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有句話,「出名要趁早」,對人有點誤導。固然年少成名也沒什麼不好,但三十歲才剛邁入大學校門一樣值得驕傲;四十歲才取得一點成績也是一種成功;五十歲才開始創業也沒什麼丟臉的。
人按照自己的節律生活最好,不必急勿勿地只想早日得到。
生活中,有這樣一種遺憾,總覺得為時已晚,年輕時已然荒廢了,年長時想幹什麼也都晚了、來不及了。其實人生沒有界線,什麼時候開始追求成功都不算晚。即使是人過中年,也只不過意味著過往歲月的終結,又重新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既然是這樣,那就不如把心放寬,收拾過往,整裝待發,向著新的起點欣然邁進。
摩西奶奶(美國女畫家)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她在76歲的高齡才開始學習繪畫,80歲才在紐約舉辦個人畫展,卻一舉轟動了世界,也向我們證明了沒有什麼事情是來不及的。100歲那年,她親筆寫信鼓勵迷惘中的年輕人:「要堅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哪怕你已80歲了也來得及。」
起步晚並不可怕,怕的是總是徘徊在原地。現在頗多大有成就的人,也都是很晚才面對一個零起點。只要心中有明確的方向,能夠勇敢地邁出第一步,並且堅持走下去,最終就可能到達目的地。
限制人生發展的其實不是處境,也不是年齡,而是我們的觀念。成功與現在的境況無關,也不受年齡的牽絆,年齡只能決定過去,卻決定不了未來。
不要為昨日的錯失再遺憾,面對現實要向前看。既然已經錯過了人生的頭一班火車,那就千萬別再錯過第二班了。從今日始開始努力吧,生活中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就是今天。為了自己心中的夢想,腳踏實地去做事情,抓緊時間把該做的都做。把握好今天,用新的成績彌補往日的遺憾,用今日的汗水去澆灌明天的風景。
其實國內也有位「摩西奶奶」,那就是老演員金雅琴,從藝幾十年間,她雖然演了太多角色,但是都反響平平。直到84歲那年,她在《我們倆》中把一位刁鑽、古怪,而又充滿愛心的老太太刻畫得活靈活現,非常感人,讓人幾次落淚,因此榮獲第1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
金雅琴拍《我們倆》時已經失聰,視力也模糊不清,這戲拍得艱難無比,為了能及時拍戲,她就讓導演以一面小紅旗為號,紅旗一落,她就立馬進入角色,開始用心演戲,這部片子就是這樣拍出來的。因這部戲獲獎之後,她才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及欣賞。
面對記者的採訪,她充滿深情地地說:「《我們倆》讓我非常受益,演了這部戲我才知道應該怎樣演戲,正是這部戲,開啟了我真正的演員生涯。」
時間寶貴,從今日開始去做,不要再繼續蹉跎。如果一味嗟嘆於昨天,抱怨著已晚,那麼再美好的前景也可能會被擱淺。心中的期望如同一粒種子,不要把它攥在手裡,要把它播種到泥土裡,然後精心培育,才有可能不斷生長,最終結出成功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