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全職投資者的自白:十年來,為何我的A股帳戶只持有一隻股票?

2021-01-18 雪球

在2019雪球嘉年華上,雪球人氣用戶樂趣表示:最有價值的分享,並不是要告訴別人應該怎麼做,而是真實真誠地告訴大家,我自己是這麼做的。我的投資狀況是什麼樣子呢?我用以下3句話來描述:

第一句,A股帳戶只持有一隻股票;第二句,從2010年11月開始,對這隻股票持續單向買進,沒有賣出任何一股。最後一次買入的時間是,2018年10月29日,也就是封死跌停板的那天。第三句話,我已經把這家公司未來10年預期現金分紅的一部分,提前買入了這隻股票;它就是貴州茅臺,600519。

雪球人氣用戶@樂趣 :

大家好,首先做個自我介紹,我的網名叫「樂趣」,我調侃自己是「雙料茅粉」,就是一個喝茅臺酒,拿茅臺股票的自由投資人。我曾經證券從業12年,後來是從事一家套利交易的私募合伙人,2010年至今,一個人獨立投資境內外二級市場股票,我目前遵循的投資原則是絕對集中並超長期持有。

一個多月前,雪球的運營要我來講白酒行業的投資機會,還附上方丈的邀請函,我說白酒不懂,茅臺了解一些,但是也講不出多少新的意思,我能講的,並且有特點,特色的,就是過去十年我是怎麼做投資的,因為我認為最有價值的分享並不是要告訴別人你應該怎麼做,而是真誠真實的告訴大家我自己是這麼做的。

今天我講的是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過去十年我的投資之路。

第二,今後十年我的投資打算。

第三,我想講一下作為一個總是滿倉持股不動的個人投資者,怎麼排解內心孤獨焦慮的情緒。

我是2005年底離開證券從業的,運氣比較好,一離開就趕上了大牛市,2006年、2007年的股市怎麼亂炒瞎炒都能掙錢。2008年我成功逃底,之後的空倉階段我對股票投資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時也沉下心來認真系統的學習巴菲特的投資思想,看書思考,思考看書,神奇的是突然有一天股票股市在我的眼裡一下子變得活潑可愛,美麗動人,我開始相信自己今後可以以股市為生,甚至可以靠股票發家致富。

2010年年終,我成了無業游民,一個人與一張書桌,一臺電腦相伴,過著與世隔絕的投資生活,那麼十年後的今天我的投資狀況是什麼樣子呢?我用以下三句話來描述,第一句,A股帳戶只持有一隻股票,第二,從2010年11月開始對這隻股票持續單向買進,沒有賣出任何一股,最後一次買入的時間是2018年10月29日,第三句話是我已經把這家公司未來十年預期的現金分紅的一部分,提前買入了這隻股票。是的,它就是貴州茅臺600519。

當然,我目前這種極端狀態並不是一夜之間形成的,中間經歷了三個階段的思想鬥爭。

第一個階段,從分散到集中。除了茅臺這十年間我也買過其他股票,A股有以下9隻,蘇寧電氣、小商品城、恆瑞醫藥、張裕A、青島啤酒,中國平安,招商銀行、工商銀行和格力電器。其中蘇寧電氣還曾經是第一大重倉股,2012年5月份前五隻都換成了茅臺,2016年9月後四家也集中到了茅臺,我還通過滬港通買過四隻H股,分別是騰訊控股、滙豐控股、建設銀行和鳳凰衛視。2016年10月底這4家H股也都換成了茅臺,從那個時候到今天,我的A股帳戶就只有一隻股票。

第二個階段,開啟了融資。關於能不能融資這個問題,我從2013年就開始思考了,想了三年多之後我在2016年11月1日第一次啟用了融資帳戶,兩年的時間裡我總共用融資買了佔今天總持倉33%的茅臺股票,目前的融資比例14%不到,我是這樣考慮加槓桿問題的,茅臺股票比較特殊,確定性強,現金分紅可以預期,我反覆推算從2018年開始按照15%的年複合增長,50%的現金分紅率,十年間扣除家庭開銷,我依靠分紅就可以把融資本息全部還掉,並不需要賣出任何一股,我認為融資的風險在於必須賣出,而我的融資倉位既不會主動賣出,同時因為嚴格控制了槓桿比例也就不會被強行賣出,所以我認為基本就沒有風險。

