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獨特韻味的「不夜城」,是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重點任務,也是提升城市夜品質的重要一環,將與「綠城花城泉城」交相輝映,成就泉城晝夜之美。對標對表,5月28日晚上8點,濟南市黨政考察團一行來到上海黃浦江兩岸,考察城市燈光亮化工程。據悉,上海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規模化景觀照明建設,經過30年發展,上海的景觀照明在規模和品質上,在全國乃至全球都有很大影響力。
規劃引領夜照明,上海照明全球知名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一個不夜城」作為一首老歌傳承多年,上海是全球最早開始規模化發展夜景的城市之一,夜景一直讓上海人引以為豪,也是海內外遊客紛紛打卡之地。
記者了解到,上海的城市景觀照明總體布局為「一城多星,三帶多點」。「一城」指外環線以內的中心城區,是上海景觀照明的主要集中區域,「多星」指外環線以外的現代化新城和新市鎮。上海中心城區內的景觀照明布局為「三帶多點」,「三帶」指黃浦江兩岸(從吳淞口至徐浦大橋段)、延安高架道路-世紀大道沿線(從外環線至浦東世紀公園)、蘇州河兩岸(從外環至外灘);「多點」指中心城區內的城市副中心、主要商業街(圈、區)、重要的交通文化體育設施、主要道路、公共空間等重要節點。
其中,為了更好地呈現外灘的夜景,上海早在1989年就開始規模化發展景觀照明,率先在外灘引入大功率氣體放電燈進行泛光照明,取代之前以白熾燈進行輪廓照明的方式。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夜遊外灘已成為來滬遊客的必選項目,每年約有300至500萬名遊客乘坐遊輪觀賞兩岸夜景,還有超過3000萬的遊客選擇在岸上欣賞夜景。
讓城市亮起來、美起來,是諸多城市建設中的標準動作。近年來,各城市夜景照明建築起點高、規模大,數量多,這看起來是好事,但相應的光汙染也不容小覷。2017年10月9日,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覆同意,《上海市景觀照明總體規劃》公布實施,上海市景觀照明進入規劃引領健康發展新時代。
對標上海,濟南要打造別具韻味的「不夜城」
晚上8點,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忠林帶領濟南考察團來到黃埔江邊,華燈升起,點亮了上海的夜,不少考察團成員被夜景驚豔,紛紛拿出手機拍照。
對於如何打造不夜城,濟南也有自己的規劃。今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建設一座具有獨特韻味的「不夜城」。為了將濟南打造成這樣一個富有魅力的不夜之城,今年將在夜照明、夜交通、夜消費、夜旅遊、夜文化等方面下功夫,促進夜經濟發展,留住外地遊客,力爭早日實現「大強美富通」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目標。
打造獨特韻味的「不夜城」,是提升城市夜品質的重要一環,將與「三城」交相輝映,成就泉城晝夜之美。去年12月,濟南市政府批覆了《濟南城市照明總體規劃(2018-2035年)》,該文件將文化經營作為夜景的一部分,選取最能代表濟南歷史文化特色,契合城市規劃主次布局與建設組織的「兩核、三帶、五心、多點」作為景觀照明架構,結合「一湖一環」照明項目,形成「濟南十二景」,打造獨屬泉城的夜間形象。
「兩核」指歷史風貌核心、CBD核心,「三帶」指黃河景觀風貌帶、小清河景觀風貌帶、南郊山體公園帶,「五心」指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西客站、孫村、新東站、臨空城市次中心,「多點」具體指美裡、王官莊、柏石峪、北湖、華山、洪樓、港溝、唐冶、桑梓店、崔寨、高官寨、董家十二個地區中心,以及長清、章丘兩個衛星城中心。
打造不夜城,需要各種元素聚集
「夜間經濟」作為都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繁榮程度是一座城市經濟開放度、活躍度的重要標誌。今年5月,上海多部門聯合出臺《關於上海推動夜間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圍繞「國際範」「上海味」「時尚潮」三個特點,打造一批夜生活集聚區,推動上海「晚7點至次日6點」夜間經濟的繁榮發展。
魔都上海出臺專門文件,為夜經濟打造尋找突破口,而濟南市的夜經濟也正在聚集多種要素。濟南文旅發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修春海曾表示,夜遊經濟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一個單一項目。對此,濟南市將打造更多的燈光秀,並將泉城大客廳進行了全方位的策劃。
除了點亮濟南的夜空,在交通出行上也為更多市民和遊客提供了便利。幾年前,濟南公交在城市主要幹道推行了「零時公交網」,更好地滿足了市民夜間出行,推動了濟南市夜生活繁榮。去年濟南公交開啟了史上力度最大沿路最多的公交沿路延時計劃。119條線路延時,加上之前延長的12條,濟南公交延長運營時間的線路達到了131條。
要打造一座不夜城,夜經濟、夜消費不可或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加快布局共享經濟、無人商店等新業態,培植網際網路餐飲、智慧家居、品質家政等新熱點,打造高端消費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