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海島的營銷,一直在給少女們兜售一個個美麗的幻夢。美夢當然是人生中重要的一課,因為有的實現了,有的破滅了,於是你對這個世界和自己的了解又多了一些。那些熱門的海島未必如你所愛,總好像少了點什麼,很多人甚至沒有見過真正「蔚藍」的海。儘管海鮮冷飲比基尼一樣沒少,卻沒感受到大海的那般魅力,更別說大自然對靈魂的洗禮吧。
總之每年冬季剛剛過去,氣溫乍暖之時你心裡還是開始蠢蠢欲動,購物車裡已經加入了幾條度假風的連衣裙,好像把它們放進購物車的那一瞬間,你就已經面對著蔚藍大海,沐浴著陽光,「空無一人,這片沙灘」。總之關於海島的這場夢,你好像隨時準備著。
關於海島的美夢可能是這樣的:有一天,你在日日重複的生活中突然驚醒,發現自己離15歲想要成為的那個人越來越遠了,或者是終於疲憊厭倦,於是你想要出走,不顧及任何人只忠於自己的內心感受,想離開鋼筋水泥組成的城市,去一個有陽光和沙灘的島嶼,一個真正讓人放鬆身心,遠離人群的美麗島嶼,細數星辰,看日出日落。然後打開電腦開始搜索度假海島,都是這樣的畫面,真美啊。
在《麥兜故事》裡,有過一段看似好笑,實則悲傷的故事。
麥兜也有個關於海島的美夢,起初是麥太說「發財了就帶你去馬爾地夫」,可是還未發財麥兜就大病了一場,他在病床上仍然心心念念著馬爾地夫,麥太只好說「等你病好了就帶你去馬爾地夫!」馬爾地夫這個奇怪的名字好像變成了母子祈求未來歡樂的咒語。
依舊沒有發財,但麥兜的病終於好了。問麥太什麼時候去馬爾地夫,可是麥太支撐這個家庭已經足夠辛苦,哪有閒錢去什麼馬爾地夫呢。可是她實在不願意看著孩子願望破滅,只好說「我們明天就去馬爾地夫」。這樣的說謊,應該是會被原諒的吧?
於是麥太帶著麥兜出去玩了一天,帶他去「馬爾地夫」。麥兜沒有到過山頂,也沒有坐過纜車,坐上纜車的時候他以為坐上了去馬爾地夫的飛機,既興奮又緊張。到了山頂,他以為這就是馬爾地夫,「真美啊,馬爾地夫,就和想像中一樣美!」
麥太複雜的心情隨著麥兜的喜悅也變得開懷起來,雖然這不是馬爾地夫,但麥兜卻很盡興。從「馬爾地夫」回來,麥兜嘴裡還一直說著那美妙的經歷。麥太給他徹底地洗了個澡,看麥兜的身體和內心都沉浸在溫暖的美夢裡。
這是一個失意者的故事,關於麥兜我就可以寫很長一篇了,但這裡我只想說說美夢的重要性,美夢是病中的小藥丸,是餓到不行時送上門的菠蘿包。可是大部分的美夢啊,沒錢不行,這個硬邦邦的世界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笑。
那些便宜熱門的海島早已人滿為患,我想你也不願意逃離了生活只為了去看那髒兮兮的沙灘,商業化的程度與你家樓下的小吃街無異;而那些更冷門美好的海島,搜了搜機票和酒店的價格,好像又還有點遙遠。兩難,就是最真實的生活處境啊。
不如聽我來說說一個特別的海島吧,也許剛好滿足了你那顆想要去流浪的心,也不會掏空你的口袋。
綠島
Green island|火燒島
綠島位於臺灣臺東的東部外海,是一個離島。以前也叫火燒島。因為曾經關押政治犯而有名,常常對臺灣朋友說起在臺所有的旅行經歷中最難忘的是綠島都讓他們詫異,因為特殊的歷史背景,也有一些人對這個島嶼有一絲忌諱,沒有機會感受她的美麗。而多數自由行的遊客趕著去花蓮墾丁,也紛紛錯過了這個島嶼。
