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你眼中的上帝究竟是怎樣的一位?

2020-12-22 基督教資訊平臺

在耶穌與行淫婦女被抓的那個故事中,在長老與文士們眼裡,這個婦女就是試探耶穌的工具,或者是罪的工具,他們沒有看到她還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女人,是上帝創造的人類一份子。

但耶穌的不同之處就在於,耶穌眼裡所有的人都是上帝創造的人,都是上帝所愛的人。正如康德所言,所有的人都是目的,而不是工具。

耶穌到這個世界上來,為的同樣是人,是向人傳遞上帝,扭轉人的朝向,由背對上帝而面向上帝。

在我們的眼裡,我們得罪的是上帝,我們是罪人,但在耶穌眼裡,我們是不認識上帝的人。

然而我們在生活中、在信仰實踐中,很多時候顛倒了這一模式,我們把眼光只對準了上帝,我們眼裡只有上帝,而沒有世界和世界上的人了。

韓國電影《密陽》中,那個幼兒園園長因為見錢起意,綁架女主的兒子,企圖從中換取高額的贖金,以還賭債。但最終他卻殘忍殺害了女主的孩子。

當女主加入教會,在教會的勸說之下,去監獄實踐耶穌饒恕的教導時,卻發現這位殺人的囚犯已經蒙上帝赦免了。這赦免之前,女主沒聽到殺人犯的一句道歉、一句懺悔,好像她兒子的死得罪的只是上帝,與她這個母親沒有關係,她只不過是上帝在這個世界上生育人類的工具而已。

正是出於這個原因,女主對教會、對上帝才發瘋似地痛恨,才企圖用性的方式去試探牧師的信仰,去試探上帝。

這位女主的經歷,在基督教歷史上實在不勝枚舉。

在那個行淫被抓的女人身上,她只是罪的化身,是試探耶穌的工具,那麼她為什麼淫亂卻沒有人關心,是被迫嗎?還是與情郎相會?還是因為貧窮和飢餓而不得已為之。沒有人考慮這個問題。只有在耶穌的觀念中,罪與人才是分開的。

在法利賽人的律法中,人都是工具,都是遵守律法的工具,律法本身才是目的,律法被遵守才是目的,在這個觀念中,不遵守律法得罪的只是上帝,而律法之下被捆綁的眾多個體的人,卻沒有人考慮。因此耶穌才說律法是為人設的,人不是為律法設的。

那個膏抹耶穌並用眼淚塗抹耶穌腳的婦女,門徒看到的是她那瓶珍貴的香膏,而不是這個愛耶穌的女人,因此門徒批評她的浪費,而只有耶穌讚賞她的行為和心靈。

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的時候,提出了九十五條論綱,教皇對他的評判則是他得罪了上帝,得罪了真理,因此對他懲罰,但教皇卻不曾考慮到馬丁路德這個人以及為什麼提出這樣的理論。當後期農民革命如火如荼的時候,馬丁路德開始對其領導者破口大罵,詛咒其下地獄,理由同樣是得罪了上帝,卻不曾考慮這個人和他的理論合理之處,以及為什麼農民會起來參加革命運動,馬丁路德以及他背後支持他的選帝侯貴族們是不會考慮這些農民的生活狀況的。

當我們把上帝當成偶像,我們眼裡只有上帝的時候,我們身邊的人就成為工具,成為律法的工具了。

把上帝當偶像的模式,乍一看來滿眼只有上帝,只有耶穌,但是仔細分析看來,他眼裡只有他自己,上帝也成為他的工具,他反對那些反對自己的工具。

「我不認同你的這個想法,我不同意你對我的批評,我不希望你出現在我的教會,我不希望你反對我,不希望你與我的意見不一樣,不希望你不順服我,因為你這樣做,得罪了上帝,因此,我要反對你,甚至驅逐你。」

