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蘇波,20世紀60年代生人。已在國內報刊上發表詩歌、散文作品數十萬字。文學讀本《達夫弄壹號》副主編。著有詩集《一個詞,另一個詞》。現居杭州富陽。
詩觀: 藉助漢語,通過惟一的精神秘徑,不斷抵達幽暗或開闊的存在。
韓高琦導讀:
蘇波兄自小隨父母生活在新疆,中年後返回母親故地富陽「棲居」,結交了蔣立波、回地、邊建松等當地一大批人品詩品俱佳的詩人,蘇波兄的詩風由此蛻變,在詞語的礦脈裡漸漸找尋到了屬於他自己的「鑽石」。
正如他的人生經歷,流風如訴,蘇波兄的詩歌不免有著西部性格的粗獷,以及退隱在長短句、意象背後的大漠黃昏的意境,血液、酒色中隱現的那抹直指蒼生的大悲涼、大境界;然而他現在更多的是將自己視為一位江南赤子,那份遲遲喚醒的柔情和細膩,豐富著詩歌的韻致,內蘊綿密如土耳其毛毯上的織錦,張力飽滿,哲思如花,至少有二種以上的向度呈現;他的詩不僅可視而且同樣可聽,他吟唱的歌喉就是水性江南的越劇腔調----人世悲喜無限、逶迤浮沉猶如一幅永未完成的當代「富春山居圖」.
2016.10.6
蘇波的詩:車燈光柱裡的鑽石(10首)
車燈光柱裡的鑽石
秋雨懷著怎樣的忍耐與悲涼,來到這人間
友人驅車穿過黃昏的冷雨,來到路燈下
我們站在馬路邊,在一柄現實主義的雨傘下
交換體溫和詞語
你關心我的牙疼,關心不斷結痂的傷口裡的暗疾
我站在陰影裡,看見你牙齒裡的血和眼睛裡的河流
在站立的光柱裡,雨穿過自己的幕簾
在蹀躞中尋找前世今生
在鑽石編織的冠冕裡,謊言發燙,手心變涼
正義和民主的雨滴,在水窪裡映現遙遠的天空
路燈昏暝,我們的身影在交疊中依然熾熱疼痛
秋雨,古老的鑽石
正穿過皮膚、手掌、淚水、語言
持續地抵達悲憫幽暗與虛無
2015,9,16
深夜,我打開郵箱
白天,我像一冊古籍
被束之高閣,在灰塵裡孵化灰塵
太陽沿著樓梯上來,又沿著樓梯下去
日晷原地不動
在最後一盞燈前,夜泊在蠅蟲的眩暈裡
我揣上神的鑰匙,向上或向下的梯子
慢慢接近,那密碼深陷幽暗漩渦裡的,不鏽鋼的屋子
一個小小的發光體
廣告,報紙,偶爾到來的雜誌,稿費單
緩慢旋動的秩序,機會,反覆印刷的節日和謊言
角落裡蜷縮的紙,候鳥的羽毛
帶著陳年雨水的氣息
402,這是我的號碼,我的囚室
是我日常生活秘密腐爛的根部
透過鎖孔,我看到了落日碩大的郊外
和烏鴉沉默的陣列
深夜,我打開郵箱
放出王或囚徒,取回或存放虛擬的禱告、咒語、針芒
一次,僅有一次
2015,10,27
流水
---雨中讀森子兼致中原
流水是一種殘酷的美學
向下的力量,玲瓏的水晶之斧
砍削蘑菇上的灰塵,肥胖的奶油,以及固守原地的保守哲學
初冬,未見雪花,雨水傾倒
南方很像南方
江水在概念裡流著,槳棹在屋頂晾曬
中原,歷史的腹地,位居中心仍十分遙遠
正好,有人就著攬鍋菜,冷硬的篆字和綿長的方言下酒
時間沒有陷落,文字在瞳孔的星光裡閃爍密碼
歷史不過一壺茶的功夫