我在九月和十月曾兩次去綠島,第一次陰雨還遇上了六級地震,半天被地震晃醒,受到了不小的驚嚇,可是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我又選擇了去第二次,足以說明我是那麼真實地喜愛著這個島嶼啊。
海島的天氣變化很快,在綠島,你可以看到不同的天空,變幻詭譎,是最純粹又直接來自大自然的震撼。
綠島相當原始,沒有像樣的度假酒店,甚至全島只有一家711便利店。但也因為這樣沒有了那些商業氣息,有一種特別的魅力。我第二次去綠島住在一個叫「戀戀火燒島」的民宿,認識了打工換宿的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男生說:「我去很多不同的地方邊打工邊旅行,每個地方待21天,到處流浪。也不知道為什麼,到了綠島就不想走了。」於是他一待就是半年。那個女生,剛剛辭去了穩定的工作,想要不畏他人的看法,忠於自己的內心選擇自己覺得快樂的生活。晚上我們吹著海風喝著啤酒,初次見面卻好像認識了很久。
這是當時住過的戀戀火燒島民宿,直面大海的草地,適合曬太陽和拍照。
到綠島需要體驗的幾件事:潛水、溫泉、自助BBQ、環島、夜遊。
綠島的海域非常乾淨,比墾丁更乾淨更美,潛水愛好者不能錯過,在綠島體驗了潛水也許就對很多地方的潛水失去了興趣。潛水項目分為浮潛和深潛,浮潛是所有初學者都可以體驗的項目,不需要會遊泳,教練會耐心帶你,教你如何控制呼吸。我個人屬於溺水過三次所以一直學不會遊泳的人,也平安順利地完成了浮潛。水裡可以餵食(要小心,不要像我笨到被魚咬傷),可以用gopro水下拍照。
這是我們浮潛的時候請底下正在深潛的駱師傅幫我們拍的合影,雖然我根本認不出哪個是我,但絲毫不影響我對這張照片的熱愛。
浮潛完上岸,還碰到了很美的夕陽,全身都還沒幹,冒著感冒的風險看了很久的夕陽,我是日落愛好者。
大約是人均60rmb左右的價格,比起其他著名的度假海島高昂的物價,綠島吃飯的開銷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剛去就有已經烤好的pizza,對這個民風古樸的離島的飲食本來是不抱希望的,但這一餐卻吃得很開心,還嘗試了用錫紙包著啤酒煮蛤蜊,一行人吃得熱熱鬧鬧。
綠島只有一條商業街,吃飯的選擇不多。海島自然海鮮多,但是綠島的料理方式不算精明,所以吃生魚片或者海鮮炒飯更好。淡季遊客少,島民幾乎都互相認識,民風熱情樸實。有次去餐廳吃飯餐廳的小哥以為我是新來打工換宿的,很熱情跟我聊天,得知我在臺北交換學習後又說很歡迎我去他媽媽在臺北士林開的早餐店,如果見到他媽媽幫他問個好。
綠島的朝日溫泉是世界上僅有三處的海水溫泉之一,另外兩處分別在日本九州和義大利北方西裡島,非常罕見。據說在朝日溫泉的最佳體驗是凌晨四五點去,在溫泉裡看日出。不過可惜我去的兩次天氣都不太好,很難看到完整的日出只好作罷。但是體驗了黃昏和夜晚面對著大海的溫泉,晚上還能躺在溫泉裡看星星,已經覺得非常美妙。
不過要記得溫度高的湯池不要待太久,每過一段時間做起來透透氣,適當補充水分。
綠島不大,一個熟練的機車選手半小時就可以環島。但基於之前在日月潭騎自行車摔傷的經歷我放棄了租藉機車,第一次環島是司機開車,第二次是剛好民宿裡那個剛剛辭職來打工的女生可以載我,於是體驗了兩種不同的環島方式。