因此,我們反對一個人,就說他不讀經不禱告、不參加宗教活動,因此他就不是親近上帝的人,他就得罪了上帝,所以要替天行道,討伐他、詛咒他,甚至讓他下地獄。

在他們反對這個人的時候,他們不會考慮這個人的意見,不會考慮這個人與自己不同的理由和原因,他們所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利益。上帝,在他們這場自我保衛戰中,也只是個工具。因為在他們眼裡,正如在法利賽人眼裡一樣,上帝是一個心胸狹隘,喜歡嫉妒,動輒懲罰人的小氣之人,根本不像一位創造天地的主。因此這樣的上帝,與其說是上帝,不如說是狹隘的我們自己更恰當些。

所以那些把上帝掛在嘴邊,用上帝反對一切,以維護上帝的名義實則維護自己利益的人,他們眼裡不是只有上帝,而是只有自己。

當耶穌的門徒指著一個瞎眼的人問耶穌,是這個人的罪還是他父母的罪導致他瞎眼的,耶穌說不是他的罪,也不是他父母的罪,而是上帝要通過他顯出榮耀。耶穌眼裡,人與罪不是關聯的,罪不是用來懲罰的,而是用來顯出上帝榮耀的。

因此,上帝不是工具,同樣人也不是工具,上帝和人都是目的。在我們眼裡怎樣實踐耶穌的教導,在彼此相愛中顯出上帝的榮耀來,在上帝的眼裡,我們是他寶貴的孩子,讓他的獨生子道成肉身,來拯救我們。