有人吹簫,有人策馬,有人打盹,有人死去
那厚厚的黃土,是歷史的沉積巖
一層殺伐,一層金帳,一層墳塋與竹簡
還有洪水與兵燹持久的迴響
我不是史家,面對浩繁卷帙,惟有沉默
你是我的上遊,是我的青銅杯盞
我痛飲你如飲自己的血
在歷史的凹處,在時間隱秘的黃昏
2015,11,17雨中黃昏
在路邊
午後,晦暝的冬天
印刷品裡的太陽蜷伏在卷角的牆邊
修車攤,經濟學巨著裡一個省略的標點
我的影子投在馬路牙子堅硬的石稜上,沒有鳥鳴
電桿高聳,仿若時間的權杖
插入不同地質結構的底層生活
一面巨大的玻璃窗,毛玻璃,眼翳
鮮紅的「當」字,承受玻璃內在的碎裂
「能發揮各種用途的本套房出租」
曲折的漢語,歧義,口袋裡的舌苔和口紅
一個先哲說,在窗簾後面,總有奇蹟發生
而我不能穿過玻璃,洞悉一切
修車師傅背對我在配一把鑰匙,齒紋裡的秘密
除了飢餓的腸鳴和零落的詞語,我拿什麼典當自己
2015,11,30
尋找黃公望
---與宋琳、立波二兄遊公望公園
時間從午後開始,竹林,松針,溪水明亮的古琴
參差的鳥鳴,旋動的光線,臺階
我們取古意與現實中間的道路進山
你的名字令山林幽深
我們談論詩歌,談論蒙塵的鏡子,鐵砧
談論遊歷與蟄居,紅色的暴力,女人和半瓶酒裡的火焰
喟嘆的斫痕,不肯彎曲的詞語
在家國宏大敘事裡,一個詩人在燈下拈斷數莖須的燭淚
其實,最深的隱居來自內心,來自語言的千山萬壑
回返的時候,夜色加深,公望用墨濃重了
我的左右,兩顆灰白的頭顱,移動的山岡
中間有幽深而不屈的河流
2015,12,6深夜
恍惚
午後,窗外陽光燦爛,西高原金箔閃動
室內,暖氣片滋滋作響,灼熱的刀在雕刻冰塊
我坐在椅子上,在半夢半醒之間
一本詩集從礫石上滑落
沃爾科特的白鷺正掠過泳池和金合歡樹
零下二十度,垂直的水銀兇險
而鐘錶移動的太陽,而雙層的厚玻璃
雕花的暖氣片搬運的煤塊蒸汽及黑暗的管道
在明亮的審判臺上,敵意與隔膜在寬大的袖子裡角力
有人搬動冰塊,有人撥動炭火,在一月,在西部
在江南遙不可及的虛空裡
在氧氣匱乏的鐘表的陰影裡
2016,1,24於烏魯木齊
在天地農莊
在天地之間,農事已然十分古老
而更古老的雨水在傾斜的屋瓦下搬動農曆和桑梓
我來看望鄉間,儘管我的鄉間已遺失多年
吊橋晃動,雲朵中的腳踝
山映在水裡,沒有人能搬動它
鞦韆在眩暈中飛出體外,尖叫翠綠
風吹過亭子和往事,番茄在水果之外紅著
亭子邊古人吹簫,時間緩慢,鐘錶在倒影中捉住了懸停的蜻蜓
鬢角斑白的父親坐在石頭上,小兒滾綠了一大片草地
我撥開水面的落花與塵滓,久久辨認深處的面容
2016,3,5
一塊舊船木
不能不說春天,在三月明亮的陰影中
沸騰的油菜花使蜂翅傾斜衰老
江水漫過畫布,鷺鷥孤獨
而高過橋面的漆黑的方木,是拆毀的時間和生活
友人從其肋骨處取下這塊方木
用珍貴的外套,裹著石化的嬰兒
濤聲,淤泥,航行日誌,鏽蝕的羅盤
從裂縫中傾倒出來
這個下午的陰影越堆越高
我帶回了船的肋骨,以我對大海全部的執念與背叛
