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部席捲網絡,一夜爆紅的網劇鼻祖,《太子妃升職記》嗎?
超低成本創造了奇蹟般的熱度。
廉價道具場景硬是拍出了一絲高級美感。
兩位主角張天愛和盛一倫也被捧紅,名噪一時。
這樣的劇,自然也會被其他國家關注。
經過幾年的籌備,韓版《太子妃升職記》上線了——
《哲仁王后》
該劇在韓國一經上線,就備受關注。
收視率一路飆高,成為tvN電視劇歷年收視率的第三名,是2020年韓劇市場當之無愧的一匹黑馬。
畢竟結合了穿越+性轉,不吸睛才怪呢。
客觀來講,《哲仁王后》的劇情設定還算不錯。
雖然買了版權,但導演表示只是沿用了花心男人進入古代皇后身體的設定,但故事的具體走向和原版不同。
以輕喜劇的方式,將美食與愛情結合起來。
在《哲仁王后》中,男主人公是一名頂尖的大廚。
從13歲第一次接觸料理開始,他就立志要進入青瓦臺,為最有權勢的人做飯。
有著超強廚藝的男主,自然也會在穿越後將他的美食功力發揮出來。
和原版《太子妃》一樣,《哲仁王后》也是因為落水後穿越。
一覺醒來,男主變女主。
眼看自己美好的人生消失,主角的反應同樣是尋死覓活,想盡辦法跳水回到現代。
屢屢失敗,認清現實後,開啟了老色批之路。
女扮男裝逛青樓,要六位姑娘一起上才滿足。
就連老鴇都忍不住感慨:從業二十年,從未見過如此變態。
上個廁所都不斷感慨著逝去的美好。
《哲仁王后》和《太子妃升職記》一樣,都是走沙雕搞笑風。
劇情輕鬆幽默,下飯一絕。
不過,《哲仁王后》和我們劇中架空的年代不一樣。
男主是切實地穿越到了朝鮮王朝哲宗時期,成為了他的王后。
這可就得說道說道了。
首先,在第一集皇室婚禮時,哲宗王的裝扮是不合理的。
在他的頭頂上,是有著十二條冕旒的冕冠。
但在當時,朝鮮國是中國的藩屬國,國王相當於郡王,只能佩戴九冕旒冕冠。
十二冕冠是只有我國古代皇帝才配擁有的級別。
別看就三條之差,那性質可是完全不同。
有毒君可不相信劇組人員是因為無知而導致了如此失誤。
暗搓搓地在細節上搞事情,其心可鑑。
而且,這冕冠未免也太廉價了吧。
玉竄上串的珠子真的很像從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找來的玩具……
《哲仁王后》可是不差錢的。
無論是場景道具,還是服裝特效都做得比原版《太子妃升職記》要精緻許多。
一個不差錢的劇組,竟然選了一個如此之low的冕冠。
看看真正的帝王冕冠有多高貴吧:
如果你覺得這個還好的話,那《哲仁王后》引發巨大的爭議還不在此,而在第一集的開頭。
在主角還未穿越至古代前,他正在為一次中韓大使的會面而準備料理。
而劇中安排了這樣一段劇情。
大使秘書來到後廚,和男主角說:「大使對魚刺特別敏感,請格外注意。」
但男主作為青瓦臺職業主廚什麼反應呢。
他不屑一笑,說著:
「再敢說一遍,小心我只上魚頭。」
「當自己是秦始皇嗎?」
接著,畫面一轉是主角作為青瓦臺最年輕廚師接受採訪時的吐槽。
他吐槽秦始皇暴躁挑剔,只要發現魚裡有刺就會砍掉廚師腦袋,這才讓某位廚師在偶然情況下發現了魚丸的做法。
這段劇情和本劇主題完全無關,意義何在,有毒君實在不懂。
如果硬講是塑造了主角不畏權勢的形象呢,也只能說勉強沾點邊。
但為何要選用這樣的設計來塑造主角形象呢,不內涵中國會死嗎?
在中國大使吃飯時,也不斷惡搞。
齜牙咧嘴,面目猙獰。
沒必要,真的沒必要。
我國不少觀眾都表示在看此劇時,感受到了一絲不舒服。
雖然這部劇沒有嚴重到「辱華」的地步,但既然是翻拍的中國劇,就別搞這些騷操作。
真是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就罵娘。
明明是一部輕鬆愉快的沙雕甜劇,非要整些政治元素在其中。
既然如此,那有毒君也必須明說。
《太子妃升職記》的兩位主演顏值,簡直碾壓翻拍版。
(都是側面不過分吧)
即使這部劇處處透露著財大氣粗,也沒有原版內味兒了。
好的作品無國界,任誰都會被打動。
但像這樣只會時時刻刻想著內涵的他國劇,還是快拉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