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金曲撈》總製片人:最純粹的音樂綜藝到底是什麼?

2021-02-09 廣電獨家

毫無疑問,音樂綜藝永遠是最具有大眾接受度的節目類型之一,在任一季度的綜藝市場都不會缺席。如今,素人選秀、星素對唱、藝人PK、懸疑精彩等核心元素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開發,各大節目都面臨「選人」匱乏,音樂節目貌似陷入了創作的瓶頸期。

而審美能力不斷提升的觀眾也有了新的訴求:「我就想好好聽歌,聽些我沒聽過的好歌。」這背後蘊藏著兩層含義:一是純粹清晰;二是選歌有品質有新意。

值得慶幸的是,4月14日起每周五22:00在江蘇衛視播出的《金曲撈》恰好契合了受眾的這一觀看訴求,讓熟悉的歌手重新演繹被遺忘、被忽視的華語金曲。節目立志在一個「很難出新歌」的時代,回歸好音樂本身,從沉睡的80萬首華語歌曲裡,重新發掘並喚醒被歲月蒙塵的經典之作。

從「做人」到「做歌」,開創節目試播模式先河

去年6月,江蘇衛視播出了特別節目《端午金曲撈》,費玉清、辛曉琪、徐懷鈺、黎明的四首不為人知的金曲,被四位優秀的新銳歌手成功「喚醒」,歌曲收聽量在各大音樂平臺一時激增了好幾十倍。

作為假期特別節目,《端午金曲撈》無論從整體包裝、舞美、模式來看,都遠遠超越了傳統晚會的概念。它突破了目前音樂節目全是老歌、熟歌的尷尬境地,並且模式新穎且清晰,不少觀眾期待它會成為季播節目繼續做下去。

不負期待,在試播的近一年之後,由原班人馬打造《金曲撈》以季播形式重新亮相。江蘇衛視項目部副主任、《金曲撈》總製片人王希向「廣電獨家」表示,音樂節目在經歷了各種模式洗禮之後,應該回到歌曲本身,回歸其本質的核心:好好唱歌,唱好聽的歌,要始終相信「好音樂永遠不會過時」。

總製片人王希

王希介紹,《端午金曲撈》在收穫良好收視的同時,積極和觀眾互動,從中獲取了大量的有益意見和建議,用心研究、不斷打磨優化節目架構與細節,讓季播版本也更趨合理乃至完美。

《金曲撈》的節目模式非常清晰——搜羅金曲遺珠,邀請知名歌手重新演繹,讓沉寂多年的老歌再次被大家聽見,同時挖掘金曲與原唱之間的故事,為歌曲增加厚重感。

「喚醒師+叨叨團」的創新設置,給予觀眾音樂競猜的懸疑感,也獲得了廣泛好評。其中,由音樂人組成的「叨叨團」,根據現場大屏提供的線索以及和原唱歌手對話,猜測原唱並討論歌曲的創作背景。

隨後,「喚醒師」現場演唱經過改編後的「遺珠老歌」,500位觀眾進行投票,超過300票,該歌曲則被成功喚醒。喚醒成功之後,可以和原唱歌手再次進行同臺合唱。

可以說,節目的每一設置都始終圍繞音樂作品本身,把核心從「做人」轉成了「做歌」,讓原本被蒙塵的金曲真正有了獲得新生的可能。兩次不同版本的演繹,詮釋了同一首歌不同面向的內涵,不同風格的改編也讓一首作品有了被更多人欣賞的空間。

另外,之所以被稱為音樂「遺珠」,其背後就自然有著無法迴避的故事背景,可能是原唱者的情感見證,也可能是成長過程中的一次青澀吶喊,同一首歌在不同的情境之下,有了完全不同的心境。

在試播版獲贊無數的一年後,《金曲撈》以季播節目的形式重新亮相,開創了國內綜藝節目試播模式的先河。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綜藝市場資本開始變得冷靜的當下,採取試播的方式,能夠最直接地獲取觀眾和市場的反饋,保證主節目播出的效果和品質。

歌壇遺珠重燃生命力,「好聽的歌好好唱」

由於大眾注意力的有限,每張音樂唱片都只有少數作品能夠成為主打,完全釋放它的價值。漫漫長路,在人才濟濟、百花齊放的華語樂壇中,究竟有多少滄海遺珠?

