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深度報告:冉冉之星,已然升起

2020-12-25 未來智庫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

1、復盤與市場聚焦核心

儘管受疫情導致的停產(中國工廠已於 2/10 復工,美國工廠已於 5 月中旬復工)、以及 Model 3 國產車型減配風波(晶片減配至 HW2.5 的免費升級至 HW3.0、以及部分電池切換至 LG 對應的續航裡程略有差距)等影響,從2019/11/20 至今,特斯拉股價上漲約 126.9%(vs. 納指上漲約 5.7%),其中從 2020/3/31 至今,特斯拉股價上漲約 52.5%(vs. 納指上漲約 17.1%)。

復盤來看,我們認為特斯拉股價上漲主要由於交易面與基本面的共同影響。

交易面:空頭回補的交易型特徵(截止至 2020/4/30,特斯拉的做空量佔比下降至約 11.7% vs. 上市至今平均值約 32.2%)。

基本面:1)4Q19-1Q20 交付量與業績表現穩健;其中,3 月 Model 3 國產標準續航終端銷量約 1.1 萬輛(國內NEV 乘用車市佔率約 23.2%);2)上海工廠產能爬坡(2019 年底約 3,000 輛/周,1Q20 爬坡至約 4,000 輛/周, 預計 2Q20E 或達 5,000 輛/周,預計 4Q20E 或達 6,000 輛/周);3)產品線日趨完善(2021E Model Y 國產車型量產交付,預計後續低配售價或調整至人民幣 30 萬元以內),有望進一步驅動國產車型銷量/盈利爬坡。

我們判斷特斯拉股價在經歷上漲之後,市場聚焦的核心為 1)技術/產品是否能有效轉換為銷量(價格趨勢);2)成本控制對應的單車盈利情況;3)估值體系即將從 PS 切換至PE,對應的估值區間、以及長期市值空間的分析。

我們的觀點,1)特斯拉的核心競爭力在於 BMS 動力電池系統、以及 Autopilot智能駕駛技術,我們看好走量低配車型的交付與爬坡前景;預計特斯拉或通過差異化定價策略將其產能打滿(走量低配車型貼合購置補貼政策 vs. 高配車型通過 OTA 升級/Autopilot 功能維穩售價);其中,除美國/中國之外,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巨大,特斯拉須通過深耕歐洲市場拓寬其全球銷量。

2) 通過成本分拆與比較,我們測算出美國/中國、以及德國工廠的長期盈利空間(預計 2025E 前後,特斯拉盈利空間或達 95 億美元;其中,預計美國工廠或達 35 億美元,中國工廠或達 35 億美元,德國工廠或達 25 億美元)。

3) 隨著盈利兌現/估值體系切換,我們預計特斯拉長期 PE 估值中樞或約 15x;其中,2025E 前後的 PE 估值中樞或約 20x-30x,對應 2025E 前後的市值空間或近 3,000 億美元(其中,預計整車部分市值空間或達 2,300+億美元)。

2、歐洲市場,下一個增長點

2.1 、新能源汽車前景巨大

當前歐洲傳統燃油乘用車銷量約佔全球的 20%-25%(vs. 中國約 30%、美國約 20%-25%),2019 歐洲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約 3.4%(vs.中國約 4.7%、美國約 4.1%--美國包括輕型貨車)。

從行業角度來看:1)歐洲與中國/美國是全球汽車產銷量的三大主要市場(尤其德國歷來是汽車強國),但其新能源汽車的發力時間節點卻相對落後於中國/美國;2)隨著歐洲碳排放規劃/部分國家燃油車限售禁令、以及各國補貼扶持政策等陸續落地,政策驅動或迅速抬升歐洲市場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

根據 IEA 的相關數據,我們預計 2018-2030E 歐洲新能源乘用車銷量 Cagr 約 22.9%-27.7%(vs. 全球約 20.9%-27.8%),2030E 歐洲市場銷量規模或達 450-720 萬輛(滲透率約 25.8%-45.8%)為繼中國之後的第二大市場(其中,預計約 90%+為純電動車型 vs. 2018 年歐洲純電動銷量佔比約 64.4%)。

我們分析,1)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巨大,當前尚處於還未全面釋放階段;2)特斯拉必須通過進軍且贏下歐洲市場來擴大其全球市佔率。

2.2 、新能源銷量主要貢獻國分拆

2019 歐洲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 45.3%至 55.9 萬輛;其中,德國/英國/法國的銷量佔比約 43.5%,荷蘭/瑞典/挪威的銷量佔比約 33.5%。具體分拆來看,2019 德國/英國/法國、以及荷蘭/瑞典/挪威的合計純電動乘用車銷量增速約 76.3%(合計純電動乘用車的總銷量佔比約 50.5%),插電混動乘用車銷量增速約 4.1%(合計插電混動乘用車的總銷量佔比約 26.5%)。

