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文化董事長涉嫌內幕交易,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公司陷入重大危機。
12月21日晚間,金科文化發布公告稱,董事長王健因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期間減持金科文化股票涉嫌內幕交易,被立案調查。受此消息影響,12月22日,金科文化股價開盤大跌11.90%。
金科文化成立於2007年6月12日,於2015年5月15日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當時主營業務還是氧系漂白劑,2016年開啟併購重組轉型之路,如今主營業務為移動網際網路文化產業,圍繞「會說話的湯姆貓」系列IP運作。
「會說話的湯姆貓」系列IP 是Outfit7在2010年開發的手機遊戲,雖然一度火爆,但畢竟已經是10年前的遊戲了,降溫是必然。
這幾年遊戲行業的火爆,可謂最好賺錢的行業,但金科文化雖然通過收購拿到知名IP,但後繼乏力,股價走勢一路下跌,這麼多年過去,雖然開創了動畫、周邊等產品,但依然只有一個「湯姆貓」的IP。
公司業務發展乏力,從2019年開始,董事長王健頻繁違規減持,多次減持都是「先斬後奏」。
多次違規減持 挑戰監管底線
資料顯示,金科文化董事長王健出生於1988年,大學本科學歷,工信部軟體設計師、網絡工程師、系統分析師技術資格認證。2016年7月至今任浙江金科文化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6月至今任浙江金科文化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健上任即減持,僅僅一年半,連續密集減持已經引起監管機構的注意。
作為公司內部管理人,高管對公司經營有更多信息優勢,大額減持往往被認為是「用腳投票」的利空行為。
大股東減持沒問題,做好公告就行,但王健在股票解禁後,多次在敏感期內減持,構成內幕交易。
公告顯示,王健持有的2.8億股在2019年6月10日解禁,其在2019年7月18日起就迫不及待開啟了減持之路。
一年多時間裡減持多達70次,累計套現超過7億元。其持股比例也從17.72%降至目前的11.89%,由第一大股東降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在此期間,王健兩次因違規減持收到監管警示函仍不收斂。
2020年2月,深交所對王健下發監管函,指出其在2019年8月15日至8月27日、2019年10月16日至10月21日期間,因強制平倉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金科文化股票,涉及金額合計約5799萬元。上述減持行為發生在金科文化2019年半年度報告、第三季度報告披露前30日內,構成敏感期交易。
2020年7月,因財報敏感期減持的行為,王健被深交所通報批評。在2020年2月28日,王健因強制平倉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金科文化股票1124.13萬股,佔金科文化總股本的比例為0.32%,涉及金額為4823萬元,而上述減持行為發生在金科文化2019年業績快報披露前10日內。
王健上任時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比例為17.85%,為公司第一大股東;而到2020年第三季度,王健持有金科文化4.07億的股票,持股比例已降至11.50%,為第二大股東,其累計質押股份佔所持股份比例為92.43%。
除了王健以外,公司高管朱志剛也在大額減持,在2018年6月14日、6月15日,連續減持了1400萬股、1150萬股金科文化股票,兩天的減持操作累計套現金額超過2億元;在2020年1月至2月,又出現減持操作,累計套現額超過1億元。
兩人的股票質押率都高達90%以上,主要是由於2016年的併購重組採取質押融資導致的,併購也為金科埋下隱患。
槓桿併購 快速擴張
王健可謂年少有為,大學畢業即創業開公司,31歲即當上董事長。然而,王健一上任就頻繁減持股票,一年時間減持70次,累計套現7億元。對於金科文化來說,攤上「跑路」的董事長,無疑是沉重打擊。
王健並非金科的創始人,金科文化的前身是浙江金科,2015年在創業板上市,當時公司主營業務是氧系漂白助劑SPC。
2010年,王健大學畢業第二年,就在其父的幫助下創立了杭州哲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即杭州哲信)。
2016年5月,浙江金科以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方式,耗資29億元購買杭州哲信100%股權,其中以向杭州哲信原股東發行股份的方式支付20.30億元,現金方式支付8.70億元,當時杭州哲信淨資產約為2.5億元,資產增值率935.59%。這樁併購,在金科文化資產負債表上形成了巨額商譽,至2019年底還有23億元。
2016年,浙江金科股價位於高點,當時收購完成後,浙江金科更名為金科娛樂,並於2017年啟用新的證券簡稱金科文化。2018年金科文化又完成了對Outfit7公司100%股權的收購,Outfit7即知名IP「湯姆貓」的運營方。
浙江金科上市之初市值為11.97億元,通過併購,快速實現資產翻倍,2015年9月停牌時市值為49.3億元,在股價高位時通過增發股份支付交易對價,在收購完成後,金科股價又迎來上漲,大股東吃到甜頭後,又在2016年年底,以10億美元的對價收購了Outfit7的100%股權,從此變成「會說話的湯姆貓」。
併購是通過股東股權質押融資,通過這種加槓桿的方式來實現轉型,為之後的困境埋下伏筆。
業績變臉 一地雞毛
當時,浙江金科對外宣稱的是在化工材料、移動遊戲雙主業,實現「雙輪驅動」的戰略發展目標。
如今,在其浙江金科最新的財務報告上,已經看不到一點關於化工的東西,取而代之的是全部圍繞著「會說話的湯姆貓家族」這一IP從事遊戲、內容、IP變現業務。當時公司宣稱是重大資產重組,如今來看更像是借殼上市。
然而,「說話的湯姆貓」這一IP如今已經走過第10個年頭,對於一款手遊的生命周期來說,還有多少活力和想像空間?
業績下滑早已顯現。2019年杭州哲信營業收入同比下降46%,淨利潤直接跳水,同比下降189%,由2018年盈利3.4億元到2019年虧損3億元,於是,在2019年,金科文化確認了當收購杭州哲信形成的23.2億元巨額商譽減值損失,帳面價值為零。
併購當時,金科文化與朱志剛及王健籤署的《業績補償協議》的約定,朱志剛和王健作為利潤補償義務人,承諾Outfit7在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7,809.04萬歐元、9,286.68萬歐元和10,975.80萬歐元。
由於朱志剛和王健的股份90%以上都處於質押狀態,所以業績補償承諾也一直未執行,高額的業績承諾成了空頭支票。
金科文化的股價一路下滑,眼看要接近面值,目前看業務上還沒有任何起色,股價再跌下去,可能存在退市風險。
來源: 同順-深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