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產品需求下降,煉化生產面臨嚴峻考驗。按照集團公司部署安排,中國石油煉化企業部分裝置降低負荷運行。
裝置低負荷運行,安全生產壓力隨之增大。困難面前,煉化企業採取有力有效措施,發揮煉化一體化優勢和組織協調能力,密切關注油品和化工市場,嚴格執行裝置工藝操作規程,動態優化調整生產方案,加強安全生產過程管控,力保低負荷下各裝置安全平穩運行。
蘭州石化:優化結構發揮煉化一體化優勢
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馮作文)3月10日,記者從蘭州石化公司計劃處了解到,2月份,蘭州石化加工原油66.3萬噸,生產汽煤柴油39.5萬噸。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由於物流運輸不暢,下遊企業整體開工情況不佳等諸多原因,導致部分煉化企業產品庫存升高,保持低負荷運行。針對這種現狀,蘭州石化積極調整生產結構,將優質原料優先用於醫用料和高效產品生產,在最大限度減少效益損失的前提下,保持了安全平穩運行。
蘭州石化充分發揮煉化一體化生產優勢,認真落實控油增化舉措,合理調減煉油裝置負荷,常減壓裝置增產石腦油,在低負荷情況下最大限度地滿足乙烯原料需求,兩臺裂解爐加投輕柴油以緩解乙烯原料不足和柴油出廠受限的難題。同時,公司與油田、煉化企業加強資源互供,主動接收乙烯原料,彌補乙烯原料缺口,確保乙烯等化工裝置安全平穩運行。在此基礎上,蘭州石化充分利用現有原油庫容,增收油田原油量,保障油田後路暢通,最大限度解決上遊油田的困難。
針對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緊缺的現狀,蘭州石化優先保障醫用物資生產原料供應,全力增產RP340R、RP260及S900聚丙烯產品,保障市場醫用原料供應,緩解醫衛材料緊缺局面。
裝置負荷調整給煉化裝置平穩運行帶來一定的風險。為此,蘭州石化集中人力加強現場維護巡檢,密切觀察各裝置關鍵機泵、高壓泵的運行情況,強化設備完好性管理,進一步加大聯檢力度,重點監控煙機、汽輪機、離心機等大型機組運轉狀態,全面做好大機組、關鍵設備的特護運行、春季設備設施的防化凍工作,確保生產平穩順暢。
蘭州石化加強了各類易洩漏部位及特種設備的監控,根據特種設備檢驗周期,及時制定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特種設備檢測計劃。同時,嚴格落實防凍凝、防結焦、防結鹽措施,持續加大罐區、長輸管線、伴熱系統、電氣儀表、連鎖報警等重點要害部位的巡查力度,確保了常減壓、重催、乙烯等煉化裝置處在安全穩定運行之中,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完成情況良好。
大慶石化:排查隱患加強產銷銜接
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謝文豔) 3月8日,記者在大慶石化塑料廠成品一車間庫房門前看到,裝運人員正在緊張忙碌地進行裝車外運QL505P氯化聚乙烯樹脂產品。塑料廠調度長呂書軍介紹:「目前,固體化工產品下遊客戶陸續開工復產,需求有所增加,我們立刻組織加班裝車,配合銷售儲運中心按計劃組織出廠。」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慶石化成品油、橡塑等產品出廠困難,庫存較高,按集團公司部署安排,自2月17日以來,煉油裝置率先降負荷生產,化工區也逐步降低負荷。為確保各裝置在低負荷運行期間的平穩運行,大慶石化各單位迅速行動,持續檢查低負荷運行裝置在生產設備、工藝防腐、安全環保等方面存在的偏離設計問題或潛在隱患,確保實現各裝置低負荷安全平穩運行。
大慶石化明確指定問題監控責任人,其中生產廠長是監控生產工藝環保等問題的責任人,設備廠長是監控設備儀表等問題的責任人,責任人只能為一人。各廠技術部門牽頭負責,做好低負荷裝置運行參數監控,對於超工藝指標、設計數據的問題,落實防控措施。生產運行處每天對各裝置平穩率內控參數進行檢查,加強超標監管。
大慶石化一方面積極防範低負荷生產帶來的安全風險,加強現場管理,保證各項作業安全受控,重點關注高危泵、換熱器、空冷器、長輸管線、呼吸閥、水封罐、火炬以及液位計、引壓管等小接管設備,加密巡檢,增加測溫、測振頻次,避免變更作業。另一方面,全力尋找成品油和化工產品流向,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產品運輸方式,確保後路暢通。