我們將對德國/英國/法國、以及荷蘭/瑞典/挪威的政策與銷量結構進行分拆。

政策面分拆梳理

1)2019 歐洲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主要以給予購置補貼為代表的德國/英國/法國、以及以給予更多稅率優惠為代表的荷蘭/瑞典/挪威為主;目前, 德國政策扶持力度在加大(政府與主機廠平均分攤)、且銷量規劃較為激進。

2)從政策細則來看,給予購置補貼的德國/英國/法國更偏向於中小型純電動車型或主要為歐系車企(荷蘭/瑞典也或切換至以給予購置補貼為主);對比而言,給予稅率優惠的挪威則更注重車型的市場競爭力以及性價比。

純電動市場銷量分拆、以及各國主力車型分拆(略)

2.3、競爭格局分析

我們分析,1)從市場定位角度來看,特斯拉主要對標車型或為 BBA 等豪華品牌主力車型;對比而言,預計特斯拉或將具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售價 vs. BMS/Autopilot 對應的續航裡程/智能駕駛功能);此外,BBA 也將同樣面臨售價相對較高/購置補貼政策不佔優等風險。2)鑑於大眾集團的歐系車企屬性、以及中低端純電動乘用車密集上市規劃;預計在歐洲純電動市場,與特斯拉直接競爭/搶佔市場份額的或為大眾集團(尤其MEB 平臺緊湊車型)。

對於大眾集團而言,已經交付的純電動車型僅包括 1)豪華車型奧迪 e-tron、奧迪 Q2L、保時捷 Taycan,2)大眾朗逸、大眾高爾夫、以及大眾寶來等。

但從新能源車型的技術/產品儲備角度來看,大眾擁有四個新能源汽車平臺, 分別為 MLB-EVO、MEB、PPE、J1。其中,1)MLB-EVO 平臺生產大眾高端車型/奧迪/保時捷傳統燃油車型、以及奧迪 e-tron 純電動 SUV 等新能源車型;2)MEB 為緊湊型純電動平臺(奧迪與大眾/斯柯達/西雅特平臺共享); 3)PPE 中大型純電動平臺(與保時捷共同研發);4)J1 高性能純電動平臺(與保時捷共同研發,生產奧迪 e-tron GT 概念車/保時捷 Taycan 等車型)。

我們認為從平臺規劃來看,1)大眾新能源的走量車型或主要來自於 MEB 與PPE 平臺;2)鑑於 PPE 平臺的中大型定位屬性(或將主要覆蓋中高端至豪華市場的各細分領域),預計 PPE 平臺的車型上市時間點或晚於 MEB 平臺。

從當前產品規劃角度來看, 2020E 大眾 MEB 平臺交付的車型為 ID.3(小型SUV)、以及 ID.4(緊湊型 SUV),其中,ID.3 已經公布歐洲市場定價(約3.0+萬歐元),我們預計 ID.4 定價或約 4.0+萬歐元(落入購置補貼範圍內)。此外,ID.4 或將於 2020E 年底國產導入(上汽大眾初期規劃產能約 24 萬輛)。

我們判斷,1)大眾 MEB 純電動平臺或具有較強的可拓展性(可衍生出多款軸距/輪距、以及底盤高度/車身結構不同的車型),有利於降價成本/售價; 大眾MEB 或將在德國/英國/法國等以購置補貼為代表的歐洲市場佔據優勢;

2)特斯拉的德國建廠/降本、定價與配置(改善性價比),以及提升品牌受眾度等將是決定其是否能贏下歐洲市場的關鍵(我們將在德國工廠盈利空間測算部分,對德國工廠 Model 3/Y 的價格/成本、以及盈利情況做具體分析)。

3、特斯拉各國工廠盈利空間測算

1)特斯拉在動力電池(電芯)、以及智能駕駛(傳感器)等方面具有成本優勢;2H20E-1H22E 與寧德時代在 Model 3 國產短續航的磷酸鐵鋰電池合作,有望進一步壓縮成本(為國產車型降價/衝量留有足夠空間)。

2) 預計特斯拉或針對各細分市場的消費屬性/供求結構,通過差異化定價略將其產能打滿(走量低配車型貼合購置補貼政策 vs. 高配車型通過 OTA升級/Autopilot 功能維穩售價);同時通過成本控制,帶動盈利爬坡。