不久前,《金曲撈》節目組聯合官方合作夥伴QQ音樂出爐了一份基於平臺的「華語音樂遺珠大數據」,數據顯示:在其龐大的華語音樂庫中,收聽量佔比1%不到的華語歌有80萬首之多,也就是說,有80萬首歌幾乎沒有被人聽過。

一首歌曲的走紅,必然以走進大眾視野為前提,而音樂節目的責任,就是為大眾推薦優秀的作品。但反觀如今的音樂節目,音樂之外的內容開始更多地成為節目的重心,音樂甚至只是作為用來包裝藝人、遊戲娛樂、實現綜藝效果的「幌子」。

同時,為了保證收視率,節目也往往扎堆選擇大眾熟悉的歌曲,有的歌被改編的版本已經不下十版,節目不停換、選手不停換、競技規則不停換,但是唯獨演唱的始終還是那些讓人聽膩了的歌曲。難怪有人認為國內的音樂綜藝捧紅的金曲寥寥無幾,對樂壇的消耗大過貢獻。

《金曲撈》立志回到發現好音樂的最本真訴求,致力於讓塵封的好歌重獲生命。王希告訴「廣電獨家」,在籌備期的三個多月裡,導演組採訪了大量音樂人,聽了不下三萬首歌,聽完大家坐在一起分享推薦,而選曲的唯一標準就是好聽、有共鳴、能傳唱。

節目音樂總監劉洲也曾在先導片中表示,這檔節目會讓每一個音樂人全身心地投入,它關注的是「音樂的根」,而非枝葉和花。

節目播出以來,登上舞臺的六首金曲的確如同重獲新生。首播48小時內,梁詠琪的《沉睡》被喚醒後,播放量為原來的89倍;QQ音樂金曲榜上,薛之謙喚醒張信哲的《王子公主》收穫83多萬份投票,直接登上熱搜榜第二位。好歌的命運就此改變,而這對于越來越難出佳作的華語樂壇,確實存在不小的積極意義。

「有意思且有意義」,電視人與音樂人的匠心碰撞

一首老歌自然有其時代屬性,能成為經典的,都是因為它承載著一代人的情懷。而對於節目選擇的蒙塵金曲,它沒有和當時的人們相識,反倒擺脫了時空的局限,觀眾感受到的只有詞曲裡折射的人生故事和所思所悟。

而那首作品與原唱之間獨享的記憶,在節目中攤開來,成為大家能夠共享的過往,這件事情被大家稱作懷舊情結。

節目中,「喚醒師」和資深原唱前輩的交流更像是樂壇的一種傳承。既有對老一輩的歌唱者的尊敬,也有對新人的提攜。比如說薛之謙和張信哲,其實是兩代情歌王子之間的互相的認同,這也是節目想要重點傳遞的人文精神和關懷。

王希坦言:「光靠遺珠和情懷,無法支撐一檔節目製作。一檔成功的綜藝節目,還得順應當下的審美趨勢,以匠心精神把握節目的品質,做到有意思且有意義。」

在各方有利條件的加持下,《金曲撈》不僅做到「好聽」,也做到了音樂綜藝節目應有的「好看」,從而讓好的音樂作品向大眾、向社會傳輸的作用得到最大化體現。

尤其是在視覺方面,《金曲撈》不僅由江蘇衛視專業製作大型演唱會的王希團隊親自操刀,並吸引了頂級燈光舞美製作班底重磅加盟,用演唱會的標準來做電視錄像,舞臺設計創新使用木質地板,以期用更原始的材料來體現歌曲本身的那種魅力。

節目不只情懷翻唱,而且懸念不斷、節奏緊湊。比如節目中的「喚醒失敗」設置,就極大地增強了節目懸念;「叨叨團」猜測原唱的對話橋段令節目妙趣橫生,耿直的於莎莎、說唱就唱的王櫟鑫、搞怪的段子手薛之謙和「偵探」擔當的黃國倫等人物火花豐富,配合默契,爆笑連連。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金曲撈》仍然是「老歌新唱」,但它的意義絕不局限於捧紅三十幾首好聽的老歌,而是在傳達一種價值,呼籲全社會對音樂本身的關注,帶領大家回顧華語樂壇發展的歷程,傾聽音樂人內心的訴求,培養大眾自發聆聽冷門好歌的習慣,從而慢慢帶動音樂產業良性發展。