所以,我們看到上帝的時候,更應該看到我們身邊的人,因為上帝的榮耀在他們身上顯示出來。

相關焦點

  • 中國的基督徒為何這麼容易受騙?——對溫家寶信主和楊利偉看見上帝...
    然而這並不能阻擋楊利偉是「基督徒」、「看見上帝榮耀」的假見證的瘋傳。我網上搜了一下,「楊利偉是基督徒」這個假見證被非基督徒列為「那些年,基督徒撒過的謊之六」。我不知其它五個是什麼,但這種假見證的傳播著實令教會蒙羞,在非基督徒中嚴重敗壞了基督教的名譽,以至於在一些非基督徒眼中撒謊似乎成了中國基督徒的一個特色。
  • 基督徒怎樣過元宵節更好?
    元宵節的起源於中國民間神祈信仰有關,基督徒可以過元宵節嗎?如果過的話,基督徒怎麼過元宵節更好?或者,又需要特別注意什麼呢?    基督時報的同工們特意編輯了一些對此問題的回答和觀點,與弟兄姐妹們分享,盼望有所幫助。    若問:元宵節的起源好像與民間神祈信仰有關,基督徒應該如何面對,你要怎樣回答呢?
  • 基督徒怎麼表明上帝存在?
    這樣說來,到底是信無神論比較迷信,還是這些基督徒哲學家和科學家比較迷信呢?可能有些人會說:「你說有上帝的存在,那麼你證明給我看,我就相信。」這種說法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事實上並不是真理,因為人根本無法證明上帝存在。不是因為上帝不存在而無法證明,而是因為人在能力及智慧上,若是與上帝相比,兩者之間存在著極大的差距,因而無法相比,所以我們才無法證明上帝存在,當然也不可能證明上帝不存在。
  • 不要做討好上帝的「屬靈基督徒」!——令人扎心的3部信仰短劇
    」 在怎樣的情況下 該說什麼屬靈的話,怎樣的屬靈表現 到了禱告的時候 我們會自動啟動「禱告模式」 說出禱告該有的「禱詞」 到了敬拜的時候
  • 婚姻:上帝給單身基督徒的呼召
    固然聖經並沒有直接論到上帝是否事先為你預備好對象,但是,聖經的確指出,上帝給尋求結婚機會的人一個特別的引導方式和幫助:其成功率通常很高。例如,當保羅鼓勵有必要結婚的基督徒結婚時,他顯示了極大的信心,認為那些求偶的人必能尋到一位合適的對象。
  • 牧者分享丨基督徒當過一個討上帝喜悅的人生
    聖經記載過一件事,談到有一個少年人來到耶穌面前求問永生的問題:「耶穌說:你若願意作完全人,可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那少年人聽見這話,就憂憂愁愁地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不難看出,少年人心中有一桿秤。
  • 倪子鈞(小馬):基督徒藝人演講感動眾人!樂嘉微博說感謝上帝的恩典!!
    除了藝人的身份,小馬還投資副業、創辦「愛無限 I WILL SHARE」環保公益團體[1],現任「元鼎娛樂有限公司」總經理。 倪子鈞(小馬)的信仰見證小馬的媽媽是基督徒,但小馬並不是在媽媽的帶領下來到教會,而是因為一位朋友受洗時的邀請。
  • 元宵特輯——基督徒怎樣過元宵節更好?
    如果過的話,基督徒怎麼過元宵節更好?或者,又需要特別注意什麼呢?基督時報的同工們特意編輯了一些對此問題的回答和觀點,與弟兄姐妹們分享,盼望有所幫助。若問:元宵節的起源好像與民間神祈信仰有關,基督徒應該如何面對,你要怎樣回答呢?
  • 陶喆:我是基督徒要榮耀上帝!
    在所有媒體聯訪時,他公開說,自己昨天才回來臺灣,這次是以另外一種身分出席,「我就是基督徒,要來榮耀上帝!」陶喆很感恩再次參與基督徒藝人愛在四月天活動,有機會與大家分享他生命中「家」的故事。心在那裡,家就在哪裡邁入第七年的愛在四月天,今年主題為「轉身‧回家‧愛抵家」,去年剛結婚的陶喆,正好成為最「家」代言人。
  • 基督徒當如何活在上帝面前?靠神跡,還是腳踏實地地生活?
    尤其是隨著幾波靈恩運動的影響,更是增強了很多基督徒的這種「信念」。這些基督徒以為神跡是上帝在世界行事的「家常便飯」,聖經的有些敘事模式在今天仍然可以重現。因此,既然亞伯拉罕能遇到神顯現,我也能;既然摩西能聽到神說話,我也能;既然彼得能經常看到異象,我也能。以至於有些基督徒分不清這是叫迷信呢,還是叫信心呢?
  • 基督徒,你的優越感健康嗎?
    一位基督徒奇蹟逃難!」)。這類消息真實性本身可疑(背後可能有商業水軍),但看有些基督徒的表現(紛紛轉發此類連結),暴露出來的優越感心態卻是真實的。可是在這種「優越感」中,憐憫在哪裡,恩慈在哪裡?除了對陷入災禍中的非基督徒冷嘲熱諷外,還要踩上一腳,代替上帝宣布審判,他們遭禍是因為受了咒詛或犯了罪。