3) 根據特斯拉車型交付與產能規劃(或將在美國再新建兩個工廠分別用於生產 Model Y/Cybertruck);我們預計在 2025E 前後,特斯拉的全球產銷量有望達約 200 萬輛(美國工廠約 100 萬輛,中國/德國工廠分別約 50 萬輛)。

3.1 、美國工廠

產能方面

截止至 1Q20,美國工廠總年產能約 49 萬輛(其中,Model 3/Y 約 40 萬輛, Model S/X 約 9 萬輛);管理層指引 2020E 將 Model 3/Y 擴產至 50 萬輛(對應 2020E 美國工廠總年產能約 59 萬輛)。此外,特斯拉或將在美國新建兩大工廠用於生產/交付 Model Y、以及Cybertruck。

鑑於 Model Y 的銷量預期(或高於 Model 3)、Cybertruck 交付規劃、以及新工廠的投產/爬坡等;我們預計 2025E(或早於 2025E),美國工廠總年產能有望達 100 萬輛(其中,Model 3/Y 約 80 萬輛,Model S/X 約 10 萬輛, Cybertuck 約 10 萬輛)。結合特斯拉或通過差異化定價策略將其產能打滿, 我們預計 2025E 美國工廠總產銷量有望達 100 萬輛。

定價方面

當前美國市場Model 3 售價約4.0+萬美元(考慮優惠/節油之後的售價約3.5+ 萬美元),美國市場Model Y(僅為高配四驅車型)售價約 5.0+萬美元(考慮優惠/節油之後的售價約 4.5+萬美元)。

我們預計走量車型主要為 Model 3/Y(對應的 Model S/X、以及 Cybertruck降價壓力或相對有限);2)我們測算 2025E 美國工廠平均售價(不考慮優惠/節油因素)約 4.2 萬美元(vs. 2019 約 5.7 萬美元/1Q20 約 5.8 萬美元)。

盈利空間測算

1Q20 特斯拉剔除積分收入後的汽車毛利率約 20%;考慮到中國工廠爬坡等影響(Model 3 國產車型毛利率已接近其美國工廠的水平),我們預計當前美國工廠的毛利率約 20%+。

我們判斷,1)從毛利率貢獻角度來看,爬坡後的 Model Y 或高於 Model S/X或高於 Model 3 或高於 Cybertruck;2)鑑於 Model Y 的爬坡,預計 2025E美國工廠的毛利率有望達 24%+;3)預計美國工廠的 R&D 費用率約 5%, SG&A 費用率約 10%,對應 EBIT 利潤率近 10%+;4)預計在 2025E 前後,美國工廠的盈利空間有望達 35 億美元(盈利空間約 25-45 億美元)。

3.2 、 中 國 工 廠

截止目前,中國工廠生產交付的車型為 Model 3 國產標準續航升級版(補貼後售價下調人民幣 2.8 萬元,對應補貼前售價下調人民幣 3.2 萬元至約 29.2+ 萬元);此外,Model 3 國產長續航計劃於 2H20E 交付(補貼後售價上調人民幣 5,000 元,對應補貼前售價維持不變約人民幣 36.9+萬元),Model 3 國產高性能計劃於 2021E 交付(補貼前售價維持不變約人民幣 42.0+萬元)。

根據國內最新補貼政策,2020/4/23-2020/7/22 交付且上牌的 Model 3 國產標準續航與長續航可分別獲得補貼約人民幣 2.0 萬元與 2.3 萬元,2020/7/23之後的 Model 3 國產長續航補貼取消(Model 3 國產標準續航繼續享有補貼, 預計 2020E/2021E/2022E 的補貼分別約人民幣 2.0/1.6/1.1 萬元)。

我們認為,1)Model 3 國產標準續航的價格下調(<=人民幣 30 萬元),符合我們對特斯拉定價策略的判斷;此外,Model 3 國產短續航的售價或繼續下沉,進一步驅動上海工廠的銷量與盈利爬坡。2)預計補貼過渡期之後, Model 3 國產長續航售價或下降約人民幣 2 萬元(維持終端售價基本一致)。

產能爬坡

截止至 1Q20,上海工廠產能已爬坡至 4,000 輛/周(對應年產能約 20 萬輛); 我們預計在 2020E 年底,產能有望爬坡至 6,000 輛/周(對應年產能約 30 萬輛);預計 2021E-2022E,上海工廠 50 萬輛年產能有望全部釋放。

銷量空間測算

我們預計特斯拉的客戶群體或主要分為三類:1)從 BBA 等豪華品牌傳統燃油車型切換過來的客戶;2)受傳統燃油車限牌等因素影響的客戶;3)追求新能源車科技感(特斯拉BMS/Autopilot)的客戶。