桅杆聳立,白帆空洞,黑木在水底潛行
是夜,我關閉所有燈盞,方木明亮起來
它帶來一座失蹤的大海和大海全部的黑暗
2016,3,30~2016,3,31
深夜想起富春江
深夜,我時常擱淺在几案上
在燈光鋪就的一小片沙灘上,彳亍
流水不舍晝夜,富春江亦然
就像此刻,它的潮水和呼吸漫上了几案
富春江在自己的航道裡流淌,舵有兩種顏色
它不停流淌而從未有過兩次同樣的方式,流淌
而我的夜晚在重複,筆和煙在重複
嫋嫋的煙霧,無法在這一刻的江流上停留
我偶爾出遊,以背向水的方式進入水
富春江以蠻橫的方式命名這些水,和它的流向
這些水穿過很多地方,而始終在一棵樹下,靜止的月光
漂浮的茶桌上,有煙霧,堅果,和小小的齲齒的方言
漁火,機器聲,江流映現的星光
多少人事沒入水流,魚躍出水面的潑喇聲
在時間蔚藍的中心,在水文的某個刻度上
沙子磨擦河床和淤泥,微弱的音節,正傳遞到我的耳蝸
2016,7,4
七月的母親
在不小心點燃的七月
我飛往南方,飛往島嶼礁石和椰林
母親搖著扇子來坐,說要替我看家
這陳舊的國度和燠熱
以及比紐扣更貼身的牽掛
已過八旬的母親重新掌握了權力
在灰塵、清潔和蒲扇巴掌大的陰涼裡安排秩序
她拔掉了插座,取出了遙控器裡的電池
她把危險的廚房紮好口子放進了冰箱
她把棄置不用的鹽罐擦亮,裝滿了鹽
她把番薯,玉米,小米擺在了食譜的顯要位置
她把窗臺擦亮,擺上了蘭草,水仙,和不知名的肉肉
她把我散亂的書歸置好,像撫平我的衣襟
她差點被不明真相的水龍頭燙傷
她棄用空調被,只鋪竹蓆、毛巾被和老花鏡
她讀我的詩集,和陳舊的燕子般的報紙新聞
她在我不在的時候重新安排了我的生活
她在我不在的時候想我,愛我,再次照料我
她在我飛回來之前,回了弟弟家
我回到家裡,母親在她經手的每一樣事物上看著我,並從皺紋裡微笑
夏天在微溫的沙發扶手上結束了
掃一掃關注新詩路
關於我們
《新詩路》電子版與紙刊《新詩路-詩人年鑑》,由原湖北民刊《聲樣》的創辦人啞君獨立創辦,並由著名詩人及民間思想家海上題寫刊名。此構想與技術指導也得到了詩人海上的支持,以及詩人、評論家劉潔岷與李建春的支持。同時已由全國20位著名詩人參與組稿並組成編委會成員。
《新詩路》電子版《詩人檔案》欄目旨在重磅構建當代實力詩人檔案;《新詩快報》欄目則以發現新秀、推舉當下優質詩人為己任;紙刊《新詩路-詩人年鑑》則是電子版的年度總結,入選作者的點擊率原則上要求微信不低於200次,新浪微博不低於500次,故希望已經在電子版發表作品的作者實時關注,並加強推廣與轉載力度。
《新詩路》紙刊組稿及編委會成員(排名不分先後):海上、劉潔岷、李建春、孟凡果、森子、宋尾、龔純、陽子、張永偉、路亞、津渡、韓高琦、李鬱蔥、周瑟瑟、白鶴林、盛豔、陵少、夜魚、冰馬、啞君(待添加中);
《新詩路》常務聯繫人:啞君。微信號,yj97954488,投稿郵箱,132979544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