第三個階段,配置境外資產。2015年股災,尤其是「811」匯改之後,我覺得有必要配置一些境外資產,作為A股單一持倉茅臺股票的保險和對衝,從2015年9月到2016年5月我就在境外帳戶持續配置了兩隻美股,蘋果和伯克希爾哈撒韋,還有少量的騰訊控股,我境外配置的根本動機就是為了在任何情況之下自己都能持有茅臺股票不動搖。另外我A股帳戶的融資總額不可以超過境外資產市值,這也是我堅持的一個原則,而境外帳戶是不融資的,現在回首這十年的投資歷程,老實說我經常都會會佩服自己那個時候的堅定、堅強和堅持。

舉個例子,我是2010年11月26日開始對茅臺股票只買不賣的,期間整整四年時間屢買屢套,屢套屢買,卻依舊信心滿滿,直到2014年11月28日,我買了總持倉量50%的股數,前復權平均買入成本是105.88元,而2014年11月28日茅臺的前復權收盤價是多少呢?99.20元,四年時間買買買,簡單嗎?很簡單,四年之後依舊套牢中,容易嗎?我感覺不容易,這是我講的第一部分內容。

第二部分,我想講一下今後十年怎麼做,其實這個問題我已經講了,我都把未來十年茅臺公司的現金分紅提前變成了茅臺股票,我還能怎麼做呢?但是思考不能停止,我今後思考的焦點就一個問題,要是這個市場沒有了現在的茅臺,比如私有化退市了,比如股份公司變成了生產車間,比如茅臺酒的質量出現了本質性的變化,那麼我該怎麼做投資,我剛才自我介紹說我遵循的是絕對集中並超長期持有的投資原則,還行得通嗎?還能這麼幹嗎?還敢這麼幹嗎?事實上到現在我並沒有達到,還好這次不著急,我今後還有很多的思考時間和很大的思考空間。

我要說的是我認為茅臺股票只是一種個別現象,無論在中外股市都不具有普遍性、適用性,它至少有以下幾個獨一無二。第一,茅臺酒是市場經濟下的計劃產品,通過自身調節基本可以熨平經濟和行業周期對茅臺公司的影響。第二,無論喜歡不喜歡,承認不承認,茅臺都是心目中無可替代的酒類第一品牌,沒有競爭對手。

第三個特點,茅臺酒的品質隨時間提升,並且存儲方便。

第四個特點,茅臺公司永續經營,看不到生命周期的盡頭。這後面兩個特點很厲害,他們可能導致這麼一種情況,這個市場沒有能力正確合理的給茅臺股票估值。我再說一遍,茅臺酒的品質隨時間提升和茅臺公司永續經營這兩個特點很厲害,它們可能導致這麼一種情況,這個市場沒有能力正確合理的給茅臺股票估值。所以我堅持認為茅臺與其他公司不具有可比性,我對聲稱有能力找到下一個茅臺的人都一笑了之,對靠蹭茅臺熱度和流量有明顯利益訴求的大V都沒有好感。

最後第三部分,我想講一下作為一個獨立的個人投資者怎麼排解內心的孤獨焦慮的情緒,一個人專職做股票,今天不考慮資金量大小,有沒有門檻,門檻高不高,我認為門檻非常高,我至今都不敢肯定自己的內心是否已經強大到了可以享受孤獨這一層次。

這十年間,我從不主動與別人討論股票、股市,也沒有參加過任何的投資圈活動,所有的決策都是一個人獨立思考的結果。但是還是很多時候自己會很焦慮,很孤獨,有一種被世界拋棄的感覺。前幾年有朋友慫恿我也發私募,說即便不是為了掙錢,也可以消除與社會的隔絕感,我說我啟動的融資其實就相當於發行了一隻結構性的私募,風險收益完全自己承擔,對比市面上業績抽成20%的管理型私募,我的這隻向自己發行的私募的規模相當於融資額的5倍,融資與待客理財有一個內在共同點,那就是認為自己的自有資金數額覆蓋不了自己的投資能力。