我們判斷,1預計 Model 3/Y 國產車型或蠶食更多的是 BBA 等傳統燃油車型國內市場份額;2預計 Model 3 國產車型的銷量空間或約 30 萬輛,ModelY 國產車型的銷量空間或約 20 萬輛對應上海工廠產能規劃約 50 萬輛/年)。

1) 從 BBA 等豪華品牌傳統燃油車型切換過來的客戶

當前國內豪車市場銷量規模近 300 萬輛(豪車滲透率近 15%);其中,B 級車型在豪車市場的銷量佔比約 20%+達 60-70 萬輛(B 級轎車約 45-50 萬輛, B 級SUV 約 20-25 萬輛),主要以BBA 品牌為主。

考慮到消費升級趨勢/SUV 偏好、以及豪車 B 級車型的入門級屬性,我們預計國內豪車(尤其 B 級車型)的滲透率仍有望上升,預計豪車 B 級車型的銷量空間或達 60-100 萬輛(B 級轎車約 45-60 萬輛,B 級SUV 約 20-40 萬輛);其中,預計 BBA B 級轎車/B 級SUV 空間或分別約 40-55 萬輛/20-35 萬輛。

我們預計特斯拉或通過訂單/產能爬坡、結合差異化定價策略,帶動 Model 3/Y 國產車型佔國內 BBA B 級轎車/SUV 的銷量比率分別至約 0.5/0.5(vs. 2019 美國 Model 3 佔 BBA B 級轎車銷量比率約 1.2),對應國內從 BBA B 級車型切換至 Model 3/Y 國產車型的銷量空間分別約 25 萬輛/15 萬輛

2) 受傳統燃油車限牌等因素影響的客戶

2018-1H19 國內限購城市非營運的B 級新能源車型(包括純電動/插電混動) 佔新能源乘用車的銷量比例約 3%-5%;我們預計受傳統燃油車限牌等因素影響對應的 Model 3/Y 國產車型銷量空間或分別約<5 萬輛。

3) 追求新能源車科技感(特斯拉 BMS/Autopilot)的客戶

2019 蔚來 ES6/ES8 合計銷量約 2.0 萬輛;我們預計由於新能源車科技感(特斯拉BMS/Autopilot)對應的 Model 3/Y 國產車型銷量空間或分別約<5 萬輛。

通過對特斯拉的消費結構分拆、結合其定價策略,我們預計 Model 3 國產車型的銷量空間或約 30 萬輛,ModelY 國產車型的銷量空間或約 20 萬輛(對應上海工廠產能規劃約 50 萬輛/);其中,我們預計大部分或來自於從國BBA 傳統燃油車型的切換(預計從 BBA 切換至 Model 3 國產車型的銷量空間約 25 萬輛,切換至 Model Y 國產車型的銷量空間約 15 萬輛

l 定價策略與成本分拆

aModel 3 國產車型

我們預計在 Model 3 國產車型約 30 萬輛的銷量空間內,約 50%或來自於短續航車型(vs. 標準續航升級版/長續航/高性能分別約 30%/15%/5%),對應 2021E Model 3 國產車型平均售價(補貼前)約人民幣 28-29 萬元。

從盈利空間角度來看,1)管理層指引截止至 1Q20,上海工廠 Model 3 毛利率已接近其美國工廠的水平(我們預計美國工廠 Model 3 毛利率約 20%+); 預計隨著產能爬坡(固定成本分攤)/國產化率持續提升等,Model 3 國產車型的毛利率有望進一步改善。2)在 2019/11/20 發布的《全球領軍新能源車企,Model 3 國產有望盈利催化——特斯拉(TLSA.O)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我們測算Model 3 國產車型毛利率有望達 30%+,EBIT 利潤率有望達 20%+。

在定價趨勢方面,我們假設 Model 3 國產車型毛利率維穩(部分降本轉換為售價下降),1)在僅考慮慮電池成本約 10%年化降幅的情況下,預計 2025E Model 3 國產車型平均售價或下降至約人民幣 25 萬元(對應約 3.5 萬美元); 2)除電池成本年降之外,考慮到國產化率上升/零部件供應商切換(短續航採用寧德時代磷酸鐵鋰電池)、以及規模效應等對應的成本進一步壓縮,我們預計定價下移後 Model 3 國產車型的盈利改善空間依然可期(或根據市場需求/訂單情況、以及擴產規劃存在售價進一步下調的可能)。

b)Model Y 國產車型

在定價趨勢方面,考慮到 Model Y 的SUV 車型屬性、以及美國市場 Model Y vs. Model 3 的定價策略,我們預計 2025E Model Y 國產車型平均售價約人民幣 28 萬元(對應約 4.0 萬美元,相對於 Model 3 國產車型溢價約 10%)。