應該說,這檔節目的誠意、品質,來自音樂人和電視人匠心精神的碰撞,帶著他們的信仰和執著,向華語樂壇最輝煌的年代致敬,同時也在向即時趨利的浮躁市場表達一種態度,向一味消耗樂壇資源說不。

誠然,音樂遺珠永遠都會存在,但我們希望它儘量少一點。

「廣電獨家」是廣電業界第一訂閱號,「影視獨家」深度透視影視產業規律,由北京中廣傳華影視文化諮詢有限公司運營,新版微信長按二維碼圖可直接訂閱

相關焦點

  • 金曲撈的破與立 | 專訪
    打撈金曲的初衷是否會被新賽制稀釋?從《全能星戰》到《金曲撈》,江蘇衛視為何如此偏愛音樂綜藝?帶著以上種種疑問,網娛觀察(ID:wldygc2016)獨家專訪了「金曲撈」兩季以來的製片人姜方明。 儘管採訪中,姜方明反覆強調,金曲撈同其他幾檔音樂綜藝不一樣,其主角是歌曲本身。但就當下的綜藝形勢來看,嘉賓仍是綜藝不可獲取的核心競爭力。根據已播出的節目和官網最新消息顯示,「金曲撈」前幾期的嘉賓有任賢齊、劉維、鬱可唯、白舉綱、鄭少秋、陳芳語、汪小敏、吳克群、周筆暢、鄧紫棋、許美靜等歌手。
  • 《金曲撈》收官,這檔音樂節目到底撈到了什麼?
    「打撈歲月金曲,喚醒音樂記憶。」滿懷著不舍之情,江蘇衛視《金曲撈》第一季在6月30日晚圓滿收官,最後一期節目以「金曲之夜」為主題,唱響本季被成功打撈的金曲,也用意想不到的組合形式再一次喚醒塵封的好歌,帶領觀眾感受一首歌真正觸及心靈的震撼,重溫音樂在歲月當中留下的記憶和感動,講述那些音符背後教給我們的事。
  • 蒙塵金曲挑戰經典好歌,「三層境界」的《金曲撈》能否再現音樂綜藝...
    讓我們來看看首期節目交出的成績單:CSM35城收視率0.72%,同時段音樂類節目第一,周五檔同時段排名第二;節目播出期間#江蘇衛視 金曲撈#、#金曲撈#、#金曲撈之挑戰主打歌#、#薛之謙 金曲撈#、#任賢齊 還有我#、#鬱可唯 天涯#、#白舉綱 我是一隻魚#等微博話題屢登熱搜;舒淇隔空點讚白舉綱演唱;開播宣傳片單日視頻播放量破1000萬;【鬱可唯天涯】視頻點擊量超500萬;50餘個行業及娛樂大號自發參與節目互動
  • 《金曲撈》撈歌《蒙面》撈人,江蘇衛視做強「打撈系」音樂綜藝
    「哎呀我打翻了調色板」和「斷腸人在天涯」和江蘇衛視今年的另一檔原創音樂綜藝《金曲撈》頗有些異曲同工的味道,兩季以來,《蒙面唱將猜猜猜》成功打撈起一顆又一顆華語樂壇失落的珍珠,讓他們重新發光發亮,光芒重現。自成特色的「打撈系」音樂綜藝,也賦予了整個音樂產業更多的意義和價值。
  • 中國綜藝再添技能!江蘇衛視《端午金曲撈》「撈」到什麼?
    薛之謙、李好開嗓《為了遇見你》惹人遐想的是,結尾「有請下一位喚醒師」的剪影令無數觀眾期待:試播版的特別節目《端午金曲撈》之後,季播綜藝《原來是金曲》也要呼之欲出了吧?在《端午金曲撈》舞臺上,小哥現場演唱了時代神曲《青春修煉手冊》和《大王叫我來巡山》,獨創的史上最優美版神曲,讓觀眾大呼快哉。作為《大王叫我來巡山》的創作者,叨叨團成員趙英俊倍感興奮。
  • 《跨界歌王》、《金曲撈》、《我想和你唱》Q2開戰,卻難成音樂綜藝...
