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小土
編輯|李春暉
一個月前,誰要是和我說「雲蹦迪」,我肯定當TA瘋了,要不就是什麼肥宅行為藝術;現在,嗯,其實還挺爽的。
大燈一關,直播一開;盡情搖擺,我最可愛。所謂雲蹦迪,就是將夜店現場搬進直播間。用戶可以在線觀看DJ搓碟、MC唱歌,在家素顏蹦迪、睡衣搖擺,獲得「雲上蹦迪」的特色體驗。「不要998,夜店帶回家」。
疫情對線下娛樂造成了一夜速凍式的打擊,而行業也在迅速展開自救行動。從春節檔電影到音樂節演出,紛紛被搬到線上。如今,連蹦迪都能線上了,各地夜店廠牌紛紛官宣入駐快手。說真的,這個階段,只要你敢想會幹,自有在家已經閒得五脊六獸的用戶悉數承接下來。
但疫情畢竟是一段極為特殊的情況,疫情結束之後呢?酒是不是還得線下喝,迪是不是還得線下蹦?
硬糖君倒認為不盡然。眾所周知,2003年,即非典爆發的年份,也是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一年。京東、淘寶的電商生意都是在這一年開始;騰訊的社交增值服務和遊戲業務在這一年奠基;門戶網站、網絡文學、在線求職業務……等等網際網路生活娛樂服務都在這一年順勢起飛。
凡走過,皆有痕跡。當線下娛樂場景因為特殊時期被搬到線上,它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人們的生活、娛樂習慣,以及這些產業原有的運作方式。而在這個過程中,或許我們最該關注的不是線下娛樂的原有客戶,而是那些初次「嘗鮮」的人。
夜店廠牌的奇幻漂流
彪悍的人生,需要自帶夜店上場。
此前,硬糖君就刷到過「iphone控制中心打碟」的視頻,110多萬播放量足以證明群眾已經在家憋到何種程度。但短視頻、直播平臺出手前,網友也只能靠著在線許願、自行腦補解壓。
直到2月10日,快手的「不如雲蹦迪」活動闖入大眾視野。拾叄先生SIRTEEN、Dr.Oscar奧斯卡、MIAMI邁阿密等頭部夜店相繼宣布入駐後,更是徹底引爆了用戶期待。其中,光是MIAMI邁阿密的預告視頻就收穫了50.6萬播放,1.4萬點讚,率先暖熱了活動氣氛。
當晚開播後,各家DJ火力全開,直播現場音樂帶感、燈光炫酷,以超高熱情將用戶捲入其中。一時間,「857 857」「氛圍組已就位」「上頭了」等彈幕刷屏而過,點讚叫好聲此起彼伏。
隨著用戶情緒高漲,他們更是挖掘諸多特色玩法來搶奪主動權。有人曬出位置坐標,號召同伴為地方夜店「打榜」;有人刷出禮物彈幕,替心儀廠牌賺足排面;也有人奔走分享,推動著雲蹦迪衝出直播間。
經歷了漫長的停擺期,夜店廠牌們終於靠著雲蹦迪刷出了存在感。官方數據顯示,長沙拾叄先生SIRTEEN開播半小時圈粉30多萬,同時在線人數超10萬,總觀眾高達230多萬,點讚量超300多萬。先行者的優秀成績提振著行業信心,也為後來者提供了諸多寶貴經驗。
為了更好的直播效果,相關夜店主理人在雲蹦迪群裡數次發起調查。他們根據直播間用戶反饋,對音樂、光效、互動頻率等進行了系列調整。
隨後幾天,0713Mission、0535.SIN廠牌、怪獸公園、DZ Club等廠牌紛紛加入直播賽道,雲蹦迪的潛在市場被不斷激活。先到者享盡紅利,刺激著各地夜店爭搶入駐快手,在此尋求生機。
專家不都呼籲適當抽離,避免疫情替代性創傷嗎。硬糖君聽話,跟著老鐵們連蹦兩天,感覺身體重新注入了元氣。走高的熱度、刷屏的彈幕、亂飛的禮物,從雲蹦迪專場的直播景象不難看出,越來越多用戶在這裡減壓放飛。這種火熱的氣氛也帶動了官方進一步向「雲蹦迪」內容傾斜。
快手就和太合音樂集團聯手推出「雲趴」音樂周,向用戶呈現為期一周的不間斷在線音樂派對,囊括了「假裝在現場」「窩裡哼」「太合電」等特色主題。
我們有理由相信,音樂廠牌、線下娛樂聯姻直播、短視頻已非「閒著也是閒著」的臨時補貼家用,很可能演變為一場全新的產業融合探索。畢竟,京東的電商生意不也是因為03年非典造成線下櫃檯關閉,不得不在論壇發帖交易嗎?