在成本分拆、以及利潤率方面,考慮到 Model Y 國產車型相對於 Model 3 國產車型的溢價、以及生產共線(約 70%零部件共享)/規模效應等對應的部分成本下降(vs. Model Y 國產車型空間增大/配置升級等導致的新增成本), 我們預計 Model Y 國產車型的毛利率約 35%+,EBIT 利潤率 25%+。

l 盈利空間測算

我們預計在 2025E 前後,Model3/Y 國產車型的盈利空間有望達 35 億美元;其中,Model 3 國產車型有望達 20 億美元(盈利空間區間約 15-25 億美元),Model Y 國產車型有望達 15 億美元(盈利空間區間約 10-20 億美元)。

3.3 、 德 國 工 廠

l 產能與銷量空間測算

目前,柏林工廠仍處於投建狀態(預計 2021E Model Y 有望交付)。考慮到產能規劃與爬坡,我們預計約 2025E 柏林工廠 50 萬輛年產能有望全部釋放。

鑑於對定位與定價策略的分析,我們維持 Model 3/Y 德國車型或蠶食更多的是 BBA 等傳統燃油車型歐洲市場份額的判斷。當前,歐洲市場 BBA B 級車型銷量規模約 70+萬輛(其中,B 級轎車 35+萬輛,B 級SUV 約 30+萬輛)。

我們預計 Model 3 德國車型的銷量空間或約 25 萬輛,Model Y 德國車型的銷量空間或約 25 萬輛(對應柏林工廠產能規劃約 50 萬輛/年)。其中,預計大部分或來自於從歐洲 BBA 傳統燃油車型的切換(預計從 BBA 切換至Model3/Y 德國車型的銷量空間或分別約 20 萬輛,對應 Model 3/Y 德國車型佔歐洲 BBA B 級轎車/SUV 的銷量比率分別約 0.5)。

l 定價策略與成本分拆

a) 定價方面(不考慮優惠/節油等因素

當前歐洲市場Model 3 售價約4.5+萬歐元(vs. 美國市場售價約 4.0+萬美元, 對應約 3.5+萬歐元);歐洲市場 Model Y 四驅高配車型有望於 2020/8 交付, 售價約 5.0+萬歐元(vs. 美國市場售價約 5.0+萬美元,對應約 4.5+萬歐元)。

我們維持特斯拉或通過差異化定價策略將其產能打滿的觀點不變。我們判斷由於目前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尚處於政策扶持階段,因此其定價取決於 1歐洲各國政府的購置補貼政策標準(表 3,歐洲尤其德國補貼加碼 vs. 美國補貼取消/中國補貼退坡),2)德國工廠的生產成本。

我們預計特斯拉在柏林建廠/投產或提振其在歐洲市場的受眾度;同時,也將帶來產能利用率提升/運輸等方面的費用壓縮(vs. 德國較高的勞工成本)。

結合以上各項因素(尤其歐洲購置補貼政策/德國較高的勞工成本等影響), 我們預計 2025E Model 3 德國車型平均售價約 3.5 萬歐元(對應約 4.0 萬美元),2025E Model Y 德國車型平均售價約 4.0 萬歐元(對應約 4.5 萬美元)。

b) 成本分拆

從現有的歐系/美系車企毛利率(營業成本)、以及淨利潤率(研發費用/SG&A 等費用)比較來看,1)歐系車企毛利率約 20%(vs. 美系車企約 10%-15%); 2)歐系車企淨利潤率約 5%+(vs. 美系車企約<5%)。

我們認為這主要或由於歐系(尤其德系)車企更高的產能利用率、以及較強的車型競品力(部分歐系品牌定位於豪車市場)。

從各項成本分拆角度來看,1)營業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折舊攤銷/人工費用/製造成本;我們預計與美國工廠相比,德國工廠的產能利用率提升或將壓縮包括折舊攤銷/人工費用等方面的單車固定成本(vs. 德國勞工成本相對於美國高約 30%)。2)預計德國工廠研發費用或有大幅壓縮(vs.歐系/美系車企約 2%-6%)。3)預計德國工廠 SG&A 費用率或將與行業持平約 10%。