隨著疫情發展,ABS市場價格大幅度走低。針對此形勢,化工三廠合理安排生產任務,及時調整裝置運行負荷,並緊盯產品指標,加強質量管控,車間各專業技術員深入一線,強化現場巡檢,及時發現解決生產問題,有效確保裝置平穩生產,保障了產品質量合格。
截至3月4日,塑料廠低壓聚乙烯裝置A線克服聚合反應劇烈等難題,已經連續運行500天,創造了國內同類裝置長周期運行的新紀錄。
獨山子石化:桌面推演守住不循環停工底線
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李志強 通訊員李林鍩)「請將加工量調至765噸/小時,負荷保持64%穩定運行。」3月10日,獨山子石化公司煉油廠第一聯合車間蒸餾裝置主操馬曉慧,收到調度指令後,立即開始操作調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獨石化煉油廠先後制定10套生產調整方案,反覆進行演練,確保在裝置達到歷史最低負荷下,守住不循環停工底線。
1月29日起,由於疫情管控影響,成品油出廠受限,獨石化煉油廠各裝置均保持低負荷運行,生產運行面臨嚴峻考驗。為有效控制汽油、柴油、三苯等產品庫存風險,確保生產受控,煉油廠緊盯市場變化,做好產銷平衡和中間原料平衡測算,及時向公司上報平衡短板並做好內部調整。1個月的時間裡,煉油廠制定了10套生產調整方案,中間原料庫存由3.8萬噸漲至8.7萬噸。
獨石化煉油廠1000萬噸/年蒸餾裝置加工量一降再降,由806噸/小時降至765噸/小時,是自建成投產以來冬季運行最低負荷。低負荷運行帶來裝置設備瓶頸凸顯,介質流速慢管線易結焦、振動大等隱患,影響設備長周期運行。煉油廠及時調整設備管理思路,制定《疫情期間設備管控方案》,以保證平穩運行為重點,推行「點檢制」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標準、一定的周期,對設備規定的部位進行檢查,以便早期發現設備故障隱患。經過為期24天的點檢工作,排查出26臺機泵低流量運行,通過開大機泵副線、備用泵預熱線等措施,調整低流量運行工況,有效保證機泵平穩運行。
為切實做到精兵用在「刀刃」上,獨石化煉油廠根據駐廠人員力量和動設備關鍵程度,調整狀態監測頻次。屬地車間、三修公司、設備研究所每日檢查全廠8臺關鍵機組,對其運行工況進行監測分析;特護小組每日檢查機組附屬設備,記錄狀態監測情況。
獨石化煉油廠還針對裝置低負荷運行,成品油高庫存現狀,以桌面推演形式組織應急演練。裝置主要生產單元、罐區,值守幹部和班組全部參與演練,全廠演練科目34個,參演班組153班次。近期氣溫回升,晝夜溫差較大,煉油廠組織低負荷運行、防凍凝、防化凍、防密閉加熱、防洩漏專項檢查活動,確保裝置安全受控。
寧夏石化:精細管理優調工藝運行參數
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馬麗)蒸汽壓力回升,指標正常。減溫減壓器調節到位,動作正常。常壓、重催裝置調整操作,運行正常……
3月3日凌晨,朔風凜冽。寧夏石化公司煉油裝置中控室裡忙如白晝。21米寬的中控大屏上,12個重點監控部位清晰運轉。裝置深處,看不見的身影在夜幕暗沉中精細巡檢,不放過任何異常。剛剛經歷了蒸汽管網壓力突降引起的裝置波動,當值的集團公司技能專家、煉油廠一聯合車間橫三班班長張衛紅長出了一口氣。
60%,是寧夏石化煉油裝置投產以來加工負荷的最低點。在高與低之間,平衡地把握毫釐攸關。低負荷運行組織機構迅速成立。低負荷運行方案迅速出臺!15套裝置的平衡建立,低負荷下的安全穩定,成為與疫情同至的考試。
煉油裝置3個聯合車間分別成立低負荷運行小組,裝置核心區域、高危設備、故障多發點和盲腸死角全部進入嚴防死守範圍,各個攻關團隊深入罐塔管廊,影響裝置低負荷安全運行的瓶頸逐一排除。「職工三班倒,班班見領導」,黨員幹部緊盯生產受控管理,嚴控工藝變動、流程變更、能量隔離等高風險環節。
面對低負荷運行帶來的低壓蒸汽頻繁波動難題,「張衛紅勞模創新工作室」帶頭人張衛紅,帶領班組主動攻關,班班觀察工況,反覆查找歷史數據,採用精細調節和提前升降,做好平衡控制,使蒸汽波動這個影響裝置低負荷安全生產的難題得到解決,攻關成果在各班組迅速推廣。
2月15日,煉油裝置操作工狄偉例行巡檢,在常壓塔底泵P-103/B面前停住了腳步。低負荷生產以來,狄偉多了一個習慣,就是死死記住上一班的操作參數、調節變化。此刻這臺泵的點測溫度有些變化。狄偉立即向班長報告。班長一聲令下,內操外操緊急切泵迅速處理,最終化險為夷。
截至3月9日,寧夏石化煉油裝置已累計長周期安全運行943天。公司低負荷運行安全可控,醫用口罩原材料生產總量已超過8700噸。
