主要的因素。,在《花木蘭》在國內還沒上映的時候,劉亦菲發了一篇全英文的微博,感謝了很多人,感謝他們給了自己拍攝《花木蘭》的機會,然而那個時候感激有多深,現在大概就有多後悔吧。
  • 幸好劉亦菲把臉塗黑了,不然壓根演不了花木蘭
    不僅故事耳熟能詳(畢竟誰沒被《木蘭辭》全文熟讀背誦支配過呢😓),而且主演班底基本上都是來自中國臉熟的大咖們,飾演主角花木蘭的劉亦菲更是迪士尼從一千多位試鏡者中挑出來的佼佼者。要考慮到《花木蘭》中的背景情況,花木蘭就是一位窮人家的女孩,而且扮作男人隨著軍隊每天打打殺殺,肯定不可能在戰場上打著打著架突然喊停:暫停一下讓我補個防曬吧,糙一點也是正常的。
  • 劉亦菲《花木蘭》袁詠儀《花木蘭》趙薇《花木蘭》誰演的更好
    今天大張來說是說說《花木蘭》最近各大媒體電影,娛樂板塊到處報導迪士尼新片,劉亦菲、最新電影《花木蘭》的全球首映禮。關於《花木蘭》相關話題在國內迅速引起大量的討論,今天大張就來說說各個版本你們喜歡哪個版本的
  • 為演花木蘭,劉亦菲一天要洗3次澡
    許多人以為,劉亦菲能拿下角色要麼憑藉其天仙美貌,那麼純屬幸運,但事實上,這背後不知凝結了她多少噸汗水。當初面試時,導演為劉亦菲設置了一連串嚴酷的考驗,包括14個小時不睡覺後馬上面試+試演5張紙英文對白的戲+1.5小時體能測試等,最後劉亦菲出色地完成任務,其鋼鐵般的意志讓導演驚掉下巴。
  • 《花木蘭》單人宣傳海報被砸?這事可怪不了劉亦菲
    近日,網上流傳一則視頻:法國一家獨立影院的老闆,當眾猛砸一塊關於《花木蘭》的影院橫版宣傳海報,而這則海報系劉亦菲單人宣傳版。發生這樣的事,難道是劉亦菲惹上什麼麻煩了嗎? 要知道,《花木蘭》是2020年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版電影。
  • 《花木蘭》超靚!劉亦菲這張「硬核」清純臉,女扮男裝都美翻了
    影片《花木蘭》由妮基·卡羅執導,劉亦菲、甄子丹領銜主演,鞏俐、李連杰特別出演。這部故事雛形以中國古代巾幗英雄為歷史背景的影片,根據1998年迪士尼同名動畫片改編,講述了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勇戰柔然的故事。片中花木蘭的扮演者劉亦菲的男兒裝扮可圈可點,演技爆棚,令人賞心悅目。
  • 淺談劉亦菲,在《花木蘭》中的演技
    現在最熱門的電影之一,當屬劉亦菲的迪斯尼版花木蘭。這部原本今年春節檔上映的電影,一直姍姍來遲。無論是鋪天蓋地的宣傳,還是神仙姐姐的高顏值,都讓一些觀眾朋友對這部電影翹首以盼。但是有人反映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很多人說劉亦菲頂著一個表情演完了整部電影。
  • 【雙語】東方面孔說英語「怪」?——《花木蘭》主演劉亦菲與導演專訪
    近兩年,若問哪部片子是小維最期待的,小維第一反應就是《花木蘭》。經歷重重困難,迪士尼《花木蘭》 終於定檔於9月11日內地上映,@劉亦菲、@甄子丹、@鞏俐、@李連杰、@傑森·斯考特·李、@安柚鑫等群星雲集。
  • 劉亦菲:演花木蘭,儘量不要有壓力這類的雜念
    《花木蘭》從籌拍以來最讓人關注的就是「誰來演」,在大範圍的試鏡選角,敲定中國演員劉亦菲後,劉亦菲這個名字就和木蘭綁定在一起。劉亦菲說,自己從來沒有想過能出演這個角色,來源於她的「不設限」:「演員是很有意思的,有時候你很難去想像(未來的機會),我希望機緣到了就決心去做這件事情,全心去做好,沒有一點雜念。」飾演花木蘭,在劉亦菲眼中其實是一個很過癮的機會,這個機會能讓她去學習很多的東西。
  • 《花木蘭》票房慘敗,失去最後一張王牌的劉亦菲,徹底涼了?