我們以當前美國工廠的 Model 3 毛利率(約 20%+)為基準,綜合考慮德國Model 3/Y相對於美國工廠的溢價空間(更高的勞工成本)、以及德國工廠產能利用率提升等因素,預計 Model 3 德國車型毛利率約 22%+EBIT利潤率約 11%+;預計 Model Y 德國車型毛利率約 28%+EBIT利潤率約 17%+

l 盈利空間測算

我們預計約 2025E,德國工廠 Model 3/Y 車型的盈利空間有望達 25 億美元;其中,Model 3 德國車型有望達 10 億美元盈利空間區間約 5-15 億美元),Model Y 德國車型有望達 15 億美元(盈利空間區間約 10-20 億美元)。

4、長期市值空間測算

l PE 估值中樞分析

我們以蘋果(APPL.O)估值為參考,將 iPhone 的主要發展歷程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 1)產品孵化期(2007-2009,盈利/估值驅動),PE 估值中樞約 12x-28x;2)產品普及期(2010-2015,盈利驅動),PE 估值中樞約 10x-15x; 3)產品迭代期(2016 至今,市場驅動),PE 估值中樞約 12x-20x(2016 至今,納斯達克指數 PE 估值中樞約 30x-34x vs. 2010-2015 約 21x-34x)。

我們分析,特斯拉的核心競爭優勢在於電池技術與智能駕駛技術。1)電池方面,目前圓柱/方形/軟包等各有優劣勢,技術路徑尚未最終確定(特斯拉收購Maxwell/Hibar 後的技術升級/成本控制等對應的競爭力增強前景可期); 2)智能駕駛方面,目前特斯拉尚處於智能駕駛 L2+階段,其核心競爭優勢之一的 OTA/Autopilot(晶片/軟體)功能尚未充分釋放。

我們預計 1)2020E-2025E 特斯拉或類似於 2007-2009 蘋果(APPL.O)的產品孵化期(車型性能日趨成熟/價格更具市場競爭力);2)2025E-2030E(結合歐洲碳排放規劃/部分歐洲國家燃油車限售等政策)特斯拉或類似於2010-2015 蘋果(APPL.O)的產品普及期(新能源車型滲透率迅速抬升);3)2030E 之後,特斯拉或類似蘋果(APPL.O)的產品迭代期(或通過 OTA升級/Autopilot 等功能變現維穩其銷量規模)。

通過與蘋果分階段的估值比較,結合新能源車技術/市場特徵,我們預計特斯拉長期PE 估值中樞或約15x(其中,2025E 前後的PE 估值中樞約20x-30x)。

l 2025E 市值空間預測

基於對美國/中國/德國工廠的盈利空間測算、以及 PE 估值分析,我們預計2025E 前後的特斯拉市值空間或近 3,000 億美元其中,預計整車部分市值空間或約 2,300+億美元,智能駕駛部分市值空間或約 500+億美元

5、2020E 或仍存指引下修風險

4 月特斯拉 Model 3 國產車型產量持續爬坡但銷量環比回落(產銷節奏不匹配 vs. 按訂單交付模式),我們認為主要原因或在於 1)4 月部分訂單從標準續航切換至長續航,2)交付延遲(4/23 補貼政策出臺導致的部分標準續航訂單交付延遲、以及或受潛在海外供應鏈影響對應的備貨/平滑交付量)。

我們判斷,1)國內訂單仍相對穩健(2020/5/1 調價後 Model 3 國產標準續航的競品力增強,部分長續航訂單切換回標準續航)。2)美國工廠已於 5 月中旬復工(海外供應鏈也將逐步恢復),預計訂單或將逐步轉換為交付量。

截止目前,特斯拉尚未修正 2020E 全年交付量指引(約 50 萬輛);結合復工對應的產能恢復情景測算,我們預計 2Q20E 交付量約 6.3 萬輛-7.2 萬輛, 對應 2020E 交付量或存<3%的指引下修風險(預計約 48.7 萬輛-49.6 萬輛)。

我們在 2020/4/30 發布的《1Q20 業績超預期,看好 2H20E 銷量與業績爬坡——特斯拉(TLSA.O)跟蹤報告》中,已下修 2020E 全年銷量至 48.1 萬輛。但鑑於特斯拉美國工廠的復工時點(整車於 5/18 復工)快於我們此前預期, 小幅上修 2020E 全年銷量至 49.0 萬輛。

我們的觀點,1)看好 2H20EModel 3 國產車型與 Model Y)銷量/業績爬坡前景;2看好長期盈利/市值空間前景(預計 2025E 前後的盈利空間或達95億美元,對應的市值空間或近 3,000 億美元);3預計疫情/指引下修風險等導致的短期股價波動或帶來相應的投資機會。

6、估值水平與投資評級(略,詳見報告原文)