雲蹦迪也有選擇指南
因明顯的體驗差距,夜店廠牌間自然存在鄙視鏈,定價、服務、位置等都是決定排位的關鍵。思聰去的酒吧,跟我去的酒吧能一樣嗎?而有趣的是,即便消費場景從線下搬到線上,裝修環境、地理位置都可忽略了,這種對比依然存在,可能還更明顯了。
在硬糖君看來,氣氛和玩法是判斷雲蹦迪效果的兩大核心因素。好在萌新小白不用經歷實體探店的踩雷之痛,戳下直播間就能完成各地夜店測評,順利選中合適的場子。
首先,雲蹦迪的氣氛好不好,得先看「當地」用戶的內容消費體量大不大。
直播日活超1億的快手,具有龐大多元的用戶群體。在站內搜索蹦迪、打碟、夜店關鍵詞,我們會看到大量動輒百萬播放的作品。這意味著快手聚集了夜店的固定客圈,是推廣雲蹦迪的優勢陣地。因此,「不如雲蹦迪」開局就迅速觸達了核心粉絲,為幾大夜店廠牌積累了原始熱度,完成了首輪品牌宣傳。
當然,快手對合作對象的精心篩選,也為用戶體驗提供了保障。奧斯卡、怪獸公園、Spaceplus等,都是圈內口碑甚佳的品牌。而且這數十家夜店分布在北京、青島、長沙、蘇州等城市,代表著各地不同的蹦迪風格,能夠滿足用戶多元的審美需求。
要不是這場雲蹦迪,硬糖君還以為《Bow Chi bow》《Gucci Gucci怕了怕了》是指定曲目呢。哼,以後夜店DJ可別想拿著幾首神曲敷衍了事了,畢竟姆們也是聽過《Show Me Your BBA SAE》《Dancing Barefoot》的人。
而仔細觀察了各平臺雲蹦迪現場,硬糖君發現,當蹦迪內容差異不明顯時,直播技術就成了差異化競爭的核武器。越是強大的技術,越能充分調動用戶圍觀、互動、分享的欲望。
彈幕、紅包、點讚等常規功能的價值無需贅言,更高階的鎖鏈直播技術最讓人眼前一亮。早在去年國慶期間,快手就曾把這項技術用以展現閱兵的不同視角,給觀眾帶來了與眾不同的觀感。
在「不如雲蹦迪」專場,用戶可以隨心所欲地蹭卡,通過「進來蹦迪」的掛件,在鎖鏈技術支持下自由切換夜店現場。而流量頻繁進出,也讓夜店間無形中進入競爭模式。DJ們能從在線觀看人數的波動曲線裡摸清用戶口味,及時調整表演方式。
連麥技術在增強直播間現場感的同時,還可以實現主播彼此引流的效果。此外,快手還為相關廠牌提供了運營支持和流量扶持,並在直播廣場、官方帳號等強曝光位置提供露出,促進流量的高度轉化。
事實上,技術革新對直播生態的影響隨處可見。不久前,開封全市80萬中小學生湧進快手直播間進行線上學習。得益於平臺實時音視頻通信系統、智能調度系統,以及配備的流媒體大數據團隊,學生獲得了極其流暢的直播教學體驗。啥一到提問就卡頓掉線的段子,快手可沒有,別想用掉線糊弄老師。
從用戶角度來說,平臺技術革新也增添了他們對娛樂消遣的想像。硬糖君所在雲蹦迪群裡,就對「快手直播整合VR AR技術會怎樣」進行了無數回合的討論。
被直播重塑的現實空間
雲蹦迪的火速崛起,倒逼著線下經營者重估直播的商業價值。但也不乏網友將此歸為特殊時期的非常態消費,以不可持續唱衰著這一新模式:用戶等疫情結束後終究回歸線下,尋求真實刺激。
毋庸置疑,現場參與和直播圍觀的體驗截然不同。可直播的最大優勢並不是渠道搶奪或是補充,而是通過空間重塑帶來品牌效應和消費增量。一句話,雲蹦迪的出現讓原本不蹦迪的人,也開始對這種文化有了興趣。
美國社會學家歐登伯格曾提出第三空間的概念,他將家庭居住空間稱為第一空間,職場稱為第二空間,而城市酒吧、博物館、圖書館等公共空間成為第三空間。星巴克最早將空間理念融進品牌規劃,構建了休閒商務一體的新社交場景。
但這類單純的營銷整合和場景重疊,鎖住了行業對第三空間的想像。疫情期間,透過「臥室蹦迪」「餐廳上課」「床上辦公」這些魔幻景觀,我們不難發現直播卻能真正打通空間壁壘,重構娛樂場景和消費秩序。
在豆瓣、知乎等社交平臺的熱帖裡,「第一次蹦迪是什麼體驗」「夜店基礎消費多少」等始終是萌新熱議重點。大批網友因經驗不足、怯於探索無法踏出關鍵一步,難以嵌進消費體系。
而直播卻能將夜店現場帶進臥室,低門檻帶給觀眾「試吃體驗」。如此一來,雲蹦迪降低了夜店的消費門檻和心理門檻,培養了更多群體的新娛樂習慣。即便是蹦迪專業選手,也能藉助直播來感受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夜店風格,增加跨地區消費的可能性。
當然,雲蹦迪不過是線下行業轉戰線上一個比較有噱頭的例子,所以最近被喊得很響。事實上,教育、餐飲、文化、健身等領域都在試圖以「直播+」撬動更大市場。
就教育來說,清華大學入駐快手不到半年積累了140多萬粉絲,系列精品課程直播在線觀看人數動輒數十萬,可見「知識的力量」。尤其是在停課不停學的現狀下,越來越多用戶找到了快手新的打開方式。硬糖君倒覺得,教育+直播的市場才是最大風口。
白天清華學習,網上夜店蹦迪,成為當代青年疫情期間的生活寫照。而當疫情過去,這一場景融合進程,或許不是結束的開始,而是開始的結束。