  • 基督徒的人生
    聖經是基督徒必讀的一本書,毋庸置疑便是聖經。聖經是生命的糧食,是人生的方向,也是學習智慧的一本書。關於人生,你會想到什麼?聖經中又是怎樣形容我們的人生呢?一起學習:1人生如戲我想 神把我們使徒明明列在末後,好像定死罪的囚犯;因為我們成了一臺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
  • 「山寨版」基督徒
    我曾經聽過一個笑話,提到有一個滿口仁義道德,自稱是基督徒的人,有天在荒野間遇上了一隻獅子,他趕緊對獅子斥責:「我是個基督哦!是造物主的子民,所以你不可以吃我喔。」獅子聽了之後,在他身上聞了聞,仍「吼」地一聲撲上去把他給吃了,只剩下一對嘴唇沒吃。其它的獅子問這隻獅子為何要這樣做?
  • 殺了9名基督徒,一位被害者母親的做法,令人動容!
    我想是我們的上帝憐憫與寬容,就像我們憐憫寬容他人。此次事件中遇難的9位基督徒基督徒包容、忍讓、接受那些傷害,可能會有人說:「這樣我們不就成為「忍者」了?」若是在愛中兩者平衡,這才體現了基督徒存在這世上的美意。上帝讓這個世界充滿了美好,他不僅創造了魅力非凡的自然景觀,他也讓基督傳播著真誠善良,是人最寶貴的部分,讓我們一起活出基督的樣式,成為傳播真善美的那個天使。法庭上的憐憫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
  • 隱匿的基督徒
    在1988年的《基督的最後誘惑》中,斯科塞斯大膽又深刻地探討著人性與神性之間的關聯,那麼,在這部以17世紀日本天主教為背景的影片中,他又將提出怎樣的糾結命題呢——宗教與政治、信仰與背叛,還是東方和西方?《沉默》改編自日本作家遠藤周作196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問世50年來,《沉默》不但被公認為遠藤最著名的作品,而且也是日本、乃至世界文學界最具衝擊力的宗教文學作品之一。
  • 祈福基督徒的信仰
    這樣的人是相信自己的一切努力的行為是可以換取上帝賜福的。  很多基督徒雖然每個星期去教會,但從來沒有一次把自己的全心獻給上帝的經驗。他們關注錢財、名譽和未來,所以他們錯誤地認為上帝和自己一樣認為這些東西對他來說很重要。可是上帝真正所關心的並不是基督徒物質上的富有。上帝唯一關心的是引導基督徒走窄路,引導他們的品格和生活發生變化以至於可以達到永生。
  • 基督徒人生感悟:你的未來,上帝知道
    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賽55:9你是否,會在艱難的環境裡迷茫,甚至開始抱怨嘆氣?      你是否,會在人生的苦難裡倒下,甚至開始懷疑上帝?      你是否,會在過度的思慮中憂傷,甚至遠離神而去?軟弱小信的我們啊,總是一次次地叩問上帝,而事實上,他的愛、他的同在、他的帶領、他的看顧,從未離開過我們。下一分鐘、下一秒鐘,你的未來,上帝早已知道。
  • 基督徒藝人陳湘琪奪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高喊榮耀歸於上帝
    2010年,同獲得此獎的基督徒藝人呂麗萍,在上臺之後的第一句感言「感謝全能的上帝」而在提及同為基督徒藝人的蔡琴時,她表示,「我主演的第一部電影《獨立時代》,蔡姐巨細靡遺的照顧,這麼多年以後,我演了《回光奏鳴曲》,你對我仍然是這麼無私的付出。你就像上帝派來的天使,在我最有需要的時候,你不但幫助了我,又幫助我們劇組許多的事情。」據了解,在《回光奏鳴曲》中,陳湘琪飾演的玲子正面臨更年期,女兒在外地求學鮮少返家,丈夫長期在大陸經商。
  • 基督徒如何看待人情世故?
    文:李浦旻 | 排版:Abigail@有肢體問:基督徒究竟該怎樣看待人情世故?比如過年過節,孩子滿月,結婚喜事,新店開張,孩子考上名校等,我們具體當怎樣行?既能不顯為另類又與世俗有分別?解答:基督徒當然不能什麼事都隨大流,總要思想是否合神心意,是否真給別人帶去祝福?聖經告訴我們,基督徒是天國的子民,同時又生活在地上。
  • 基督徒藝人張震嶽遇逆境:願交託、尋求上帝的美意
    7月15日,著名基督徒歌手、音樂人張震嶽正在中國大陸巡演中,他是2012年下半年行程滿滿的滾石唱片歌手。15日晚上,張震嶽在其微博上發信息:「有時不太明白上帝的安排,逆來順受吧,保持寬容,也許要經歷些什麼才懂得他的美意。」張震嶽有過100萬粉絲,其關注只有1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