當然,許多人總是有意無意把自己的欲望和野心當做了自己的能力。歸根到底,我不願意發私募,還是自己個性的原因,不喜歡受到約束,也不想求人,同時擔心管理別人的錢會影響自己的投資心態,這就決定了我別無選擇,只有這條個人投資的孤獨之路。

這些年我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調節來排解內心孤獨焦慮的情緒:

第一,看書。我覺得一個人要是沒有閱讀的興趣和習慣,獨處都很困難,怎麼可能耐得住寂寞一個人獨資做投資呢?這十年,只要感興趣我什麼類型的書都看,都聽,現在聽書很方便,雪球大微出的書我幾乎都看過,都翻過,在開始全身心學習巴菲特投資思想的時候有兩本書對我的影響最大,讀了一遍又一遍,一本是大家熟悉的《窮查理寶典》,另外一本書是《奧馬哈之霧》。

第二種調節就是出行。2005年底離開證券從業之後時間就比較自由了,開始的時候我是一個人到處晃蕩,特別喜歡去西藏,一次又一次,至今我已經進藏六次,在藏區總共逗留了120天以上,後來就與我們家領導往相對舒適的地方走,境內境外都有,最近三年我的時間被網下配售新股套住了,無法長時間遠行,但是每逢節假日我們都外出,每次選擇不同的城市,在其周邊隨便走走,順便體驗各地各品牌的酒店,中國這麼大,都要去看看。更多的花錢消費也可以讓投資有獲得感和成就感,這樣內心孤獨的焦慮也會減少一些。

第三種調節,喝酒。投資了茅臺股票之後我就對茅臺酒情有獨鍾,這些年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與一些朋友一起聚一聚,談天、說地、品茅臺,但是基本不聊股票,自己在家每天晚上也都小酌幾杯,我感覺自己的這一生活習慣對於排解孤獨焦慮情緒,緩解精神壓力有幫助,我甚至認為在2013年、2014年茅臺公司最困難的時候,我能夠牢牢拿住茅臺股票不鬆手,不動搖,喝且只喝茅臺酒這一個愛好功不可沒。

第四種調節,對我來說也是最重要的一種,跑步。跑步是一種以孤獨對抗孤獨的行為,我是2013年5月1日開始跑步的,到今天一共跑了943次,9710公裡,其中包括6個全馬,三個半馬,半個月後我將參加福州馬拉松,今年我報的是全馬,我希望能夠拿到第七塊全程馬拉松的完賽獎牌,跑馬拉松,尤其是全馬42.195公裡,未必對身體有好處,但是跑全馬的痛楚和磨難能夠讓自己明白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日子其實是很幸福很享受的,可以這麼說,這些年正是跑步讓我與自己的內心孤獨焦慮的情緒基本和解了。

