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月色和黎明,2021年也迎來了它的第一縷陽光。交接的時刻伴著回憶和期許總會生出點儀式感的東西。它會讓人平靜而有力量的來生活,來記錄。
1:《最好的時光》,看了這部電影,可能才會真的驗證了黃舒駿在《改變1995》裡的那句歌詞「老外告訴我,臺灣的女孩,舒淇最美」。候侯孝導演,把這部電影的名字定《最好的時光》,他對它的註解為:生命中有許多吉光片羽,無從名之,難以歸類,也不能構成什麼重要意義,但它們就是在我心中縈繞不去。譬如年輕時候我愛敲杄,撞球間裡老放著歌《 Smoke Gets in Your Eyes》。如今我已近六十歲,這些東西在那裡太久了,變成像是我欠的,必須償還,於是我只有把它們拍出來。我稱它們是最好的時光。最好,不是因為最好所以我們眷念不已,而是倒過來是因為永遠失落了,我們只能用懷念召喚它們,所以才成為最好。
2:《小婦人》,為什麼四姐妹,各有各的個性與獨立精神,生活雖然清苦,但仍然堅強樂觀?或許因為他們有一個平凡而偉大的媽媽。在女兒生氣的時候,媽媽過來安慰道:「我努力了四十年,現在才剛剛把它控制住,我過去幾乎每天都在生氣,但我學會了不把它表露出來,我還希望學會不把它感覺出來,雖然可能有的花上四十年的功夫。」這種以身作則的教育,這種語言教導,應該讓我好好學習。
3:《理察.朱維爾的哀歌》,根據真實人物事件改編,理察一夜之間成為了人們的英雄。但是事情急轉直下,一夜之間他又受盡了污衊和誹謗。首先這種極度的反差,足可以摧毀一個人的信心。但是理察想自證清白,幸運的是有家人幫他,有律師幫他……
2020年是費裡尼導演誕辰100周年,許多人都在向這位獨一無二的導演致敬。我想我也要補補課了。
4:《浪蕩兒》,5個青年在小鎮裡,吊兒浪蕩生活的故事。他們在一起玩耍戲謔,一起深沉憂傷。有的人到處攆花惹草,但最後又回歸了家庭;有的人想逃離,但又困於家庭的牽制;有的人想成為作家,但終究被現實打敗;有的人嚮往遠方,最後沒有和任何人告別獨自一人坐上了遠去的火車;有的人沒有什麼存在感,我也不知道說點什麼。浪蕩不滿現實,對未來又充滿期許的時光。是導演自己的回憶,或許也是每個人的回憶。
5:《騙子》,騙子也有家庭,也有可愛的女兒,也會告訴她,要好好讀書,學費你不用操心。只是,太殘忍揪心。
6:《大路》, 她本來有機會逃離那個男人跟隨馬戲團一起浪跡天涯,可是她還是選擇了跟著那個男人繼續奔波受苦。悲劇的是,她覺她離開了這個粗暴、毫無情感的男人後。這個男人就不會有朋友了,所以我還要陪在他身邊。最後以她的死亡,才喚醒了男人本來應該有的作為人的良知和悲憫。
7:《卡比利亞之夜》,卡比利亞是一個很傻,又傻的可愛的人,我真是很喜歡這個角色,這個性格。
以上就是費裡尼的電影,還會繼續觀看,2020歲尾還看了一部很經典的電影《美國往事》
8:《美國往事》,真的很經典,很好看。在不同歲月的縱橫交錯中,展現了主人公「麵條」的一生。對愛情的嚮往是他在牢獄生活中的一道光,但是最後卻愛而不得。對兄弟摯友的情誼是高於一切的感情,但是最後自己的後半生確在悔恨中度過。最後真相大白,他閃回了無數快樂的瞬間說道:「這是我對人生的看法。」電影故事緩緩到來,像燦爛的黃昏般,溫暖而又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