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北京古天一拍賣十周年,此次秋拍將首次推出一場別具雅趣的「竹韻–關西竹藝花器名品」專拍,此場難能可貴的匯集了70餘件日本大師級竹藝作品。日本的竹花器風格大約區分為關東系、關西系、九州島等風格,關西系工藝精湛風格較為傳統,此次拍品的遴選,參照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庋藏花器系統的分類與標準,這批精美的竹藝品主要出自關西地區名家之手,如田邊竹雲齋初代、田邊竹雲齋二代、田邊竹雲齋初代之徒阪口宗雲齋、田邊竹雲齋三代、田邊小竹(健雄)三代、山本竹龍齋初代、前田竹房齋初代、鈴木玩玩齋、早川尚古齋家族以及關東系的飯冢家族等。
四代早川尚古斎造荒編烏府
D9.5cm
四代早川尚古斎(1902-1975)出生於關西大阪。此件花器整體以金明竹荒編而成,口沿為卷緣編織法,自然大方古意盎然,器形紮實傳承文化之風格。
二代田邊竹雲斎造煤竹花籠
H33cm
二代田邊竹雲斎(1910-2000)出生於大阪府堺市,他以網狀編織與細密編織為主要風格。此件花器整件使用煤竹製作,器身為關西傳統的荒編織法,花器口沿為卷緣編織法,底部為麻葉編織法,提梁為兩股紐縄編織而成。
梶原光峰作蟲籠花器
H20cm
此件花器採用整枝煤竹劈成竹篾再以細密草蓆編織法製作而成,底部為菊花編織法,
整體形如酒壺,壺口有一利用竹節製成的瓶塞,造型特殊、精緻,值得珍藏。
梶原光峰簡介:
梶原光峰(1935-)1935年生於九州島大分縣日田市,本名一路。1952年(昭和27年)師從巖尾光雲斎,1962年(昭和37年)獨立。1962年開始在西部工藝展展覧,每回受賞。傳統工匠,日本竹工藝協會的正式會員。
泉美城山作牡丹籠
H105cm
此件花器為傳統大型的牡丹籠,整體以草蓆編織法與松葉編織法組合而成,形如中國瓷器花瓶,提梁分為六片插入式連接瓶身,實為難得的裝置藝術品。
二代和田和一斎造花籠
H14cm,D29.5cm
二代和田和一斎(1877-1933)出生於關西大阪。此件花器為葵瓣菓籃型,先定色再上生漆,屬於創作型風格,整體為菱形編織法,口沿為雙股當緣編織法,底部為麻葉編織法。
二代和田和一斎簡介:
二代和田和一斎(1877-1933),1877年生於關西—大阪。初代和田和一斎的兒子,師從初代和田和一斎,弟子包括三代和田和一斎。
末村笙文作雪洞花籃
H32cm
末村笙文(1917-2000)出生於關西大阪,本名文造。此件花器銘為【雪洞】,造型特殊,有著很強的創作風格,整體以千線結編織法與繡花編織法製作而成。
末村笙文簡介:
末村笙文(1917-2000),1917年10月生於關西—大阪。本名文造。1936年師從初代山本竹龍斎(笙園)。1941年離開笙園獨立。1951年第7回日展初如選,以後、日展、日本現代工芸美術展出品、受賞。1973年 大阪府工芸功労賞受賞。1981年日本新工芸展會員受賞。日展會友、現代工芸美術家協會員。關西展審查員、大阪工芸協會展審查員。
初代前田竹房斎造天然竹手平花籠
D33cm
初代前田竹房斎(1872-1950)出生於關西大阪,他是被稱為【堺手】的名工藝家。此件花器為圓形編織法與麻葉編織法製作而成。口沿為卷緣編織法。
初代前田竹房斎簡介:
初代前田竹房斎(1872-1950),1872年生於關西—堺.大阪府。聽取初代和田和一斎的建議。弟子包括二代前田竹房斎。他以傳統技法,運用天然的竹子地下莖創作帶有中國風的竹籃,被稱為【堺手】的名工藝家。
二代田邊竹雲斎造瑞祥花籠
H41cm
二代田邊竹雲斎(1910-2000)出生於大阪府堺市,他以網狀編織與細密編織為主要風格。此件花器名為:瑞祥,工藝精細。花器以細密草蓆編織法與千線結編織法組合而成,花器口沿為當緣編織法,底部為菊花編織法。
初代山本竹龍斎(笙園)造細密編手付花籠
H48.5cm
初代山本竹龍斎(笙園)(1868-1945)出生於關西大阪,他為一介雅士也是關西當代藝術先驅,1929年後開始用【笙園】的號。此件花器是先定色後再上生漆,整體線條雅致大方,整件為草蓆編織法與複合菱形編織法組合而成,口沿為當緣編織法,底部為菊花編織法。提梁為單股整竹編織而成。
末村笙文作蕨耳付算盤珠花籃
H21cm
末村笙文(1917-2000)出生於關西大阪,本名文造。此件花器銘為【蕨耳付算盤珠】,整體採用煤竹以平行結構技法編織而成,技藝高超,令人再三回味。
末村笙文簡介:
末村笙文(1917-2000),1917年10月生於關西—大阪。本名文造。1936年師從初代山本竹龍斎(笙園)。1941年離開笙園獨立。1951年第7回日展初如選,以後、日展、日本現代工芸美術展出品、受賞。1973年大阪府工芸功労賞受賞。1981年日本新工芸展會員受賞。日展會友、現代工芸美術家協會員。關西展審查員、大阪工芸協會展審查員。