    文|胡雁行編輯|樸芳在2017年第二季度的綜藝版圖裡,《奔跑吧》、《高能少年團》、《花兒與少年》等戶外綜藝不僅數量眾多,而且紛紛在收視率上拔得頭籌。但是《歌手》後音樂類綜藝節目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給了觀眾另一種選擇。《跨界歌王》、《金曲撈》和《我想和你唱》作為接棒《歌手》的三檔有代表性的音樂類綜藝,播出幾期便被早早冠上了「現象級」稱號,頗有超越《歌手》之勢。
  • 《跨界歌王》、《金曲撈》、《我想和你唱》Q2開戰,卻難成音樂綜藝爆款
    但是《歌手》後音樂類綜藝節目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給了觀眾另一種選擇。《跨界歌王》、《金曲撈》和《我想和你唱》作為接棒《歌手》的三檔有代表性的音樂類綜藝,播出幾期便被早早冠上了「現象級」稱號,頗有超越《歌手》之勢。 不過若是從創新性、專業性、公平性、綜藝性、和觀眾口碑這幾個方面來看,雖然每個節目都有可取的地方,但卻難以成為下一個音樂爆款。
  • 摩登兄弟劉宇寧首上音樂綜藝,《金曲撈》打撈金曲更打撈音樂才華
    納蘭驚夢/文如果說《金曲撈》是檔打撈好歌的綜藝節目,那麼如今在抖音上紅到逆天的摩登兄弟劉宇寧大概能算打撈好歌的草根歌手了。也正由於這個原因,在這期鄧紫棋擔任主嘉賓的《金曲撈之挑戰主打歌》中,節目組邀請來了劉寧宇作為金曲守護人。除了這個「偶像與翻唱」的情結以外,納蘭倒是覺得這一期《金曲撈》的「撈」字得到了更加深刻的詮釋。就像劉維說說的那樣,節目不僅打撈好歌,同樣也打撈才華。畢竟在音樂的世界裡,所有的努力都值得被看見。
  • 《金曲撈》喚醒師陣容:薛之謙、何潔、金志文
    今年開年,江蘇衛視誠意打造的季播版音樂節目《金曲撈》,就將致力打撈茫茫星河中蒙塵的星星,助其煥發新生。    伴隨著節目播出的日益臨近,《金曲撈》逐步揭開面紗。昨日,江蘇衛視發布了《金曲撈》的三位喚醒師,他們分別是薛之謙、何潔、金志文。
  • 《金曲撈》最終回!最盛大的「金曲之夜」今晚來襲
    自4月14日正式登陸江蘇衛視以來,大型原創音樂節目《金曲撈》就不斷地創造著驚喜、刷新著記錄。   憑藉此前播出的十一期節目,《金曲撈》成功打撈出了三十三首蒙塵金曲,在網絡和各大音樂平臺掀起了一陣陣關注、討論、傳播和轉發狂潮。
  • 《如果雲知道》「撈」起兩位歌手,《金曲撈》為何總能撈到好歌?
    2009年,同樣是這首叫做《如果雲知道》的經典金曲,讓更多年輕的觀眾記住了一個叫做「鬱可唯」的名字,隨著時間的推移,樂壇也多了一位總能用獨特嗓音給影視劇添色的「OST女王」。2018年,當鬱可唯站在《金曲撈之挑戰主打歌》的舞臺之上,站在原唱許茹芸的面前,再度唱起這首深植在許多觀眾記憶深處的金曲時,「感動」並不是那個被用濫的形容詞。
  • 《金曲撈》線上線下狠狠地來一記「情懷殺」
    《金曲撈》總製片人王希告訴《綜藝報》,「《金曲撈》從單集到一季的延展,讓節目能更廣泛的實現線下互動及全媒體傳播。
  • 《端午金曲撈》喚醒沉睡金曲 黎明再唱《我可以忘記你》
    讓一代歌神「被遺忘的金曲」實現華麗逆襲,重歸觀眾視野。據悉,此次入選《端午金曲撈》的音樂,全都來自於天王天后級歌手的曲庫。最後出場的黎明,演唱了離婚後的一首單曲《我可以忘記你》。 跳脫「選人」以「淘歌」為核心 當眾多音樂綜藝節目製作人都在絞盡腦汁思考如何邀請明星大咖,如何尋找民間唱將之時,跳脫「選人」匱乏,以「淘歌」為核心的音樂綜藝節目《端午金曲撈》,讓人眼前一亮。領銜《端午金曲撈》的,是締造過白金音樂品質的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陣容。