我今天發言的內容很多在樂趣的原創專欄中都寫過,我也會把今天的講稿在專欄中貼出來,對我來說發微博、滾雪球、寫文章也是自己與外部世界溝通交流,排解內心孤獨焦慮的一種方式,沒有任何功利性的需求,我能保證的是我的所有文字,包括每一個標點符號都是真誠、真實的,可以活得很坦蕩,很真實,這正是我這個無業游民的最大心理滿足,也是我所追求的人生自由,今天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2020年A股人均盈利超10萬引關注 a股股民數量2020及炒股賺錢的概率
    A股股民人均盈利10萬怎麼計算的: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a股最新總市值為77.53萬億元,較2019年底的59.2萬億元增長18.36萬億元。   根據中國,的結算數據,截至2020年11月底,共有1.75億自然人投資者開立了a股帳戶。按此計算,a股投資者年內人均利潤為10.49萬元。
  • 指數變動不大,為何絕大多數股票跌的一塌糊塗?
    年度表現較好的股票,主要體現機構扎堆,抱團取暖的特徵。比如,依據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第三季度數據來看,貴州茅臺的基金持有家數達到1400多隻基金;寧德時代,比亞迪。隆基股份的基金持有家數也達到數百隻等。 正是機構的扎堆持倉推動了股價的走高。
  • 萬億市值的螞蟻來了!今天A股打新,個人投資者如何分一杯羹?
    作為普通投資者,要如何來湊這個熱鬧呢?當務之急就是打新(參與新股IPO)。如果你已經錯過了港股打新,那根據發行安排,螞蟻集團的A股申購將在今日(10月29日)開始進行,中籤結果將於11月2日公布。想要參與打新,首先你得有這個資格。按目前規定,個人投資者想要直接參與科創板打新,首先需開通科創板的權限:1、在A股市場上有兩年以上的證券交易經驗。
  • 下一個十年投資者可買入並長期持有三隻頂級美股
    公司需要時間來執行它們的策略,並等待取得成果。而且,當公司的管理層擅長運用資本來產生高回報率時,它們可以享受多年的持續增長。在整個過程中,只有保持耐心的投資者可以在未來數年觀察到他們的投資組合,以健康的比率在複合增長中。 選擇可受惠於長期趨勢和催化劑的公司是一個好主意。
  • 股票帳戶買CDR要交存託費,有券商已預扣了100元
    今日,科創板首隻,同時也是A股歷史上首隻CDR開始申購。與普通A股相比,CDR交易的不同之處在於,投資者如果持有CDR,則需要逐日繳納存託服務費。目前,首隻CDR九號公司的存託服務費年費率為0.01元每份。
  • 用集郵方式收集一線公司股票——一位機構投資者2020年致投資者的信
    從零開始,看股票投資世界是如何一步步從零展開成現實模樣的。  為了簡化分析,只計算持有10年的年化收益和總收益,忽略中間的波動。  2、零維世界:恆定的每股收益增速+恆定的估值  零維世界滿足兩個條件:  (a)上市公司每股收益按照每年15%的增速勻速增長;  (b)股票以某個固定的合理估值水平在市場中交易。
  • 入市3年後,我被迫成為全職投資者
    之後的幾次實體創業都不太成功,因為在管理中要和很多政府部門打交道,經營中也要和顧客融洽相處,這都是我的弱項,後來我也試著去找過工作,但也很難應付職場的人際關係。所以和大多數人投資成功後選擇全職不一樣,我選擇全職是因為我的人生軌跡導致我很難融入社會,幸運的是股市收益增加是不需要靠社交能力來提升的,這就有效的規避了我的短板。
  • 帳戶裡沒錢 竟然能淨賺兩三百 這是什麼神仙操作?
    當然,實際操作也不需要這麼麻煩,因為此時可轉債的交易價格已經高於面值(100元),而且隨著股價的增長而不斷提升,換句話說,可轉債的表現更像一隻股票,當價格漲到投資者的心理價位,就可以賣出獲利了。當上市公司的股價小於轉股價格時,可轉債的交易價格是低於面值(100元)的,此時的可轉債更像一隻債券,這個時候投資者可以選擇繼續持有,等待機會。一方面,如果上市公司的股價持續增長,並超過轉股價格,即可實現上一種情況的獲利,另一方面,如果上市公司的股價始終保持低位,沒有超過轉股價格,也不必擔心,作為一隻債券,投資者可以享受到可轉債的本息收益。
  • 方舒明:巴菲特抄底策略對A股投資者的啟示
    他的經驗證明,長期而言,投資者的回報與他們是否懂得自己的投資正相關。巴菲特投資石油企業至今超過十年,對石油產業和企業了如指掌,包括產業巨頭中石油,到如今的金德爾摩根和菲利普斯66。他認為,投資者的注意力不要只盯著行情顯示屏上,應當深入了解企業的營收,市場地位,利潤率,資產負債及管理人員等情況,從中挖掘出真正具有「內在價值」的股票。