我們判斷特斯拉股價在經歷上漲之後,市場聚焦的核心為: 1)技術/產品是否能有效轉換為銷量(價格趨勢);2)成本控制對應的單車盈利情況;3)估值體系即將從 PS 切換至PE,對應的估值區間、以及長期市值空間的分析。

鑑於對 2020E 銷量小幅上修,我們上修 2020E 總收入至 296.6 億美元、維持 2021E/2022E 總收入分別約 471.7 億美元/548.7 億美元不變。我們上修2020E Non-GAAP 歸母淨利潤至9.4 億美元、維持2021E/2022E Non-GAAP歸母淨利潤分別約 30.3 億美元/38.2 億美元不變。

……

(報告觀點屬於原作者,僅供參考。報告來源:光大證券)

如需報告原文檔請登錄【未來智庫】。

相關焦點

  • 冉冉升起的新星--陳思佳
    陳思佳小小年紀就有如此的成績是不是讓你開始刮目相看了呢,但你也許只看到了她在臺上獲得的成就,卻沒有看到她在臺下的付出。
  • 冉冉升起的新星,陳鈺琪
    她就如同一個新星,正在冉冉升起。陳鈺琪,1992年7月29日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畢業於四川大學錦城學院藝術系表演專業。2017年2月,憑藉《錦繡未央》獲得中國電視劇品質盛典「年度新銳劇星」獎。
  • 校園裡升起的希望之星
    徐睿聰,一個聰明睿智的女孩,正成為校園裡一顆冉冉升起的希望之星。徐睿聰是該校五年級的小班長,她熱心班級管理,是老師最放心的小助手。預備前,是她在班裡維持秩序。如果有誰在班裡大聲說話,她總是能講出一番大道理,讓人信服口服的。有一次,徐睿聰同學批評說話學生的一番話被鄰班老師傳出來,大家都很佩服。原話是這樣的,「怎麼了?還在大聲說話?
  • 德文•布克:冉冉升起的「太陽」德文·布克(Dev...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德文•布克:冉冉升起的「太陽」德文·布克(Dev... 德文•布克:冉冉升起的「太陽」德文·布克(Dev... FansMall 11-17 22:44 德文•布克:冉冉升起的「太陽」德文·布克(Devin Booker),一個1996年生於美國密西西比州莫斯波因特的明星後衛。
  • 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趙縣隆重舉行國慶升旗儀式
    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趙縣隆重舉行國慶升旗儀式 2020-10-09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二顆進步之星冉冉升起
    剛剛來到未來之星的她,總是一副活潑開朗的樣子,她帶著笑意,仔細地傾聽著老師的教導。 在一切剛剛開始之前,她的表演能力和表達能力都還顯得十分稚嫩。 但每次老師上課的時候,黃致寧小朋友都是最認真聽講的那一批小朋友之一。
  • 「看到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心一下子熱起來了」
    大家馬上安靜下來,目不轉睛地盯著國旗升起的地方。  清晨的陽光透過晨霞,照在天安門廣場,照在人們的臉上,暖意濃濃。6時48分,伴隨著雄壯的國歌聲,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合唱團的42名兒童,一邊整齊地將右手舉過頭頂,向國旗行隊禮,一邊小聲地唱起國歌。
  • 摩爾定律的盡頭,Chiplet冉冉升起
    封裝是一項設計要素在EETimes全球聯播的指引下,我去YouTube上尋找DARPA的電子復興計劃報告。其中最著名的是高通執行長Steve Mollenkopf所做的全場報告。Mollenkopf在他的報告中斷言,「移動為半導體行業指明了方向」。他指出,高通曾經由臺積電代工生產了一到兩個節點,而現在蘋果和高通的晶片已處於採用先進工藝的最前沿。
  • 南京田家炳高級中學:城北一顆冉冉升起的教育新星
    城北的南京田家炳高級中學發展迅猛,聲名鵲起——學校成功邁上四星級臺階;高考上線人數連年刷新紀錄;被媒體譽為「高考五小龍」之一;學校喜獲南京市首批「校長質量管理獎」,華勇校長獲南京市名校長獎「行知獎」;市區教研室多次在學校召開「補償矯正」模式教學現場會,推廣該校教改經驗;學校獲首批「江蘇省青少年科學教育特色學校」;學校科技教育走在全國的前列,學生撰寫的科技論文在世界頂級天文期刊上發表……一系列的驕人業績,標誌著城北一顆教育新星正冉冉升起
  • CBA吉林男籃冉冉升起的後衛新星—姜偉澤
    一提到CBA吉林男籃,球迷們會想到姜宇星,超級外援瓊斯,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吉林男籃冉冉升起的後衛新星——姜偉澤。
  • 【威寧每日新聞】陸朝陽:量子領域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陸朝陽,正如其名,在物理學研究領域裡取得的卓越成就,就像一輪冉冉升起的旭日,煥發出炫目的光彩。 陸朝陽出生於1982年12月,是浙江東陽市畫水鎮人。他自幼聰穎好學,1997年從畫水鎮中考入東陽中學。在東中期間曾擔任實驗班班長,獲得過王惕吾一等獎學金和嚴濟慈獎學金。 東陽中學素以理科教育見長,幾任校長都是物理老師出身。