  • 《金曲撈》音樂、情懷、歌者三位一體 本周五重磅「發聲」
    ­  進入4月,2017年第二季度的綜藝板塊重裝上陣。而參看一下各大衛視的計劃我們就會發現,在2016年回暖的音樂類節目再度佔據了本季度的半壁江山——它不僅與戶外真人秀鼎足而立,還多點開花,綻放出了不同的新形態。
  • 《金曲撈》再現「毒舌」 音樂神探最難熬的一期來了
    據悉,26日晚將要播出的第七期《金曲撈》從叨叨團到喚醒師再到原唱都有不小亮點,力圖給觀眾帶來全新觀感。曾兩度成功喚醒的「OST神獸」汪蘇瀧,這次將坐上叨叨團席位,化身音樂偵探;擁有「招黑體質」的黃國倫則再次被原唱殘酷懟哭,後者毒舌功力甚至不輸鄭鈞;最讓觀眾驚掉下巴的是,竟有原唱缺席錄製現場,只在視頻連線中現身,其「架勢」甚至超過譚詠麟、張信哲、楊千嬅等歌壇大咖。
  • 金曲撈第二季,趙兆挑音樂製作大梁
    被網友譽為「零差評」的江蘇衛視音樂類綜藝節目《金曲撈》終於迎來了第二季——《金曲撈之挑戰主打歌》。相較第一季「打撈蒙塵金曲」的主題,第二季的主題升級為「挑戰主打歌」。如何讓冷門歌曲重回聽眾視野?如何讓原唱者戰勝過去的自己?如何創新經典歌曲IP?一個個挑戰擺在面前。
  • 《金曲撈》第一季圓滿收官講述那些金曲教會我們的事
    ­  由這十二首金曲改編成的歌曲《金曲撈》背後,是節目《金曲撈》的亮眼成績單。據悉,第一季《金曲撈》總計喚醒33首金曲,金曲歌單在QQ音樂的總播放量達到8億次、播放人數超1億。主持人李好解讀說:「這意味著,全中國每13個人裡面,就有1個人一定聽過《金曲撈》的歌曲。」
  • 蔡健雅三連擊,羅雲熙唱《不染》,《金曲撈》打撈的不止是好歌
    只不過先後以JBOY3,雙孖JL兩個不同組合身份發行的單曲《愛的契約書》和《JL》,無論是歌曲還是個人,都沒有取得想像中的大火,更遑論有參加大型音樂綜藝節目的機會。此番以「旁聽生」的身份參加《金曲撈》,也算是讓更多的觀眾知道,這個溫潤如玉的夜神殿下,也是位有著歌手夢的音樂人。無論是李健還是羅雲熙的例子,都足以印證了一件事——機會的重要性。
  • 讓我們一起來看金曲撈,聽取當代最流行最好聽的音樂歌曲
    觀看音樂的盛宴,讓我們一起來看金曲撈,聽取當代最流行最好聽的音樂歌曲!金曲撈是非常火的一段音樂綜藝節目,他邀請了許多著名的音樂人,無論是老音樂還是輕音樂,只要是好聽的都在上面共同分享給大家聽。沒有這樣的節目,也可以讓我們聽到更多高質量的音樂,了解更多出色的音樂人。
  • 季播《金曲撈》三大模塊全升級,回溯音樂產業本源、拓展音樂節目價值
    同時節目也在模式上進行了多方位升級,加強音樂情懷的表達。文 | 花木上周五晚22點,《金曲撈》在江蘇衛視誠意發聲。在經過端午版的試水之後,新版的《金曲撈》無論是在嘉賓陣容還是在製作水準上都有華麗升級。從網絡輿情來看,幾乎無差評的飄紅口碑,讓我們不由得對這檔新生綜藝擁有了更多期許。打造《金曲撈》的團隊,正是操刀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的王牌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