  • A股市場平均市盈率多少才算合理?
    A股平均市盈率向來是股票市場牛熊轉換的風向標。牛熊輪轉,周期不斷,但是A股平均市盈率卻有自己的規律。摸清這些規模,對於牛市逃頂,熊市抄底很有幫助。那麼A股市場平均市盈率是多少才算合理?
  • 為什麼不建議新手投資者打新股?
    #跨年衝刺計劃財經賽道在我寫完《成本1000,躺賺300!聊聊理財屆的「網紅」 》這篇文章後,有網友在評論區問我能不能寫一下股票打新。雖然股票打新收益可能比可轉債高很多,比如有些新股結束連續幾天漲停之前能賺好幾萬,但是我仍然不推薦新手上來就想著股票打新。
  • 股票配資槓桿炒股貴豐配資線上股票配資:給股市投資者的5條「軍規」
    近期給出自己出資的5條主張,貴豐配資公司稱之為價值出資者的5點軍規,咱們經過以價值出資的視點來解讀和剖析,結合當時a股市場現狀來談談當時的出資思路。 第一條主張:視股票為買賣的一部分,問自己若股市明日封閉,歷時3年,我將會有何感觸?假如在那情況下很樂意於具有該只股票,這尤如我對自己的買賣感到欣喜。
  • 從0開始學股票2:如何開設股票帳戶,股票交易的規則有哪些?
    自己開的第一個股票帳戶,感覺已經是很久以前了,當時在上海,證券公司的銷售員帶著自己渠去到證券公司開戶,然後還得去銀行辦理相應的業務。後來銷戶,也是趁著去上海出差然後再次去到公司辦理了銷戶業務。第二個帳戶是來北京之後去營業部開的,也是一系列流程。第三個帳戶就簡單了,當時直接在網上申請了中信證券的帳戶,全部流程都在網上完成,so easy!
  • A股市場:持有一隻股票,堅持每天做T,高點離場,低點進場,5年以後會...
    五、控制情緒是操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T+0操作最忌諱的是追漲買入,一旦你當日追高大量買入,而原來你持有該股的數量很少,即使是股價上漲了,你可供當日對衝的股票數量很少,盈利也不可觀;但是,一旦你判斷失誤,追高買入後股價便開始下跌,不但你原來持有的那部分股票的盈利化為烏有了,還因為你買入的這部分籌碼在當日不能賣出
  • 林園:我現在基本不買股票只買可轉債!(附可轉債攻略)
    原標題:林園:我現在基本不買股票只買可轉債!(附可轉債攻略) 摘要 【林園:我現在基本不買股票只買可轉債!
  • 今天上證指數突破了3600點,2018年初股災來了的那個位置
    其實是股災來了的那個位置。這個時候投資者會變得越來越自信,自負。天天看著自己的股票帳戶資金在增加會很興奮,然後就會過度誇大自己的能力。但實際上大多數投資者賺到的錢,我可以毫不客氣的說,都是市場行情給機會,跟你個人能力一毛錢關係沒有。不信你自己就近對比一下和18年或19年市場最低迷的時候,自己的能力有沒有提升?
  • 一位投資格力的老股民自述:如果11年前買入50萬格力電器股票,持有...
    今天呢,我們來進行一項小數據的測算:如果11年前買入50萬格力電器股票,持有到現在賺多少了?見下圖進入綜合選股界面,依次按照下圖中1-10的步驟進行,在步驟9的地方,選股入板塊,可以自己新建一個板塊,然後通過選股周期和選股範圍的更換(步驟7、8、9)來進行進一步細化選股,周期順序依次是月線、周線等,依次類推。見下圖來演示下選股周期和選股範圍切換,來讓軟體通過電腦自動進一步篩選符合條件的股票。
  • 股市新手怎麼買股票?怎麼入門?股票能天天炒嗎?能掙大錢嗎?
    股市新手初入股市,不要投入太多資金,投一萬元以內,在股海裡先試試水性,學會忍耐,多學習投資經驗,並定下幾條規則:1)持股半年以上,不要今天買股票,明天賣出股票。巴菲特說:「如果你不想持有一隻股票十年,那麼你也不要持有它十分鐘。」
  • 基金分紅「不翼而飛」,帳戶裡卻多了只基金!微信擅自做了主?
    基金分紅的用途本應投資者說了算,但投資者張明(化名)發現,微信擅自替他做了主。張明持有的一隻基金分紅後,錢卻沒有進入他的帳戶。反覆查詢後發現,在自己沒有任何操作的情況下,微信理財通將這筆分紅變為一隻貨幣基金的份額。「真是活久見!」張明說,「其他平臺都會有簡訊提醒,理財通沒有任何通知。更何況,我不需要有人自作主張替我理財。」
  • 美國股票怎麼買?國內投資者如何購買美股
    前一段時間美股多次熔斷,三大指數持續下跌,創立新低,最近市場得到回暖,三大指數小幅反彈,吸引一部分投資者去抄底美股,那麼,對於國內的投資者怎麼才能購買到美股呢?  與購買A股一樣,投資者在購買股票之前,需得開設一個股票帳戶,國內投資者可以通過以下三種途徑開設美股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