  • 林力康:一顆模特界正在冉冉升起的新星
    在兩次大賽中,他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還吸引了一大批粉絲,並被業界專業人士看好,有人評價說他是模特界將要冉冉升起的新星。   是的,這僅僅是他的起步,未來還有很多艱苦的路等著他去走,也還有很多高峰等著他去跨越。但林力康說,他不怕,他喜歡挑戰。對於未來,這個18歲的陽光少年目光裡全是自信與堅定。
  • NO,網絡推廣之冉冉之星-張志
    2019年第一季度也成功拿下了個人季度業績第一名,小組業績季度第一,你文質彬彬的外表內心有一顆熾熱的心,造就了一顆網絡推廣的冉冉之星。同時是我們華企的御用司儀,大型會議、年會等都由張志擔當主持的重任,是活躍公司氣氛的明星。你是外貿線上推廣領域的專家,致力於助力出口企業海外營銷,拓展海外線上流量。
  • 他是娛樂圈冉冉升起的新星,未來歌壇的巨星,被稱為音樂界的鬼才
    娛樂圈的新星冉冉升起,他被娛樂圈音樂屆稱為「鬼才」!聽到這個稱號,就知道他唱歌實力有多麼厲害了,作為90後的他,實力圈粉這一代人!成為萬千少女心中的男神! 娛樂圈的歌手有很多,也有歌手從事影視方面!
  • 郭麒麟,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2015年,郭麒麟參演了德雲社出品的電影《相聲大電影之我要幸福》。郭麒麟在電影中飾演了一個修車的窮小子。這就是郭麒麟,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 冉冉升起的影視和主持明星~金金(上海)
    金金,她出身普通工人家庭,就學時憑藉堅韌不拔的意志信念和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初心夢想,考入並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堅持舞臺主持和影視表演同步發展,多次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活動呈現社會責任心,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臺階,踏實勤學,吃苦上進,主持風格和影視表演良好表現逐步受到社會關注,多家演藝傳媒公司邀約參與影視角色和慶典活動主持,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正在大放光明!
  • 飛「閱」衡陽縣丨朝陽冉冉升起 鄉村冬意漸濃
    早上7點左右,一輪橘紅色的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給籠罩著薄霧的大地染上了一抹抹金黃。淡淡的、輕輕的,如一層薄紗般的霧氣在清晨的空氣中飄蕩蔓延,將行人、道路、田野、村莊融入朦朧畫卷之中。田地間,處處可見生產忙碌的景象。閒不住的村民一大早就利用冬閒時節加緊對油菜進行移栽、防治蟲害等田間管理。
  • 河北「冉冉升起」的城市,即將建設一條新高鐵
    關於河北「冉冉升起」的城市,即將建設一條新高鐵你有什麼想說的嗎?長大後才發現,去不同的地方,看不同風景,感悟不同人生,是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情,如果你也喜歡旅遊的話,不妨給隨小編到處轉轉吧,體驗一下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
  • 湖北「冉冉升起」的城市,經濟超惠州,直追武漢
    我們通過旅遊去感知世界看到祖國的日益變化,我們為之自豪,為之振奮,在看到了燈火闌珊的街道時,不由得感嘆中國的發展如此之快,那趕快一起乘坐「改革開放」的列車,迎接美好的春天吧!關於湖北「冉冉升起」的城市,經濟超惠州,直追武漢你有什麼想說的嗎?去不同的城市,感受不同的文化,品嘗不同的美食,下一期你想去哪裡?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討論交流,如果你喜歡小編的文章,記得給我點點關注!
  • 貴州「冉冉升起」的縣,機場高鐵「雙效藥」,未來要騰飛!
    貴州省是我國各省經濟發展水平的「後發之秀」,在多年前的貴州省,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後,但通過這幾年的發展城市方面的建設加強了,現在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快,發展速度是我國各省最好的。對於貴州「冉冉升起」的縣,機場高鐵「雙效藥」,未來要騰飛!你怎麼看?如果生活給你的壓力太大;如果你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了,不放放下手中的工作,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看祖國大好山河,感受不同地區的人文文化,將壓力拋之腦後,盡情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