    這部電影算得上是劉亦菲手上最後一張王牌,如今遭遇慘敗,她會徹底涼涼嗎?命途多舛的木蘭當初剛爆出劉亦菲要演《花木蘭》的消息時,全網都沸騰了。這部迪士尼出品、經典動畫改編、投資16個億、請了神仙姐姐來演女主的好萊塢A級大製作電影,怎麼想都覺得一定是部口碑票房雙收的好作品。然而沒想到,這部電影的爭議會這麼大。
  • 劉亦菲,你憑什麼演花木蘭?
    鄭佩佩的旁白接著說道:「這些也正是木蘭所具備的。」最後,劉亦菲向世界宣告「我的職責就是戰鬥」,神情和姿態,仿佛東方阿麗塔。《花木蘭》的故事,我們都耳熟能詳。電影改編自中國民間傳說,講述了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屢獲戰功的故事。劉亦菲因此也理所當然成為真人電影中,首個華人迪士尼公主。
  • 這就是劉亦菲演《花木蘭》的內幕
    上方藍字關注,自動為你推薦一部熱門好片2016年,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選角要求會武功,會英文,符合花木蘭的氣質,還得擁有很好的明星素養。2017年11月,劉亦菲被官宣被飾演花木蘭的演員。這個從開始就被備受全球注目的項目,最終怎麼就落到了劉亦菲頭上?
  • 劉亦菲演花木蘭?演媒婆的鄭佩佩才是花木蘭本蘭
    / 藍小姐和黃小姐ID : misslanmisshuang還有三個月才會上映的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發布首款預告即上熱搜,大家的關注目光當然集中在女主角中國首席玉女明星劉亦菲。有人PO出她五十年前,在胡金銓的經典電影《大醉俠》女扮男妝的照片,感嘆鄭佩佩才是花木蘭本蘭。
  • 迪士尼甩鍋,認為《花木蘭》口碑不好是因為劉亦菲
    《花木蘭》在中國上映後並沒有達到預期的票房,即使國內票房已經超過2億,但仍然是血本無歸的局面,在這樣的情況下,難免會有人開始扔甩鍋。迪士尼單方面改變立場,認為這是劉亦菲的錯,事實上,在中國,雖然很多人認為劉亦菲的演技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這部電影
  • 劉亦菲《花木蘭》中演技不好?看過電影才知道:影評低了
    9月11號國內電影院開始上映《花木蘭》,是一部迪士尼動漫的真人版。從電影選角的時候就引發熱議,尤其是女神劉亦菲演的就更期待了。尤其是收到疫情的影響後更加收到關注,然而隨著影片的上映,口碑呈現非常嚴重的兩極化,為什麼呢?難道劉亦菲的演技真的那麼差?
  • 劉亦菲演《花木蘭》,東方美人這回真爭氣
    不依靠男人,靠自己的雙手,開闢自己的天地,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女性觀眾對花木蘭情感非凡。因為,花木蘭本身就是獨一無二的公主。觀眾們帶著「童年回憶」這層濾鏡,絕不會對真人版《花木蘭》寬容,反而是更加苛刻。因為人們往往不會允許有人毀掉自己的童年回憶。
  • 《花木蘭》口碑斷崖,但外交部點讚劉亦菲,是當代花木蘭
    很多視頻自媒體都在炮轟影片的漏洞和不足,也確實影片從國外上映到現在,豆瓣評分從8.5一路跌到4.5,國內外看過該片的媒體人的影評即便是在中立客觀,也反映了一個事實——《花木蘭》影片質量堪憂。》結尾感謝新疆地方政府引發國際輿論爭議一事作出回應中,提到該片主演劉亦菲時,趙立堅表示:她是當代的花木蘭,我要為她點讚,她是一個真正的中華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