三代早川尚古斎造大明藤烏府
H15cm
三代早川尚古斎(1864-1922)出生於關西大阪。他在完全掌握中國風格的技巧後開發一種截然不同的風格:粗編。此件花器極具特色,為茶室空間専用,色澤韻味十足,器型小件大器,花器整體為斜紋編織法,口沿為二股當緣編織法。
鈴木玩玩斎造 竹細密編蟬形竹掛花籠
L23cm
鈴木玩玩斎(1891-1950)出生於關西大阪,他是最高的竹藝大師。此件花器工藝高超,造型宛如實體,精巧細緻,實為難得的絕品,整體為多種編織法組成,如:山路編織法、千線結編織法以及菱形編織法。翅膀可拆下的蟬型掛籠。
鈴木玩玩斎簡介:
鈴木玩玩斎(1891-1950),1891年生於關西—大阪。師從山下巧竹斎。他是最髙的竹藝大師。他不僅再現中國風格竹籃,更將竹編技巧提升至更髙境界,其技巧遠超過中國的竹籃創作所能及。
唐物細密編提梁花籠
H55cm
此件花器為唐物風格,傳承中國之編織工藝,整體以草蓆編織法、當緣編織法組合製成,提梁以單片竹篾製成,以四支原竹製作成立足,花器上更使用特殊技法製作成魚形,寓意年年有餘。
初代山本竹龍斎(笙園)造白竹提梁花籠
H34cm
此件花器整體使用白竹製成,整件採用【鑲嵌百葉窗】技法編織而成。
初代山本竹龍斎(笙園)簡介:
初代山本竹龍斎(笙園)(1868-1945),1868年生於關西—大阪。也被稱為山本竹龍斎,1929年後開始用【笙園】的號。聽取初代和田和一斎的建議,弟子包括末村笙文。山本竹龍斎為一介雅士,也是關西當代藝術先驅。他首開錯綜複雜的【鑲嵌百葉窗】技法。
坂口宗雲斎造唐物四方掛籠
H12.5cm
坂口宗雲斎(1899-1967)出生於關西大阪,他被譽為傑出的竹藝奇才。此件花器整體以煤竹製作而成,器形小巧大氣,精緻素雅,屬於可掛壁可擺設兩用型,花器整體為平行千線結編織法,口沿為當緣編織法。
坂口宗雲斎簡介:
坂口宗雲斎(1899-1967),1899年生於關西—大阪,1940年定居京都。師從初代田邊竹雲斎,弟子包括箕浦竹甫。他被譽為傑出的竹藝奇才,他取日本傳統房屋橫梁下煙燻多年的細長竹莖,壓平後如緞帶般柔滑的竹篾來製作花籠。
養雲斎造懸崖花籠
H59cm
此件花器形如中國瓷器花瓶,整體採用燻制過的矢竹製作而成,提梁為雙股煤竹紐縄連接瓶身,整體為草蓆編織法與平行千線結編織法組合而成,底部為方形編織法。
初代田邊竹雲斎造芭蕉鐵缽形花籠
H35cm
初代田邊竹雲斎(1877-1937)出生於兵庫縣,本名常雄,身兼竹藝師與煎茶道師二種傳承,也是關西最具代表性家族和日本目前唯一僅存的竹工藝家族。此件花器延續中國提籃的風格,整件作品以竹子原色製作,採用松葉編織法,底部為鐵線蓮編織法,花器口沿為當緣編織法,提梁以三股原竹組合而成。
四代早川尚古斎造自然竹提梁花籠
H53cm
四代早川尚古斎(1902-1975)出生於關西大阪。此花器為複合菱形編織法,口沿由自然竹與雙股當緣編織而成。底部為菊花紋編織法,提梁為三股自然竹組和而成。
四代早川尚古斎簡介:
四代早川尚古斎(1902-1975),1902年生於大阪,隨三代早川尚古斎學藝,1922年其父歿後,他繼承家族姓名。二戰期間被迫遷居兩次,於1945年終於在京都定居、經瑩創作,直到辭世。
鈴木玩玩斎松葉編髙提梁花籠
H63cm
鈴木玩玩斎(1891-1950)出生於關西大阪,他是最高的竹藝大師。此件花器採用細密草蓆編織法與菊花編織法組合製作成形如中國高足杯,提梁以單片竹篾組合製成,綴以藤編裝飾結,整件器形頗大,實為難得一見的珍品。
鈴木玩玩斎簡介:
鈴木玩玩斎(1891-1950),1891年生於關西—大阪。師從山下巧竹斎。他是最髙的竹藝大師。他不僅再現中國風格竹籃,更將竹編技巧提升至更髙境界,其技巧遠超過中國的竹籃創作所能及。
預展:12月4日-12月5日10:00-19:00
12月6日 10:00-14:00 拍賣:12月6日 14:30
地點:北京凱賓斯基飯店
專場:
清玩聚珍 14:30
師竹居藏文房雅玩(Ⅱ) 時間順延
竹韻-關西竹藝花器名品 時間順延
緣起-藏傳佛教藝術 19:30
北京市古天一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電話:010-51696950;010-51696952
郵箱:gtycn.com@163.com
官方網站:www.gtycn.com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1979340467
微信公眾帳號:古天一拍賣/gty-a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