長慶石化:緊盯工況強化以銷定產
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陳青 通訊員朱虹)「主要裝置已處於低負荷運行,一定要加強DCS操作,特別是現場閥位液位的比對確認,確保生產運行安全平穩可控。」3月11日,長慶石化生產運行處處長尉勇在視頻晨會上強調。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受複雜防控形勢和不同程度交通管制的影響,陝西省及周邊地區成品油銷量大幅下降。特別是進入2月份後,庫存上漲較快,煉油生產面臨嚴峻考驗。為此,長慶石化在切實做好各項防控工作和湖北方向油品保供的基礎上,按照「計劃、生產、銷售」一體化運行的要求,加強日對接、日分析和市場需求研判,嚴格執行「以銷定產」,組織好各生產裝置有序降量。截至目前,這個公司的原油加工負荷已降至70%以下,個別二次加工裝置負荷下調50%。
為保證各裝置在低負荷狀態下安全平穩運行,長慶石化嚴格領導帶班制度,並將管理責任落實到個人,廣大黨員幹部帶頭提高執行工作紀律的自覺性,當班員工重點加強高點、遠點巡檢,發現隱患及時處理,同時,加大設備檢查力度,防止因加工負荷低而造成的換熱器、機泵等設備出現憋漏現象。在工藝方面,這個公司精細操作,對一、二次加工裝置進行產品、原料再分配和再優化,嚴控各項指標不低於下限,並根據負荷及時調整「三劑」注入量,合理降低裝置能耗,全力克服低負荷給裝置帶來的運行難度。
面對滯銷難題,長慶石化積極與地方政府和銷售公司對接,現場協調解決運輸車輛進廠事宜,加大成品油銷售力度,並想方設法確保下遊醫用生產原料供應和企業周邊1.6萬戶居民採暖不受影響。同時,開展生產庫存挖潛,通過緊急調整流程,增加公司內部有效庫存2萬噸;根據西安鹹陽國際機場疫情期間用油量減少80%以上的實際,及時調整航煤加氫、柴油加氫的組合優化,合理升庫,為油品銷售爭取時間和空間。
大連石化:綜合優化保證生產「超低控」
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王衛)「大連石化2月份原油一次加工負荷降至最低點。」3月6日,大連石化公司生產運行處副科長顏世闖告訴記者。大連石化2月份原油加工量比計劃減少12萬噸,日均加工量同比降低7%。
為保證低負荷生產安全,這個公司綜合優化生產系統,制定低負荷運行方案,強化對低負荷運行裝置的管控。
大連石化原油一次加工系統共有3套蒸餾裝置,總設計加工能力為2050萬噸/年。按最低生產負荷調整後,3套蒸餾裝置平均生產負荷只有72.96%,其中規模最大的1000萬噸/年蒸餾裝置生產負荷為65.02%。據介紹,實行降量生產後,全廠400萬噸柴油加氫裝置生產負荷僅為46.3%。
「生產裝置低負荷運行具有安全風險。」顏世闖說。大連石化計劃今年上半年進行全廠裝置停工大檢修,目前生產裝置處於運行周期的末期階段,生產運行稍有波動就容易引發設備故障或釀成事故。為在生產低負荷狀態下保證安全生產,大連石化綜合優化生產系統,在各套生產裝置優化生產的基礎上,從公司層面制定低負荷運行方案,實行總體管控,系統優化。大連石化硫黃回收裝置2月份日加工負荷降為169噸,僅比設計最低工況高出9噸。這套生產裝置關係到企業環境保護,為確保安全生產萬無一失,大連石化採取「兩頭一尾」的運行方式,即硫黃回收同時開兩個系列,一旦一個系列出現問題,另一個系列可保證生產正常,為企業環保加上雙保險。
大連石化因擔負生產聚丙烯防疫醫用料任務,在整體降低生產負荷的同時全力增加催化、氣分和聚丙烯裝置的加工量。大連石化在總加工量降低的情況下,採取了優化物料走向,加快催化裝置催化劑置換,盡力提高催化裝置生產負荷,增加丙烯產量,並外購部分丙烯,保證兩套聚丙烯滿負荷生產,為多生產醫用口罩和防護服等防疫用品提供原料。
大連石化第一聯合車間有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加工量降低後,車間重新梳理生產運行操作和檢查重點,對三級以上操作變動實行車間主管主任審批,生產、技術、設備各部門現場監督。
撫順石化工建四公司承擔的乙烯廠裝置檢修、腈綸廠氨隱患治理項目、合洗廠重膜及BOPP生產線開工準備全線鋪開。圖為3月3日,施工人員奮戰在乙烯裝置檢修復工現場。 趙鈺 攝 |
吉林石化公司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持續強化設備源頭管理,組織全員開展防機械傷害和設備隱患專項大排查,確保各裝置安全平穩運行。圖為專業技術人員排查重點設備隱患。 張恩輝 攝 |
話題討論:低負荷運行條件下如何確保裝置安全平穩生產?