環島有人文路線,可以聽一些關於綠島的歷史,可以去參觀之前的監獄,也可以隨心情亂走,我比較傾向於第二種。白天和晚上環島也是不同的風味。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看到一些野生動物。
民宿小哥跟我們推薦了他的私房景點,大概類似於一個石洞,水位低的時候才可以穿過去,那裡有一片清澈見底美得極為夢幻的地方,不過當時的天氣不允許去那裡,綠島的美太多了,我當時也並沒有因為不能一去而特別遺憾和在意。而環島有一個傳統的環節就是在礁石灘中找到形似「LOVE」的珊瑚。
這是帶給我感動最多的一個環節,卻最不知道怎麼描述。第一次聽到「夜遊」這個詞語是初中聽到陳綺貞的Demo2裡那首《夜遊》,「陪我去無人的海邊,陪我去無人的海邊夜遊....」後來我又自然地把夜遊和氛圍和《微涼的你》相結合,混雜出更浪漫的幻想。
夜遊,應該是吹拂著溫潤的海風,漫步目的地散步吧,漂浮的裙尾在腿上來回摩擦,耳邊的頭髮因海風而變得潮溼,開口說出的每一個字都被吞沒在海浪聲裡,因此更要細細地聽。
晚上騎機車環島,大部分的路連路燈都沒有,所以有熟悉路況的島民帶路最好,機車的照明也很重要,出發前一定要確認好。
當時民宿打工的男生帶我們去夜遊,一行七八個人,有一對臺北的情侶,還有獨自旅行的男生,認識不到半天大家就很親切了。我們騎一段路突然被民宿小哥喊停,關掉所有的車燈,迅速安靜,小哥拿著手電筒快速往草叢裡一照,幾雙發著光的眼睛!是躲在草叢裡的野生梅花鹿!我真是又驚又喜,好像圓了荒野生存的英雄夢。
綠島上有一座燈塔,白天大概是這個樣子。孤島上一座白色的燈塔。
相比起來,夜晚的燈塔就更富神秘奇幻色彩了。我們去燈塔旁邊的沙灘看星空,一排人躺在沙灘上,這時候關掉了所有車燈和手電筒,手機也早已拋之腦後了。等眼睛慢慢適應了黑暗的環境,就可以看見天上的星星越來越多,原本只能看見最明亮的那些,到後來,真的可以看見滿天繁星和銀河。
燈塔發射出的一束光在空中旋轉,好像某種儀式,沒有人開口說話,只聽著海風吹拂,海浪拍打在沙灘上,眼前這星辰宇宙的美啊,有種不可撼動的孤獨。「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那些背誦爛熟的詩句,那些聽過人說的道理,只有在自己看世界的時候才能真正得到領悟,這才是行走的力量吧。
看星空的時候,可以藉助手機app,拿著手機對著天空,手機屏幕裡就會清晰地指出你正在觀看的天體,精確的3D宇宙圖。
比起高檔消費的海島度假,綠島更像貼近大自然的流浪。更適合注重自然體驗的窮遊背包客,從臺東出發往返綠島,兩三天的行程的話,包括往返船票、住宿、浮潛、朝日溫泉這些項目共費用不會超過一千。
許多要去臺灣自由行的朋友讓我推薦環島的行程安排,我都會強烈推薦綠島,有一點必須提醒,去綠島的船全程大概一小時,非常顛簸,我親眼目睹了很多壯漢暈船嘔吐,所以一定要記得吃暈船藥。
在我看來,兩次去綠島都是非常美妙的體驗,留下的照片很少,因為全身心去感受自然,完全忘記了拍照。如果有機會,真的好想再去住一段時間。
如果你的城市陰雨,送你綠島的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