上下聯動閉環管控
錦州石化生產技術處處長 金東生
從上至下貫徹預警理念。生產技術處要求各裝置結合自身工藝特點,制定《低負荷平穩運行方案》,從平穩物料、優化操作、公共工程保障、設備防腐及防凍等方面科學制定應對措施,並在生產技術例會上分享好的做法。如,增加回煉量緩解成品油庫存高企、測算低流量下的露點溫度修訂防腐方案等可行性做法,給同類裝置提供化解類似難題的借鑑。
從下至上深挖潛在風險。各裝置細查影響裝置平穩操作、造成產品質量大幅波動的潛在問題,通過梳理管控及操作中的難點,上報給公司專業處室,經過各專業「會診」,儘快找到解決方法,避免潛在風險「流放」。近期,我們為部分裝置配備了紅外成像測試儀,解決了測溫槍無法測量空冷管束偏流等問題。
按照從上至下、從下至上的流程形成閉環管控,全員嚴格低負荷運行下的風險管理。今年,是錦州石化衝刺「四年一修」的起步年,雖然疫情突襲,但我們完成既定目標的信念不會動搖。(採訪整理 譚月)
全員全方位密織監控網
大慶石化煉油廠副廠長 王偉國
根據市場情況提前制定生產應急方案,加強對國內成品油市場分析研判,制定疫情期間油品出廠應急預案,壓低成品油產能,強化成品油產銷調運銜接。
作為煉化一體化的上遊,裝置低負荷運行,安全壓力非常大,尤其是目前氣溫還比較低,我們準確摸清裝置低負荷運行的瓶頸和底線,迅速安全降低負荷,千方百計優化二次加工裝置運行能力,有針對性地查找裝置低負荷生產可能帶來的各類問題,逐項充分論證後制定控制方案和應急預案。並對裝置低負荷、低汽油收率工況下,催化裂化裝置分餾塔頂空冷器可能出現的偏流、凍凝風險和頂循帶水等問題,分門別類制定有效的運行調整方案,實施多級防護措施,保證裝置平穩受控。
大雪突襲,疊加氣溫驟降等風險因素,極易造成裝置低負荷運行時的設備腐蝕、洩漏等故障。我們更加細化防凍凝和防化凍方案及措施,要求各單位每周至少兩次全專業對關鍵部位、關鍵設備進行巡檢,保證裝置安全受控。 (採訪整理 謝文豔)
減油增化完善生產預案
烏魯木齊石化公司總經理助理、生產調度處處長 姚林
首先,針對裝置低負荷運行,我們第一時間成立了特殊時期安全生產保運工作領導小組,要求各專業處室、生產廠以及相關部門各盡其責,及時解決供、產、銷、儲運等環節中出現的問題,確保公司在疫情防控期間的生產平穩有序。第二,根據總部下達的「壓減負荷,嚴格控制成品油產量」要求,按照以銷定產的方式,制定多套生產方案,應對成品油後路不暢的問題,避免因此而造成的裝置大面積停工。與此同時,我們加大執行減油增化工作,確保PX、石油苯的產量沒有受到大的影響。第三,針對我們編制的生產方案中下達的裝置技術和運行指標、運行工況,技術部門和機動部門緊盯平穩率,強化自控率和連鎖投用率,通過加強工藝運行參數的管控,確保裝置安全生產底線不突破。另一方面,烏石化各單位認真做好巡檢及設備維護,做妤預知性檢修工作;藉助信息化手段,強化設備的特護,做到產品質量有保證,設備運行能平穩。必要的時候適當提量,不讓裝置低負荷運行對設備造成損害。目前,烏石化各生產裝置總體運行平穩。 (採訪整理 周恃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